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
開頭示漢土佛教傳來時之模樣,次示佛教有大小權實顯密等之不同,其中『法華經』有示惡人成道、女人成道,乃真之大乘經也。然後述云,即使從一代說教之勝劣來看,華嚴、真言與法華經之勝劣分明,但今世之人人不知其勝劣淺深故,尊崇真言宗且甚為傲慢,然自文永十一年十月蒙古來襲以後,傲慢者無一人矣,而之所以遭逢此大難完全是因憎恨釋迦佛之御使法華經之行者故也。接著則稱讚乙御前之母〈日妙聖人也,但不知為何「1272.5.26 日妙聖人御書」以外見不到此名〉自訪佐渡以來從不變的深厚之信心。文末則述云,若蒙古來襲請來此身延共餓死於山中,可歟,又女兒乙御前想必長得很素氣又很聰明了吧。
再者,文永九年五月之「1272.5.26 日妙聖人御書」云「貴女有一幼子,且無法指望可託付之父親」,又文永十年十一月之「1273.11.3 乙御前母御書」云「您以一介人妻之女流之身,卻千里迢迢地來訪佐渡-----」,而本信有「妳失去作為魂之夫而渡世,勝過有魂之女人,且內心剛毅上-----」之文,正是在示雖「無法指望」〈生病等之故歟〉然猶生存之夫其後過世之事,又有「今後無論要以何男為夫,但若為法華經之敵的話,則不可隨」之文,示再嫁時應有之心理準備。
[年系]
若依『日蓮聖人遺文辭典』〈歷史篇〉則『日朝本』似無年次之記載。『刊本錄內』則有「建治元年乙亥八月四日」,無異說。文中觸及文永之役有「去年十月以來,傲慢者無一人矣」,建治元年妥當也。
[對告]
乙御前。本信末尾有「乙御前」。但內容是寫給乙御前之母。
[寫本]
山梨縣身延文庫藏『日朝寫本』。
乙 御 前 御 消 息 建治一年八月四日 五四歲
漢土佛法尚未傳來之時,三皇、五帝、三王,乃至,太公望、周公旦、老子、孔子等所著之文,或名為經,或名為典而受尊崇。披見此文(此等經典),則是教人禮儀,讓人知父母,又定王臣【之主從】而治世故,人皆隨從,天亦垂納(守護其國)。違背此等經典,則子曰不孝者,臣則逆臣而受責罰,這樣一路治國下來故,所以當漢明帝之時佛經從月氏傳來之際,有一類人謂不可用,而另一類人則謂可用而諍論故,乃於王前召來兩者互辯,結果外典者負,而佛弟子勝。其後雖又召來外典者與佛弟子互相辯論,然外典者如冰之溶於日,火之滅於水一樣,不僅敗而形蹤消失,且成為無足輕重者也。
又佛經漸漸傳來,但佛經之中又有勝劣淺深。所謂小乘經和大乘經,顯經和密經,權經和實經【之別】也。譬如一切石若相對於金則雖劣於一切金,然金之中又有重重之等級。一切人間之金皆不及閻浮檀金(以閻浮檀金為最勝)。然而就如閻浮檀金又不及梵天之金一樣,一切經雖皆如金,然又有勝劣淺深也。名小乘經之經如世間之小船,僅可乘載二人三人,但不能乘載百人千人。又設雖乘載二人三人,然要越過怒濤
乙 御 前 御 消 息 一
乙 御 前 御 消 息 二
行至彼岸難也。又雖可裝進少許之物,但難裝進大物。【與此相對的】名大乘【經】者,大船也。十人二十人搭乘上,又可積(裝載)大物從鎌倉行至筑紫、陸奧等遠國。名實經者,又非彼大船之大乘經所可似也。既可積大量珍寶又可乘百人千人而渡至高麗等遠國矣。名一乘法華經之經者亦又如是。名提婆達多者,雖為閻浮第一之大惡人,然於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成天王如來矣。又阿闍世王雖為殺父之惡王,然回心列於法華經之座,而成為一偈一句(聽聞法華經之說法)之結緣眾(下種結緣之眾)矣。云龍女之蛇身之女人,聞文殊師利菩薩說法華經而成佛矣。加上佛所說,指定「惡世末法」為法華經之時,而贈與末代之男女矣。此正如【真正巨大之】唐船,真之一乘經也。因此,一切經若相對於外典,則如石與金之不同;又一切大乘經,所謂華嚴經、大日經、觀經、阿彌陀經、般若經等諸之經經若相對於法華經,則如螢火與日月、華山與蟻塚之不同也。不僅經有勝劣,行之者,例如行大日經之一切真言師若與法華經之行者比較,則如火之因水而消去,露之因風而逝去一樣,爾前權經之行者是可悲地劣也。犬若向師子吠則腸腐。修羅若射日輪則頭破七分。一切真言師如犬與修羅,法華經之行者如日輪與師子。冰,日輪未出之時堅硬如金;火,未遇水之時熾熱如可熔鐵。然而遇夏日,則堅冰即溶;遇水,則熾熱之火即消。這就宛如尚未值遇法華經之行者前,一切真言師看似儀態既尊,智慧又賢,而未見日輪者信其為堅硬之冰,未見水者信其乃熾熱之火一樣。
當世【日本國】之人人,未見蒙古來襲時之傲慢,誠如所見的甚為熾盛,然自去年十月【蒙古侵攻】以來,傲慢者無一人矣。如所承知的,此事就只日蓮一人這樣預言,然一旦實現之今,沒有一個人有勇敢與之對抗的氣概。但只如猿之害怕犬,蛙之害怕蛇。此完全是因此國不僅令一切真言師、念佛者、律僧等憎恨釋迦佛之御使法華經之行者,亦損自己(讓自己遭逢大難),而成為蒙如此甚大天罰之國故,人皆變成臆病(膽怯)矣。譬如火之害怕水,木之害怕金,雉之見鷹而失魂,鼠之受責於貓,當無一人可得助。其時當如何是好呢。
軍以大將軍為魂,大將軍若畏縮則步兵臆病(膽怯)也。【同樣的】女人以夫為魂(依靠),無夫則女人無魂。此世連有夫之女人要渡世都尚且難,而妳失去作為魂之夫而渡世,勝過有魂(夫)之女人,且內心剛毅上,又崇敬神佛,的確是勝於一般人之女人也。在鎌倉時,念佛者等姑且不提,信法華經之人人,雖不知其是否有真誠之志,然於我蒙咎而流放至佐渡島時,妳以女人之身不僅暗中託來訪之人送來種種盛情厚意之供養,還親自來訪佐渡之事,幾乎讓我不敢相信是真的,誠是不思議也。而
乙 御 前 御 消 息 三
乙 御 前 御 消 息 四
今又至此身延之深山來詣日蓮之事,真的不勝感謝。定是神給守護,十羅剎女亦御憐憫矣。
法華經為了女人,於黑暗中當成為燈,於海上當成為船,於怖畏之所當成為護衛,有這樣誓於藥王品。羅什三藏渡法華經來漢土之際,毘沙門天王變作無量之兵士送羅什三藏越過葱嶺。道昭法師(日本之僧)入唐之際於野中讀法華經時,無量之虎來集守護。然而妳之情形乃供養末代法華經之行者故,所以又非彼等所可比擬也。不僅地三十六祇、天二十八宿要給守護上,人肩上之二天亦必如影【隨形】般地緊跟不離,所謂一云同生天,二謂同名天也,緊跟左右之肩而守護人,則無失者天無不照顧之事,況於善人耶。因此妙樂大師止觀弘決云「必假(憑藉)心固,神守則強」。人之心若堅固,則神之守必強。是乃為妳特別申說之事也。妳往昔之御志自不待言,但今當要有比其更一重強盛之御志也。其時應可明白十羅剎女之御守護當彌(越發)強也。此不用引其他之例子。我日蓮正是也,日本國上自一人下至萬民皆欲加害,儘管如此但迄今能夠這樣平安無事者,當皆因雖為一人然心強故【而有諸天之厚護也】,應這樣認知也。若同乘一船,如果船夫操作錯誤,則船中諸人一同受害。又身強之人若無志氣,則再多的才能也是無用也。日本國雖應有賢明之人人,然大將治國之方若拙劣的話,則亦無用也。壱岐、对馬、九個國(今之九州)之兵士及男女(人民),多數或被殺,或被捕,或投海、或跳崖自殺者,何止幾千萬人。今度若又來襲,將不似先前【一定更為慘烈也】。京及鎌倉但必如先前之壱岐、对馬一樣慘遭蹂躪。請於事情發生前做好準備,看要逃往哪裏。其時,昔不願聽聞日蓮之言之人人,當合掌信法華經矣。甚至連念佛者、禪宗也當會唱南無妙法蓮華經矣。
抑,法華經法師品有云,能善信仰法華經之男女,佛擔於肩、背於背,而實際上有傳說木像之釋迦曾背過謂鳩摩羅炎三藏(鳩摩羅什之父)之人。又日蓮之頭要被斬時,大覺世尊成為替身而給與救助矣。昔今一同【有佛之守護】也,而各各皆為【法華經之行者】日蓮之檀那也,如何會有不成佛之事呢。今後無論要以何男為夫,但若為法華經之敵的話,則不可隨。反而應愈益有強盛之御志【貫徹法華經之信仰】。冰雖出自水,然寒於水。青雖出於藍,但因一再滲染,而色勝於藍。雖同樣信仰法華經,然若能一再堅強心志,則色當勝於他人,且佛之利生亦會自然增長也。木雖燒於火,然栴檀木不燒。火雖消於水,然佛涅槃之火不消。華雖散於風,然淨居天(色界之第四禪天)之華不凋。水雖失於大旱魃,然入黃河則不失。謂檀彌羅王之惡王,斬月氏之僧之頸時,雖沒降天罰,然斬師子尊者之頸時,刀與手一時共落矣。弗沙密多羅王
乙 御 前 御 消 息 五
乙 御 前 御 消 息 六
(公元前二世紀頃之月氏之王)燒雞頭摩寺(阿育王所建立之佛教中心寺院)時,被十二神以棒破頭。
今日本國之人人成為法華經之敵,至亡身亡國也。如斯言之,則不懂道理之人當會說此乃日蓮之自讚也。然實則並非如此,因若不著實地說出此事的話則非法華經之行者也。又若於事情說了之後完全符合的話,則人亦會相信也。若這樣書留的話,則未來之人當會知道我乃智深者矣。又章安大師涅槃經疏有述「身輕法重、死身弘法」,縱使身輕而受人打罵憎惡,但法重故,死身弘法必可廣弘。而且若法華經廣弘的話,則輕之死身當還受尊重。死身若受尊重的話,則人人當思此死身將會有利生也。若有利生的話,則日蓮將如今之八幡大菩薩之受祭拜一樣受到祭拜。預料其時供養今之日蓮之男女當像侍奉八幡大菩薩之武內大臣及若宮(幼少之皇子)一樣受到尊崇。
抑開一人之盲目之功德猶難申盡,況開日本國一切眾生之眼之功德耶,更何況開一閻浮提四天下之人之盲眼耶。法華經第四卷之寶塔品云「佛滅度後
能解其義 是諸天人 世間之眼」。在說持法華經之人乃一切世間天人之眼也。所以,日本國之人之怨恨【法華經之行者】日蓮者,挖一切世間天人之眼之人也。因此天瞋而日日天變,地怒而月月地夭重疊。帝釋天敬狐而習法故,成今之教主釋尊;雪山童子以鬼為師故,成今三界之主之教主釋尊。如斯,大聖、上人不會賤形(因為輕賤外形)而捨法。日蓮即使再愚痴也不會劣於狐和鬼。當世之人縱使再優秀也不可能勝過帝釋天、雪山童子。因日蓮身賤而捨巧言(日蓮思救國之善言)故,國既將亡去,可悲啊。
又對思日蓮可憐之弟子們,不能救助他們,覺得非常的悲痛。【今後】不管發生什麼事,請來此身延吧,互相見面,共餓死於山中,可歟。又女兒乙御前想必長得很素氣又很聰明了吧。其餘之事以後再述吧。
八月四日 日 蓮 花押
乙御前
乙 御 前 御 消 息 七
乙 御 前 御 消 息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