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2日 星期一

1276.7.21 報恩抄


 

[解題]

本抄廣義來說是寫給門家全体之法門書,但直接的話則是隨著師匠道善房之去世,為了報恩而撰述之御書。次篇「1276.7.26 報恩抄送文」有「道善御房御去世之事,上個月粗敬悉」,可以知道是在六月接到訃報,而於真蹟御書建治二年三月之「1276.3 光日房御書」有「-----問候師道善房之情況-----」,証明其時道善房尚未去世。若然,則可知道「報恩抄」乃是在得到去世之報後,於短期間內一氣呵成之述作

本抄可大別為三段。即第一、總示十宗之勝劣,特別是約於權實而示爾前七宗與天台法華宗之勝劣。第二〈第十九節「弘法大師之邪見」以降〉、對真言宗及台密(天台密教)之別破折。第三〈第四十節「知法華經之教之自覺與一連之受難」以降〉、示末法適時之大法—本門之三大秘法。

再者,對真言、台密的仔細破折,想應是預測蒙古之再度來襲已經臨近,又預料幕府會再度用真言密教來行調伏,而有對其提出警告之意味,雖如此,然認為更直接地乃因清澄寺是密教色濃之天台寺院故也。當時之清澄寺為求聞持法之靈場,且多密教之文書,此從金澤文庫所藏之清澄寺文書可明顯地知道也〈『日蓮大聖人之思想』,『興風』八號四二頁參照〉。

又末文示天台傳教未弘之末法適時之大法乃本門之本尊、戒壇、題目,想此應是對先前「1275. 撰時抄」第十五節「末法流布之秘法與三宗之邪義」中,雖有「是什麼樣的秘法呢,想先聞其名,次聞其義」之提問然未明示之課題之回答。有著這樣的意味故,兩書當可云是姊妹篇也。

又本抄之章節如下:

報恩之古例                                                

真實之報恩                                                

十明鏡                                                    

法華經之明鏡                                              

對法華最勝之疑難                                          

祖師等乃佛敵                                              

謗法之指摘與受難                                          

釋尊在世之受難                                            

釋尊滅後之受難                                            

法雲法師之立義                                           

十一 天台大師之弘通                                          

十二 法相宗之邪義                                           

十三 華嚴宗之邪義                                           

十四 真言宗之邪義                                           

十五 妙樂大師之中興                                         

十六 佛教之傳來日本與南都六宗                                

十七 傳教大師最澄之弘通                                     

十八 真言密教與天台止觀                                      

十九 弘法大師之邪見                                         

二十 慈覺大師之判定                                         

二十一 智証大師之判定                                       

二十二 對慈覺、智証之批判                                     

二十三 法華經與法華經之行者                                  

二十四 慈覺、智証、弘法之誑惑                                

二十五 謗法之日本國與日蓮                                    

二十六 謗法之指摘                                           

二十七 爪上之土與十方之地土                                   

二十八 法華經乃至極之教                                      

二十九 讚歎中之誹謗                                        

三十 善無畏三藏之祈雨與墮獄                                 

三十一 金剛智三藏之祈禱                                    

三十二 不空三藏之祈禱                                      

三十三 真言師之惡風                                        

三十四 弘法之雨                                           

三十五 慈覺大師之夢                                       

三十六 弘法大師之德行                                       

三十七 佛法之邪正不依德行                                  

三十八 對弘法大師德行之疑惑                                

三十九 還著於本人                                         

四十 知法華經之教之自覺與一連之受難                         

四十一 對道善御房之追悼                                   

四十二 法華經之肝心                                       

四十三 唱題之功德                                         

四十四 肝心乃南無妙法蓮華經                                

四十五 天竺諸師之弘通與受難                                

四十六 天台、妙樂兩大師之弘通                              

四十七 傳教大師之弘通                                     

四十八 三大秘法及其流布                                    

四十九 南無妙法蓮華經流布之必然                            

五十 對道善御房之回向  

可依上之章節尋得本抄之要點

[書名]

若依「日乾目錄」,則身延曾存「報恩抄」開頭似有宗祖自筆之「報恩抄 日蓮撰之」,可以知道「報恩抄」乃宗祖自付之題名。古來無異稱。

[年系]

若依日乾真蹟之校對本,則本書末尾似有「建治二年〈太歲丙子〉七月二十一日 記之」。古來無異說。

[對告]

淨顯房、義淨房。本抄是以師道善房之追善之意而撰述之書故,所以當亦有可能是以故人「道善房」為對告者。但直接的話,本抄末尾有「自甲州波木井鄉蓑步岳奉送於安房國東條郡清澄山之淨顯房、義城房跟前」,又文中有「但有二個人是日蓮幼少之師匠」,可以知道對告者是淨顯房、義淨房。

[真蹟]

真蹟斷簡,五個所分藏。身延曾存御書。

[寫本]

「門下寫本」用靜岡縣大石寺藏日舜寫本。

 

                                   建治二年七月二一日   五五歲

     撰之

  報恩之古例

夫狐狸非常感懷自己出生的古塚,當老死時頭必朝向古塚;白龜報毛寶之恩(受毛寶[漢土晉朝之武將]救助過的白龜不忘其恩,於毛寶戰敗時乘毛寶於背中渡於水上,而救其於窮地)。連畜生都如斯,況人倫乎。因此古之賢者云予讓者,吞劍而當成對智伯之報恩(予讓為了替舊主智伯報仇,自己承受種種折磨以待機會而未果,最後自殺以報其恩);申弘演之臣下割腹而入衛懿公之肝(出使歸來之弘演,見到主君衛懿公爲北狄所攻殺,遺骸遭毀壞,於是切開自己之腹置入主君之肝而息絕)。此等,世間之人之振舞(行為舉止)也。何況習佛教者,父母、師匠、國恩可忘乎。

  真實之報恩

又報此大恩必須極習佛法,而成為智者乃必要之事。譬如引導眾盲,若自己是生盲之身,則無論如何也難渡橋、河;不辨方位和風向的大舟,如何可引導諸商至寶山乎。若想極習佛法,則無歲月之功是不可能實現的。又若想得歲月之功,則不可拘泥於父母、師匠、國主等之世俗之事体。於是於非,若還未辨出離(出離生死)之道,則不可徒隨父母、師匠等之(意向)。此義諸人疑惑,認為顯不合世間之道理,冥亦違背佛教之教導。然而於外典(儒教)之孝經,可以見到不隨父母、主君而成忠臣、孝人之說旨。內典之佛經云「棄恩入無為(覺悟之道) 真實報恩者」。儒教中比干不隨(紂王)而取賢人之名,於佛教悉達太子違背淨飯大王出家而成三界第一之孝,(此)也。

  十明鏡

如上來認知,不隨父母、師匠等之意見而習學佛法,當可看清釋尊之一代聖教有十明鏡。所謂俱舍宗、成實宗、律宗、法相宗、三論宗、真言宗、華嚴宗、淨土宗、禪宗、天台法華宗也。以此十宗為明師明鏡可知一切經之(意)。但世間之學者等以為此十鏡皆正直地照佛道之道,然小乘之俱舍、成實、律等三宗就像庶民所寫的書信一樣,傳入他國時不起什麼作用。至於大乘之七鏡(七宗),能渡生死之大海而到達淨土之岸之大船故,以為習解此,亦助我身亦引導人,而試著去學時,大乘之七宗各各皆自讚「就我宗得一代之心」。所謂華嚴宗之杜順、智儼、法藏、澄觀等,法相宗之玄奘、慈恩、智周、智昭等,三論宗之興皇、嘉祥等,真言宗之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弘法、慈覺、智証等,禪宗之達磨、惠可、惠能等,淨土宗之道綽、善導、懷感、源空等。此等之宗宗皆依據其之本經本論而云「是我是我悟一切經,極佛意」。譬如華嚴宗之人云「一切經中華嚴經第一也大王也,法華經、大日經等如臣下」,真言宗之人云「一切經中大日經第一也,天中之月也,餘經如眾星」,禪宗之人云「一切經中楞伽經第一也」,乃至餘宗亦如斯。而上舉諸師,世間之人人各各思慕,宛如諸天之尊敬帝釋,眾星之隨日月一樣。

或云,對我等凡夫來說,只要可以信,哪個師都沒關係;雖說因仰才有信,然對此日蓮之疑惑難消。觀世間雖各各「是我是我」這樣說,然國主但一人也。國主二人的話,國土不能穩。家有二主的話,其家必破。一切經又如斯有乎,有哪個經,但一經一切經之大王呢,而不隨十宗七宗各各「就我第一」之諍論。國有七人十人之大王,萬民不穩。「該如何做才好呢」這樣迷惑之時,立一願「我不隨八宗十宗,要如天台大師專心致志以經文為師來思索一代聖教之勝劣一樣,來開見一切經」。這麼說來,那麼名涅槃經之經有云「依法不依人」。云依「法」者一切經,云不依「人」者佛除外之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乃至上面所提之諸人師等。此經又云「依了義經(說明真實之教之經典) 不依不了義經(說方便之教之經典)」。此經所指之稱了義經者法華經也,稱不了義經者華嚴經、大日經、涅槃經等已今當(「已說、今說、未來當說」之法華經前後所說)之一切經也。所以若相信涅槃經所說之佛之遺言的話,則專心致志以說真實之教之法華經為明鏡,當可知一切經之心歟。

   法華經之明鏡

於是打開法華經之經文,看到「此法華經於諸經中最在其上」之文。若如此經文的話,則如須彌山之頂帝釋之居,如輪王(轉輪聖王)之頂有如意寶珠,如眾木之頂月之宿,如諸佛頂上肉髻之住,此法華經乃華嚴經、大日經、涅槃經等一切經頂上之如意寶珠也。所以若捨論師、人師而專心依經文的話,則與大日經、華嚴經等相比,法華經勝之事,如日輪之出現於青天時,眼明者之見天地,高下宛然也。

又看大日經、華嚴經等一切經,與此法華經之經文相似之經文一字一點也沒有。此等之經典或相對於小乘經說勝劣,或相對於俗諦(世俗之真理)說示真諦(佛教之真理),或相對於諸(認為諸法空也之空諦)(認為諸法乃依因緣而存在之假諦)而讚揚中道(不受拘束於空假之中道之理)。譬如小國之王對我國之臣下稱我國之王為大王一樣,法華經「相對於諸王,大王也」。但只涅槃經有與法華經相似之經文,因此天台以前之南三北七之諸師迷惑,而云「法華經劣於涅槃經」。然而專心開見法華經之經文,如無量義經一樣,列舉華嚴、阿含、方等、般若等法華以前四十餘年之經經,而相對於此等之經經和涅槃經,法華經說「自己這一方勝」,又涅槃經中有「是經出世,乃至,如法華中八千聲聞得授記別成大菓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法華經如秋收冬藏,之後已經不須再有所作了)」這樣之文,解明我涅槃經劣於法華經之經文也。雖然經文如此分明,可是連南三北七之大智之諸人都有迷之經文故,末代之學者應好好地留眼(思維其文意)。此經文非但只是法華經、涅槃經之勝劣,亦可得知十方世界一切經之勝劣矣。而儘管對經文有這樣的迷,然天台、妙樂、傳教大師之御了見(明示勝劣)之後,有眼之人人一定可承知其意矣。然而連身為天台宗之人之慈覺、智証猶(暗迷)此經文故,況餘宗之人人乎。

   對法華最勝之疑難

或人疑云,即使渡漢土、日本之經經中沒有勝法華經之經,但月氏(印度)、龍宮、四天王天、日天、月天、忉利天、兜率天等存在恒河沙之經故,其中一定有勝法華經之御經。答云,以一而(推察)萬,「不出庭戶而知天下」者是也。痴人疑云「我等見南天(四大洲之南閻浮提之天空)而不見其他東西北三大洲之天空,彼三方之天空沒有比此日輪更亮的別的日乎」,又隔山看到冒起的煙,云「不見火的話,雖然有煙,可是不是火吧」。如斯說者,可知其為一闡提之人(斷盡一切善根之人),就如同眼盲而看不見東西之人一樣。於法華經法師品,釋迦如來以金口之誠言定五十餘年一切經之勝劣云「我所說經典無量千萬億,已說(指法華經以前所說之經典)今說(指今說過之無量義經[為法華經之開經]當說(指今後要說之涅槃經),而於其中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此經文縱然但釋迦如來一佛之說也即已可信,然為了等覺之菩薩以下之人可仰信上,多寶佛從東方世界來而証明真實也,十方諸佛來集而同釋迦佛長舌(上至)梵天作為不妄語之証明後,才各各還國國。此法師品之「已今當」三字,五十年(釋尊一代五十年之說法)並十方三世諸佛之御經一字一點也不留地引載,說其相對於法華經乃劣也之文也,十方諸佛於此法華經之會座加給此真實之証明,各各又還自國,若向其弟子等說「有比法華經勝之御經」,則其土所化之弟子等會信用乎。又「我是沒看到,可是月氏、龍宮、四天、日月等之宮殿中沒有比法華經勝之御經乎」這樣疑的話,那麼是不是在說今之梵釋(大梵天、帝釋天)、日月、四天、龍王沒有在法華經之會座了。萬一,若有日月等諸天「有勝法華經之御經,只是汝不知」這樣說,則當為大誑惑之日月也。日蓮當責云「日月雖住虛空,不像我等墮落處大地,然此乃上品(能堅固受持之意)之不妄語戒之(功德力),若有說『有勝法華經之御經』這樣的大妄語,則恐怕不必等到盡灰之壞劫,就撲通落於大地上了,又若沒有無間大城(即無間地獄)最下之堅鐵的話則將無法止住歟。大妄語之人即使須臾處於空也禁廻四天下」。

    祖師等乃佛敵

然而華嚴宗之澄觀等,真言宗之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弘法、慈覺、智証等大智之三藏、大師等立華嚴經、大日經等勝法華經。雖我等無論如何也不及此等之人,然從大道理(佛法之道理)來看,此等之人豈非諸佛之大怨敵乎,別說是提婆達多、瞿伽梨等之惡人了,也是和大天、大慢婆羅門等極惡之人同樣也。相信這樣的人是非常可怕之事。

問云,為什麼說華嚴之澄觀、三論之嘉祥、法相之慈恩、真言之善無畏,乃至,弘法、慈覺、智証等是佛之敵歟。答云,此大問題也,入佛法第一之大事也。以我之愚眼見經文,見到經文「有勝法華經之御經這樣說之人,設即使是如何之人,也不能免於謗法之罪」這樣說。而如經文所申的話,則此諸人如何可以不是佛敵呢。又若畏懼此諸人而不敢指申(指說其乃佛敵)的話,則空有釋尊所示之一切經之勝劣。又畏懼此之人人(指諸宗之祖師),而說其之末學之人人(指弟子等)為佛敵的話,則彼宗宗之末學之人人會說「大日經勝華法經這樣申者非我個人之想法,乃我宗之祖師之御(法義)也。祖師和我等,即使有戒行(戒律和行法)之持破之差別,智慧之勝劣,身分之差別等,然於所學之法門無差異」故,有過失的話非彼人人,而是其祖師們也。

  謗法之指摘與受難

又儘管日蓮知此事,然若畏懼彼之人人而不說的話,則成了不用涅槃經所言之「寜喪身命,不匿教」之佛陀之諫曉之人。到底該怎麼辦呢。若說的話,則世間之人人之迫害是可怕的;若默止的話,則不能免於佛之誡。進退維谷。

誠然乎,法華經法師品之文云「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又安樂行品云「一切世間,多怨難信」。

   釋尊在世之受難

摩耶夫人懷妊釋迦佛時,欲界第六天之魔王以神通力看透摩耶夫人的御腹而思維「懷妊了謂法華經之利劍之我等之大怨敵。於未產之時,非設法讓其亡失不可」。於是第六天魔王變為大醫潛入淨飯王宮,偽稱「此御產安穩之良藥」,而給皇后奉上大毒。又初生(釋迦佛出生)之時降石雨,乳中摻毒,出城去出家時,變為黑毒蛇堵道,乃至,入提婆達多、瞿伽梨、波瑠璃王、阿闍世王等惡人之身,或投大石而出佛御身之血,或殺釋子(釋迦族之人),或殺釋尊之御弟子等。此等之大難皆是第六天魔王為了不讓釋尊說法華經所行之事也,故為法華經法師品「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所說之大難也。此等對法華經而言皆遠難也,近難則舍利弗、目連、諸大菩薩等四十餘年之間,未聞未信法華經故,可說亦是法華經之大怨敵之內也。

   釋尊滅後之受難

但法師品有「況滅度後」之文,在說未來之世當有又勝此大難之可怕的大難。連佛都難忍的大難,凡夫如何能忍呢,況還有比佛在世時還要大的大難也。怎樣的大難呢,雖認為不會有超過提婆達多長三丈廣一丈六尺之大石(提婆達多投此大石欲殺害佛)、阿闍世王之醉象(阿闍世王放醉象欲殺害佛)之難,然經文說有勝過彼等之大難故,儘管我身(日蓮大聖人之自稱)無任何過失,然卻是度度值大難之人,當知正是滅後之法華經之行者也。付法藏(佛託付於佛滅後弘經)之人人乃佛滅後善導眾生之四依之菩薩,為佛之御使也。其中第十四之提婆菩薩為外道所殺,第二十四之師子尊者被邪見之檀彌羅王刎頸,第八之佛陀密多及第十三之龍樹菩薩共為了令國王改心,七年、十二年間揭赤幡而苦難重疊。第十一之馬鳴菩薩以金錢三億作為賠償而遷移他國,如意論師為外道之論義所騙,令其過度懊悔,苦惱而死。此等佛滅後正法一千年內之事也。

入像法五百年,所謂佛(入滅)後一千五百年之時,漢土出現一智人(有智慧之人)。始稱智顗,後號智者大師(即天台大師),想據實弘通法華經之義,而雖天台大師以前之百千萬之智者對釋尊之一代聖教有各式各樣之判定,然總之成十流矣。所謂南三北七(長江以南之三派和以北之七派)也。

  法雲法師之立義

雖有十(學派),但以一流為(最勝)。所謂南三中之第三之光宅寺之法雲法師是也。此人將一代佛教分為五,於其五中選出三經,所謂華嚴經、涅槃經、法華經也。而一切經中華嚴經第一,如大王;涅槃經第二,如攝政、關白(指擁有權勢之人);第三法華經,如公卿等;此以下之經如萬民,這樣判定。此人天生智慧賢上,不僅從惠觀、惠嚴、僧柔、惠次等大智者傳習法門,且責破南北諸師之義,交往山林(指隱居山林)而積法華經、涅槃經、華嚴經鑽研之功上,聞其名聲之梁武帝將其召出,於內裏(皇居,皇宮)之內立寺,名光宅寺而尊崇此法師。此法雲法師講法華經時,從天雨花,宛如佛在世之時。天鑑五年(公元五六年)大旱魃時,天子請此法雲法師講法華經,當講到藥草喻品之「其雨普等,四方俱下」二句時,從天降下甘雨故,天子感激之餘,立刻任其為僧正,並如同諸天之侍奉帝釋天,萬民之畏懼國王般,自己親自為法雲法師效勞。又,或人云夢見「此人過去燈明佛之時以來即一直在講法華經之人也」。法雲法師有法華經之(注釋書)四卷。此疏中云「此經未碩然(非廣大之教)」,亦云「異之方便(方便之教)」,確實書法華經為未極佛理之經,然而正是此人之御義與佛意相合,故從天又下花又降雨。如此美妙之事故,漢土之人人「那麼看來法華經是劣於華嚴經、涅槃經的囉」這樣認為上,此疏又播至新羅、百濟、高麗、日本之結果,於是全都這樣認定了。

十一    天台大師之弘通

此法雲法師御死去後不久,於梁末陳始,出現稱智顗法師(後號天台大師)之小僧。雖只是稱南岳大師之人之御弟子,但師之義有不清楚之地方歟,因此常入一切經藏度度御覽,於其中選出華嚴經、涅槃經、法華經等三經,並於此三經中特別講華嚴經。又依華嚴經造禮文(禮拜佛時之讚歎文),日日為功(日日修行來積功德)故,世間之人看作「此人亦以華嚴經為第一歟」,而其實是,天台大師對法雲法師之一切經中華嚴第一、涅槃第二、法華第三之立義實在太疑惑故,所以特別御覽華嚴經也。其結果,一切經中,天台大師看清並重新歎給法華第一、涅槃第二、華嚴第三,並「雖然如來聖教渡漢土,但無利益人之事,反而導一切眾生於惡道,這完全是因為人師之誤。譬如為國之首領者,東說為西,天說為地的話,萬民當如斯認為。之後卑賤者出現,即使說汝等認為的西是東,汝等認為的天是地也,萬民也定不會信用歟,且為了奉承巴結我首領之心,必當打罵此人。該如何做才好呢」這樣思案,然無論如何也不可沈默,故要大聲叱責「光宅寺之法雲法師基於謗法之罪必墮地獄矣」。

其時南北諸師如蜂般蜂起,如烏般烏合。「智顗法師當砍頭歟,當逐出國歟」等這樣言故,陳主(陳代之皇帝)聞此,召合南北諸師和智顗,自己亦列席而聽聞雙方之主張。其時法雲法師之弟子稱惠榮、法歲、惠曠、惠恒等僧正及僧都以上之人人百餘人集也,各各惡口,揚眉怒目,舉手打拍子,甚是騷動。然而智顗法師坐於末座,色不變,言不誤,正威儀,靜靜地記下諸僧之言,並對每一言均加以返責。然後反問責難云「抑法雲法師立第一法嚴、第二涅槃、第三法華之御義之証文何經歟,請出示明確之証文」,則諸僧等各各垂頭失色,而無一言之回答。又再責云「法華經之開經無量義經的確云『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若、華嚴海空』,佛特意舉華嚴經之名,云其即使相對於無量義經,也是未顯真實之經這樣來否定。於比法華經劣的無量義經這樣來責華嚴經,汝等究竟是怎麼思維的,而以華嚴經為一代聖教之中第一的呢。各位若想作為法雲法師之同伴來破此無量義經之文,則請拿出勝此無量義經之文之經文來,以助此法師之御義吧」這樣來責。又「涅槃經勝法華經者,說於何經文呢。涅槃經第十四卷之聖行品雖舉華嚴、阿含、方等、般若等相對於涅槃經說勝劣,然完全看不到法華經和涅槃經之勝劣。而關於此法華經和涅槃經之勝劣,則於涅槃經第九卷之如來性品有明確之說明。所謂涅槃經之經文云『是經出世(說此經之理由),乃至,如法華中八千聲聞得受記別成大菓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經文明顯地譬說諸經為春夏,而雖云涅槃經和法華經是秋冬之菓實之位,然定給法華經乃秋收冬藏之大菓實之位,而涅槃經乃秋末冬始之捃拾(拾落穗)之位。此涅槃經之文的確『相對於法華經我身(我涅槃經)劣』這樣來承伏。法華經之文云『已說、今說、當說』,此乃佛定給此法華經非僅勝以前所說之爾前經及今說之無量義經,亦可勝後說之經經。教主釋尊既如此定給的話,則已經不可有疑了,但思案(指釋尊)滅後眾生若懷疑,而立東方寶淨世界之多寶佛為証人故,多寶佛從大地涌出証明『妙法華經皆是真實』,又十方分身諸佛來集,和釋尊同樣廣長舌(及,達到)大梵天,而証明真實。然後多寶佛歸去寶淨世界,十方分身諸佛亦各各歸本土後,於多寶佛、分身諸佛不在中,教主釋尊說涅槃經,並說其勝法華經的話,則御弟子等會信乎」這樣來責問故,則宛如修羅和帝釋大戰時,日天、月天之大光明照修羅之眼,又如所謂「居宮中而制諸侯」之漢王(指漢高祖)之劍之懸於諸侯之頸一樣,南北諸師一同兩眼緊閉,一頭低垂了。天台大師之神色宛如獅子王之吼於狐兔之前,似鷹、鷲之猛攻鳩、鴙一樣。這麼一來,原來法華經是勝華嚴經、涅槃經的,此事非僅流布於震旦一國,甚至傳回五天竺都聞到,而稱讚云「月氏大小之諸論皆不勝智者大師之御義,教主釋尊兩度(再度)出現歟,佛教今二度現光輝也」。

十二    法相宗之邪義

其後天台大師御入滅矣,陳、隋之世亦更替成唐世矣。章安大師亦御入滅矣,天台之佛法漸漸失習之頃,於唐太宗之朝代,出現稱玄奘三藏之人,於貞觀三年(公元六二九年)初入月氏,同十九年歸來,盡尋月氏之佛法而渡來稱法相宗之宗。此宗和天台宗有如水火之不同,玄奘三藏渡來天台大師未御覽過之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之經論,而說「法華經雖勝一切經然劣於解深密經」。總之是天台大師未御覽過之經典,而天台宗之末學(後來之學者)等智慧薄歟故,皆「是那樣啊」這樣認為了。又太宗賢王也,對玄奘之御歸依非淺故,設即使有可反論(反駁)之事,然一如世間之常情,恐於時威(皇帝之權勢)而無說之人。法相宗推翻好不容易才建立的法華經最勝之教而「三乘真實、一乘方便、五性各別(眾生本來就有五種性分之不同,佛教就是應眾生之性分而說的,所以三乘之教才是真實,一乘之教乃方便也)」這樣主張,實在是遺憾之事也。解深密經雖是從天竺渡來,然卻似月氏之外道渡漢土歟。若說法華經方便,解深密經才是真實,則釋迦、多寶、十方諸佛之誠言將全部歸於虛矣,而玄奘、慈恩才應仰為當時之生身之佛歟。

十三    華嚴宗之邪義

其後則天皇后之朝代,之前為天台大師所責之華嚴經,又再度傳來新譯之華嚴經故,為了消除先前之氣憤,持新譯之華嚴經,(助)天台所責之舊譯之華嚴經,謂法藏法師之人立謂華嚴宗之宗矣。此宗說華嚴經根本法輪(根本之教),法華經枝末法輪也。此故,相對於南北諸師之認為一華嚴、二涅槃、三法華,天台大師之認為一法華、二涅槃、三華嚴,今之華嚴宗判定一華嚴、二法華、三涅槃。

十四    真言宗之邪義

其後玄宗皇帝之朝代,善無畏三藏從天竺渡來大日經、蘇悉地經,金剛智三藏傳來金剛頂經。又金剛智三藏有弟子不空三藏。此三人月氏之人,種姓(門第,家世)高貴上,人品亦不似漢土之僧。沒什麼新穎的法門,只是添加從後漢至今沒有過的所謂印及真言之事,難得見故,天子垂頭尊崇,萬民合掌尊敬。此之人人之義云「華嚴、深密、般若、涅槃、法華經等之勝劣,總之顯教之內之話也,釋迦如來之說之(範疇)也。今之大日經等之密教經典,大日法王(大日如來)之勅言也。彼顯教之經經,庶民之萬言也;此密教之經,天子之一言也。華嚴經、涅槃經等即使立梯亦不及大日經也。但計法華經為相似於大日經之經。然而彼經(指法華經)釋迦如來之說,可說是庶民之正言也;此經(指大日經等)則天子之正言也;言雖似,然人品(指庶民和天子之人品)雲泥(如雲和泥之不同)也。譬如映於濁水之月和映於清水之月,月影雖然相同,可是映影之水則有清濁之差別」等這樣說,而卻無尋此真言教之由來並質問其真偽之人故,諸宗遂皆落伏其義而不知不覺傾倒於真言宗矣。善無畏、金剛智死去之後,不空三藏又回月氏而渡來申菩提心論之論故,真言宗遂變得更加興盛了。

十五    妙樂大師之中興

相對於上述之情形,但有云妙樂大師之人,雖是天台大師以來六代二百餘年之後,然智慧賢人,明見天台之所釋上,「天台之釋之心,法華經乃勝後渡之深密經法相宗,又漢土始立之華嚴宗,甚至大日經真言宗,然或智慧不及歟,或畏人歟,或怖時之王威歟,故無開口之人。就這樣隨著歲月的過去,天台之正義當既失矣。又佛教之混亂當更勝陳、隋以前之南北諸師之邪義」這樣覺悟,而就天台大師之摩訶止觀、法華玄義、法華文句等三大部造三十卷之末文(注釋書)。所謂弘決(輔行傳弘決)、釋籤(玄義釋籤)、疏記(文句記)是也。此三十卷之書,非只是削本書(指天台之三大部)重複之部分,助本書之(不足之處),亦是天台大師之御時尚無而逃過御責之法相宗、華嚴宗和真言宗,一時被捻碎之書也。

十六    佛教之傳來日本與南都六宗

 

又日本國,人王第三十代欽明天皇朝代十三年<壬申>十月十三日,從百濟國傳來一切經、釋迦佛之像。又用明天皇朝代,聖德太子初讀佛法,稱和氣妹子之臣下出使漢土,拿回聖德太子前世所持之一卷之法華經並定為持經。其後人王第三十七代孝德天王朝代,三論宗、華嚴宗、法相宗、俱舍宗、成實宗等渡來日本。人王四十五代聖武天王朝代,律宗渡來。從孝德至人王五十代之桓武天王,十四代一百二十餘年間,只有以上六宗,尚無天台、真言二宗。

十七   傳教大師最澄之弘通

然而於桓武之朝代有稱最澄之小僧,山階寺行表僧正之御弟子也。以法相宗為首窮習六宗矣。儘管如此,仍思未窮習佛法故,見華嚴宗法藏法師所造之起信論之(注釋書)時,當中有引用天台大師之釋文。「此絕佳之釋文也,有渡此國歟,還是尚未傳來歟」這樣疑問地思著,問有人時,則其人語云「大唐揚州龍興寺之僧鑑真和尚,天台之末學道暹律師之弟子,天寶末年渡日本國,弘通小乘之戒律,雖然持來天台之御釋,但未宣給。此乃人王第四十五代聖武天王朝代之事也」。最澄法師「無論如何想見一下其書」這樣言故,其人取出而令見時,最澄法師只一返御覽,即喚醒了生死之醉(覺悟了生死之迷)。以此書(指天台大師之釋書)來明尋(審視)六宗之(宗義)時,則一一現出邪見之事矣。最澄法師於是立刻發願,「日本國之人皆成了謗法者之檀越(信者),天下一定亂」這樣思而責難南都六宗故,南都七大寺六宗之碩學遂蜂起並京中烏合故,天下一同大騷動矣。七大寺六宗之諸人等惡心強盛也,但於延曆二十一年正月十九日,桓武天王行幸高雄寺,召合七大寺之碩德善議、勝猷、奉基、寵忍、賢玉、安福、勤操、修圓、慈誥、玄耀、歲光、道証、光証、觀敏等十四人和最澄法師,令其對論。華嚴、三論、法相等之人人,各各口口高唱自宗之元祖之義,但最澄上人對六宗之人人之立義一一記下來,並對照本經(指法華經)本論(指天台大師之釋文)和種種之經論而責難彼等之立義時,六宗之人人口變成了鼻一樣,一言也答不上來。對此情況天皇驚駭,而詳細地尋問最澄上人,並再下勅宣責十四人故,彼等於是一同奉上承伏之謝表(歸伏狀)。其書云「七個大寺六宗學匠,乃至,初悟至極(究極之法門)」,又云「自聖德(聖德太子)弘化以降,於今二百餘年之間,所講經論其數多矣。彼此爭理其疑未解。而此最妙圓宗(法華圓宗)猶未闡揚」,又云「三論、法相久年之諍,渙焉冰解照然既明,猶(披開)雲霧而見三光(日、月、星之光)矣」。最澄和尚就十四人之立義判云「各講一軸(各說所依之經)振法鼓於深壑,賓主(問者及答者)徘徊三乘之路(徬徨於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之路),飛義旗於高峰(而爭論義理)。長幼摧破三有之結(老者年輕者為了斷三界之煩惱),猶未改歷劫之轍(尚執著於歷劫修行之教),混白牛於門外(不知譬如大白牛車之法華圓教之絕妙)。豈善昇初發之位悟阿荼於宅內乎(如何能起菩提心而成就即座得悟之即身成佛呢)」。弘世、真綱二個臣下云「靈山之妙法(指法華經)聞於南岳(南岳大師),總持之妙悟(攝一切之善之法華經之悟)闢於天台(天台大師)。慨一乘之權滯(嘆法華一乘之妙旨被障滯於權教),悲三諦(圓融三諦之理)之未顯」。又十四人感激云「善議等牽逢休運(因過去世之因緣而倖會),乃閱奇詞(而得閱法華經之妙旨)。自非深期何託聖世哉(若非深緣如何能得如此尊貴之時呢)」。此十四人之立義和華嚴宗之法藏、審祥,三論宗之嘉祥、觀勒,法相宗之慈恩、道昭,律宗之道宣、鑑真等之漢土及日本之元祖們之法門,瓶雖替然水一也,完全是同樣的東西。而十四人捨彼邪義而歸伏傳教大師之法華經上,則哪個末代之人可說「華嚴、般若、深密經等超過法華經」乎。至於小乘之三宗(俱舍宗、成實宗、律宗)又彼之人人之所兼學也,所以大乘之三宗被論破上,此小乘之三宗亦同時被破矣。然而今不知詳情者,認為六宗尚未被破。譬如盲目之人不見天之日月,聾人不聞雷之音故,而認為天無日月,天空無雷聲一樣。

十八 真言密教與天台止觀

那麼關於真言宗者,日本人王第四十四代元正天皇之朝代,善無畏三藏渡來大日經,然未弘通就返回漢土了。其後法相宗之玄昉等渡大日經義釋十四卷於日本,又東大寺之得清大德亦渡來同一書。此等之釋書傳教大師雖有御覽,然關於大日經和法華經之勝劣有種種之疑惑故,於延曆二十三年(公元八四年)七月御入唐。值遇西明寺之道邃和尚及佛瀧寺之行滿和尚等而傳受止觀之法門及圓頓之大戒,值遇靈感寺之順曉和尚而相傳真言密教,於翌延曆二十四年六月歸朝,面聖桓武天王,天王下宣旨,命南都六宗之學匠於七大寺習止觀和真言。關於真言、止觀(即天台宗)二宗之勝劣,漢土雖有許多之議論,又雖善無畏三藏之大日經義釋書「理同事勝(於圓融相即方面二宗一樣,但有印及真言等事相故,真言密教勝)」,然傳教大師知「此善無畏三藏之誤也,大日經是劣於法華經的」,故不立真言為一宗,而不給成為八宗(南都六宗和天台法華宗如再加上真言宗即有八宗)。所以削真言宗之名而入法華宗之內成為七宗,大日經成為法華天台宗之傍依經(補助之經典),就如同華嚴經、大品般若經、涅槃經等之例。然而大事之圓頓之大乘別受戒之大戒壇,我國立不立之諍論激烈而忙亂故,因而真言、天台二宗之勝劣沒有分明教給弟子歟。但傳教大師於云「依憑天台集」之著作中述云「真言宗的確偷取法華天台宗之正義而入大日經,而主張理和法華經同。因此彼宗乃歸伏天台宗之宗也」。況不空三藏於善無畏、金剛智入滅之後,有入月氏,值遇龍智菩薩時,龍智菩薩對不空三藏云「月氏無達觀佛意之論釋。漢土云天台之人之論釋,正是定佛法之邪正,達觀偏教、圓教之書籍也。請設法渡此書籍於月氏」這樣懇切地請託,此事,不空之弟子稱含光者語於妙樂大師,妙樂大師將其引載於法華文句記第十卷之末,而傳教大師又將其轉載於此「依憑天台集」中。由此可見,知大日經劣於法華經之事,傳教大師之御心顯然也。所以釋迦如來、天台大師、妙樂大師、傳教大師等之御心一同「大日經等之一切經中云法華經勝」之事分明也。又謂真言宗之元祖之龍樹菩薩之御心亦如斯,若仔細尋大智度論(此書為龍樹菩薩所作)則此事可分明,儘管如此,但不空卻將菩提心論(該書說只有真言密教有即身成佛)當作是龍樹菩薩的著作,而人們似乎也皆被騙了歟。

十九 弘法大師之邪見

又石淵之勤操僧正之御弟子有云空海之人,後號弘法大師。延曆二十三年(公元八四年)五月十二日御入唐,從渡漢土之金剛智、善無畏兩三藏之第三之御弟子謂惠果和尚之人傳受兩界(金剛界、胎藏界)之法門,大同二年(公元八七年)十月二十二日御歸朝,此時平城天王之朝代也。桓武天王已御崩故,參見平城天王受御用,並深深歸依空海,然不久平城退位嵯峨天王取世,弘法又接受嵯峨天王之歸依,而傳教大師則於嵯峨天王弘仁十三年六月四日御入滅。於是自翌年的弘仁十四年起弘法大師成為王之御師,立真言宗而賜給東寺,號真言和尚,從此開始八宗。弘法大師判釋尊一代聖教之勝劣云「第一真言大日經、第二華嚴經、第三法華經及涅槃經。法華經若與阿含、方等、般若等相對雖是真實之經,然若望華嚴經、大日經則戲論之法(沒說真實之無益之教)也。教主釋尊雖是佛,然若相對於大日如來則無明(迷之意)之邊域,就如同皇帝和俘囚(指邊境未開化之人)之差別。又天台大師盜人也,盜真言之醍醐味而云法華經為醍醐」等這樣書故,雖我等認為法華經是美妙之教,然碰到弘法大師則連物之糟粕都非也(指一點都不足道也)。天竺之外道且置(暫且不談)矣,弘法大師之謗法更勝漢土之南北諸師所言之「法華經若相對於涅槃經則邪見之經」,更超華嚴宗之祖師所言之「法華經若相對於華嚴經則枝末教」。這就好比彼月氏之大慢婆羅門以大自在天、那羅延天、婆籔天、教主釋尊等四人之像來造高座之足,而登其上來弘邪法一樣。如果傳教大師還在的話,則一定會說一言的吧。又傳教大師之御弟子義真、圓澄、慈覺、智証等怎麼也不懷疑呢。天下第一之大凶之事也。

二十   慈覺大師之判定

慈覺大師承和五年(公元八三八年)御入唐,於漢土十年間,習學天台、真言二宗。關於法華經、大日經之勝劣,從法全、元政等八人之真言師習:大日經相對於法華經「理同事勝」。從天台宗之志遠、廣修、維蠲習:大日經不過是屬於五時(釋尊一代之教化可分為五個時序)之第三時之方等部之經典而已。承和十三年(公元八四六年)九月十日御歸朝,嘉祥元年(公元八四八年)六月十四日傳燈大法師位之宣旨下。關於法華經、大日經等之勝劣,於漢土之習學未解決此問題歟,故歸國後著了金剛頂經之疏七卷、蘇悉地經之疏七卷,合計十四卷;此疏之心判定: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之義和法華經之義,雖其究極之理相同,然就事相之印及真言,則真言三部經勝;此完全和善無畏、金剛智、不空所造之大日經之疏之心一樣。然而自己之心猶殘留懷疑乎,或者雖然自己之心了解,可是想消除他人之懷疑乎,將此十四卷之疏放置於御本尊之御前御祈請,「雖然這樣造了注釋,但佛意如何呢。大日之三部勝呢,還是法華經之三部勝呢」這樣御祈念時,第五日之五更忽有夢諭。即青天懸大日輪,持矢射之,則矢飛而登天,命中日輪,日輪轉動,「啊,已經落地」這樣思時,夢醒矣。慈覺大師對此悅云「我有吉夢。造真言勝法華經之注釋書乃合乎佛意」這樣認為,而申請下宣旨,於日本國弘通此二個注釋書。但是宣旨之(意)云「遂知矣,天台之法華止觀與真言之法義,理冥符(於究極之理彼此符合)」。若如慈覺大師之祈請,則法華經乃劣於大日經也,然於申請下之宣旨,卻云法華經和大日經同。

二十一   智証大師之判定

智証大師乃本朝義真和尚、圓澄大師、別當大師光定、慈覺大師等之弟子也。顯密(顯教、密教)二道大凡在日本學習故,為了消除對天台、真言二宗之勝劣之疑惑而渡漢土歟。於仁壽二年(公元八五二年)御入唐,在漢土習真言宗於法全、元政等,大体上仍是大日經和法華經理同事勝,一如慈覺之義。習天台宗於良諝和尚,關於真言、天台之勝劣,「大日經不及華嚴、法華等」這樣教示。於漢土經七年,而於貞觀元年(公元八五九年)五月十七日御歸朝。其後著大日經旨歸,云「法華尚不及,況自餘教乎」,此釋,法華經劣於大日經之意也。另一方面授決集云「真言及禪門(禪宗)若(比於)華嚴、法華、涅槃等之經是攝引門(為了入真實之教之方便教)」。而觀普賢經記、法華論記云「大日經和法華經同」。貞觀八年<丙戌>四月二十九日<壬申>,勅宣申下云「如聞(如所聽聞),真言止觀兩教之宗同號醍醐,俱稱深密」,又六月三日勅宣云「先師(指傳教大師)既開兩業(法華圓教之止觀業及真言密教之遮那業)以為我道,代代座主相承莫不兼傳,在後之輩豈(違背)舊迹。如聞,山上(指比叡山)僧等專違先師之義成偏執之心,殆似扇揚餘風不顧興隆舊業(只說他宗之教而不顧興隆先師之兩業)。凡厥(其)師資之道(先師所傳之道)欠一不可,傳弘之勤(怎可)不兼備。自今以後,宜以通達兩教(真言密教及法華圓教)之人為延曆寺座主,立為恒例」。

二十二   對慈覺、智証之批判

像這樣,慈覺、智証二人乃傳教、義真之御弟子,雖渡漢土又有值遇天台、真言之明師,然對二宗之勝劣不能思定歟。或真言勝,或法華勝,或理同事勝等云云。又申下之宣旨中,論二宗勝劣之人被當成違勅(違背天皇之命)者這樣來禁止。此等皆可謂自語相違矣,所以可以想見的,他宗之人即使錯誤也不會用意其吧。但「二宗齊等(一樣,沒有勝劣之差別)者,先師傳教大師之御義也」這樣被引載於宣旨,抑此義傳教大師書於何書乎,此事當好好地追尋矣。

慈覺、智証和日蓮要探索傳教大師之御事,這種事就有如要和自己之父母爭歲數,朝日天睨視一樣,雖無論如何也沒有勝算,然作為慈覺、智証之同伴之人人,請設法準備明白之証文吧。總之,一定要有可信用之物故也。玄奘三藏乃渡印度而見月氏之婆沙論之人也,然被未渡天竺之法寶法師責備其翻譯之錯誤。法護三藏雖見印度之法華經之原本,卻被未見原本之漢土之人士指摘其囑累品先後位置之錯誤。設即使慈覺奉值傳教大師而習傳,即使說智証自義真和尚面授口決,但若與傳教、義真之正文相違的話,豈可不加懷疑乎。

傳教大師之云依憑天台集之書,大師第一之秘書也。彼書之序云「新來真言宗則泯筆授之相承(新渡來的真言宗否認善無畏曾經欺騙天台宗之一行禪師而取入一念三千法門於大日經),舊到華嚴家則隱影響之軌模(以前渡來的華嚴宗則隱瞞法藏之五教判乃受天台之四教判之影響而建立之事實),沈空之三論宗忘彈呵之屈恥而覆稱心之醉(拘泥於空理之三論宗忘了嘉祥被天台論難而歸伏之事,又掩飾嘉祥醉心於章安大師之法門之事)。著有法相非撲揚之歸依撥青龍之判經等(執著於有之法相宗輕蔑撲揚之智周之歸依天台大師,又青龍寺之良賁拒絕用天台大師之經典之釋)。乃至,謹著依憑天台集一卷,贈同我之後哲(同我之志之後世之學者)。日本第五十二(代)嵯峨天皇弘仁七年<丙申>之歲之事也」。次下正宗(本文之意)云「天竺名僧,聞大唐天台教迹(釋書)最堪簡邪正(最能夠正確地辨佛法之邪正),渴仰訪問(渴仰拜見此釋書),可否請翻譯而傳來天竺呢」,續云「豈非中國(指天竺)失法求之四維。而此方(指漢土)少有識者(少有識天台釋書之貴重者)。如魯人耳(如魯國之人不知自國之孔子乃聖人而粗略地對待之一樣)」。此書(指依憑天台集)責法相、三論、華嚴、真言四宗之書也。若天台、真言二宗同一味的話,則真言宗如何可責呢。而不空三藏等被書為「如魯人耳」,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之真言宗美妙的話,如何可「如魯人耳」這樣惡口呢。又天竺之真言既同又勝天台宗的話,則天竺之名僧爲何要懇請不空,說「天竺無正法」呢。總之,慈覺、智証二人,口雖自稱是傳教大師之御弟子,然心非御弟子也。其原因,此書云「謹著依憑天台集一卷,贈同我之後哲」故也。同我二字,「真言宗乃劣於天台宗」這樣習傳,才是可有「同我」也。自己申下宣旨云「專違先師之義成偏執之心」,又云「凡厥師資之道,欠一不可」。若按照此宣旨的話,則慈覺、智証正是專違先師之人吧。雖恐斯責(這樣去責慈覺、智証等),然若不責此,則想大日經、法華經之勝劣必破矣,故懸命於(箭靶的中心)來責也。此二人和弘法大師之想法相同故,不會責弘法大師之邪義是當然的道理。因此與其花費食糧,花費眾多之人之工夫而渡漢土,不如好好地竭力習學本師傳教大師之御義不是更好歟。所以叡山之佛法,但計傳教大師、義真和尚、圓澄大師三代。天台座主既移(已經變成)真言座主矣。名及所領是天台宗之山,但其主是真言師也。所以慈覺大師、智証大師,破法華經之「已今當」之經文之人也。破已今當之經文的話,豈非釋迦、多寶、十方諸佛之怨敵乎。「弘法大師正是第一之謗法之人」雖這樣認為,然此慈覺、智証之事豈止是似(指弘法大師)之惡事而已。其故(其理由),誰見了都知道是惡事之事,沒有人會故意去用,故那樣的惡事就絕對不會成就。弘法大師之御義過於僻事(惡事)故,就連弟子等也不用;雖印及真言之事相是其門家(彼宗之特色),但其教相之法門,弘法之義難用故,而用善無畏、金剛智、不空、慈覺、智証之義也。而慈覺、智証之義正是「真言和天台理同也」等等這樣言故,於是人們皆「原來如此」這樣認為了。而自然傾心於事勝之印及真言了,天台宗之人人亦為了奉修畫像木像之開眼之佛事而習真言之事相,於是日本一同墮於真言宗,而天台宗無一人矣。譬如法師和尼,黑和青,容易混淆故,眼暗之人會看錯;(出家之僧侶)和(在家之男性),白和紅,即使眼暗之人亦不迷惑,況眼明者乎。慈覺、智証之義,如法師和尼,黑和青,容易混淆故,智人(有智慧之人)亦迷,何況是愚人(愚痴之人)那更不用說了,所以此四百餘年之間,叡山、園城寺、東寺、奈良、五畿、七道,又日本一(國之義),皆成謗法者矣。

二十三   法華經與法華經之行者

抑法華經第五卷之安樂行品云「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其上」。若(按照)此經文,則法華經(居)於大日經等眾經之頂上之正法也。這樣的話,則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弘法、慈覺、智証等當如何會通(理解)此經文呢。又法華經第七卷之藥王品云「有能受持是經典者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若如此經文,則法華經之行者,川流江河中之大海,眾山中之須彌山,眾星中之月天,眾明中之大日天,轉輪王、帝釋、諸王中之大梵王也。傳教大師於法華秀句之書云「此經亦復如是,乃至,諸經法中最為第一。有受持是經典者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並「以上經文也」這樣記,次下云「天台法華玄義云」,並「以上玄義之文也」這樣書,並解釋上述引用之文之意云「當知,他宗所依經未最為第一,其能持經者亦未第一。天台法華宗所持法華經最為第一故,能持法華者亦眾生中第一。已據佛說,豈自歎哉」。又於卷末之文云「對諸宗,以天台大師之釋義作為所依,來詳細說明之事,讓於依憑天台集」,而該依憑天台集云「今吾天台大師說法華經釋法華經,特秀於群,獨步於唐。明知如來使也(可明白知道其為如來使也)。讚者積福於安明(如須彌山),謗者開罪於無間(無間地獄)」。若如法華經及天台、妙樂、傳教之經釋之心,則今日本國法華經之行者無一人。於月氏,教主釋尊在法華經寶塔品集一切佛令居大地之上,大日如來只是奉坐於寶塔之中之南之下座,教主釋尊則自己就座於北之上座之位。此大日如來乃大日經之胎藏界之大日如來和金剛頂經之金剛界之大日如來之主君也。定兩部(胎藏部和金剛部)之大日如來為郎從(隨從之人員)之教主釋尊居於多寶佛之上座,此即是在示法華經勝真言之法華經之行者之姿也,此天竺之事也。至於漢土,陳帝之時,天台大師勝責南三北七之諸師,現身成為大師。傳教大師所云之「特秀於群,獨步於唐」者,此事也。而日本國,傳教大師勝責六宗,成為日本之最初第一之根本大師。月氏、漢土、日本但此三人「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也。因此傳教大師之法華秀句云「淺易深難(淺法易持,深法難持)釋迦所判,去淺就深丈夫(大丈夫之佛)之心也。所以天台大師信順釋迦助法華宗敷揚震旦,我叡山一家相承天台助法華宗弘通日本」。佛滅後一千八百餘年之間,法華經之行者,漢土一人,日本一人,以上二人,奉加釋尊,以上三人也。這就如同外典(儒教之典籍)所云的「聖人一千年一出,賢人五百年一出。黃河涇渭(濁水和清水)分流,五百年半河清,千年共清」也。

二十四   慈覺、智証、弘法之誑惑

然而日本國只叡山,傳教大師之御時,有法華經之行者。義真、圓澄,叡山第一第二之座主也。只第一之義真似傳教大師,而第二之圓澄,一半是傳教之御弟子,一半是弘法之弟子也。第三之慈覺大師,起先似傳教大師之御弟子,但因御年四十之時渡漢土,名為傳教之御弟子雖繼其跡,然其法門全非傳教之御弟子,但只圓頓之大戒又似御弟子;如蝙蝠鳥,亦非鳥,亦非鼠;如食母之梟鳥禽,食父之破鏡獸,食法華經之(法華經譬喻為父),嚙持者之(持法華經者譬喻為母)也。慈覺夢見射日正是最好的証據也。因此而遭禍歟,死去之後,無墓而黑暗矣。智証之門家園城寺和慈覺之門家叡山交惡,就像修羅和惡龍一樣交戰不斷。焚園城寺,焚叡山,智証大師之本尊慈氏菩薩(即彌勒菩薩)亦焚矣,慈覺大師之本尊大講堂之大日如來亦焚矣,但剩傳教大師所建之根本中堂,宛如現身感受無間地獄之苦一樣。又弘法大師連紹繼其跡者都成問題。弘法大師有如下的御戒之狀(御遺告)「不是在鑑真和尚所築之東大寺之戒壇院受戒者,不能為東寺之長者」。然而寬平法王建立仁和寺而移東寺之法師於仁和寺,並下明言之宣旨「我寺沒受持叡山之圓頓戒者不可為住持」。因此今之東寺法師,既非鑑真之弟子,亦非弘法之弟子。於叡山受戒的話,則於戒是傳教大師之御弟子也。雖然如此,可是又非傳教大師之御弟子,破失傳教大師之法華經故也。弘法大師於承和二年三月二十一日死去,由公家葬其遺体,其後誑惑之弟子等集,「御入定」這樣云云。有的人硬說自己為死去之弘法剃髮,有的人云從唐歸朝之際所投之三鈷杵在高野山被發現,有的人云日輪夜中出,有的人云現身成為大日如來,有的人云教授真言之秘法十八道於傳教大師,這樣巧妙地揚種種之師德將弘法裝扮成有智慧之人,扶我師(指弘法大師)之邪義而誑惑國王和臣民。又高野山有本寺及云傳法院之末寺二個寺。本寺為弘法所建之大塔,本尊為胎藏界之大日如來也。傳法院則是正覺房覺鍐所立之寺,本尊為金剛界之大日如來也。此本末二寺晝夜交戰,就如叡山和園城寺一樣。弘法、慈覺、智証誑惑世間之罪長期積累故,所以日本當出現此二禍(指上述之二個交戰)歟。雖集糞而稱栴檀,然燒時但糞之臭味也。雖集大妄語而吹噓是佛之言,然但無間大城(只會墮無間地獄)也。天竺之尼犍外道其死骸埋葬處所出現之塔,雖數年之間七寶莊嚴而迷惑人們之心,然受馬鳴菩薩一拜而忽地崩塌矣。鬼弁婆羅門所垂之幔簾,雖多年欺騙了人們,然受阿濕縛窶沙菩薩(即馬鳴菩薩)之責而妖術破矣。拘留外道以神通力變成石頭八百年,但被陳那菩薩一責而成水矣。道士在漢土胡吹瞎說數百年,然受摩騰、竺蘭之責,仙經亦燒失矣。就如趙高取國、王莽奪位一樣,慈覺、智証、弘法想要以法華經之位作為大日經之所領。法王之法華經既失國矣,人王豈安穩哉。今日本國之人人皆汲慈覺、智証、弘法之流故,無一人不謗法也。

二十五   謗法之日本國與日蓮

但思案以上之事之心,則今之世之情形就如大莊嚴佛之末,一切明王佛之末法一樣(大莊嚴佛滅後,有五比丘,其中四比丘及其眷屬誹謗五比丘中唯一護持正法之普事比丘而墮地獄受苦,後雖值一切明王佛之教化亦不得道,於是因過去謗法之罪更墮無間地獄)。於威音王佛之末法誹謗不輕菩薩之人人雖悔改,猶千劫墮於阿鼻地獄,何況今之日本國之真言師、禪宗、念佛者等無一分之迴心(悔改之心)。彼等將如法華經譬喻品所說的,「如是展轉 至無數劫」之事,無疑者歟。如此的謗法之國故,天亦捨矣。天捨棄的話,則自古以來守護日本的善神亦燒(祠堂)而還寂光之都(寂光淨土)矣。但只日蓮一人留居並告示人人故,國主恨此,令數百人之民眾或罵詈、或惡口、或杖木、或刀劍、或攔每一宅、或追每一家。即使如此亦不罷休,而親自下手至二度流罪。於文永八年九月十二日甚至要切頸。金光明最勝王經云「(由於)愛敬惡人,治罰善人故,他方怨賊來,國人遭喪亂」。大集經云「若復有諸剎利國王,作諸非法,惱亂世尊之聲聞弟子,若以毀罵,刀杖打斫,及奪衣鉢種種資具,若他給施作留難者,我等令彼自然(驟然)起他方怨敵,及自界國土亦令兵起,病疫飢饉,非時風雨鬥諍言訟。又令其王不久復當亡失己國」。如此等之文,若此國無日蓮,則佛大妄語之人,阿鼻地獄如何可脫。

二十六   謗法之指摘

文永八年九月十二日向急襲松葉谷之草庵之平左衛門及數百人之士兵云「日蓮日本國之柱也。失日蓮的話,日本國之柱將倒矣」。先前之最勝王經等之經文在說「國主等若依惡僧等之讒言,若依諸人之惡口而處罰智人的話,則驟然(戰爭)起,又吹大風,他國必來進攻」等。文永九年二月的同士戰爭(指北條一門之內亂),同十一年四月的大風,同十月大蒙古之來襲,不正是國主敵視迫害日蓮之故乎。況之前就已於「立正安國論」預言此等之事故,誰人可懷疑呢。弘法、慈覺、智証之誤,(加上)禪宗和念佛宗之禍相起,正如逆風大波起,大地震之重疊一樣。因此日本國驟衰矣。先是太政入道(武家之平清盛)押國(掌握國之實權),不久承久王位盡(因承久之政變而三上皇遭配流)而遷世東(雖然政權因此移至關東),但只國中亂而無他國之攻。雖然當時謗法者已充滿國中,可是無指摘其等之智人,所以世之中比較維持平穩。譬如睡眠中之獅子,若不付手的話則不吼。若不以櫓刺迅流則波不會高。盜人若不制止則不會怒。火若不加薪則不會盛。同樣的,雖有謗法但若無指責之人,則不會有事,國亦似安穩。例如昔日本國佛法開始傳入,雖一開始什麼事也沒有,然物部守屋燒佛像,迫害僧侶,燒堂塔故,天降火雨,國(流行)疱瘡,兵亂連連。當然物部守屋毀壞佛法之事,無論如何也無法與今相比,因為當今謗法之人人充滿國中。日蓮以不退轉之決意強責謗法之人人故,其交戰之激烈比起修羅和帝釋、佛和魔王之交戰亦不劣也。金光明經云「時鄰國怨敵(指彼惡國之怨敵)興如是念 (率領)四兵壞彼國土(彼惡國)」,又最勝王經云「時(指鄰國之善王)見已,即嚴四兵發向彼國,欲為討罰。我等(諸天)爾時,當與眷屬無量無邊之藥叉諸神各隱形為作護助,令彼怨敵(彼惡國)自然降伏」。最勝王經和金光明經之文如上也,而大集經和仁王經亦有說同樣之事也。若如此等之經文,行正法者國主仇恨之,行邪法者為同伴的話,則大梵天王、帝釋、日月、四天等當入替鄰國之賢王之身而攻其國(指謗法之惡國)。例如雪山下王之攻訖利多王,幻日王之亡大族王。訖利多王和大族王,亡失月氏佛法之王也。至於漢土,滅佛法之王,皆為賢王所攻矣。而今之日本國之情況是彼等無法相比的慘烈。國王扶著看似佛法之同伴而實為亡失佛法之法師之肩故,愚者對此是全不知,就連智者及一般之人也難於知道。即使是天界,下劣之天人對此亦有所不知吧。因此今日本國之混亂當比漢土、月氏之古代之混亂還大也。

二十七   爪上之土與十方之地土

法滅盡經云「吾般泥洹(滅度)後,五逆濁世魔道興盛。魔作沙門壞亂吾道。乃至,惡人轉多如海中沙,善者甚少若一若二」,涅槃經云「信如是等涅槃經典如爪上土。乃至,不信是經如十方界所有地土」。此經文予肝染矣(我深深銘感於心)。今世日本國,每個人都說「我也信法華經」,若如諸人之語,則謗法者無一人。然而此經文,末法謗法者十方地土,正法者爪上土等云云,經文和世間之人人之認知如水火般相違也。世間之人云「日本國計日蓮一人謗法者也」,此於經文又天地之差別也。法滅盡經,善者一、二人;涅槃經,信者爪上土等云云。若如經文的話,則日本國但日蓮一人正是爪上土,一、二人也。像這樣,當信用經文呢,還是當信用世間之人人之話呢。

二十八   法華經乃至極之教

問云,涅槃經之文,「涅槃經之行者爪上土」等云云。然而汝之義卻是說「法華經之行者爪上土」,這是不一樣的,如何。答云,涅槃經云「如法華中(如法華中八千聲聞得授記別成大菓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妙樂大師云「大經(涅槃經)(自己)指法華(法華經)為(究極之教)」。申大經者涅槃經也,像這樣,涅槃經指法華經為極也。所以涅槃宗之人云涅槃經勝法華經者,就宛如云(主人)為所從(隨從),云下郎(下賤者)為上郎(高貴者)之人也。云「讀涅槃經」者,實為云「讀法華經」也。譬如賢人,若有尊重自己之國主之人,縱使其輕視我賢人,然我賢人悅也。云涅槃經之經典,對輕視法華經而褒獎我涅槃經之人,將其強憎為敵。以此例當可知道,讀華嚴經、觀經(觀無量壽經)、大日經等之人,認為法華經乃劣,而讀此等之經者,當背彼彼之經經之心。以此可知,讀法華經之人雖似信此經,然若認為其他之諸經亦得道者,則為未讀此經之人也。

二十九   讚歎中之誹謗

例如三論宗之嘉祥大師,造申法華玄論之書十卷,雖讚美法華經,然就如妙樂大師責彼所云的「(毀謗)在其中 何成弘讚(讚歎)」,(反而)成(破壞)法華經之人也。因此嘉祥轉心歸依天台,從此不再講法華經。「我若講法華經的話,一定墮惡道」這樣對自己反省,七年之間以身為(踏台)來侍奉天台大師。法相宗之慈恩大師有申法華玄贊之讚美法華經之書十卷。然而傳教大師責云「雖讚法華經,還(殺)法華心」。以此等思之,讀法華經並讚歎之人人之中,墮無間地獄之人多多也。嘉祥、慈恩既為誹謗一乘(法華經之唯一佛乘)之人的話,則弘法、慈覺、智証豈非輕蔑法華經之人乎。像嘉祥大師那樣,廢講散眾,以身為橋來侍奉天台大師,猶未能消以前誹謗法華經之罪。輕毀不輕菩薩之人後雖信伏隨從不輕菩薩,然重罪尚殘存,千劫墮於阿鼻(無間地獄)矣。所以設弘法、慈覺、智証等有改變之心,尚講讀法華經,即使如此,重罪亦難消。何況無改變之心,又亡失法華經,晝夜行真言教,朝暮傳法,故難救也。世親菩薩、馬鳴菩薩悔以(小乘教)破(大乘教)之罪,甚至到了切舌吧之程度。而世親菩薩「雖是佛說,阿含經戲論,不置於舌上」這樣來宣誓,馬鳴菩薩為了懺悔造「大乘起信論」來破折小乘。嘉祥大師奉請天台大師,在百餘人之智者前五体投地禮拜,遍身流汗,流血淚,「今後不擁弟子,不講法華經。因為若在弟子前為了顧顏面,而奉讀法華經的話,則似乎在說我有能力善知此經故也」這樣說,而其乃比天台大師資格更老的高僧老僧,卻故意在人前背負天台大師渡河,並侍於高座之旁,而乘天台大師於背上令登高座。最後,於天台大師御臨終之後,參見隋之皇帝,像小兒因母先亡一樣,頓足而泣。見嘉祥大師之法華玄論,似乎並非是那麼嚴重誹謗法華經之(注釋書)。(只是)書法華經和諸大乘經雖(法門)有淺深然(肝心之理)一也,然此正是謗法之根本歟。華嚴宗之澄觀,真言宗之善無畏,就是書「大日經等和法華經理一」。嘉祥有罪的話,善無畏三藏亦難脫也。

三十   善無畏三藏之祈雨與墮獄

那麼善無畏三藏,中天(中天竺)之國主也。捨位出家赴南國,遇殊勝、招提二人而受法華經,立百千之石塔故,宛如法華經之行者。然而自從習了大日經以後,認為法華經當劣於大日經。剛開始時,還沒有那麼強烈主張,可是渡漢土成為玄宗皇帝之師後,有關大日經勝之言論變得越來越強盛。而持著嫉妬天台宗之心故歟,忽地頓死,被二個獄卒縛上七條鐵繩而帶至閻魔王宮矣。可是說命未盡故,讓我歸吧,自己亦意識到此事當與誹謗法華經之罪有關歟,於是拋捨真言之觀念、(印契)、真言等,而唱法華經「今此三界」之文,繩就斷了,於是才能夠返回陽世矣。又受玄宗皇帝之命而祈雨時,雖忽地雨下,然同時大風吹而為國帶來災難。最後,死時,弟子等集,雖吹捧美妙之臨終,然實墮無間大城。問云,以何而知此歟。答云,見彼之傳記云「今觀(善無畏)之遺形(遺骸),漸加縮小,黑(皮膚)隱隱,骨其(露出)焉」。彼之弟子等,不知畏死後地獄之相顯,雖思褒揚師德,然書寫之筆書出畏之(過失)矣:「死後身漸縮小,皮黑,骨露焉」等云云。人死後,色黑,地獄之業定之事,佛陀之金言也。善無畏三藏之地獄之業何事哉。幼少而捨(王位),第一之道心也;經行月氏五十餘國而修行,慈悲之餘渡漢土;於天竺、震旦、日本、一閻浮提之內搖鈴傳真言,此人之功德無乎。為何這樣的人會墮在地獄呢,祈願死後之福德之人人,應當思維也。

三十一   金剛智三藏之祈禱

又金剛智三藏,南天竺之大王之太子也,出家並渡金剛頂經於漢土。其德如善無畏,又互為師而持傳真言。某時,金剛智三藏因勅宣(受唐玄宗皇帝之命)而祈雨,七日之中雨下。天子才大悅不久,忽地大風吹來。王臣等全都變得不愉快,於是遣使者放逐金剛智三藏,但三藏以各種理由堅持自己的看法而終得繼續留在漢土。不久,皇帝寵愛之姬宮死去,三藏受命作蘇生之祈禱,將宮中二個七歲之女子放入柴薪中作為替身而燒殺之事,實在可憐。然而姬宮並無生還。

三十二   不空三藏之祈禱

不空三藏陪同金剛智自月支來,見善無畏及金剛智之行為和情形而覺得疑惑歟,於畏和智入滅之後,還月氏奉值龍智菩薩,直習真言密教,後歸伏天台宗,然只心歸,而身未歸。同樣受玄宗皇帝之命祈雨,第三日雨下。天子悅而親自下御布施。然而,須臾,大風落下而吹破宮殿,雲閣月卿之宿所全都壞滅殆盡故,天子大驚而下宣旨:止風吧。祈禱似乎有效歟,一時風止,然沒多久風又吹,且越來越吹,數日之間無停止。最後,遣使放逐不空三藏,風才漸漸止息。

三十三   真言師之惡風

三人(指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之惡風,漢土日本之一切真言師之大風也。其証據,文永十一年四月十二日之大風,因東寺(日本真言宗之根本道場)第一之智者阿彌陀堂之加賀法印之祈雨而吹之逆風也。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之惡法一點也不違地傳歟,令人憎惡之事也。

三十四   弘法之雨

天長元年(公元八二四年)二月大旱魃之時,先守敏(僧名)祈雨,七日之內雨下,但只京中下雨而田舍(鄉下)不濯(喻不降雨)。接著弘法大師繼續祈禱,一七日(第一個七日)無雨氣,二七日無雲。第二十一日時,天子(淳和天皇)派和氣真綱為使者,向神泉苑獻上御幣,則雨續下三日。弘法大師並弟子等,奪取此雨,此我之雨也(真言祈禱之雨也)這樣宣傳故,至今四百餘年,仍稱此為「弘法之雨」。

三十五   慈覺大師之夢

慈覺大師云夢見射落日輪,而弘法大師之大妄語云,弘仁九年(公元八一八年)之春祈大疫(大疫病)驅除之時,夜中大日輪出現云云。成劫以來住劫之第九之(人壽反覆增減之減劫),以上二十九劫之間,云日輪夜中出之事無也。慈覺大師云夢見射日輪。內典(佛典)五千卷或七千卷、外典(儒教及道教之典籍)三千餘卷,云夢見射日輪為吉夢者有否乎。修羅和帝釋戰鬥而射日天,其矢返而刺中自己之眼。殷之紂王以日天為(目標)射日天而身亡(為周武王所滅)。日本神武天皇之御世,度美長(大和國鳥見之土豪)和五瀨命(天皇之兄)交戰時,五瀨命之手被矢刺中。其時,五瀨命云「我此日天(天照太神)之子孫也,向日拉弓故,蒙日天之責」。阿闍世王歸依佛,返內裏(皇宮)而御寢,突然驚醒,向諸臣云「夢見日輪從天落地」。諸臣聞此云「佛御入滅歟」。須跋陀羅之夢又如斯(趕赴臨終之釋尊之身邊接受教化,成為釋尊最後之弟子之須跋陀羅於前日亦夢見相同之夢)。我國當殊忌此夢也;神云天照,國云日本故也。又教主釋尊申日種。摩耶夫人夢見(懷孕)日而儲太子也。慈覺大師立大日如來(立大日如來為本尊)於叡山而捨釋迦佛,崇真言之三部經而成法華經三部之敵故,出現此不吉之夢。例如漢土之善導,初值謂「密州之明勝」之人,而讀法華經,後值道綽而捨法華經並移淨土教,依觀經而造(觀無量壽經之注釋書),定「法華經千中無一(無一人得道),念佛則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十人即十人,百人即百人能往生極樂)」,為了(確立)此義於阿彌陀佛之御前為祈誓。果真合乎佛意乎否乎這樣祈禱,「每夜夢中常有一僧而來指授」云云。乃至,「一如經法去做吧(得佛本意之疏也,故照此教去行吧)」這樣指示故,乃至,名此為「觀念法門經」等云云。法華經有「若有聞法者 無一不成佛」這樣之經文,但善導卻「千中無一」這樣說。法華經和善導水火之不同也。善導言觀經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之經典也,但若依無量義經,則云觀經乃「未顯真實」。無量義經和楊柳房(善導)如天和地之差別也。此即使善導云,阿彌陀佛於夢中變成僧來証明「善導之想法真實也」,然此豈真事乎。抑阿彌陀來法華經神力品之會座,沒有與其他諸佛一同出廣長舌証明法華經之真實歟。又阿彌陀之脇士觀音、勢至不在法華經之會座歟。以此事實當思知,慈覺大師之御夢帶來災禍之不吉之夢也。

三十六   弘法大師之德行

問云,弘法大師之般若心經秘鍵云「時弘仁九年春,天下大疫(傳染病大流行)。其時,皇帝(嵯峨天皇)(親自)染黃金於筆端,握(天青色)紙於爪掌(手),奉書寫般若心經一卷。予範講讀之撰(我選講讀之師),綴經旨之宗(就般若心經之要旨演說),未吐結願之詞(尚未講述到結束之詞),蘇生之族徘徊於途(大部分的病人已經治癒),夜變而日光赫赫,是非愚身戒德(戒行之功德),金輪(金輪王,代指嵯峨天皇)御信力所為也。但詣神舍(神社)輩,奉誦此秘鍵。昔予陪鷲峰說法之莚(靈鷲山佛說法華經之會座),親聞其深文,豈不達其義而已」。又孔雀經音義云「弘法大師歸朝之後,欲立真言宗。諸宗群集朝廷矣,疑即身成佛義。於是大師結智拳印(大日如來之智拳印)向南方,面門(忽然)開成金色毘盧遮那如來,即便(立刻之意)還歸本体(本來之姿)。入我我入之事(佛之三密之用和行者之三業相互相應相入而成一体入我我入之義)與即身頓証(現身得佛之覺即身成佛)之疑,此日釋然。然真言瑜伽宗及其宗旨之秘密曼荼羅道,從彼時而建立矣」。又云「此時諸宗學徒歸伏弘法大師,始得真言之道,請益習學。三論宗之道昌、法相宗之源仁、華嚴宗之道雄、天台宗之圓澄等皆其類也」。弘法大師之傳云「歸朝泛舟之日發願云,我所學教法若有感應之地者,此三鈷可到其處。因此向日本方拋上三鈷,遙飛入雲。十月歸朝」,又云「高野山下占入定所。乃至,彼海上所投之三鈷,今新在此」。此弘法大師之德行無量也,今不過示其兩三。有如斯之大德,為何說不要信此人,而且還說信此人還墮阿鼻地獄呢。

三十七   佛法之邪正不依德行

答云,予亦尊敬並信弘法大師。但雖古之人人有不可思議之德,然佛法之邪正不依其。外道雖或留恒河之水於耳十二年,或吸乾大海,或手握日月,或變釋子(佛弟子)成牛羊,然越發起大慢而成生死之業歟。就此天台大師釋云「邀名利(求名聞名利)增見愛(而增見思之煩惱)」。光宅寺之法雲法師憑著法力而忽地令雨下,須臾令花開,關於此事妙樂大師書「感應若此,猶不稱(真正之法理)」。所以天台大師講法華經而須臾令下甘雨,傳教大師三日之內令降甘露之雨,但亦不以其而言合乎佛意。即使弘法大師有如何之德,然定法華經為戲論之法,書釋迦佛為無明之邊域,此等之事,若為有智慧之人也定不用也。

三十八   對弘法大師德行之疑惑

何況上舉之弘法大師之德,有許多疑惑之事也。「弘仁九年之春,天下大疫」等云云,春有九十日,何月何日之事呢,此第一個疑惑。又弘仁九年真的有大疫歟,此第二個疑惑也。又「夜變而日光赫赫」云云,此最可疑之大事也;弘仁九年,嵯峨天皇之朝代也,太政官有記載於左史右史乎,此第三個疑惑也。設即使有記載,也是難取信之事也。此世界成劫二十劫、住劫九劫,以上二十九劫之間尚無夜中日輪出之天變也。夜中日輪出現者究竟是如何之事呢。這樣之事於如來一代聖教亦看不到。於未來夜中當出現日輪者,漢土太古之三皇五帝之三墳五典亦未記載。若依佛經的話,則雖壞劫之時可見到二個日三個日乃至七個日出,然其乃晝間之事也。夜,日出現的話,則東、西、北洲三方會變成如何呢。設即使內外典沒有記載,現在弘仁九年之春,也該說何月,何日,何夜,何時日出。若公家、諸家、叡山等之日記有記載的話,則尚稍可信乎。般若心經秘鍵續云「昔予陪鷲峰說法之莚,親聞其深文」,為了讓人信此筆,而虛構出「夜中之日輪」之大妄語歟。因此若如弘法之言,則佛於靈鷲山所說之「法華經戲論,大日經真實」之話,阿難、文殊聽錯而書妙法華經為真實歟,如何呢。不值得一提之淫女和泉式部,及破戒之能因法師等詠歌而令降之雨(意指連此等無德之人祈雨都能降雨),弘法大師經三七日(二十一日之意)祈之而不(降雨),這樣之人果真有如斯之德乎,此第四個疑惑也。孔雀經音義云「大師結智拳印向南方,面門俄開成金色毘盧遮那」,但此又何天皇,何年時之事呢。於漢土以建元為年號之始,於日本以大寶為年號之始,緇素(緇,黑色的衣服,表出家之僧侶;素,白色的衣服,表在家之俗人)之日記,大事必有年號,然而此等之大事為何連王之名、臣之名、年號、日時皆無呢。又次云「三論道昌、法相源仁、華嚴道雄、天台圓澄」之事,抑圓澄,寂光大師也,日本天台宗第二之座主也。其時為何不召第一之座主義真及根本之傳教大師呢。圓澄,天台第二之座主,雖是傳教大師之御弟子,然同時又是弘法大師之弟子也。比起召弟子,比起召三論、法相、華嚴等宗之人人,天台之傳教、義真二人可召歟。然而此日記卻云「真言瑜伽宗,秘密曼荼羅道從彼時而建立矣」,此事想來恐怕是傳教、義真還在世時之事也。弘法,平城天王大同二年(公元八〇七年)至弘仁十三年(公元八二二年)盛弘真言之人也。其時傳教、義真二人還在世。又義真至天長十年(公元八三三年)都在世,但未召義真,所以至天長十年之時,弘法之真言宗當未廣弘歟。種種疑惑之事多也。孔雀經音義,弘法弟子真濟之自記(自己之記錄)也,其內容難以相信。又如真濟之邪見者,果真會引用公家、諸家、或者圓澄之記錄歟。又道昌、源仁、道雄之記錄有必要調查一下也。又「面門俄開成金色毘盧遮那」之文,面門者口也,口之開歟。應書作眉間開,而誤書為面門歟。造偽書故,而有斯誤歟。至於「大師結智拳印向南方,面門俄開成金色毘盧遮那」之文,涅槃經第六卷云「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今不依是四種人(指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小乘之四依)。何以故,如瞿師羅經中,佛(對)瞿師羅說,若天魔等為欲破壞佛法而變為佛姿,具足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圓光一尋面部圓滿猶如月之盛明,眉間毫相白踰珂雪,乃至,左脇出水右脇出火』」,又第七卷云「佛告迦葉『我般涅槃(入滅後),乃至,後是魔波旬(第六天魔王之名)漸當沮壞我之正法,乃至,化作阿羅漢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具煩惱之身)作無漏身(作看似斷煩惱之身)壞我正法』」。弘法大師,「相對於華嚴經、大日經,法華經乃戲論」這樣惡口,而現佛身;此和涅槃經所記給之「魔以有漏之形變成佛之姿破壞我正法」之文一樣也。涅槃經所言之正法,法華經也。故涅槃經後續之文云「佛久已成佛」,又云「如法華(法華經)中八千聲聞得授記別(得到成佛之保証)成大菓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釋迦、多寶、十方諸佛,「相對於一切經,法華經真實,大日經等之一切經不真實」這樣斷言。相對的,弘法大師現佛身,「相對於華嚴經、大日經,法華經戲論也」這樣說。佛說誠然的話,則弘法豈非天魔乎。又歸朝之際投三鈷之事,實殊疑惑也。即使漢土之人來日本而掘出亦難信也,事先已遣人埋好歟,更何況弘法日本人故(意云更方便遣人事先埋好也),所以不可信用也。如斯之誑亂(欺騙人之話)其數多矣,以此等欺騙人之事來作為弘法乃合乎佛意之人之証據,難認同也。

三十九   還著於本人

然而當此真言宗、禪宗、念佛宗等漸漸流布開來之時,人王第八十二代尊成隱岐之法王(即後鳥羽法皇),多年來即一直想消滅權太夫殿(即北條義時)。身為國主以上,要亡臣下當如獅子王之伏免,鷹之取雉一樣的簡單,加上又有叡山、東寺、園城寺、奈良七大寺、天照太神、正八幡、山王神社、賀茂神社、春日神社等數年之間,或作調伏之祈禱,或祈於神,儘管如此,然一旦戰起來,雖身為國主卻連二、三日都挺不住,而遭流放於佐渡國(順德上皇流放佐渡)、阿波國(土御門上皇流放阿波)、隱岐國(後鳥羽上皇流放隱岐)等,終御崩於其地矣。調伏(調伏北條義時)之上首御室(最上位之仁和寺門跡之道助法親王),非但自身被趕出東寺,如眼般受寵愛之第一之天童勢多伽還被斬首,調伏之祈禱卻事與願違,此正是依邪法祈禱調伏之(應驗),「災還(落在)於本人」故之法華經普門品之教導也。但,此尚小事也。此後日本之國臣萬民將如積乾草而放火,如大山崩而埋谷一樣,我國必當發生類如遭他國所攻之事。

四十    知法華經之教之自覺與一連之受難

此事(法華經之教和現實發生之事之因果關係),日本國之中但計日蓮一人知也。若說出的話,一定會如殷紂王之切開比干之胸,如夏桀王之斬龍蓬之頸,如檀彌羅王之刎師子尊者之頸,如竺之道生之流放蘇山,如法道三藏之面燒火印放逐江南一樣遭受處分。雖早已知此事,然法華經說「我不愛身命 但惜無上道」,涅槃經諫「寜喪身命 不匿教者」。今度若惜命的話,則何世才可成佛呢,又何世才可救父母師匠呢,一心一意下決心而開始言時,則如所想過的一樣,或住所被追,或被罵,或被打,或被(傷之意),不久於弘長元年(公元一二六一年)辛酉五月十二日蒙御勘氣(幕府之咎),而流放伊豆國伊東矣。又同弘長三年癸亥二月二十二日被赦免矣。

其後菩提心(越發)強盛而說法華經之教故,則大難彌重疊之事,如大波之起於大風。昔不輕菩薩之受杖木之迫害,感覺就像我身之事。又覺得歡喜增益佛之末世出現之覺德比丘所受之大難亦當不及我之諸難。日本六十六個國和二個島之中,一日片時無有可棲之所。古代持二百五十戒而忍辱之事,如羅云(僧名)之持戒之聖人,或如富樓那之智者,若值遇日蓮的話,亦會吐惡口;正直如漢土之魏徵、日本之忠仁公之賢者等,見日蓮的話,亦會認為日蓮曲理而行非。何況世間之常人,宛如犬之找到猿時一樣,獵師之追逼鹿之姿一樣。日本國之中沒有一個「日蓮之所言當有什麼深的理由」這樣說之人,此亦合理之事也。總之,人每說念佛,每向人云「念佛墮無間地獄」故;人每尊真言,每向人云「真言亡國之惡法」;國主尊禪宗,日蓮云「天魔之所為之教」故,自己所招之禍也。所以,不能(怪罪)人之詈。所咎之對相無一人。即使被打也不覺得痛,原本就覺悟之事故也。這樣彌不惜身來責故,則禪僧數百人,念佛者數千人,真言師百千人,或向奉行所(幕府之執行所),或向有權勢之人,或向有權勢之女房(婦女),或向有力之後家尼御前(表示尊敬)等進無盡之讒言,最後,「天下第一之大事,日蓮乃詛咒令日本國滅亡之法師也。說今亡故之最明寺殿(人名稱呼)、極樂寺殿墮於無間地獄之法師也。不必尋問了,但須臾(立刻)頸斬吧。其弟子等則斬頸,流放遠國,或入牢吧」這樣讒奏,尼御前們怒故,就照這樣執行了。

文永八年〈辛未〉九月十二日之夜,於相模國龍之口要被斬首時,應當是怎麼了,當夜就免處刑而抵達叫依智之地矣。又十三日之夜為「赦免」而吵嚷,但又是怎麼了,而前往佐渡之國。在佐渡,於「今日斬,明日斬」這樣的風聲中經過了四年,最後,於文永十一年〈太歲甲戌〉二月十四日赦免,同三月二十六日回到了鎌倉。同四月八日,參見平左衛門尉,於說述種種事情之中,云「今年蒙古一定來襲」矣。同五月十二日出鎌倉而入此(身延山)。此,為了一心一意地報父母之恩、師匠之恩、三寶之恩、國恩,雖破身捨命,然不料沒有死而來到今日。又(效法)賢人,三度諫國而不用的話,則交往山林(指隱居山林)之事,古來之定例也。

四十一    對道善御房之追悼

日蓮為法華經捨命之功德,上自三寶下至梵天、帝釋、日月定當知道矣。此功德亦當扶已故之父母及恩師道善房之聖靈。

但有一疑念。目連尊者雖想扶,然母青提女墮在餓鬼道矣;雖為大覺世尊之御子,然善星比丘卻墮於阿鼻地獄矣。(指前述之事)雖設法盡力來救,然自業自得果之(這一方之意)難救。(已故)道善房,日蓮乃其弟子故,雖不認為其會無情地憎恨日蓮,然極其臆病(膽怯)上,執意不離清澄寺之人也。說地頭東條景信可怕,而如同提婆達多及瞿伽利之圓智(人名)和實城(人名)就居住在附近,很害怕其之威脅,而認為不方便,甚至連多年來之弟子們亦被捨棄,是這樣的一個人故,其後生將會如何呢,這樣疑慮。雖認為一個冥加(暗中加護),即景信及圓智、實城皆先行死去,則對其是一救也,然彼等蒙法華經十羅剎女之責,早就先亡了。後來道善御房雖有少許信法華經,然此就像打架之後才將護身棒帶出去,白晝才掛上燈火一樣,要作何用呢。又不管怎樣,子、弟子等都是可憐者也。彼並非無能力之人故,然自從流放佐渡國,一次也沒來訪之事,實無法說其真有信心於法華經也。即使如此,也是可悲之事故,聽到彼御房死去時,即使入於火,沈於水,也應疾走而往,叩御墓而經一卷讀誦,雖這樣想,然作為習賢人,自己雖不思遁世,然世間之人當以為遁世故,無緣由就疾走出發而往的話,則人當言其乃意志薄弱者。所以無論是怎樣之事,也不可以去。但有二個人是日蓮幼少之師匠。就如同勤操僧正、行表僧正元本是傳教大師之御師,但後來還成御弟子一樣。日蓮遭東條景信仇恨而離開清澄山時,追日蓮而暗中幫助離開之事,天下第一之對法華經之奉公(效力)也,後生之成佛不可懷疑。

四十二    法華經之肝心

問云,法華經一部八卷二十八品之中何物是肝心歟。答云,華嚴經之肝心,大方廣佛華嚴經;阿含經之肝心,佛說中阿含經;大集經之肝心,大方等大集經;般若經之肝心,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雙觀經之肝心,佛說無量壽經;觀經之肝心,佛說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之肝心,佛說阿彌陀經;涅槃經之肝心,大般涅槃經。如斯,一切經皆「如是我聞」之上之經典之題目為其經之肝心也。大就記大,小就記小,都以其題目為一經之肝心。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等亦復如斯。佛又如斯。大日如來、日月灯明佛、燃灯佛、大通佛、雲雷音王佛等,是等又於名內備其佛之種種德。今法華經亦又如斯。「如是我聞」之上之「妙法蓮華經」五字即法華經一部八卷之肝心,亦復一切經之肝心,一切之諸佛、菩薩、二乘、天人、修羅、龍神等之頂上所頂戴之正法也。

四十三    唱題之功德

問云,南無妙法蓮華經心不知者(心不知其含意之人)之唱,和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心不知者之唱,其功德齊等也乎,還是有淺深之功德之差別乎。答云,其功德有淺深等。疑云,其心(意)如何。答云,小河雖收露、涓、井、渠、江,然不收大河。大河雖(收)露乃至小河,然不收大海。阿含經如收井江等露涓之小河。方等經、阿彌陀經、大日經、華嚴經等攝小河之大河也。法華經,露、涓、井、江、小河、大河、天雨等一切之水一渧(一滴)也沒遺漏之大海也。譬如身熱者,寢於大寒水之邊則涼,臥於小水之邊則苦一樣。五逆謗法之大一闡提之人,於阿含、華嚴、觀經、大日經等之小水之邊,大罪之大熱難散,但法華經之大雪山之上臥矣的話,則五逆、謗法、一闡提等之大熱忽地可散。所以愚者當必信法華經。雖說唱各各經經之題目同樣皆是易事,然愚者和智者唱之功德,天地雲泥之差別也。譬如大綱(綱,網之大繩,譬粗大的煩惱之綱),大力(譬力大之智者)亦難切。雖小力(譬力弱之愚者),然持小刀(譬法華經之刀)的話,則易切此大綱。又譬如堅石(譬煩惱之堅石),持鈍刀(譬諸經之鈍刀)的話,則大力(譬力大之智者)亦難破,持利劍(譬法華經之利劍)的話,則小力(譬力弱之愚者)亦可破矣。譬如雖不知(譬法華經之大良藥)之內容,然服的話,則病止矣。雖服食物(譬諸經)然病不止。譬如仙藥(譬法華經)延命,凡藥(譬諸經)雖癒病然不延命。

四十四    肝心乃南無妙法蓮華經

疑云,法華經二十八品之中何為肝心歟。答云,或云「品品皆事隨而為肝心也」,或云「方便品、壽量品肝心」也,或云「方便品肝心也」,或云「壽量品肝心也」,或云「方便品之開、示、悟、入之四佛知見之文肝心也」,或云「諸法實相之文肝心也」。問云,汝之(意)如何。答,南無妙法蓮華經肝心也。問,其証如何。答云,阿難、文殊等書「如是我聞」這樣說。問曰,心如何。答云,阿難和文殊八年之間,此法華經之無量之義,一句一偈一字也不殘留地聽聞,於佛滅後弟子結集而編集佛之教之時,九百九十九人之阿羅漢染筆,先「妙法蓮華經」書,次「如是我聞」唱,此非「妙法蓮華經」之五字法華經一部八卷二十八品之肝心乎。因此從過去之日月灯明佛之時以來即講法華經這樣傳說之光宅寺之法雲法師「如是者將傳所聞,前題(如是我聞之前之題目)舉一部也」這樣說,於靈山親耳聽聞佛之說法之天台大師「如是者所聞之法体(教之肝心)也」這樣說,章安大師云「記者(記錄講義者)釋曰『蓋序王(指天台大師之序文)者敘(指法華經)玄意(深奧之教義),玄義者述經文之心』」。此釋文之「經文之心」者,意為題目乃法華經之心也。妙樂大師云「收一代(指釋尊一代)教法,出法華(法華經)文心」。天竺有七十個國,其總名月氏國也。日本有六十餘個國,其總名日本國也。月氏之名之內,七十個國乃至其處所住之人畜及珍寶等皆含有。言日本之名之內,有六十六個國,出羽國之鷲之羽、奧州之金,乃至國之珍寶及人畜,乃至寺塔、神社,皆攝於云日本二字之名之內。以天眼(天界之眼)來見所謂日本二字,能看見六十六國乃至住於其處之人畜等。以法眼(菩薩之眼)則當能看見人畜等之於此處死彼處生之姿。譬如聞人之聲而知体之樣子,見足跡而知畜生之大小,見蓮花而推測池之大小,見雨而勘龍之大小一樣,此等皆是所謂「於一件事含有一切」之道理也。阿含經之題目雖似完全收一切之物,然實際上但只有小釋迦(小乘之釋迦佛)一佛而無他佛(不收他佛)。又華嚴經、觀無量壽經、大日經等雖似有一切,然無所謂二乘成佛之法門和久遠實成之釋迦佛。此宛如花開而不結菓,雷鳴而不下雨,有鼓而無音,有眼而看不見物,女人而不能生子,人而無命又無神一樣。大日如來之真言、藥師如來之真言、阿彌陀如來之真言、觀世音菩薩之真言等又如斯。彼之經經真言等雖似大王、須彌山、日月、良藥、如意珠、利劍等,然相對於法華經之題目則非只是雲泥之勝劣而已,皆各各失當体之自用(其本來之功用)。就例如眾星之光奪於一個之日輪,諸鐵之值一個磁石而被吸住,大劍之值小火而失其用,牛乳、驢乳等之值獅子王之乳而(相比之下像)水,眾狐之(妖術)值一犬而失,狗犬值小虎而色變一樣。南無妙法蓮華經唱的話,則南無阿彌陀佛之(功用)、南無大日真言之用、觀世音菩薩之用、一切之諸佛諸經諸菩薩之用,皆悉因妙法蓮華經之用而失矣。彼經經若不借妙法蓮華經之用,則當皆成(無用)物。此,今時眼前真真實實之道理也。若日蓮南無妙法蓮華經(弘通),則當見到南無阿彌陀佛之用變成如月之隱,如潮水之乾,如秋冬之草之枯,如冰之融於日天一樣。

四十五    天竺諸師之弘通與受難

問云,此法(指妙法蓮華經)若實在妙,迦葉、阿難、馬鳴、龍樹、無著、天親、南岳、天台、妙樂、傳教等,為何不像善導勸南無阿彌陀佛而弘通於漢土,像慧心、永觀、法然於日本國到處流布阿彌陀佛一樣,勸給此法呢。答云,此責難古來之責難也,非今始也。馬鳴、龍樹菩薩等佛滅後六百年及七百年之時之大論師也。此之人人出世弘通大乘經之時,諸諸之小乘者疑云「迦葉、阿難等佛滅後住壽二十年四十年而廣弘正法,此不正是在弘通如來一代之肝心歟,而此等尊者(只之意)就以『苦、空、無常、無我(一切之事物苦也,空也,無常也,而無我)』之法門為肝心來弘通。今馬鳴、龍樹等即使言賢也當不及迦葉、阿難等(此第一之疑問也)。迦葉乃直接御遇佛而得解之人也,但此之人人(指馬鳴、龍樹等)未值遇佛(此第二之疑問也)。天竺之外道立『常樂我淨(一切之事物常住也,樂也,有我,清淨也)』,佛出世說『苦、空、無常、無我』。然而今此嘍囉們(指馬鳴、龍樹等)卻和外道同樣說『常樂我淨』(此第三之疑問也)。所以這一定是佛御入滅矣,又迦葉等亦死矣故,第六天魔王入替此嘍囉們之身,破佛法而為外道之法,這樣來做之姿也。因此彼等佛法之敵也,割頭,斬頸,斷命,止食(不施食物),放逐於國外」這樣嚴加指責。而馬鳴、龍樹等但一、二人也。彼多勢(人數眾多)而馬鳴、龍樹等無勢(人少),晝夜聞惡口之聲,朝暮蒙杖木也。然而此二人佛之御使也。摩耶經的確說佛入滅後六百年馬鳴當出,七百年龍樹當出。且楞伽經等亦有記,又付法藏經有這樣之記載之事就更不用說了。然而諸小乘之嘍囉們不用(指上之諸經之記載),但無視道理來責難也。「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之法華經之經文,此時(指馬鳴、龍樹之時)略微体驗地來讀也。提婆菩薩為外道所殺,師子尊者被切頸之事等,以此事(指馬鳴、龍樹之事)來推量吧。

四十六    天台、妙樂兩大師之弘通

又相當於佛滅後一千五百餘年,月氏以東有云漢土之國。陳、隋之代天台大師出世。此人云「如來聖教有(大乘)有(小乘),有(顯教)有(密教),有(權教)有(實教)。迦葉、阿難等一向弘小,馬鳴、龍樹、無著、天親等弘權大乘,至於實大乘的法華經,或但指示而隱(內容),或陳經面(只解釋經文之文字)而不陳始中終(說如來化導之始終),或宣迹門(前半十四品之迹門之教)而不顯本門(後半十四品之本門之教),或即使有本迹(有述本迹二門之教相)也不說觀心」,則南三北七之十流之末,數千萬人一時哄堂大笑,「來到世之末,出現說一些實在不可思議之事之法師。雖時有因偏見而非難我等者,然今出現『從後漢永平十年丁卯之歲佛法渡漢土以來,至今陳隋之朝代,三藏、人師二百六十餘人皆為無知之人』這樣惡口之謗法者、墮惡道者。太過於失理智故,最後連持來法華經之羅什三藏都被說為無知者。漢土之事姑且不論,說月氏之大論師龍樹、天親等數百人之四依之菩薩亦猶未宣給法華經之實義也。這樣說之人,即使殺之也和殺鷹沒什麼兩樣,又當勝過殺鬼也」這樣高聲罵詈。又妙樂大師之時,從月氏傳來法相宗、真言宗,而華嚴宗於漢土又開始故,而因為妙樂大師的責彼責此,於是又騷動起來了。

四十七    傳教大師之弘通

於日本國,傳教大師相當於佛滅後一千八百年之時出來,見天台之御釋而責欽明(欽明天皇時佛法傳入日本)以來二百六十餘年之間之六宗,彼宗宗之人人「此人佛在世時之外道歟,還是漢土之道士出現於日本歟」這樣誹謗。雖如此,然傳教大師卻於叡山建立了佛滅後一千八百年之間,月氏、漢土、日本未有之圓頓之大戒壇,不但如此,還說「西國筑紫觀世音寺之戒壇、東國下野小野寺之戒壇、中國(日本之中國地區)大和東大寺之戒壇,同為小乘臭糞之戒也,如同瓦石毫無價值。持其戒之法師等有如野干(狐)猿猴等」故,六宗之人人「多麼不可思議呀,似法師之大蝗虫出現於日本國。佛教之苗當一時被食光矣。一定是殷之紂、夏之桀變成法師生於日本了。後周之宇文、唐之武宗(此二人破壞佛教)二度出現於世了。佛法但今當失矣,國亦當亡矣」這樣嚴加指責。不管怎樣,大乘和小乘二類之法師同時出現於世的話,則宛如修羅和帝釋,項羽和高祖(指漢高祖劉邦)並列於一國一樣。諸人拍手,振舌,「於佛在世之時,佛和提婆達多有二個戒壇,為了爭論若干之人人因而死去。所以背棄他宗之事姑且不論,然建立自己之師天台大師未立給之圓頓之戒壇者,多麼不可思議之事也。啊可怕呀,可怕」這樣罵詈。然而因為經文分明,叡山之大乘戒壇已平安建立矣。所以內証(心中之悟)雖同,然法之流布是馬鳴、龍樹等比迦葉、阿難還勝,天台比馬鳴等還勝,傳教比天台還超越。此就是所謂「來到世末,則人之智變淺而佛教之法理變深」之道理也。這就例如輕病凡藥(病輕則凡藥就夠用),重病則仙藥(指須特別有效之藥),弱人要有強夥伴才能扶一樣。

四十八    三大秘法及其流布

問云,有天台大師、傳教大師未弘通之正法乎。答云,有。求云,此正法何物乎。答云,有三,為了末法之眾生,佛留置給故,所以是迦葉、阿難等佛弟子,馬鳴、龍樹等論師,天台、傳教等先師尚未弘通之正法也。求云,其形貌如何。答云,一、本門之本尊也:日本乃至一閻浮提皆應一同以本門之教主釋尊為本尊;所謂寶塔內之釋迦佛和多寶佛,又寶塔外之諸佛,並以上行等之四菩薩為脇士也。二、本門之戒壇也。三、本門之題目也:日本乃至漢土、月氏、一閻浮提,每個人不分有智無智皆應一同捨他事(指其他之修行)而唱南無妙法蓮華經。此事尚未流布,一閻浮提內佛滅後二千二百二十五年之間無一人唱。日蓮一人,南無妙法蓮華經、南無妙法蓮華經,不惜聲地唱也。例如隨(風之強弱)而有波之大小,依(薪之多寡)而有(火焰)之高下,隨(池之大小)而有(蓮華)之大小,雨之大小乃依(龍之大小),所謂根深則枝茂,源遠則流長是也。周代七百年乃因文王之禮孝(重禮尊孝),秦世無此長治乃因始皇之左道(指脫離人倫之道)也。日蓮慈悲曠大(親之德,慈愛眾生之德)的話,則南無妙法蓮華經當流布至萬年之外之未來,有開日本國一切眾生之盲目之功德(師之德,教導眾生之德),閉無間地獄之道(主之德,守護眾生之德)矣。此功德超傳教、天台,勝龍樹、迦葉。淨土極樂世界百年之修行不及穢土娑婆世界一日之功。正像二千年佛法弘通之功德不及末法一時弘通之功德歟。是絕非日蓮之(智慧)賢,(末法之時)之使然耳。春花開秋結菓,夏暖冬冷,此不有(時節)之使然乎。

四十九    南無妙法蓮華經流布之必然

法華經藥王品云「我滅度後,後五百歲中,廣宣流布於閻浮提,無令斷絕,惡魔、魔民、諸天、龍、夜叉、鳩槃荼等得其便也(意云不可讓惡魔等得其便也)」。此經文若成空的話,則法華經將成廢紙,於是舍利弗就不能成為華光如來,迦葉尊者就不能成為光明如來,目犍就不能成為多摩羅跋栴檀香佛,阿難就不能成為山海慧自在通王佛,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就不能成為一切眾生喜見佛,耶輸陀羅就不能成為具足千萬光相佛。化城喻品之三千塵點劫之化導成為戲論,如來壽量品之五百塵點劫之久遠之化導成為妄語,恐教主釋尊因妄語之罪當墮於無間地獄,多寶佛當嗆於阿鼻之炎,十方諸佛當以八大地獄為家,一切之菩薩當漂浮於一百三十六苦(指地獄之苦)。怎麼可能有這種事呢。無此種事的話,則日本國必一同南無妙法蓮華經廣宣流布也。

五十    對道善御房之回向

既然如此,那麼就如(花之利益)還於根,真味(果實之真實之味)留於土般,日蓮法華經弘通之功德當集於恩師故道善房之聖靈之御身。南無妙法蓮華經,南無妙法蓮華經。

建治二年〈太歲丙子〉七月二十一日        記之

  自甲州波木井鄉蓑步岳(身延山)奉送於安房國東條郡清澄山之淨顯房、義城房跟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