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3日 星期六

1278. 閻浮提中御書 ( 師子王御書 )


 

[解題]

前十三紙欠損,但依末尾之文,似是對帶著種種之供養參詣身延之檀越之感謝函。舉因誹謗正法之咎而蒙三災七難及種種現罰之先例,而督勵門下要持著師子王之子之自覺,並應自覺能以日蓮為師乃希有之事,要以這樣的心來精進。接著述云,若如經文則法華經之行者雖是肉眼然成天眼,故我日蓮能大略推知日本國七百餘年來法華經誹謗之歷史,而於「立正安國論」示今日本國即將亡國之因綠,然此預知能成為事實者,法華經之御力外無他也,儘管如此但不用故,遂入此身延山矣。最後對此檀越之來訪,是教主釋尊之御勸誘歟,還是過去宿習之御催促歟,這樣來表示感謝之意而結束本書信。

再者,關於五眼,於「1278. 六識事」有引『涅槃經』之文而作圖示,大致同旨趣也。

[書名]

『縮冊遺文』〈續集〉、『定本』為「師子王御書」,『新定』、『真蹟集成』、『日蓮大聖人御真蹟目錄』為「閻浮提中御書」。今本斷簡乃大石寺所藏,故尊重『新定』之題名。

[年系]

真蹟末尾見不到年次之記載。『定本』、『新定』、『日蓮大聖人御真蹟目錄』共作為弘安元年,今從之。

[對告]

不明。真蹟本信末尾見不到收件人姓名之記載。文中可見到拜訪身延之大聖人之記述,斷簡又為大石寺所藏,若以此來勘案,則想大概是駿河方面之檀越歟。

[真蹟]

真蹟斷簡,第十一紙後半十一行、第十二紙、第十三紙〈九行〉、第十四紙、第十五紙、第十六紙、第十七紙〈末紙〉,靜岡縣大石寺藏。

 

閻浮提中御書(師子王御書)    弘安一年    五七歲

                                           

〈前欠〉涅槃經云「閻浮提中飢餓劫起」,又云「又示現閻浮提中刀兵劫起」,又云「又示現閻浮提中疫病劫起」等。人王三十代,百濟國之聖明王渡釋迦像於我國。然王不用此故,三代遭佛罰。此乃因隱釋迦佛之失歟。□□念佛者等云此【釋迦像】為善光寺之阿彌陀佛,上自一人下至萬民皆遭迷惑。而怨憎顯此錯誤之日蓮之人,皆犯日蓮。【於是】天皆□此國。法華經第二卷之譬喻品云「見有讀誦書持經者,輕賤憎嫉而懷結恨」,又云「多病痟瘦」。第八卷之普賢菩薩勸發品云「諸惡重病」。又第二卷之譬喻品云「若從醫道,順方治病,更增他疾,或復致死」,又云「若自有病,無人救療,設服良藥,而復增劇」等。

弘法大師,「望後作戲論(相比於大日經,法華經乃無益之論也)」這樣說故,東寺一門,上自【仁和寺】御室下至一切東寺之門家遂皆謂法華經為戲論矣。叡山之座主【慈覺大師】並三千之大眾,及日本國之山寺一同云「□□□□□大日經」。智証大師(曾任園城寺最高之僧職)云「法華尚不及【大日經】」,於是園城寺之長吏並一國之末流皆云「法華經不及真言經」矣。用此三師之【教之】國主,終皇法盡矣。壽

                                                  

 

                                                  

永之亂,叡山明雲座主(叡山第五十五代座主)為義仲所殺;承久之亂,仁和寺御室之道助法親王,因想念被斬首之寵愛之侍童勢多迦,以致死去者,是也(正是其實証也)。於漢土,善無畏值閻魔【王】之責,而用善無畏之玄宗皇帝被安祿山所攻者,此也。

願我弟子等成為師子王之子,勿為群狐所笑。過去遠遠劫以來,如日蓮這樣捨身命而顯強敵之【罪】科之師,當難值也。國王之責尚且可怕,何況閻魔之責耶。日本國之責如水,淋濕之事勿恐。而閻魔之責如火,是要裸身跳進去的,要這樣思。大涅槃經之文之心是在說,信佛法而今度欲離生死之人,佛為了勸誡其稍有動搖之心,乃給與疫病,此為激勵之心也,勸誡之心也。日蓮,凡夫也;無天眼【通】故,連一紙也不能看穿;無宿命【通】故,不知三世。然而〈後欠〉。〈前欠〉涅槃經之文說云,學大乘之人〈後欠〉。〈前欠〉雖為天眼、惠眼、法眼,然如肉眼;法華經之行者雖為肉眼,然備天眼、惠眼、法眼、佛眼,這樣說。

就如此經文,日蓮雖為肉眼,然以天眼【通】、宿命【通】而能大略推察日本國七百餘歲來佛法流布之狀況、八宗十宗之邪正、漢土月氏之論師人師之勝劣、八萬【法藏】十二【部】之佛經之旨趣,所以能夠預知我朝當亡國之事,其準確宛如符契。此皆法華經之御力也。儘管如此,然國主卻接受讒臣等之凶言而怨嫉日蓮,雖思國主亦為凡夫故,會這樣做亦是道理也,而無退心,然也因此而度度遭怨嫉。

日蓮不是求名聞名利之美食之人故,力又不及,遂交往山林矣。然而凡夫故,難忍嚴寒,亦難禦炎熱。食物亦缺乏故,就如「列子」裏的爰旌目難忍萬里行中不吃一飯,孔子之孫子思不堪十旬九食(百日只吃九頓飯)一樣,日蓮亦讀經之音將絕,觀心【修行】之心亦疏矣。然而就在這樣之時,偶然地有了貴殿之來訪,此誠不可思為平常之事也。是教主釋尊之御勸誘歟,將又(或者,還是)過去宿習之御催促歟。種種之事紙上難盡【書】。恐恐謹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