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5日 星期二

1277.4.10 四信五品抄


 

[解題]

本書就如『富士一跡門徒存知事』所記的「就法門不審條條之御返事也」,是回答富木常忍之「不審信」〈『日宗全』一卷一八〇頁〉之書信也。該「不審信」有三月二十三日之日期,是透過「弁公御房(即日昭)」之披露信也。從兩書之日期及「四信五品抄」之內容來看,認為『富士一跡門徒存知事』之見解妥當也。而本書之內容可分為如下三項﹕1.關於戒,2.關於唱題之功德,3.關於佛法與王法之關係。

第一項「關於戒」之內容為本文之﹕

一 法華經之修行與流通分

二 一念信解、初隨喜與名字即

三 以信代慧與名字即

四 善知識與惡友

五 教彌實位彌下

第二項「關於唱題之功德」之內容為本文之﹕

末代初心之行者之修行方法

五波羅蜜制止之釋文

勸唱題之理由

不理解道理之唱題

唱題之行者之功德

第三項「關於佛法與王法之關係」之內容為本文之﹕

十一 應禁止真言宗之邪法

再者,本書於末紙儘管有空白,但卻見不到日期、收件人姓名、署名等。未完就發送給富木殿歟,還是本書有送狀歟,須進一步檢討。

[年系]

本書真蹟無年次之記載。真蹟紙邊有日常筆「到建治三十」。『刊本錄內』、『境妙庵目錄』為弘安元年五月二日,『日明目錄』為弘安元年四月十日,『日諦目錄』、『高祖遺文錄』、『縮冊遺文』、『定本』、『新定』為建治三年四月十日,『對照錄』為建治三年。本書之執筆確實是在到來筆之四月十日以前,但今以其到來時編作年系。

[對告]

富木常忍。本書真蹟沒有收件人姓名之記載,但依富木常忍(即日常)之到來筆,可以知道是寫給富木氏也。

[真蹟]

真蹟十三紙完,千葉縣中山法華經寺藏。

[寫本]

寫本有『日目寫本』,靜岡縣大石寺藏。

 

         建治三年四月一〇日     五六歲

 

法華經之修行與流通分

送來錢百文,非常感謝地敬領了。

近來之學者一般皆作如下之理解「佛在世和滅後雖異,然修行法華必須具足戒、定、慧三學,欠一就不能成就修行」。(我)又年來(數年來)存此義(這樣認為),但釋尊一代之聖教暫且置之,就只入法華經來見聞此義(指上之學者一般之理解),則情形大部分並非如此。法華經大分的話,可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個部分,今序分和正宗分暫且置之,僅就流通分來言。此流通分之經文乃末法之明鏡(專門在映出末法之事之明鏡也),尤可作為依用。而法華經之流通分又有二。一為所謂前半十四品之迹門之中,法師品第十至安樂行品第十四之五品;二為所謂後半十四品之本門之中,從分別功德品第十七之後半至經末之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之十一品半也。此十一品半和五品之本迹二門之流通分合為十六品半,其中對末法法華經之修行之相貌有清楚的說明。若僅流通分尚不足以理解的話,則可引觀普賢經(法華經之結經)及涅槃經等來糾明之,當無其隱(明白)歟。

                                                    

 

                                                    

其中,分別功德品所說之初心者之修行位階之四信(約於在世之弟子,亦云「現在之四信」,為一、一念信解,二、略解言趣,三、廣為他說,四、深信觀成[成就觀行])五品(約於佛滅後之弟子,亦云「滅後之五品」,為一、隨喜品,二、讀誦品,三、說法品,四、兼行六度六波羅蜜品,五、正行六度品),乃修行法華經本門之際之大要肝要,為佛在世及滅後之法華經之行者之龜鏡(明鏡)也。

一念信解、初隨喜與名字即

如同荊溪妙樂大師文句記所說「一念信解者(一念起信解之心),即是本門立行之首(修行法華經本門之人之基本之位)」,現在四信之初佛在世四信中最初之「一念信解」與滅後五品第一佛滅後五品中最初之「初隨喜品」,此二處一同為納百界千如、一念三千之寶之(裝東西的小箱子),十方三世諸佛出生之門也。天台、妙樂二聖賢定此二處(即一念信解和初隨喜品)之位有三釋。所謂,或相當於相似十信鐵輪之位(五十二位最初之十信位,相當於六即之第四之相似即之位),或相當於觀行五品之初品之位(未斷見思二惑之五品之最初之位,相當於六即之第三之觀行即之位),或相當於名字即之位(聞法華經而起信心之六即之第二之名字即之位)也。摩訶止觀第七會其不定(會通此三個不一樣之釋)云「佛意難知,赴機(應受教之對象)異說(而有不同之說由)。借此開解(開解各種真理),何勞苦諍」。

(我)意云,三釋之中,名字即之位最合乎經文歟。之所以這樣說,乃因分別功德品在說佛滅後之五品中第一之初隨喜品時有如下之經文「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若此經文是在說已接近悟之境界之相似即,或已進入修行之階段之觀行即等之上位的話,則「而不毀呰」之言無論如何也不適當歟。尤其,壽量品良醫之譬喻中,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皆名字即之位也。又涅槃經四依品之「若信若不信,乃至,因供養數如月氏之熙連河之沙之諸佛,而於惡世不誹謗正法者」亦為名字即之位也,可好好勘之。又「一念信解」之四字中「信」之一字居於四信之初,而「解」之一字被奪於後故也又「一念信解」四字中只「信」之一字是四信之初之「一念信解」之正体,而「解」之一字,無寜說是第二信四信中之第二信略解言趣以後之領域也若爾者(若是這樣),不理解而只有信之「無解有信」正是相當於四信之最初之位也。經文說第二信云「略解言趣」,妙樂大師文句記第九云「唯除初信,無解故(因初信無解故)」。接著於次下之隨喜功德品第十八,上之滅後五品中第一之「初隨喜品」,重分明(說明)之。亦即是在說「五十展轉」聞法華經隨喜之功德,此五十人之功德是皆展轉(一個比一個)劣也。關於此第五十人之位,

                                                    

 

                                                    

有二個解釋。在定「初隨喜品」相當於「觀行即」之前提上,第一個解釋謂,第五十人初隨喜之內也(即第五十人乃觀行即之位也),第二個解釋謂,第五十人初隨喜之外也,名字即也(即第五十人乃觀行即之下之名字即之位也)。妙樂大師「教(越)實,位彌下」之釋,此意也(即當教彌實之際,第五十人當成為觀行即之下之名字即之低位也)。比起四味三教,圓教攝機(法華經以前所說之諸經,圓教比藏、通、別三教更救濟下根之眾生);比起爾前圓教,法華經攝機(法華經比法華經以前之圓教更救濟下根之眾生);比起迹門,本門盡機也(又法華經之中,比起迹門本門更導一切眾生於成佛也)。「教彌實,位彌下」六字可留心思案之。

以信代慧與名字即

問,返回最初之問題,入末法,欲修行法華經之初心之行者必具(一定要實踐)圓教之戒、定、慧三學不。答曰,此義為大事,故勘出經文送付貴邊。所謂,佛明確制止滅後五品位之內之初隨喜品和第二品、第三品之人戒、定之二法(戒律和禪定二學),而限專心致志於(智慧)之一學之實踐。並表示慧又不勘,以信代慧若慧之一學之實踐亦又不勘之人,則以信心代替智慧來修行,所以最終信之一字為最重要之物。因此,不信乃一闡提謗法之因;信乃智慧之因,而實踐此智慧之因正是名字即之位也。

善知識與惡友

天台大師云「若相似益,隔生不忘(若進到相似即之位,其悟得之義理隔生不忘);名字觀行益,隔生即忘,或有不忘(名字即觀行即之位,其益隔生即忘,也有不忘者)。忘者若值知識,宿善還生(忘者若值遇善知識,則能夠想起前世所悟得之義理)若值惡友,則失本心(不忘者若值惡友,則將亡失好不容易才沒忘的義理)」。參照此釋文,則恐怕日本中古天台宗之慈覺、智証兩大師亦違背祖師天台、傳教之善知識,而心遷真言宗之善無畏、不空等惡友而亡失本心矣。又末代之學者被惡友惠心之往生要集之序所誑惑,而失法華之本心,而入阿彌陀之權門。彼等退大取小者也捨昔日所下之法華大乘之佛種,而取小乘之教而來到今日者也。以過去之因緣(思)之,彼等未來經無數劫當永處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若值惡友,則失本心」是也。

教彌實位彌下

問曰,其証如何。答曰,摩訶止觀第六云「前教所以高其位者(法華經以前之教之所以說其修行之人之位高),方便之說(乃因其是方便之教)。圓教位下(實踐法華

                                                    

 

                                                    

圓教之人之位低者),真實之說(乃因其是真實之教)」,受此文,妙樂大師弘決第六云「前教之下,正判權實此正是判權實權者方便之教,實者真實之教之文教彌實位彌下(教越真實的話,修行的人位就越低),教彌權位彌高(教越方便的話,修行的人位就越高)故」。又妙樂大師文句記第九云「判(修行之位)者,觀境(觀之對象)彌深,顯實位彌下」。他宗且置之,然天台一門之學者們,為什麼要捨「實位彌下(越真實則修行之人位越低)」這樣重要之釋文,而用惠心僧都之筆呢。關於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和慈覺、智証等真言師之事,必須追習之。此事,大事也大事也,一閻浮提第一之大事也。有心人聞後可外我有志之人,即使要疏遠我,無論如何也先仔細聽聞日蓮所說之事後,再來疏遠不遲

末代初心之行者之修行方法

問云,末代初心之行者該制止何物乎末代初心之行者,具体而言該怎樣修行呢。答曰,制止檀(布施)、戒(持戒)等五度(五波羅蜜)而令一向稱南無妙法蓮華經大乘菩薩之修行之六波羅蜜內,廢前五波羅蜜,只取智慧波羅蜜,此智慧波羅蜜以信代之,專心致志唱南無妙法蓮華經,此為一念信解及初隨喜之位之氣分修行也,是則此法華經之本意也。疑云,此義未曾見聞,驚心迷耳,懇請明引証文詳示之。答曰,法華經分別功德品就五品中第二之讀誦品云「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此經文,明白地制止初心之行者修行檀、戒等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波羅蜜之文也。疑云,汝所引經文但(只)制止所謂「為佛造塔及對眾僧之供養」之布施之修行,而並未及於其他之持戒等波羅蜜之修行歟。答曰,舉初略後(此經文舉最初之布施而省略以下之持戒等)也。

問曰,以何知之。答曰,其後關於五品中第四之兼行六度品,經文云「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即禪定)、智慧,其德最勝」,此經文清楚地制止初隨喜品及二品、三品之人行布施、持戒等五波羅蜜,至第四品始許之。以後許而知初制(於後之第四品方許故,而知制止初、二、三品之人)矣。

五波羅蜜制止之釋文

問曰,經文制止布施等五波羅蜜之說大概明白了,但有論師、人師之疏釋乎。答曰,汝所尋之疏釋者,月氏之四依(指四依之論師)之論歟,或是漢土、日本之人師之書歟。汝擱清楚之經文而請尋論釋,就宛如捨本尋末,離体求影,忘源貴流一樣。萬一有與本經相違之末釋,則汝可捨本經而付末釋歟。雖然如此,今隨(汝之喜好)

                                                    

 

                                                    

示之。天台大師法華文句第九云「初心(初心之行者)畏緣所紛動(最怕被種種緣所紛擾)妨修正業(而妨礙最重要的正確之修行)。直專持此經(所以直接且專心地受持法華經)即(最上)供養。廢事存理(廢止雜事而修行真理之一行)所益弘多」。此釋云緣者五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波羅蜜)也,初心者若兼行五度,必會妨正業之信之一行也。譬如小船積財渡海與財俱沒就譬如小船積大量之財物而渡海,因過重而與財俱沒一樣。又云「直專持此經」者,非亘一經(非指法華經一部從頭到尾),而是指「專持題目不雜餘文」,其意尚不許一經(法華經一部)之讀誦,何況五度。又云「廢事存理」者,指「捨持戒等五波羅蜜之事,只專心信行題目之理」。「所益弘多」者,指初心之行者,若其他之諸行與南無妙法蓮華經之題目並行(一並修行)的話,則所益全失矣。法華文句接著云「問,若爾(若是這樣),持(法華經)即是第一義戒(最第一之持戒),何故復言能持戒者何故經之後文復言「能持戒者」呢。答,此明初品(此乃在說明初心者之修行),不應以後作難(後文之勸持戒,乃修行已進到第五品之位之事也,故不應以後來之事非難初心之事)」。而今世之學者不見此釋,認為今之末法時代之愚人之修行亦同於南岳、天台二聖之修行,實乃誤中之誤也。妙樂大師重明此釋云「問,若爾者,若不須事之塔及色身骨(建塔寺及供養佛舍利之事行),則亦應不須持事之戒(持戒律),乃至,不須事之供養僧(布施於僧侶之事行)耶」。而傳教大師「二百五十戒忽捨畢」這樣宣言。而且非只限教大師(傳教大師)一人,鑑真之弟子如寶、忠道,及奈良七大寺等之僧侶們,一同捨戒律了。又傳教大師於末法灯明記中誡未來之人云「末法中有持戒者是怪異,如市有虎,此誰可信(此事誰都不會信吧)」。

勸唱題之理由

問,汝為何不勸進一念三千之觀門,而只許令唱題目耶。答曰,日本二字攝盡六十六國之人、畜、財,無一殘留。又月氏兩字豈無七十個國。妙樂大師文句記第八云「(省略地)舉經題(經文之題名妙法蓮華經之五字)玄收(而深遠地收納)一部(法華經一部八卷二十八品)」,又玄義釋籤第一云「略舉界如(十界和十如)具攝三千(三千之諸法)」。文殊師利菩薩及阿難尊者,在書舉靈鷲山三會八年之間之佛語時,題「妙法蓮華經」,接著領解云「如是我聞」。因此妙法蓮華經五字之中法華經一部全納。

不理解道理之唱題

問,不知其義(以上所說之深遠之道理)之人,唯唱南無妙法蓮華經,具解義功

                                                    

 

                                                    一○

德不(與理解道理之人得同樣之功德不)。答,小兒含乳雖不知其味,但自然益身。耆婆(月氏之名醫)妙藥,誰辨服之(有誰先分辨了才服用的)。水無心但能消火,火燒物豈有覺。龍樹、天台皆此意也,如有機會可重示之。

問,何故題目之五字含萬法耶。答,章安就天台法華玄義之序文云「蓋序王(指法華玄義之序文)者敘經玄義(法華經之深奧之教),玄義述於文心(經文之心),文心莫過迹本(文心者妙法蓮華經之五字也,其中納迹門本門之全部也)」,妙樂云「(示出)法華之文心而辨諸教之所以」。濁水無心得月自清(濁水雖無心,然映月自然就清),草木得雨豈有覺花(草木沒有心,但得雨不知不覺就開花了)。妙法蓮華經五字非經文,非其義,唯法華經一部之(元旨)耳。因此初心之行者即使不知其(意,道理)而行之,自然當意也能自然合乎法華經之真意也。

唱題之行者之功德

    問,汝之弟子無一分之解,但只一口唱南無妙法蓮華經,其位如何。答,此人

非但超過四味三教之極位及爾前之圓人(圓教之人),又將勝出真言等諸宗之元祖善無畏、智儼、慈恩、吉藏、道宣、達磨、善導等百千萬億倍也。請日本國中諸人勿(輕視)我末弟(弟子)等,彼等進尋過去(尋其過去世),則八十萬億劫之長期間供養諸佛之大菩薩也,豈非熙連一恒者乎(涅槃經四依品所說之「過去世於熙連河之沙數之佛所修行之人,或於恒河沙數之佛所修行之人故,於末代惡世能夠不誹謗而受持此法華經」之人乎)。退而論未來,則彼等當超過八十年之布施而具備五十(五十展轉之第五十人)之功德(註法華經隨喜功德品云「八十年之間對無數之眾生行布施之人之功德不及五十展轉之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而隨喜之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之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就如同天子之纏於襁褓(背負嬰兒時所用之長布幅),大龍之始生剛出生一樣,勿蔑如勿蔑如勿輕蔑勿輕蔑。妙樂大師告誡云「若惱亂(惱亂法華經之行者)者頭破七分,有供養(供養法華經之行者)者福過十號(佛的十個名號)」。月氏之優陀延王輕蔑賓頭盧尊者故,七年之內喪失其身;相模守北條時宗流罪日蓮故,百日之內遇兵亂(內亂)。法華經普賢菩薩品云「若復見受持是經典者,出其過惡(過失缺點),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癩病,乃至,諸惡重病」,又云「若有人輕毀受持是經典者,當世世無眼」。明心(僧名)圓智(清澄寺之住僧)現世得白癩病,道阿彌(淨土教之人,法然房源空之孫弟子)成無眼者。國中疫病流行者,相當於「若惱亂者頭破七分」之經文也。以罰惟德(從上述之罰來推察德),我門人等,得「福過十號」之德,無疑者也。

                                                    一一

 

                                                    一二

十一 應禁止真言宗之邪法

    夫人王三十代欽明之朝代,佛法始渡以來,至桓武之朝代,二十代二百餘年之間,雖有六宗然佛法未定(佛法真正的宗旨是什麼並不明確)。這種情形之中,延曆年中有一聖人出現此國,所謂傳教大師是也。此人糾明已先弘通之六宗之誤,以南都七大寺為其弟子,最後於叡山建立延曆寺並定為本寺,而以國中之諸寺為末寺。此時日本之佛法唯天台一門也。王法亦非二其結果,王法亦定於一定於唯天台一門之佛法,而法定國清。若論其功,則源出「已今當」之文則乃傳教大師依據法華經之「已今當」之經文來判定佛法之勝劣也。然而其後,弘法、慈覺、智証三大師寄事於漢土(說是漢土之祖師決定之事)謂大日三部勝法華經,並副加上被傳教大師所削去之真言宗之宗之一字而建立真言宗,至此,南都六宗和天台宗之七宗再加上真言宗而成八宗矣。又三人相同地都申下勅宣於日本弘通真言,破諸寺之法華經之信仰。這全然是在破「已今當(法華經勝已說之爾前經、今說之無量義經及今後當說之涅槃經)」之經文,所以成了釋迦、多寶、十方諸佛之大怨敵矣。這樣之後,佛法漸廢,王法亦次第衰敗,天照太神、正八幡等久住之守護神亦失其力,大梵天王、帝釋天王、四大天王亦捨謗法之國而去,此國今已成為亡國。有情之人誰不傷差(傷痛)哉。總之,三大師之邪法之所興根據地,弘法之東寺、慈覺之叡山總持院和智証之園城寺等三個處所也。不禁止此三處之邪法的話,則國土滅亡與眾生墮於惡道之事,無疑者歟。予粗勘此旨,雖示於國主,然一向不為敘用。可悲可悲。  

 

 

 

 

 

 

 

 

 

 

 

 

                                                    一三

 

                                                    一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