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1281.閏7.1 曾谷二郎入道殿御報


 

[解題]

大概是對曾谷二郎入道想得到關於弘安之役之教示之來函之回信。開頭即揭『譬喻品』「其人命終 入阿鼻獄」之文。接著述云,若問「其人」指何等人乎,則乃弘法、慈覺、智証等三大師及三階、道綽、善導等也,更者乃受彼等所騙而信惡法,而誹謗法華經之日本國之上下萬民也。尤其若依『法師品』,則誹謗末代弘通法華經者之罪,比一中劫誹謗釋尊之罪還重。今日本國,依令日蓮數數值大難之罪遭他國所責,而今生墮於修羅道且後生墮於無間地獄之事無疑者也。日本國雖如此,然貴殿乃日蓮之檀越故,今生縱使蒙國難,但後生當必居佛國也。

[年系]

『日興本』本書信末尾有「弘安四年閏七月一日」之年次之記載。無異說。

[對告]

曾谷二郎入道。『日興本』本書信末尾有「曾谷二郎入道殿御返事」之收件人姓名。

[寫本]

「門下寫本」用靜岡縣北山本門寺藏之日興筆「御筆集」所收本。

 

曾谷二郎入道殿御報         弘安四年閏七月一日    

 

                                             

七月十九日之消息(信函)已於同月三十日到達了。世間之事且置之,今專論違逆佛法之事,法華經第二【卷之譬喻品】云「其人命終 入阿鼻獄」。問云,其人者指何等人乎。答云,次上【之經文】云「唯我一人 能為救護 雖復教詔 而不信受」,又云「若人不信【毀謗此經 則斷一切 世間佛種】」,又云「或復顰蹙【而懷疑惑】」,又云「見有讀誦 書持經者 輕賤憎嫉 而懷結恨【此人罪報 汝今復聽 其人命終 入阿鼻獄】」。又第五【卷之涌出品】云「生疑不信者 即當墮惡道」,第八【卷之勸發品】云「若有人 輕毀之言 『汝狂人耳 空作是行 終無所獲』【如是罪報 當世世無眼】」。其人者指此等人人也。彼震旦國之天台大師指此等人人乃南北之十師等也,此日本國之傳教大師定此等人人乃六宗之人人也。今日蓮指弘法、慈覺、智証等三大師及三階【教之信行】、【淨土教之】道綽、善導等云其人也。

「入阿鼻獄」者,涅槃【經】第十九【卷之梵行品】云「假使一人 獨墮是獄 其身長大 八萬由延(同由旬,距離的單位) 遍滿其中間 無空處 其身周圍 受種種苦。

曾谷二郎入道殿御報                                                 

 

曾谷二郎入道殿御報                                                 

設有多人 身亦遍滿 不相妨礙」,又同【經第】三十六【卷之迦葉菩薩品】云「沈沒在阿鼻地獄 所受身形 縱廣八萬四千由旬」,普賢經云「謗方等經 是大惡報 應墮惡道 過於暴雨(逾於暴雨之落大地) 必定【墮於】阿鼻地獄」等者,「入阿鼻獄」是也。日蓮云,夫日本國者,道七、國六十八個國、郡六百四、鄉一萬餘、長三千五百八十七里也。人數四十五億八萬九千六百五十九人,或云四十九億九萬四千八百二十八人也。寺一萬一千三十七所,【神】社三千一百三十二社矣。今法華經【譬喻品】之「入阿鼻獄」者,指此等人人也。

問云,於眾生有惡人善人之二類,【故來世之】生處又可有善惡之二道,何日本國之一切眾生,一同定入阿鼻地獄者乎。答云,人數雖多,造業是一也,故同定【入】阿鼻獄也。疑云,日本國一切眾生中,有或善人或惡人。善人者【順守】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也。惡人者,殺生、偷盜、乃至五逆、十惡等是也。何言一業乎。答云,夫小善、小惡雖異,於誹謗法華經【之大惡】,善人惡人、智者愚者俱無妨之(差別),是故云同入阿鼻獄也。問云,以何日本國之一切眾生,一同言為法華誹謗者耶。答云,日本國一切眾生雖眾多,不過四十五億八萬九千六百五十九人。此等人人雖有貴賤上下之勝劣,然如是人人所憑,唯在三大師。所師無離三大師矣。設雖有殘餘者,亦不出信行、善導等家也。

問云,三大師者誰人乎。答曰,弘法、慈覺、智証三大師也。疑云,此三大師者有何重科,致令【信從彼等之】日本國之一切眾生入於經文【所說】之「其人」之內乎。答云,此三大師乃大小乘持戒之人,【表】面備【大乘菩薩之】八萬威儀、或具【小乘比丘之】三千威儀,為顯密兼學之智者也。然,則日本國四百餘年之間,上自一人下至萬民,仰之如日月,尊之如世尊。猶如德高,超於須彌,智惠之深,過於蒼海矣。但遺憾者,【三大師】法華經相對於大日經、真言判勝劣時,或云【法華經乃】戲論之法,或云【法華經為】第二、第三【之教】,或教主【釋尊】名無明邊域,或【法華經之】行者【天台大師】名盜人矣。【因此今日本國之人人】如彼大莊嚴佛末【代】之六百四萬億那由佗四眾,各各業因雖異,然俱師【事惡比丘】苦岸等四人故,同入無間地獄。又如師子音王佛末法之無量無邊之弟子等中,雖有貴賤之異,然同為勝意【比丘】之弟子故,一同墮阿鼻大城。今日本國亦復如是矣。昔延曆、弘仁年中,傳教大師呵責六宗弟子檀那等,語云「其師所墮,弟子亦墮。弟子所墮,檀越亦墮。【佛】金口明說,可不慎乎、可不慎乎」。

疑云,像汝這樣之身分,以何破三大師乎。答云,予不敢破彼三大師也。

曾谷二郎入道殿御報                                                 

 

曾谷二郎入道殿御報                                                 

問云,汝上之義如何。答云,自月氏所渡於漢土、本朝之經論五千【或】七千餘卷也。予略拜見之,則弘法、慈覺、智証者,世間之事且置之,入佛法(以佛法觀之)則謗法第一之人人也。誹謗大乘者,比射箭還快地墮於地獄者,如來之金言也。又關於謗法罪之深重,弘法、慈覺等亦一同如是認定矣。人語且置之,釋迦、多寶二佛之金言不虛妄的話,則弘法、覺慈、智証定入無間大城。又十方分身諸佛之舌若不墜落的話,則日本國中四十五億八萬九千六百五十九人之一切眾生,將如彼苦岸等之弟子檀那等之墮阿鼻地獄,於熱鐵上仰臥九百萬億歲,伏臥九百萬億歲,左脇臥九百萬億歲,右脇臥九百萬億歲,如是在熱鐵上三千六百萬億歲,然後從此阿鼻轉生他方大地獄,又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佗歲受大苦惱。彼以小乘經破權大乘,受罪如是【之重】。況今三大師以未顯真實之經,非只破三世佛陀本懷之說【之法華經】,甚至失一切眾生成佛之道。深重之罪,過【去】、現【在】、未來之諸佛如何能窮之乎(也無能為力),如何能救之乎。

法華經第四【卷之法師品】云「已說今說當說 而於其中 此法華經 最為難信難解」,又【安樂行品】云「最在其上」。並藥王品之十喻(舉十種譬喻來述法華經乃一切經中最勝)。於他經者,華嚴、方等、般若、深密、大雲、密嚴、金光明經等諸教之中,經經之勝劣雖有說之,然或對小乘經【而言】此經曰第一,或對真俗二諦(一切之存在為「空」、為「有」之二種見解)【而言】中道曰第一,或(指)印、真言等為第一。雖有此等之說,然全非【如法華經之】「已今當」第一也。然而末【法】之論師、人師等,謬執年積,門徒又繁多也。

(於是)日蓮責彼依經(所依之經)無由(無真實之第一)之間,彌懷瞋恚,不糾明是非,唯構大妄語,誑惑國主國人等,欲損日蓮。非只令蒙眾個之難、兩度之流罪,甚至及於頸座(問斬)是也。此等大難難忍之事,過不輕【菩薩所受】之杖木【之難】,將又越勸持【品所說】之刀杖【之難】。又如法師品【之經文】者,末代弘通法華者,如來使也,輕賤此人之輩之罪,過蔑如教主釋尊一中劫之罪。今日本國如提婆達多、大慢婆羅門等將墮無間地獄之罪人,充滿國中三千五百八十七里之間,四十五億八萬九千六百五十九人之眾生有之。然而彼提婆、大慢等之無極重罪,若相對於此日本國四十五億八萬九千六百五十九人所犯之罪,則輕罪中之輕罪也。

【問】其理如何。答,彼等者雖為惡人,然全非誹謗法華者也。又提婆達多為恒河第二人(涅槃經所說恒河中七種眾生內第二種之眾生),第二之一闡提也。而今日本國四十五億八萬九千六百五十九人皆恒河第一之【誹謗正法之】罪人也。然,則提

曾谷二郎入道殿御報                                                 

 

曾谷二郎入道殿御報                                                 

婆之三逆罪如輕毛,而所舉之日本國人人之重罪猶如大石,故梵釋定捨日本國,同生【天】同名【天】亦離國中人,又天照太神、八幡大菩薩亦決不會守護此國。昔治承(日本年號)等八十一二三四五代五人之大王與【源】賴朝、【北條】義時御諍此國,【而發生】天子與民之交戰也。【此】猶如駿鷹與金鳥之勝負故,天子之勝賴朝等必定也、決定也。雖如此,然五人之大王負矣。兔勝師子王也。且非只負,甚至還或沈蒼海、或流放島島矣。誹謗法華尚未積年歲時,猶以如是,故今度不會似彼。彼但只國中之災也。略觀其故,蒙古之牒狀(國書)【到來】以前,依昔正嘉、文永等之大地震、大彗星之告,雖再三奏之,然國主全不信用。然而日蓮之勘文【立正安國論】略合佛意故歟,【國內之災難不止上】此交戰既興盛也(與蒙古國之交戰亦已及二度也)。此國之人人,今生一同墮修羅道,後生則皆入阿鼻大城之事,無疑者也。

今貴殿與日蓮有師檀之一分也。雖如此,然有漏之依身(凡夫之身)隨國主(受國主之支配)故,(不得不)值此難歟。感淚難押,何代得遂相見乎。唯於一心,靈山淨土可被期歟。設身縱值此難,然心同佛心(佛之境界)。今生即使交修羅道,然後生當必居佛國。恐恐謹言。

 

弘安四年閏七月一日                         蓮 花押  

 

曾谷二郎入道殿御返事   

 

 

 

 

 

 

 

 

 

 

 

 

曾谷二郎入道殿御報                                                 

 

曾谷二郎入道殿御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