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
本書由1.真言亡國之所以、2.顯密之事、3.真言七重之疑難等三段所構成。
第一、真言亡國者,真言乃法華經誹謗之宗故,所以為墮獄之因,依其來祈國家安穩的話,則國滅是當然之理也,而事實承久之變就是依真言之祈禱,導致身為國主的三上皇被滅,此正是亡國之現証也〈於此初見「承久之變之失敗是因三上皇之真言祈禱」之見解〉。又關於所謂智証著之『大日經指歸』有「法華經尚不及大日經」之語,對此反論云,其乃假託智証之偽書也,於真作之授決集云「大日經是法華經之攝引門」〈這裏之所論是推定本書為「台密破」以前之根據〉。然後舉經典示依邪法祈禱乃亡國之因也。
第二、關於顯密之事,秘密有二,一隱寶之微密,二隱疵之隱密。真言無二個大事,所以是隱疵之隱密也。又對所謂法華經無印真言之問難,說云,本來有之,然羅什三藏好略故,翻譯時略其枝葉矣。接著破折云,真言之經典無二個大事故,十界互具不用說,況非情之上之色心因果草木成佛怎麼可能說示呢,只不過是盜取一念三千之義者也。又對善無畏之「理同事勝」說,反論云『法華經』才是具足所謂「二乘作佛」之「理」與所謂「久遠實成」之「事」之經典也。
第三、真言七重之疑難者,一、二是對「真言經為釋尊所說以外之經」之說之反論,三、四、五、六是依『法華經』等之引文示『法華經』才是一代說教中最第一也,七是在說一念三千法門乃天台所立之法門,若無此法門則無「性惡」之義,無性惡之義則「普現色身」、「真言兩界之漫荼羅之五百及七百諸尊」之真言之法義當成為有名無實矣。
[年系]
『境妙庵目錄』、『日諦目錄』為建治二年。『日明目錄』、『高祖遺文錄』、『縮冊遺文』、『定本』、『新定』為文永九年七月。
文中袒護智証說『大日經指歸』非智証之作,故應是在「台密破」以前,文永九年說妥當也。又「七月日」之根據不明,或許是想作為與前篇「1272.7.26 弁殿御消息」相關連之書歟。
[對告]
不明。本書末尾無收件人姓名。
[寫本]
千葉縣平賀本土寺藏『平賀本』所收。
真 言 見 聞 文永九年七月 五一歲
問,真言亡國者,証文出何經論耶。答,法華誹謗、正法向背(真言宗誹謗法華經,違背正法)之故也。問,亡國証文無之者(的話),云何可信耶。答,謗法之段勿論歟(有關真言宗謗法之事,同意歟),若謗法,則亡國、墮獄無疑。凡謗法者,即是謗佛、謗僧也,因三寶(佛、法、僧三寶)一体故也。此乃依涅槃經之經文之義也。爰以法華經說毀謗此三寶者「則斷一切世間佛種」,是即名一闡提。應仔細看看涅槃經第一、第十和第十一卷。罪有輕重,則構獄之淺深(按照罪之輕重,而有地獄淺深之區別)。殺生偷盜等,乃至即使殺害一大三千世界之眾生,也只是墮等活、黑繩等之上七大地獄,而不會墮最下之第八之無間地獄。阿鼻(即無間地獄)之業因,依據經論所定的,乃五逆、七逆、撥無因果(否定因果)、誹謗正法者也。但五逆之中犯一逆者,雖墮無間,然經一中劫罪盡而浮(能夠出地獄)。另一方面,雖不犯一戒並以堅固之道心一味祈求後世,然若違背法華的話,則將見其墮於無間而輾轉無數劫。然(這樣的話),則謗法(誹謗正法之罪)過(超過)無量之五逆。以此謗法之真言之法來祈國家,天下將可泰平乎。諸法不如現量(一切之事物都不如現實之証
真 言 見 聞 一
真 言 見 聞 二
據)。承久兵亂〈公元一二二一年〉(指日本鎌倉時代之公武〔朝廷和鎌倉幕府〕交戰)之時,關東(與朝廷為敵的關東鎌倉這一方)並無準備(舉行任何祈禱)。以國主之身分企圖調伏(而朝廷這一方為了調伏鎌倉),指示四十一人之貴僧行十五壇之秘法。其中守護經之秘法由御室之道助法親王於紫宸殿首次來舉行,但七日之祈禱行滿的當天,京方就戰敗矣。此豈非真言亡國之現証乎。但這僅是今生之小事。若信用權教邪法而墮惡道,則就真的是可悲之事了。
問,云真言乃權教也、邪宗也之証文如何。既是真言教之大日覺王之秘法又是即身成佛之奧藏也,故上下一同歸依是法,天下悉仰為大法。今能靜海內治天下,完全是真言之力也。然而卻云其為權教、邪法,究竟是何道理呢。答,云為權教之事,乃四教含藏,是帶方便之說之經文顯然故也(真言之三部經,藏、通、別、圓四教並說,明顯的是帶方便之說之經文故,乃權教之事無疑也)。而四味(華嚴、阿含、方等、般若)之諸教同樣的都是隱久遠(不說佛久遠之壽命)、隔二乘(不許給二乘之成佛)。況述盡形壽之戒(「隨著一生壽命之終了,戒体也跟著消失」之小乘戒)等,所以真言是小乘權教之事無疑。爰以遣唐之疑問(對日本遣唐之圓澄大師〔日本天台宗第二代座主〕之疑問),漢土禪林寺廣修、國清寺維蠲之判決,云大日經分明是方等部之攝(屬於方等部之經典)也,此事被記錄於唐決一書中。
疑云,真言之經典是方便權教之事且置之。今就唐決之事,天台宗之先德圓珍大師有明確破之。於大日經指歸有「法華尚不及,況自餘教耶」之話,既祖師所判也,誰可背之耶。決答云「道理如前」,即使是智証大師之判定,然依涅槃經「依法不依人」之意,不可用此判定也。但此釋是否為智証之釋不清楚也。其故,同樣是智証大師之著作之授決集下可見到「大日經若望法華、華嚴、涅槃等經是攝引門(為了引入真實之方便門也)」這樣之文。破廣修、維蠲之時,書「法華尚不及」,而於授決集云「大日經是攝引門」,兩義完全相違也。大日經指歸若是圓珍(即智証大師)之作,則授決集非智証之釋。相反的若授決集是真實之作,則指歸非智証之釋(意指乃假託智証大師之偽作也)。今思案此事,云授決集是智証之釋之事,天下之人皆知之上
,而且公家之日記亦有記載之。而指歸者,人多不知之,公家日記亦無之。以此思彼,指歸乃後人之作而號(偽稱之意)智証之釋歟。有必要好好地究尋也。而授決集才是真正智証之自筆也。
密家(即真言宗)設四句(即「大日經義釋」之唯蘊無我心、覺心不生心、極無自性心、如實智自心之四句)五藏(即「六般羅蜜經」之經藏、律藏、論藏、慧藏、
真 言 見 聞 三
真 言 見 聞 四
秘藏之五藏)而立十住心來判一切經之勝劣,並引諸論而示三國傳來之系譜,號稱諸家之日記皆有記錄,雖這樣以種種之事來嚴飾自宗而誇耀,然皆是妄語胸臆之浮言(臆說之妄言),莊嚴己義(任意主張)之法門也。但是彼宗,「法華經乃比大日經三重劣之戲論之法,又釋尊乃無明纏縛之佛」這樣誹謗之事,如來之金言中是否有這樣明示之經文,一定要究尋也。若無確實之証文,則無論如何辯解,真言宗都無法免除誹謗法華之重罪。此事當家(我宗)之肝心(非常重要之大事)也,決不可忘失之事也。真言以外之宗也都有誹謗正法之失,對論之時,但在此一段(責難此點乃肝要也)。佛法者,自他宗雖異,然本意都是為了道(僧侶)俗(在家)貴賤共於現當二世(現世及來世)離苦得樂。若成伏於謗法(犯了謗法之罪)而當墮惡道者,則即使有文殊之智慧、富樓那之弁說(辯才),也無一分之利益也。會墮無間地獄之真言宗之邪法之行者即使再怎麼祈禱國家,將可成善事(果真能夠得到好的結果)耶。顯密對判(法華經和大日經之勝劣)之釋,今且置之。只是,真言宗云法華劣於華嚴之事,則一定要好好地思惟也。
華嚴經卷十二〈四十卷之華嚴也〉有「又彼所修一切功德 六分之一常屬於王。如是障修及造不善所有罪業
六分之一還屬於王」之文。六波羅蜜經卷六云「若王境內有犯殺者 其王便獲第六分罪。偷盜、邪行及以妄語 亦復如是。何以故 若法非法(是合法或非法) 王為根本(皆以王之裁定為根據)
於罪於福 第六之一分皆屬於王」。最勝王經云「由愛敬惡人 治罰善人故 他方怨賊來 國人遭喪亂」等,大集經云「若復有諸剎利國王 作諸非法 惱亂世尊聲聞弟子 若以毀罵
刀杖打斫 及奪衣鉢種種資具 若他給施作留難者 我等令彼自然卒起他方怨賊 及自國土亦令兵起、病疫、飢饉 非時風雨 鬪諍言訟 又令其王不久復當亡失己國」。惠心僧都之大三界義云「爾時諸人共聚,眾內立一有德之人名為田主,而各以所收之物六分之一以貢輸田主。以一人為主,以政法治之。因兹以後,立剎利種(王種),大眾欽仰恩流率土。復名大三末多王(意為大平等、大人)」〈以上依俱舍論出之也〉。
顯密之事(接著來述顯教和密教之事)。無量義經十功德品〈第四功德之下〉云「深入諸佛秘密之法
所可演說無違無失」。抑大日之三部(即真言之三部經)云密教,法華經云顯教之事,佛之金言於何處有呢。又真言云密者,是(此)密是隱密之密歟,還是微密之密歟。凡秘物(將事物秘密起來)有二種,一、將金銀等重要之物收藏起來是微密,二、隱藏瑕疵、不全等,不想讓人看見是隱密。然,則真言云密者隱密也。其故,說為始成故隱長壽(說釋尊為始成正覺之佛而隱久遠之佛壽),隔二乘故無記小
真 言 見 聞 五
真 言 見 聞 六
(說聲聞、緣覺二乘之不成佛而隱二乘作佛故)。此二者(久遠實成和二乘作佛),教法之心髓,文義之綱骨也。相對的,微密之密乃法華也(法華經以此二法門為重要之物而收藏故,可以說是微密之教也)。然,則法華經卷四之法師品云「藥王,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秘密肝要之教)」,卷五之安樂行品云「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隱密於胸中不輕易說之深遠之教),於諸經中最在其上」,壽量品云「如來秘密神通之力」,如來神力品云「如來一切秘要之藏」。加之(不僅如此),真言高祖龍樹菩薩「法華經云秘密,二乘作佛【之秘義】有故」這樣解釋,這正是所謂收置重要之物之微密之義也。其次,若不以「無二乘作佛」為秘密,則真言即非秘密之法(相對的,真言作為秘密之法,乃是依據所謂的「為了隱『無二乘作佛』之瑕疵」之隱密之義)。所以者何,大日經云「佛說不思議之真言相道之法(佛專為菩薩而說之不思議之真言之法),不共一切聲聞緣覺,亦非世尊普為一切眾生(一切聲聞緣覺不用說,亦非廣為一切眾生說)」。隔二乘之事(像這樣,將二乘從成佛之對象除外之事),同前四味之諸教(同於法華以前之華嚴、阿含、方等、般若之諸教)。因而唐決判大日經為方等部之攝屬,此乃因經文之中四教含藏(藏、通、別、圓四教並說)故也。
大論(龍樹之大智度論)第百卷〈釋第九十品〉云「問曰,更有何法甚深,勝般若者,而以般若屬累阿難,而餘經屬累菩薩【乎】(般若經付囑給阿難,但對菩薩,是否有勝於般若經之甚深之經典,而將其付囑之呢)。答曰,般若波羅蜜非秘密法(佛秘密之教),而法華經說阿羅漢之受決作佛(於法華經給與二乘未來成佛之保証)而大菩薩能受用(將其付囑給大菩薩)。譬如大藥師能以毒為藥(譬如名醫能調合毒來作為藥一樣,明示於諸經『永不成佛』這樣被嫌之二乘之成佛故,當可謂甚深之經典也)」等。法華玄義第六云「譬如良醫能變毒為藥(調合毒來成為藥)。二乘根敗,不能反復(在爾前諸經二乘乃成佛之種子欠損之人,絕無法成佛),名之為毒。今經得記,即是變毒為藥(今於法華經得到所謂「成佛之保証」之藥故,的確就是所謂「變毒為藥」之相也)。故論(大智度論)云,餘經非秘密法華為秘密也。復有本地(久遠實成之法門)之所說,諸經所無。在後當廣明」,受承此,釋籤第六云「第四,引証中,言『論云』等者,大論之文証也。言秘密者非八教中之秘密(八教中化儀四教之秘密教)。但是(而是)『前所未說(法華經以前未說)』為秘,『開已無外(於法華經說示後,無所隱)』為密」。文句(法華文句)第八云「方等、般若雖說實相之藏,亦未說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作佛。亦未發迹顯本(說久遠實成而拂始
真 言 見 聞 七
真 言 見 聞 八
成正覺之迹)【故】,頓漸諸經(華嚴之頓教和阿含、方等、般若之漸教)皆未融合。故名為秘(相對於這樣的爾前諸經,稱『說二乘作佛及久遠實成』之法華經為秘密之法)」,文句記第八云「大論云『法華是秘密【故】,付【囑】諸菩薩』。如今之下文(法華經本門從地涌出品之文),召【諸菩薩】於下方(娑婆世界大地之下方),【滅後弘通】尚待本眷屬(釋尊本化之菩薩)。驗余未堪(自此刻起,知道迹化之菩薩不堪滅後之弘經)」,傳教大師於法華秀句卷下釋【法華經提婆品】龍女之成佛云「身口密(龍女開身密和口密而立速成佛之義)」。依以上之經論釋,非常明白地,諸佛說法華經為最第一,定為秘密教,而真言宗於經論無文証卻吐妄語,名法華為顯教而下之謗之,豈非大謗法乎。
抑,漢土唐朝之善無畏、金剛智等,對法華經和大日經兩經作理同事勝(說「圓融相即之理」之點上相同也,但說「三密之事相」這一點上大日經勝)之釋,這是梵華兩國共勝劣(梵本和漢譯双方共同之判斷)歟。這樣說者,乃法華經之梵本有十六里之寶藏(十六里之長),雖有無量之事,然於持傳漢土之際,流沙、葱嶺等之險難,五萬八千里、十萬里之長旅不容易間,略其枝葉矣。然而此事則隨譯者之意樂,有好廣惡略之人,亦有好略惡廣之人。然,則玄奘好廣,四十卷之般若經成六百卷;羅什三藏好略,千卷之大論縮為百卷。云印契、真言之勝之事,以是難辨(所以真言宗云其宗有說所謂印契及真言之事相故勝,這樣之事不能不好好考慮)。羅什所譯之法華經不以是為宗(不以所謂印及真言之事相為重)。而不空三藏之法華儀軌(法華之觀智儀軌),則印、真言有之。羅什所譯之仁王經亦無印及真言,而不空之譯本則副加之。所以知道是依譯者之意樂也。而且,法華經方便品有「【我以相嚴身
光明照世間 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之文,合掌之印有之。又譬喻品有「我此法印 為欲利益 世間故說」之文。此等之文如何,只廣略之異歟。又「舌相之言語 皆是真言也」。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治生產業
皆與實相 不相違背」這樣宣,又「亦是先佛 經中所說」這樣說。此等,如何。而相對於此法華經所說之實義,真言宗之真言才是有名無實之真言。又,未顯真實之權教故,無成佛得道之跡形。談始成而無久遠故,無性德本有之佛性(常住佛性之義)。三乘感佛之出世(即使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接受佛之教而修行),但大日經未說二乘作佛故,成了三人之內捨二人,而若有三十人的話,則有二十人之成佛被否定。「皆令入佛道」之佛之本願不能滿足。又,十界互具之法門,思亦不及;何況非情之上之色心因果(非情之草木及國土亦具備色心及因果,亦可成佛之義)怎麼可能說示耶。
真 言 見 聞 九
真 言 見 聞 一〇
於是善無畏三藏,盜取陳隋二代之國師天台大師解法華經之文而於印契之上所立給之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一念三千,而作為自宗(指真言宗)之骨目。彼三藏於漢土唐朝之第七代之玄宗皇帝開元四年自天竺來唐故,相當於佛滅後一千六百六十四年,又天台大師示寂(過世)之開皇十七年以來一百二十餘年也。為何盜取一百二十餘年以前天台大師所立給之一念三千法門而作為己物耶。而己之依經大日經,挑剔眾生之機根,和前四味之諸經(法華經以前之諸經)一樣嫌二乘之不成佛;何況草木成佛,思當然不及也。因此,若云一念三千之理,善無畏三藏乃盜人也。又有何經嫌印契及真言等之事相乎。若爾者,則即使大日經說之也非榜樣(則大日經雖有說印及真言也不會顯得特別出色也)。被一代嫌,被諸教捨之二乘作佛只限法華經也。二乘縱使無量無邊劫之間行真言之胎藏界及金剛界之千二百餘尊之印契、真言,然若不值遇法華經的話也不能成佛。印是手之用(結於手之物),真言是口之用(唱於口之物),但其主(其主体之二乘)不成佛的話,手和口可另行成佛耶。忽視優秀於「釋尊一代之已今當三說之一切諸經」之法華經之二乘作佛,而依事相時,尊「說印和真言」之大日經者,宛如「劣謂勝見(劣之物思為勝之物)」之外道也。
無量義經說法品云「四十餘年 未顯真實」。法華經卷一之方便品云「世尊法久後
要當說真實」,又云「一大事因緣故 出現於世」。卷四之法師品云「藥王今告汝 我所說諸經 而於此經中 法華最第一」,又云「已說今說當說 而於其中 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寶塔品云「我為佛道
於無量土 從始至今 廣說諸經 而於其中 此經第一」。安樂行品云「此法華經 是諸如來 第一之說。於諸經中 最為甚深」,又云「此法華經 諸佛如來 秘密之藏。於諸經中
最在其上」。藥王品云「此法華經 亦復如是。於諸經中 最為其上」,又云「此經亦復如是。於諸經中 最為其尊」,又云「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又云「此經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說
若菩薩所說 若聲聞所說 諸經法中 最為第一」等。玄義第十云「又法師品云『已今當說最為難信難解』,前經是已說(法華以前之諸經是已說,佛應眾生之能力而說之經故,易信易解也)」,法華秀句卷下云「謹案,法華經法師品之偈云『藥王今告汝
我所說諸經 而於此經中 法華最第一』」,又云「當知,已說者四時之經文(華嚴、阿含、方等、般若之四時之諸經)也」。文句第八云「今法華論法(今法華經,論法的話,一切之差別被開會於一法;論人的話,佛也好眾生也好,俱為久遠之壽命故,如此甚深之義和法華以前完全不同故,難信難解也)」,受此,文句記第八云「當鋒(法華經在涅槃經之前,碰上敵〔指四時之諸經〕之先鋒故,甚難擋也)」,法華秀句卷下云「明知(可以明白地知道),
真 言 見 聞 一一
真 言 見 聞 一二
他宗所依經不是王中王」。
釋迦、多寶、十方之諸佛,天台、妙樂、傳教等諸師,相對於真實之法華經,判定華嚴經乃方便(方便之教)也。無量義經云「未顯真實」,法華經云「正直捨方便」,又云「受持大乘經典
不受餘經一偈」,又云「若人不信 乃至 其人命終 入阿鼻獄」。但相對於此,弘法大師卻說「法華是戲論,華嚴是真實」。到底該用哪一個呢。弘法大師之秘藏寶鑰云「如此乘乘
自乘得名(十住心第八之如實一道心,和第九之極無自性心,雖暫時於自乘得真理之名),望後作戲論(然相對於後面第十之秘密莊嚴心時,則成為戲論)」,又云「謗人謗法
定墮阿鼻獄」。文句記第五云「故實相(諸法實相之法門)外,皆名戲論」,天台大師之梵網經疏云「第十之謗三寶戒,亦云謗菩薩戒,或云邪見。謗是乖背之名,絓是解不稱理(所以全部之理解不稱為道理)。言不當實(所言與事實不符),異解說(誤解說)者,皆名為謗也」,法華玄義第三云「無文証者悉是邪偽,同彼外道」。止觀弘決第十云「今人信他所引經論,謂為有憑,而不尋宗源(自宗之源),謬誤何甚」,守護國界章上之中云「若有所說經論之明文【之場合】,則可簡擇(一定要考慮其為)權實、大小、偏圓、半滿【中之何者】」,法華玄義第三云「【縱使】廣引經論
壯嚴己義【也無法改變其為權教之事實】」。抑,弘法大師之「法華經者,自真言三重劣(比真言劣三重),戲論之法,且尚劣於華嚴」這樣云之事,大日經六卷加供養法之卷之七卷三十一品或三十六品,可見於何品何卷耶。不但如此,就是蘇悉地經三十四品、金剛頂經三卷三品、或金剛頂略出經一卷,也全所未見也。
又大日經並三部之秘經(即大日經、蘇悉地經及金剛頂經),於何卷何品有十界互具耶,都無也。法華經事理共有也,所謂【本門之】久遠實成是【長遠之佛壽之】事也,【迹門之】二乘作佛是【一念三千之】理也。【這樣來思考的話則】善無畏等之理同事勝(法華經和大日經,「理相同,但事相,真言勝」之說辭)乃臆說(隨便之臆測)也,不可信用者也。
凡真言之誤甚多,其中:
一、弘法大師立十住心並「第八法華,第九華嚴,第十真言」這樣云者,是出自何經論耶。
一、善無畏之四句(唯蘊無我心、覺心不生心、極無自性心、如實智自心)與弘法十住心之四句(唯蘊無我心、覺心不生心、如實知自心、極無自性心),眼前之違目(其配當顯然不同)也。為何師(善無畏)弟(弘法)敵對耶。
一、依六波羅蜜經立五藏之時,弘法大師指摘,六波羅蜜經之陀羅尼藏何必云為
真 言 見 聞 一三
真 言 見 聞 一四
我家之真言耶。【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弘法大師於「弁顯密二教論」中云「震旦人師爭盜醍醐」,【呼天台大師為盜人,但】年紀何相違耶(此事年代不合也)。其故,自【天台大師入滅的】開皇十七年至【六波羅蜜經傳入漢土的】唐德宗貞元四年戊辰之歲計一百九十二年也。天台大師焉可盜取其入滅一百九十二年後才渡來【漢土】之六波羅蜜經之醍醐耶。顯然是錯誤也。若爾者,則「謗人謗法定墮阿鼻獄」者,自責(弘法大師責自己之過失)耶。
一、弘法大師在般若心經秘鍵中,於心經之五分中為何攝入法華經耶,此事應好好地究尋也。
又,對真言有七重之疑難:
一、主張「真言乃法華經以外大日如來之所說」,若爾者,則大日如來出世、成道、說法、利生是在釋尊之前還是之後呢,如何。對機說法之佛,八相作佛(對應眾生之機根而說法之佛,必示八相),父母誰,名字如何。若云大日如來為娑婆世界之佛,則世(一世界)無二佛,國(一國)無二主,乃一代聖教之通判也。此可見於涅槃經之第三十五卷也。若云乃他土之佛,則為何要蔑我等眾生之主師親之釋尊,而崇他方疏緣之佛耶。不忠也,不孝也,逆路伽耶陀(師之敵對者)也。若云大日如來和釋尊是一体的,則為何要說為別佛耶。而若是別佛的話,則為何要捨我重恩之佛(釋尊)耶。唐堯敬衰老之母,虞舜崇頑固之父,不是嗎﹖〈是一〉
二、六波羅蜜經云「所謂過去無量殑伽沙諸佛世尊所說正法,我今亦當作如是說。所謂八萬四千諸妙法蘊,而令阿難陀等諸大弟子一聞於耳皆悉憶持」。此中(此五藏中第五)之陀羅尼藏,弘法云其為我之真言。若爾者,則此陀羅尼藏非釋迦之說歟。【然見六波羅蜜經之經文時,乃釋尊所說也】。此明顯與經文是相違的。〈是二〉
三、凡法華經於無量千萬億之已說、今說、當說之諸經中,最第一之經典也。諸佛所說,菩薩所說,聲聞所說中,此經第一也。而諸佛中,大日如來可漏耶。法華經乃正直無上道之說,大日等諸佛長舌付(達於)梵天而示給真實。〈是三〉
四、威儀形色經有「身相黃金色 常遊滿月輪,定惠智拳印 証誠法華經(結定惠智拳之印來証明法華經)」之文,【所以大日如來亦証明法華經之真實】。又
真 言 見 聞 一五
真 言 見 聞 一六
可見到五佛章(指法華經方便品之「廣開三顯一」之正說段)之佛(五佛者,總諸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釋迦佛)亦以法華經為第一。〈是四〉
五、法華經神力品有「以要言之 如來一切所有之法 如來一切自在神力 如來一切秘要之藏 如來一切甚深之事 皆於此經 宣示顯說」之文。【依】此等之經文【法華經】非只釋迦所說諸經中第一,亦是三世諸佛所說中第一也。此外若云於一佛二佛所說之經中有勝於法華經之經者,不可信用。法華經乃三世不壞之經故也。〈是五〉
六、又大日經等諸經中見不到有經文明白地說勝過法華經也。〈是六〉
七、自釋尊御入滅以後,天竺論師二十四人之付法藏(傳佛之教),其外大權(偉大之權化者)之垂迹(佛、菩薩為了救濟眾生而暫且現姿之化身),震旦之人師,南三北七之十師,三論、法相之先師之中,除天台宗外,談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一念三千之法門之人,皆無也。若不立一念三千之法門的話,則無「性惡」之義(於真如之理性,惡是本然具有的,這樣的性惡之義就無法顯)。若無性惡之義,則佛菩薩之普現色身(佛菩薩本來就具備九界之性質,而為了教化眾生自在地現十界之身,這樣的普現色身之法門就無法成立),真言兩界(金剛、胎藏兩界)之漫荼羅之五百及七百之諸尊,將同於本無今有(無本來之實体只有外形)之外道之法歟。若真言宗立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一念三千者,則大日經等之經典何處有說十界皆成【佛】之旨耶。彼宗所謂的十界皆成之法門乃是見聞天台圓宗之後,為了莊嚴邪智之自義而盜取之法門也。徒誦才藝,吐浮言,不可依也。應尋正確之經文之金言也。〈是七〉
涅槃經第三十五云「我於處處經中說言,一人出世多人利益。一國土中二轉輪王,一世界中二佛出世,無有是處」,大論第九云「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名為一佛世界,是中更無餘佛,實一釋迦牟尼佛」,文句記第一云「世無二佛,國無二主。一佛境界,無二尊號」。持地論(菩薩持地經)云「世無二佛,國無二主。一佛境界,無二尊號」。
七月 日 日 蓮 花押
真 言 見 聞 一七
真 言 見 聞 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