[解題]
本書之內容首先依諸經文示,種種災難之原因乃因惡法流布,致令『法華經』無法流布之故也。此相當於「立正安國論」之第二問答。其次示,即使有正法但如果不流布則災難起。此相當於「立正安國論」之第三問答。其次示災難的具体原因乃法然之『選擇集』,並加以破折,且說其之退治為當務之急也。此相當於「立正安國論」之第四問答。次示退治之方法,此相當於「立正安國論」之第七問答。
再者,『選擇集』之破折之中途以降,與「1260.2上旬
災難興起由來」大致全同。
[年系]
正元二年二月頃。『境妙庵目錄』為「文應元年九月頃」,『日諦目錄』、『日明目錄』為文應元年〈正元二年於四月十三日改元為文應〉,『高祖遺文錄』、『定本』、『新定』、『對照錄』為正元二年二月,『縮冊遺文』為正元二年。
與前篇「1260.2上旬
災難興起由來」同樣,可視為是「立正安國論」之樣板,且文中有「自建長八年八月至正元二年二月」,故其年系應可作為正元二年二月頃。
[對告]
兵部阿闍梨。『日常目錄』有「但給兵部阿闍梨方」。
[真蹟]
真蹟十五紙完,千葉縣中山法華經寺藏。
[寫本]
山梨縣身延文庫藏日進寫本有「種種災難起御勘文事」〈「災難對治抄」案文〉。
災 難 對 治 抄 正元二年二月頃 三九歲
知國土起大地震、非時大風、大飢饉、大疫病、大兵亂等種種災難之根源並可加對治之勘文。
金光明經【四天王護國品】云「【持國、增長、廣目、毘沙門等四天王向佛云】若有人王,於其國土,雖有此經,未嘗流布,生捨離心,不樂聽聞,亦不供養、尊重、讚歎。見四部眾、持經之人,亦復不能尊重,乃至供養。遂令我等,及餘眷屬,無量諸天,不得聞此,甚深妙法。背甘露味,失正法流,無有威光,及以勢力。增長【地獄、餓鬼、畜生、修羅等四】惡趣,損減人天,【致使眾生】墮生死河,乖涅槃路。世尊,我等四王,並諸眷屬,及藥叉(夜叉)等,見如斯事,捨其國土,無擁護心。非但我等,捨棄是王,必有無量,守護國土,諸大善神,皆悉捨去。既捨離已,其國當有,種種災禍,喪失國位。一切人眾,皆無善心,唯有繫縛、殺害、瞋諍,互相讒諂,枉及無辜。疫病流行,彗星數出,兩日並現,薄蝕無恒(日蝕、月蝕不定時發生),黑白二虹,表不祥相,星流地動,井內發聲,暴雨惡風,不依時節,常遭飢饉,苗實不成。多有他方,怨賊侵掠,國內人民,受諸苦惱,土地無有,可樂之所」。
災 難 對 治 抄
一
災 難 對 治 抄
二
大集經【護法品】云「若有國王,見我法滅,捨不擁護,於無量世,修施戒慧(布施、持戒、智慧),【其功德】悉皆滅失。其國內出,三種不祥事(飢饉、兵亂、疫病),乃至,命終生大地獄」。
仁王經【護國品】云「大王(波斯匿王),【若不行正法,則】國土亂時先鬼神亂,鬼神亂故萬民亂」。又【同經之受持品】云「大王(波斯匿王),我今五眼,明見三世,一切國王,皆由過去世,侍五百佛,得為帝王主。是為一切,聖人羅漢,而為來生,彼國土中,作大利益。若王福盡時,一切聖人,皆為捨去。若一切聖人去時,七難必起」。【又】仁王經【受持品】云「大王(波斯匿王),吾今所化,百億須彌,百億日月,一一須彌,有四天下,其南閻浮提,有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十千小國,其國土中,有七可畏難。一切國王,為是難故(皆恐是難)〇云何為難,日月失度,時節返逆,或赤日出、黑日出、二三四五日出,或日蝕無光,或日輪一重【乃至】二三四五重輪現〇為【第】一難也。二十八【星】宿失度,金星、彗星、輪星、鬼星、火星、水星、風星、刁星、南斗、北斗、五鎮大星、一切國主星、三公星、百官星,如是諸星各各變現(變動現在之方位)〇為【第】二難也。大火燒國萬姓(萬民)燒盡,或鬼火(鬼神所起之火)、龍火(龍所降之火)、天火(因落雷而起之火)、山神火(山神所起之火)、人火(因人禍而起之火)、樹木火(樹木所引起之火)、賊火(賊所放之火),如是變怪〇為【第】三難也。大水漂沒百姓,時節返逆,冬雨夏雪,冬時雷電霹靂,六月雨冰霜雹,雨赤水、黑水、青水,雨(崩落下)土山、石山,雨沙、礫、石,江河逆流,浮山流石,如是變時〇為【第】四難也。大風吹殺萬姓,國土山河樹木一時滅沒,非時大風、黑風、赤風、青風、天風、地風、火風、水風,如是變時〇為【第】五難也。天地國土亢陽(乾涸),炎火洞燃,百草亢旱,五榖不登,土地赫燃,萬姓滅盡,如是變時〇為【第】六難也。四方賊來侵國,內外賊起,火賊、水賊、風賊、鬼賊,百姓荒亂,刀兵劫起,如是怪時〇為【第】七難也」。
法華經【陀羅尼品】云「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涅槃經【如來性品】云「是大涅槃,微妙經典,所流布處,當知其地,即是金剛【不壞之淨土】,是中諸人,亦如金剛【不壞之身】」。仁王經云「是經常放千光明,令千里內七難不起」,又【同經之囑累品】云「諸惡比丘,多求名利,於國王、太子、王子前,自說破佛法因緣、破國因緣。其王不別,信聽此語,橫作法制(法律及制度),不依佛戒。是為破佛、破國因緣」。今【以上述經文】勘之,【則】法華經云「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仁王經云「令千里內七難不起」,涅槃經云「當知其地即是金剛,是中諸人亦如金剛」。
災 難 對 治 抄 三
災 難 對 治 抄
四
疑云,今見聞此國土起種種災難,所謂自建長八年(公元一二五六年)八月至正元二年(公元一二六○年)二月,大地震、非時大風、大飢饉、大疫病等,種種災難連連於今不絕,國土人數(人民)大体似將盡。依之【可知】,致種種祈請之人雖多之,然無其驗歟。【則】正直捨方便、多寶証明、諸佛出舌之法華經之文「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雙林最後之遺言之涅槃經「其地【即是】金剛」之文,仁王經「令千里內七難不起」之文,似皆虛妄,如何。答曰,今以愚案勘之,上所舉諸大乘經雖在國土,然不能成就祈請而反起災難之事,應稍有其故歟。所謂金光明經云「於其國土,雖有此經,未嘗流布,生捨離心,不樂聽聞〇我等四王〇皆悉捨去〇其國當有,種種災禍」,大集經云「若有國王,見我法滅,捨不擁護〇其國內出,三種不祥」,仁王經云「不依佛戒,是為破佛、破國因緣〇若一切聖人去時,七難必起」以上。以此等之文勘之,【則】法華經等諸大乘經雖在國中,然一切四眾生捨離心,不起聽聞、供養之志,故國中守護善神、一切聖人捨此國而去,無守護善神、聖人等故,所出來之災難也。
問曰,國中諸人於諸大乘經生捨離心而不生供養志之事,自何故起之乎。答曰,仁王經云「諸惡比丘,多求名利,於國王、太子、王子前,自說破佛法因緣、破國因緣。其王不別,信聽此語,橫作法制,不依佛戒」。法華經【勸持品】云「惡世中比丘,邪智心諂曲,未得謂為得,我慢心充滿〇是人懷惡心〇向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及餘諸比丘,誹謗說我惡,謂是邪見人,說外道論議〇惡鬼入其身」。以此等之文思之,諸惡比丘充滿國中,說破國、破佛法因緣,國王並國中四眾不辨而加信聽故,於諸大乘經生捨離心也。
問曰,諸惡比丘等充滿國中,說破國破佛戒等因緣,此事是出自佛弟子中歟,【還是】出自外道中歟。答曰,仁王經【囑累品】云「護三寶者,轉更滅破三寶,如師子身中蟲之自食師子,【破壞佛法者】非【出自】外道」。如此文,則於佛弟子中當出來破國、破佛法者歟。
問曰,諸惡比丘壞正法,是以相似之法破之歟,還是當為以惡法破之歟。答曰,以小乘破權大乘,以權大乘破實大乘【之法華經】,【然而】師弟(師匠及弟子)【卻】共不知【此正是】謗法破國之因緣,故成破佛戒、破國之因緣而墮三惡道也。問曰,其証據如何。答曰,法華經【勸持品】云「不知佛方便,隨宜所說法,惡口而顰蹙,數數見擯出」,涅槃經【如來性品】云「我涅槃後,當有百千,無量眾生,誹謗不信,是大涅槃〇三乘之人(聲聞、緣覺、菩薩),亦復如是,憎惡無上,大涅槃經」以上。
災 難 對 治 抄
五
災 難 對 治 抄
六
勝意比丘謗喜根菩薩而墮三惡道,尼思佛(即思佛,為列坐於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之會座之男性信者之名,其於過去世曾迫害不輕菩薩)等打不輕菩薩而招阿鼻之炎,皆從不辨大小權實(大乘、小乘、權教、實教)起之。十惡、五逆者,愚者皆知為罪,故都不成破國、破佛法之因緣。故仁王經【囑累品】云「其王不別,信聽此語」,涅槃經【大眾所問品】云「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無,怖畏懺悔,不肯發露(表白自己之罪)」以上。如此等之文,則謗法者自他共不知委細,故成(作)重罪而破國破佛法也。
問曰,若爾者,於此國土(日本國),以權教取人意(博取人心)而失實教者,有之歟,如何。答曰,爾也。問曰,其証據如何。答曰,法然上人所造之選擇集是也。今出其文對照上之經文,令顯露其失,若加對治可令國土安穩歟。選擇集云「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而捨聖道正歸淨土之文〇初(首先),聖道門者就之有二,一者大乘,二者小乘。就大乘中,雖有顯【教】密【教】、權【教】實【教】等之不同,然今此集(安樂集,道綽禪師著)之意,唯存顯大及權大,故當歷劫迂廻之【修】行。【但我法然】准之思之,【聖道門中】應亦存(含)密大及實大。然,則今真言、佛心(禪)、天台、華嚴、三論、法相、地論、攝論,此等八家之意,正在此也(正是聖道門也,應捨去)。〇曇鸞法師之往生論注云『謹【思】案龍樹菩薩之十住毘婆沙論而云,菩薩求阿毘跋致(即「阿惟越致」,不退轉之意)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〇此中難行道者,即是聖道門也;易行道者,即是淨土門也。〇學淨土宗者須先知此旨。設雖先學聖道門之人,若於淨土門有其志者,須棄聖道歸於淨土」,又云「善導和尚立正雜二行,捨雜行歸正行之文。第一讀誦雜行者,除上觀經等(觀無量壽經、大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往生淨土經以外,於大小乘顯密諸經受持讀誦,悉名讀誦雜行〇第三禮拜雜行者,除上禮拜彌陀以外,於一切諸餘佛菩薩等及諸世天(諸天善神)等禮拜恭敬,悉名禮拜雜行。〇私(我法然)云,見此文須捨雜修專,豈捨百即百生之專修正行,而堅執千中無一之雜修雜行乎。行者請好好思量之」,又云「貞元入藏錄中,始自大般若經六百卷,終於法常住經,顯密之大乘經總六百三十七部、二千八百八十三卷也。皆須攝於【觀無量壽經所說之】「讀誦大乘」之一句(這一句話中)。〇當知,隨他之前(於方便之教之隨他意之經,一時地讀誦大乘)雖【可】暫開定(禪定心之善)散(散亂心之善)【之救濟之】門,【但】隨自之後(於真實之教之隨自意之經說了之後)還閉定散門。一開以後永不閉者,唯是念佛一門」,又【選擇集】最後結句【之】結文云「夫速欲離生死,二種勝法中且閣(擱)聖道門選入淨
災 難 對 治 抄
七
災 難 對 治 抄
八
土門。欲入淨土門,正雜二行中,且拋諸雜行,選應歸正行【之念佛】」以上選擇集之文也。
今勘之,則日本國中上下萬人深信法然上人,而親近此書(選擇集)。故無智道俗見此書中之「捨、閉、擱、拋」等字,於淨土三部經、阿彌陀佛以外之諸經、諸佛、菩薩、諸天善神等,作捨閉擱拋等之思,於彼佛經等不起供養受持等之志,還生捨離之心。故雖令古諸大師等所建立之鎮護國家之道場【因而】零落,然【卻】無護惜建立之心。無護惜建立之心故,讀誦供養之音亦絕,守護之善神又不得嘗法味故,捨國而去,四依聖人亦不來也。【如此情形】完全契當於仁王經「一切聖人去時,七難必起」及金光明經「我等四王皆悉捨去,既捨離已,其國當有種種災禍」之文。【因此法然上人】豈非【仁王經之】「諸惡比丘,多求名利」及【法華經勸持品之】「惡世中比丘,邪智心諂曲」之人乎。
疑云,若說於國土依「令流布選擇集」而起災難的話,則無此書以前,於國中無災難乎。答曰,彼時亦有災難,此乃因破五常失佛法者有之故,所謂【北】周之宇文(武帝)、元嵩等是也。
難云,若言今世之災難是破五常故而起之,則何必說是依選擇集流布之失乎。答曰,仁王經【囑累品】云「大王,未來世中,諸小國王、四部弟子〇諸惡比丘〇橫作法制,不依佛戒〇亦復不聽(不許),造作佛像形、佛塔形〇七難必起」,金光明經云「亦不供養尊重讚歎【此經】〇其國當有種種災禍」,涅槃經【如來性品】云「憎惡無上,大涅槃經」。【以上經文所說之情形】豈不契當於「供養禮拜讚歎彌陀以外之諸佛諸經等」悉名雜行【應捨棄之法然之見解】乎。
難云,佛法以前於國已有災難,何【可云國之災難是】謗法者之故乎。答曰,佛法以前以五常治國者,就是久遠以前以佛誓(佛所制定之教及戒律)來治國也。【所以】破【五常之】禮儀就是破佛所制定之五戒也。
問曰,其証據如何。答曰,金光明經云「一切世間,所有善論,皆因此經」,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云「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普賢經云「正法治國不邪枉人民,是名修第三懺悔」,涅槃經【如來性品】云「一切世間,外道經書,皆是佛說,非外道說」。止觀云「若深識世法,即是佛法」,弘決云「禮樂前驅,真道(佛教)後啟」,【安然(日本天台宗之學僧)之】廣釋云「佛遣三人且化真旦(漢土),五常以開五戒之方。昔者【宋國之】太宰問孔子云,三皇五帝是聖人歟。孔子答云,非聖人。又問,夫子是聖人歟。亦答,非也。又問,若爾,誰是聖人。
災 難 對 治 抄
九
災 難 對 治 抄 一〇
答云,吾聞西方有聖,號釋迦」。以此等之文勘之,則佛法以前,三皇五帝以五常治國,夏桀、殷紂、周幽等破禮儀而喪國者,即【相】當【於】久遠以前持或破佛誓【之故】也。
疑云,若爾者,則信法華真言等諸大乘經者,【為】何【會】值此難乎。答曰,金光明經云「枉及無辜」,法華經【譬喻品】云「橫羅其殃」等。以此等之文推之,則行法華、真言等者未位深,信心仍薄,雖誦於口然不知其義,一向為名利讀誦故,前世之謗法之失未盡,外【見雖似】行法華等【然】內【心】存選擇【集之】意,【所以】不知此災難之根源等之人,難免此難歟。
疑云,若爾者,為何信選擇集之謗法者中,有不值此難者乎。答曰,業力不定(不一樣)也。順現業【者】(現世作謗法今世有報者),法華經【普賢菩薩品】云「【若復見受持,是經典者,出其過惡,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癩病,乃至,諸惡重病」,仁王經云「人壞佛教無復孝子,六親不和天神不祐,疾疫惡鬼日來侵害,災怪首尾連禍」,涅槃經【如來性品】云「若有不信是經典者〇若臨終時【值】荒亂刀兵競起,【受】帝王暴虐、怨家讐隙之所侵逼」以上。順次生業者,法華經【譬喻品】云「若人不信毀謗此經〇其人命終入阿鼻獄」,仁王經云「人壞佛教〇死入地獄、餓鬼、畜生」以上。順後業等略之。
問曰,如何可速止此災難乎。答曰,應還治謗法者,若不爾,則雖有無盡之祈請,然不能止災難也。
問曰,應如何對治。答曰,治方又經有之,涅槃經云「佛言,唯除一人,餘一切施〇誹謗正法,造是重業〇唯除如此一闡提輩,施其餘者一切讚歎」以上。如此文,可見到應止施來對治。此外亦多有治方,【然今】無暇具載。
問曰,於謗法者止供養加苦治,有罪不。答曰,涅槃經【壽命品】云「今以無上正法付屬諸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〇【對】毀正法者,王者、大臣、四部之眾應當苦治〇尚無有罪」以上。
問曰,汝以僧形(身)顯比丘之失,非罪業乎。答曰,涅槃經【壽命品】云「若善比丘見壞法者,置不呵責驅遣舉處,當知是人佛法中怨。若能驅遣呵責舉處,是我弟子真聲聞也」以上。予見此文故,為免「佛法中怨」之責,不憚見聞(眾人之批判),而稱法然上人並所化之眾等,當墮阿鼻大城。聞解此道理【故】,道俗中少少有廻心者。若一度經【過】高覽之人,不照上所舉之文行之,則大集經「若有國王,見我法滅,捨不擁護,於無量世,修施戒慧,悉皆滅失,其國內出,三種不祥。乃至,命終
災 難 對 治 抄 一一
災 難 對 治 抄
一二
生大地獄」之記文(佛之預言)將難免歟。仁王經云「若王福盡時〇七難必起」,此文(大集經之文)云「於無量世,修施戒慧,悉皆滅失」等。見此等之經文,則應且擱萬事而先勘此災難之起由歟。若不爾,則災難將彌亦重起歟。【關於災難興起之原因及其對治之方法】愚勘如是,取捨【則】任人意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