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
本書就「小乘」、「大乘」之語,說云依對象其意思有所不同,而從法華經之立場示關於「小乘小佛」、「大乘大佛」之定義。即相對於外道之法,一切佛教皆云大乘,但在佛教內則依其對象而有種種不同的小乘大乘之定義,若以結論來說的話,則只有天台法華一宗才是實大乘宗,其他之爾前經及其所說之佛皆謂小乘經也小佛也。但是『法華經』中,「二乘作佛」、「久遠實成」又為『法華經』之肝要也,而一念三千法門正是奇特之法門也。更舉天台宗之學者及諸宗之人人批判『法華經』但只有「二乘作佛、久遠實成」二個大事,而就此事述云,天台為了破南北之邪義,首先在教相之二個大事上明確地立爾前和『法華經』之勝劣。進而述云,但雖由二乘作佛而立十界互具,然此並非許爾前得道,而是始終只許依法華經而得道、十界互具也。又雖有於爾前示一分得道之人,然此乃於過去植『法華經』之種者,今日以『法華經』以前之諸經為緣而開發之人也。然後至滅後末法,於過去現在植法華經之種之人漸漸盡了,即使有些微過去下種之人,也被惡國謗法之緣所誑惑矣。今日本國真言、禪、律、念佛等惡法蔓延,歸依國中棟樑之比叡山已薄,致小乘小佛充滿矣。論述至此,以降欠缺,想或許會述說奇特之法門―大乘中之大乘之一念三千法門。
[年系]
『境妙庵目錄』為文永九年七月二十一日,『日諦目錄』、『日明目錄』、『高祖遺文錄』、『縮冊遺文』、『定本』、『新定』為文永十年,『對照錄』為文永八年。
今見本文則1.有智証『授決集』之肯定之引文,2.於「一念三千」見不到台當之差異,由此二理由不認為本書之年系是在文永十年「1273.4.25 觀心本尊抄」以後。而文永九年、八年皆宜,但覺得「一念三千比二個大事還奇特」之表現似為文永九年「1272.2 開目抄」以前,又重視『對照錄』之筆跡鑑定,作為文永八年妥當也。
[對告]
不明。『高祖遺文錄』解題、『高祖年譜』為南部氏,『錄外考文』為南條氏,『縮冊遺文』為富木氏。但本文中見不到特定對告者之記述。
[真蹟]
真蹟斷簡,千葉縣小湊誕生寺他二十四個所分藏。
[寫本]
『本滿寺御書上』〈本滿寺發行〉一四六頁。
小乘大乘分別抄 文永八年 五○歲
夫所謂物之大小這一件事並沒有一定。一寸之物相對於一尺之物云小也;相對於五尺之男,六尺七尺之男云大男也。相對於外道之法,一切大小之佛教皆云大乘。「大法東漸(章安大師於法華玄義序云佛教東傳之景況為「大法東漸」)」、「通指佛教
以為大法(就此妙樂大師作如下之解釋「一般來說,通指佛教為大法」)」等之釋是也。若以佛教來說,佛於鹿野苑十二年所說之四阿含經等之一切小乘經,相對於其後所說之諸大乘經,名小乘經。又於諸大乘經中,若與其他之大乘經相比屬較劣的經典,亦可說為小乘經。大乘經典華嚴經十地品有「其余樂小法(樂其他之小法)」之文。天台大師於法華文句對此作如下之解釋「此小法非平常所說之小乘經,而是菩薩之五十二位中,相對於上位之十地之大法,下(貶低)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十位之大法而名其為小法」。
又法華經第一卷之方便品有如下之文「若以小乘化 乃至於一人
【我則墮慳貪(吝惜給眾生大乘之法之罪)此事為不可】」。天台、妙樂非只云阿含經為小乘,亦定華嚴經之別教及方等、般若經之通教、別教之大乘為小乘。又智証大師就法華玄義第一之
小乘大乘分別抄 一
小乘大乘分別抄 二
「【開】會小【乘】歸【入】大【乘】,是漸【教】頓【教】泯合」之釋,於授決集中這樣解釋「始自華嚴經終至般若經之【化法】四教(藏、通、別、圓四教)、八教(化法四教再加上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內】之權實之諸大乘經,釋為漸教和頓教;云泯合者,會八教而統合於一大圓教之事也」。又法華經壽量品有「樂於小法
德薄垢重者」之文。天台大師就此經文這樣解釋「此經文所云之小法非只指小乘經,又非單言諸大乘經,不說『【法華經本門壽量品所示之】久遠實成【之法門】』之華嚴經之圓【教】,乃至方等、般若及法華經迹門十四品之圓頓之大法,全都是小乘之法也。又華嚴經等之諸大乘經之教主之毘盧遮那法身、盧舍那報身、大日如來等皆小佛也」。
若根據此天台大師之御心,則法華經以外之涅槃經、大日經等之一切大【乘】小【乘】、權【教】實【教】、顯【教】密【教】等之諸經皆小乘經,八宗中非只俱舍宗、成實宗、律宗云小乘,【根據法華經以外之經典之】華嚴宗、法相宗、三論宗、真言宗等諸大乘宗亦為小乘宗,唯天台宗一宗可為實大乘宗(真實之大乘宗);於彼彼大乘宗所依之經經,佛絕未說給「二乘作佛、久遠實成」之最大法故也。這就譬如舉起一尺二尺之石的人,不能說是大力;舉起一丈二丈之石的人,才云大力。華嚴經之法界圓融四十一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覺之四十一位),般若經之混同無二(空無之法)、十八空(依此空無而立之內空、外空、內外空等之十八空)、乾惠地等之十地(十八空之修行位階之乾惠地等十地),瓔珞經之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之五十二位),仁王經之五十一位,藥師經之【藥師如來之】十二大願,雙觀經(無量壽經)【法藏比丘】之四十八願,大日經之真言及印契等,此等相對於【阿含經等之】小乘經則大法、秘法也;雖然如此,可是若相對於法華經之二乘作佛、久遠實成之法門則小乘之法也。就宛如一尺二尺相對於一丈二丈一樣。
又二乘作佛、久遠實成是法華經之肝用(主要之教說),若相對於諸經雖可云奇,然尚非法華經中之奇妙。謂一念三千之法門才是奇中之奇,妙中之妙,不僅華嚴、大日經沒說,就是八宗之祖師中,【天台大師外之】真言等七宗之人師連名稱都不知道,而天竺之大論師龍樹菩薩、天親菩薩雖然知道,但是將此珠深含於胸內,於外則未書顯之法門也。而就如「雨眾之三德(天竺之雨際外道從佛教盜取一切事物之本性的喜、憂、闇之三德而立教義)、米齊之六句(天竺勝論派之祖漚樓僧佉從佛教盜取「將存在分為實、德、業、大有、同異性、和合等六種」之法門而主張是自義)之盜取先佛
小乘大乘分別抄 三
小乘大乘分別抄 四
之教,華嚴宗之澄觀、真言宗之善無畏等盜取天台大師之一念三千之法門,而作為其各別所依之經之「心、佛及眾生
是三無差別」〔華嚴經〕之文之心,及「心之實相」〔大日經〕之文之神。如斯盜取而作為自宗宗旨之榮耀,非只如此,又還下天台本宗,說比華嚴宗、真言宗劣也。此等之人師雖非世間之盜人,然當為佛法之盜人也。此等之事當好好地尋明也。
又近頃,世間之天台宗之學者並諸宗之人人云,「法華經但只有二乘作佛、久遠實成也」。今反詰云,汝等既承伏「二乘作佛和久遠實成」但限法華經而諸經無,則此二個法門豈非奇中之奇乎。二乘作佛諸經無的話,則如果佛之御弟子頭陀(行法)第一之迦葉、智慧第一之舍利弗、神通第一之目連等十大弟子,【於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受記別之】千二百之羅漢,【法華經序品開頭之】萬二千之聲聞,【法華經壽量品所示之】無數億之二乘界【之人人】,自過去遠遠劫至未來無數劫都沒有值遇法華經的話,則當永成色心俱滅(灰身滅智)而永不成佛之人。此豈非大失乎。又二乘界不成佛的話,則供養迦葉等之梵天、帝釋、四眾、八部、比丘、比丘尼等之二界八番之眾,又當如何呢。又久遠實成不說於法華經的話,則三世諸佛將墮於無常遷滅(「常住不滅」之相對語)之法。譬如天即使有諸星,然無日月的話,則將無何作用。又即使有草木,然無大地的話,則究竟該如何是好呢。此乃就汝所承伏之事(「二乘作佛和久遠實成」但限法華經而諸經無)而說之話也。
若更以實勘之而言的話,若不說二乘作佛,則九界眾生將不能成佛。法華經之心,作為法爾(自然)的道理,一切眾生具足十界。譬如人,必以四大(地、水、火、風)造之,欠一大則不能成為人。非只一切眾生,十界之依正二法,非情草木,乃至一微塵,皆具足十界(又非只正報之十界眾生,其所居之環境世界之依報之草木及國土亦皆具足十界)。所以,若二乘界之眾生不成佛的話,則其餘八界所具之二乘界亦不能成佛。又其餘八界所具之二乘界不成佛的話,則其餘八界亦不能成佛。譬如有同父母之兄弟九人,其中二人被定為凡下,則其餘七人亦必當成為凡下者。佛和經(法華經)如父母;九界眾生,其之實子也。聲聞、緣覺二人若成永不成佛者,則【同兄弟之】菩薩、六凡(六道之凡夫)之七人豈可許得道乎。以法華經譬喻品「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其中眾生悉是吾子 乃至 唯我一人能為救護」之文,當可知之(一切眾生成佛之明白証據)。
又云菩薩者必起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盡誓願知、無上菩提誓願証)。若不成就第一之「眾生無邊誓願度」之願,則第四之「無上菩提
小乘大乘分別抄 五
小乘大乘分別抄 六
誓願証」之願就無法成就。於前四味之諸經,菩薩、凡夫可成佛,但二乘卻永不能成佛。因此,聰慧之菩薩也好、愚癡之六凡也好,共思我等皆可成佛,而二乘不成佛故,所以我等不入彼二乘之道者乃賢明也,這樣喜悅。另一方面,二乘懷嘆,「我等並非要入此道」這樣悲恐,但今於法華經給二乘成佛時,非只二乘成佛,亦顯說給彼九界之成佛。諸菩薩聞此法門而作如下之思「我等之想法愚癡也。於爾前之經經,二乘不能成佛的話,則【四弘誓願不滿足故】我等亦不能成佛也。所以說二乘永不成佛之事,決非只是二乘一人之悲嘆,我等亦定同樣悲嘆也」這樣來心得。
又以「壽量品之久遠實成,爾前之經經不說」之事來思維,則於法華經以前,非只經典,就連釋尊亦是天下第一之大妄語之人。【如此說者乃】,爾前之諸大乘經中第一之華嚴經及大日經等或云「始成正覺」、或云「我昔坐道場【得覺】」,就連釋尊自己說為「真實甚深」、「正直捨方便」之無量義經和法華經迹門之方便品亦說「我先道場【開覺】」、「我始坐道場【得覺】」等。此等之經文若從壽量品「然我實成佛已來
無量無邊」之文來思量的話,則豈非大妄語哉。釋尊之一身既為大妄語之身,其一身所備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諸法豈可為【真】實哉。大冰上所造之屋舍,迎春之時可不破哉。水中之滿月有實体哉。爾前之成佛、往生等,如水中之星月;爾前之成佛、往生等,如隨体之影。若以本門壽量品來見之,則一旦離開壽量品之智慧(久遠之佛智),那麼諸經之跨節(再往)也好、當分(一往)也好之得道共有名無實(只有名而無實体)也。
天台大師於【大蘇山的法華】道場獨覺知此法門(此二乘作佛和久遠實成之法門),撰給法華玄義十卷、法華文句十卷、摩訶止觀十卷等,書給諸經絕無二乘作佛、久遠實成此二個法門之由。此乃因為當時漢土南北之十師(江南之三師及北地之七師)迷於釋尊一代教相(教法)之淺深勝劣,而立三時、四時、五時、四宗、五宗、六宗、一音、半滿、三教、四教等種種之義,為了破此等之非義,先以眼前最容易理解之「二乘作佛及久遠實成之有無」這件事來定【法華經和】諸經之勝劣;但是【天台大師】並沒有許【其他諸經之】餘界(二乘以外之菩薩、凡夫等)之得道。其後華嚴宗所立之五教判,法相宗之三時教判,真言宗之顯密二教判、五藏教判、十住心教判,大日經義釋之四句教判等,則又是比南三北七之十師之義尚誤之教相也。此等,他師之事故,就且擱置。又自宗(天台法華宗)之學者中,迷於天台、妙樂、傳教大師之御釋,而有越來越多的人「爾前之經經雖無二乘作佛及久遠實成,然有【菩薩及凡夫等】餘界之得道」這樣言,並弘如是之邪義於日本國。【此故】他宗之人人於是得便(趁機
小乘大乘分別抄 七
小乘大乘分別抄 八
而入),而彌失(愈來愈滅失)天台宗矣。此等之學者,恰似比蜻蜓之陷蛛網(受騙於蜘蛛之網),渴鹿之逐陽炎(地面上似水的霧氣)還愚蠢還徒然也。這就例如文治五年七月源賴朝為了討伐陸奧守之藤原泰衡,而誑泰衡討伐義經(源賴朝之弟);平清盛為了滅源氏而取天下,於保元元年將伯父平馬介忠正斬首,為此所騙,源義朝亦殺了慈父為義一樣。此等皆淺見之人人之先例也。
與此相同的,見天台大師釋給法華經以外之經經絕無二乘作佛、久遠實成故,而認為「若如此的話,則菩薩之作佛、凡夫之往生於經經當有矣」,而於心中深信「我等並非二乘故,所以即使於爾前之經經亦可得道」。其中特別是觀無量壽經說九品往生乃易成就之願故,於是有人云「捨置法華經吧,唱念佛而生淨土,因而值觀音、勢至、阿彌陀佛,而可遂成佛」。當世之天台宗之人人以及諸宗之學者皆這樣認為。然若以佛之實義來言的話,則非只一切眾生之成佛,就是要出六道之生死而往生十方淨土之事,也必須依靠法華經之力也。例如日本國之人要入唐土之宮廷之事,必依日本國王之勅定一樣;離穢土而入淨土之事,必依法華經之力也。又例如庶民之女兒乃至關白大臣之女兒若下大王之種,則其所産之子必成為王矣。但若雖為大王之女,然懷妊臣下之種,則其子不能成為王。與此同樣的,【往】生十方淨土之場合,三乘(菩薩、緣覺、聲聞)、人、天、畜生等眾生,亦皆是成為【法華經大】王之種姓而往生的;【最終】皆可成佛之故也。與此相對的,阿含經如民女(庶民之女兒)之以民為夫,華嚴、方等、般若等如臣女之以臣為夫,又【修行】華嚴經、方等、般若、大日經等【所含】之圓教之菩薩等,如王女之以臣下為夫,就如其種不能成為王一樣,此等之教皆是不能生於淨土之法也。
又有聞法華經以前之華嚴、阿含、方等、般若等四時之諸經而出離六道之生死之人,但此亦非彼彼之經經之力也。而是於過去世聞法華經而下成佛之種之人,今世不待法華經而機根成熟故,以爾前之經經為緣而發得過去之法華經之種(讓過去之法華經之佛種發芽),而成佛往生也。這就好像生於無佛之世之緣覺,觀飛花落葉而証獨覺之菩提(悟無常),孝養父母者之生於梵天一樣。此等之場合,飛花落葉、孝養父母並非獨覺和梵天之果報之直接之原因,只是以此為緣而引起過去之修因(下過之因)而生於梵天,而証獨覺之菩提(得緣覺之果)。所以過去世尚未入小乘之三賢及四善根等之凡位之人,或連生於天上界之因的有漏禪定(普通的禪定)都未修的人,即使再怎麼觀月詠花,修孝養父母之善,也不能成為獨覺或生於色天。與此同樣的,過去沒植法華經之種(佛種)之人,雖侍華嚴經之席(聞華嚴經)仍不能登別教之初地、
小乘大乘分別抄 九
小乘大乘分別抄 一〇
圓教之初住之位,即使於鹿苑說教之砌(鹿野苑聞阿含經)但連見思【惑】都無法斷,又縱使聞觀無量壽經等也不能遂九品之往生,但只入大乘小乘之賢位(賢人之位),而不能登聖位。如是之人人,來到法華經之說法時,始於心田下佛種(成佛之種),其中有於一生之間登初地初住等之位者,也有行至涅槃之座(涅槃經之說法)乃至更行至【佛】滅後【之】未來而於是得果報之人。
另一方面,過去有植法華經之種之人人,隨結緣之厚薄,有以華嚴經為緣而登初地初住之人,也有以阿含經為緣而斷見思而成為二乘者,又有以觀無量壽經等之九品之行業(修行)為緣而往生【西方淨土】者,方等、般若亦以此可知矣(更有以方等部及般若部之諸經為緣而得脫者),然而此等【之得果】並非彼之經經之力,完全是法華經之力也。這就譬如人不知於民女下王之種(民女懷有王之種)而以為只是民之子,又不知於大臣等之女下王之種(大臣等之女懷有王之種)而以為只是臣下之子,雖如此,然若從大王來尋(探尋)之,則是等皆王種(可成王之種)一樣。【此故】爾前而至界外之人(於法華經以前之諸經得悟而登四聖之位之人人),若從法華經來尋之的話,則皆當為法華經之得道(是基於法華經之下種結緣之得道)也。又雖於過去世有植法華經之種然鈍根故,於爾前之經經未發得之人人,至法華經而確切得道。此就如同以爾前之經經為乳母,令育皇后所產之太子、王子,此子至法華經而成皇太子一樣。
又佛滅後,正法一千年之間,雖說不如佛在世之時,然過去植法華經之種而於法華經、涅槃經未能得覺之殘留者及佛在世時下法華經之種之人,眾多也。又雖是滅後,然法華經在故,自外道之法移往小乘經,自小乘經移往權大乘,自權大乘移往法華經之人,眾多也。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世親論師等是也。次之像法一千年雖不如正法時代,然於過去【世及】現在(今回之靈山之會座)植法華經之種之人人亦少許有之。然而漸漸地佛法澆薄(佛法之利益越來越減少),而宗宗之偏執堅硬如石,我慢之心高聳如山。到了像法時代末頃,因佛法而諍論興盛,其交戰沒有停止過。比起世間之罪,依佛法之失而墮無間地獄者,不知其數。今又入末法二百餘歲,於過去現在植法華經之種之人,終於沒有了。又雖有些微下種之人,然世間之大惡人及出世間之謗法者不知其數地充滿於國故,此些微之下種之人就譬如大火中之小水,大水中之小火,大海中之淡水,大地中之黃金等一樣【有等於沒有】,世上終於淨是惡業者矣。此等之人當然無過去之善業,而現在之善業則連一點徵兆也沒有。
又,或以彌陀之名號來誑惑人心,令捨法華經故,成了背上向下(背離上位而選
小乘大乘分別抄 一一
小乘大乘分別抄 一二
取下位)之罪。或立禪宗而稱教外【別傳】,輕蔑經典並非佛真實之法而起增上慢【之心】。或立法相宗、三論宗、華嚴宗而下(貶低)法華經。或稱真言宗、大日宗而說「法華經乃應身之釋迦如來所說之顯教,不及【大日法身所說之真言密教之】真言宗」等。因為這樣的原因,自然出來迷於法門者。又也有因為跟隨錯誤之師師而迷者,或亦有以元祖、論師、人師之迷法當作真實之法而長年來傳者。或亦有惡鬼天魔入替於身,而雖弘惡法然思為正法者。或亦有僅知小乘中之一部之小法,見修行大法(大乘)者,謂其乃錯誤這樣我慢,為了廣布自己之小法而彈壓大法秘法之山寺者。或又有因為名慈悲魔之魔入身,而身帶三衣一鉢行小乘之一法(小乘之戒律),不辨小乘之分際,見國中棟樑之比叡山如龍象之智者與自己之教有一分之不同,而認定其等乃邪見之惡人者。彼等以此惡見胡吹瞎說誑惑國主,唆使其不要歸依正法故,終成破國破佛之因緣。古代漢土殷之紂王之后妲己及周之幽王之后褒姒,心則溫柔,容姿亦比人出色,但因愚王(愚癡之紂王及幽王)之溺愛,而成亡國之緣。所謂當世之禪師、律師、念佛者之聖一、道隆、良觀、道阿彌、念阿彌等之法師們,【其姿就宛】如【好】食鳩鴿之糞【等骯髒的東西】,又似【美女】西施之誑惑吳王夫差一樣。或持小乘臭糞之驢乳之戒(不足取的小乘之戒律),(以降欠缺,想或許會述說奇特之法門―大乘中之大乘之一念三千法門)。
小乘大乘分別抄 一三
小乘大乘分別抄 一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