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9日 星期二

~辭典~


 

~辭典~

 

一畫

一心法界

     於眾生之一心具足法界之義。『一生成佛抄』「以唯說顯所詮一心法界(我等一心具足法界之諸法)之旨,名為妙法,故云此經為『諸佛之智慧』也。一心法界之旨者,十界三千之依正色心(十界正報之色心及依報之三千諸法)、非情草木、虛空剎土,何者也不除,一塵也不剩地收於一念之心,指此一念之心遍滿法界而云為萬法也。以覺知此理,可云為一心法界也」這樣說明〈1255. 一生成佛抄P1〉。即三千諸法收於一念,同時又與所謂「眾生之一念遍滿於法界全体」之「一念三千」同義。

 

一念三千

於凡夫起一念之心中,具足「以三千法數來表示」之一切諸法,謂一念三千。有天台所說之「理之一念三千」和宗祖所示之「事之一念三千」。一念三千義本身雖是天台大師於『摩訶止觀』卷五始示之深義,然宗祖將其規定為立於迹門之「理具之一念三千」,而相對於此,判定立足於本門之「事之一念三千」才是末法眾生救濟之佛種。

「三千法數」者,『華嚴經』所說之十界,互具成百法界,乘上見於『法華經』方便品之十如是,再乘上『大智度論』所說之三世間而成三千諸法。

「理」者,指理論上、可能性上,凡夫之一念具足三千諸法。天台大師基於『法華經』方便品之十如實相等而於『摩訶止觀』卷五說示之一念三千即是「理之一念三千」。

「事」者,就是將本佛之因果及國土以「事」來表現者也。因在本門壽量品開顯釋尊久遠之本地,揭示了久遠實成之釋尊之本因、本果及本國土,而成立了真實之「事之一念三千」,至此,眾生心所具之「理之一念三千」才轉換成基於本因、本果及本國土之「事之一念三千」,此「事之一念三千」包於妙法蓮華經五字內,於眾生受持此五字時自然讓與,於此成就了眾生心事具之一念三千,而始完成凡夫成佛之筋道。所以這樣成就的「事之一念三千」正是引導末法眾生於成佛之佛種。

 

一念信解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所說之語。在說「聞壽量品所揭示的釋尊之久遠實成,縱使只是一瞬間信解」之事。於同品有說作為「修行法華經的初心之行者」的功德之四信五品(現在四信.滅後五品),而一念信解相當於現在四信之第一信。

     宗祖於『四信五品抄』述云「如同荊溪妙樂大師文句記所說一念信解者(一念起信解之心),即是本門立行之首(修行法華經本門之人之基本之位)現在四信之初佛在世四信中最初之「一念信解」與滅後五品第一佛滅後五品中最初之「初隨喜品」,此二處一同為納百界千如、一念三千之寶之(裝東西的小箱子),十方三世諸佛出生之門也」〈1277.4.10 四信五品抄P2〉,此正是在說「一念信解」和「初隨喜」共配當於六即位第二之名字即,並規定「名字即」為南無妙法蓮華經之「受持唱題行」之本位。

 

*一念隨喜

     一念指一瞬間的思緒,所以「一念隨喜」就是在說,即使只是一瞬間起歡喜之思緒。隨喜者,隨順而歡喜之意。『法華經』法師品第十有「佛告藥王 又如來滅度之後 若有人 聞妙法華經 乃至一偈一句 一念隨喜者 我亦與授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之文,就是在說,聞『法華經』,即使只是一瞬間隨喜之人,也能成佛。

     與『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所說之「四信五品」中的滅後五品之最初位的「初隨喜」同義。

     於『唱法華題目抄』中有言及。

 

*一品二半

為『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一品和「從地涌出品第十五」後半部分〈從「爾時釋迦牟尼佛 告彌勒菩薩 善哉善哉 阿逸多 乃能問佛 如是大事」至品末〉及「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前半部分〈從開頭至「佛名聞十方 廣饒益眾生 一切具善根 以助無上心」止〉之總稱,相當於本門之正宗分。

涌出品後半揭示釋尊和地涌菩薩的師弟之因緣,而略示久遠實成;壽量品則專說佛之久遠實成;分別功德品前半則說示「聞佛壽長遠而信心歡喜的菩薩」之功德。

又此「一品二半」有二個意義之「一品二半」。

第一個意義之「一品二半」如「1273.4.25 觀心本尊抄 第六章第一節」「又第四重之本門十四品一經中亦有序、正、流通三段。即涌出品之前半品爲序分,壽量品與前後之二半(涌出品後半及分別功德品之前半)此一品二半爲正宗分,其餘分別功德品後半至普賢菩薩勸發品之十一品半及結經「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之一卷為流通分也。論其教主(於此本門正宗之一品二半所開顯之教主)則非始成正覺之釋尊,而是五百塵點劫之久遠之昔已成道之久遠實成之釋尊也。從而所説之法門與迹門之本無今有之百界千如之法門亦如天地(隔如天地)。於十界久遠之上國土世間既顯(即非只顯正報之十界之久遠常住,連依報之國土世間之常住都顯,三千世間之永遠性被確立故),一念三千殆隔竹膜矣(此本門之教相門之一念三千與觀心門之事之一念三千之間已經是只隔竹之內膜矣)。又迹門並前四味之爾前經、無量義經、涅槃經等之已、今、當之三説悉隨他意(對應眾生之機根之方便之教),所以易信易解;相對於此,本門之教乃三説之外(超過已今當三說)之難信難解、隨自意(只明佛之本意之隨自意之真實義)也」之文所述,是本門三段〈脫益三段〉之正宗分,為通常所云的「一品二半」。其意義則如『法華取要抄』「問曰,那本門十四品之(意)如何。答曰,於本門有二(意)。一, 涌出品前半,『釋尊略示久遠之成道』之略開近顯遠,為令法華以前之前四味(四十餘年之說法)並法華經迹門之在世之諸眾得脫也。二,自涌出品之「動執生疑」(聽了釋尊之略開近顯遠之彌勒述其疑惑並願釋尊為滅後未來而詳演說令開解)之一半(後半品)並壽量品、分別功德品之前半品,以上一品二半名廣開近顯遠(明確詳述釋尊五百塵點之久遠之成道),則一向為滅後之人人而說法也」之文所述〈1274.5.24前後半年 法華取要抄P8〉,正是在明示相對於「略開近顯遠」是為了在世脫益之眾生而說,「廣開近顯遠」之「一品二半」則確切地是為了滅後末法之眾生而說示。

第二個意義之「一品二半」如「1273.4.25 觀心本尊抄 第六章第一節.第二節」「又最後之第五重,於如上之通常本門之三段外,有更進一步改變觀點的本門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即「本法三段」)。自過去三千塵點劫之大通佛之時,第十六王子釋迦菩薩說法華經以後之經典,乃至現在之釋尊所說之華嚴經等之前四味之諸經,乃至法華經迹門十四品、涅槃經等之一代五十餘年之諸經,且非只如此,十方三世諸佛之微塵之經經,皆是為了顯說法華經之壽量品及其所詮之佛種妙法五字(妙法蓮華經)之序分也。詮顯此佛種妙法五字之如來壽量品一品及其前後二半之「一品二半」以外之諸經,相對於此「一品二半」,名小乘教、邪見教(非如來之正見故)未得道教(沒說「得道之根本」之「種、熟、脫之始終」故)、覆相教(未開顯久遠之本地故)是也。若論其機(接受此等之教之機根)則徳薄(忘失佛種之恩德故德薄)垢重(見思煩惱之垢重)、幼稚(不知久遠之本佛故幼稚)、貧窮(不持佛種故貧窮)、孤露(無法感受本佛之慈悲故孤露),總之不知(指久遠之釋尊)故而同禽獸也。-----以本門論之,則序、正、流通之三段一向以末法之初爲正機(末法之初之人人為救濟之對象)。所謂一往從經文上見之時,以久種爲下種(對於在久遠之過去下了佛種之眾生),大通、前四味、迹門爲熟(因大通智勝佛之第十六王子之釋迦菩薩之法華經之說法至今日釋尊法華經以前四十二年之諸經及法華經迹門之說法而調熟機根),至本門令登等妙(至本門之一品二半,令登等覺、妙覺之極位)而令蒙脫益。然再往見之(改以其真意來拜見時),則不似迹門只於流通分說末法為正之意,本門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段倶以末法之始爲(正意)。在世之本門(釋尊於靈鷲山所說之法華經本門之正宗分之教)與末法之初應弘之流通分之教一同純圓(純粹之圓教)也;但彼脱,此種也(相對於釋尊在世之本門乃對過去接受下種之眾生令其蒙受解脫之利益之時,末法之初乃對未持「過去下種」之眾生下佛種之時也);彼一品二半,此但題目之五字也(所以在世之本門之正宗分說一品二半之教法,流通分之末法之初但宣布題目五字妙法蓮華經之末法下種之要法也)」之文所述,在示「本法三段」之正宗分之一品二半之意義的同時,更明示於末法但宣題目五字妙法蓮華經之末法下種之要法也。

 

*一大秘法

最大事的秘法,「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五字七字之事。和「一大事之秘法」同義,亦說為一秘。『曾谷入道殿許御書』有「大覺世尊以佛眼鑑知於末法,為令對治此逆謗(五逆、謗法)二罪,留置【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一大秘法」之文〈1275.3.10 曾谷入道殿許御書P10〉,並就一大秘法說明云「爾時大覺世尊(釋尊)演說壽量品,然後於神力品示現十神力(十種之神通力)而付囑於四大菩薩。其所囑之法何物乎,法華經【一部】之中捨廣取略,【更】捨略取要,所謂妙法蓮華經之五字,名体宗用教之五重玄(具備法華經之「名稱」和「体理」和「修行」和「力用」和「教相」之五個深義之妙法蓮華經之五字)也」〈1275.3.10 曾谷入道殿許御書P13〉。雖沒有觸及此妙法蓮華經之一大秘法和所謂三大秘法的關係,但想定為一大秘法=逆緣,三大秘法=順緣,這樣的分別。

 

二畫

*十界

     將迷和悟的世界分為十種,謂十界,亦說為十法界。即地獄界.餓鬼界.畜生界.修羅界.人界.天界.聲聞界.緣覺界.菩薩界.佛界等十種。地獄界至天界為凡夫迷的世界,謂六道。聲聞界至佛界為聖者悟的世界,謂四聖。

 

*十法界

     天台教學將有情的生存領域分成十種,即地獄界.餓鬼界.畜生界.修羅界.人界.天界.聲聞界.緣覺界.菩薩界.佛界。和十界同義。

     可見於『觀心本尊抄』「天台大師摩訶止觀第五云夫眾生之一念之心具十法界,其中每一法界又各具十法界,相乘則成百法界。而一法界又具三十種世間,則百法界合計即具三千種世間」之文〈1273.4.25觀心本尊抄 第一章第一節〉。

 

*十界本有

從地獄界到佛界之十界眾生本然具備之事謂十界本有。見於『上野殿後家尼御返事』「又壽量品云『我實成佛已來 無量無邊【百千萬億 那由他劫】』。此經文所云之『我』者,【佛也,又】十界也。十界本有之佛故住於淨土也」之文〈1274.7.11 上野殿後家尼御返事P4〉。

 

*十界互具

     十種生存領域之十法界互相具備之事謂十界互具。即十界每一界都具有其他九界之意。此是基於『法華經』的開會思想而成立之義,依此揭示了地獄之眾生亦得成佛,佛之性亦具煩惱。是即所謂「從地獄界到佛界的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的平等思想。

     天台智顗於『摩訶止觀』卷五所說示的一念三千雖說是由「十界互具」和「十如是」和「三世間」所構成,但主要乃基於「十如實相」,而與此相對的,宗祖則主張以「十界互具」為中心的一念三千。

     可見於『八宗違目抄』「|--- 圓 教-------- 不思議十界互具」之文〈1273. 八宗違目抄P8〉。

 

*十號

     對佛的十種稱號。亦說為如來十號.十種通號,又被用作佛的代名詞。

     (1) 如來。完成修行的人。理想的人格。

    (2) 應供。應受供養之意,值得受人天供養.尊敬的人。

    (3) 正遍知。正確認識真理的人。

    (4) 明行足。三種神通力和行完全具足的人。

     (5) 善逝。能脫卻迷之世界的人。

     (6) 世間解。能盡知世間之事的人。

     (7) 無上士。無比出眾的人。

     (8) 調御丈夫。像調練馬一樣,能調伏制御眾生的人。

     (9) 天人師。為天上之神神和人之導師的人。

   (10) 佛世尊。佛者覺醒的人之意,世尊者受世間一切之人所尊敬的人之意。

     亦有將佛和世尊分開而作為十一號的,又有將如來至佛之十號總稱為世尊的。

     於『國府尼御前御書』有述云「釋之心在說,供養末代之法華經之行者,其功德超過供養十號具足之如來」〈1275.6.16 國府尼御前御書P1〉。

 

*十如是

     在說一切事物.事象以所謂「相.性.体.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之十個狀態存在並生起之義。為從十個側面來說明諸法之語,亦云為十如.十如境。於『法華經』方便品第二有說「佛所成就 第一希有 難解之法 唯佛與佛 乃能究盡 諸法實相。所謂諸法 如是相 如是性 如是体 如是力 如是作 如是因 如是緣 如是果 如是報 如是本末究竟等」。「如是」意味著中道實相,而此「十如是」揭示了諸法之實相,故亦稱為「十如實相」。

     (1)相。相狀之意,顯於外表的形及姿。

     (2)性。不改之意,內在的本性。

     (3)体。統一「相」及「性」的主体。

     (4)力。「体」所具備的潛在能力。

     (5)作。「力」表現於外的作用。

     (6)因。招來「果」的直接的原因。

     (7)緣。補助「因」的間接的原因。

     (8)果。由「因」和「緣」所生的結果。

     (9)報。基於因果的後世之報果。

     (10)本末究竟等。在謂從本(指「相」)至末(指「報」)之原理是一貫的,其究竟乃同一之實相也。

其中「相性体」之「三如是」為諸法之本体,「力作因緣果報」之「六如是」則表其種種之機能面。此「十如實相」乃構成「一念三千」之重要的要素,「十如是」之文要約地示法華經之「開會之義」,依此意被呼為「略開三顯一」。宗祖日蓮大聖人於十如是中,以「相如是」作為所謂「內具之外表現」之「事之一念三千」之通義而尊重之。

 

*十如實相

『法華經』方便品所說之「十如是」乃一切事物真實之姿(即諸法實相),「十如實相」就是在表此義之語。於「方便品」有說「佛所成就 第一希有 難解之法 唯佛與佛 乃能究盡 諸法實相。所謂諸法 如是相 如是性 如是体 如是力 如是作 如是因 如是緣 如是果 如是報 如是本末究竟等」。『十章抄』有「一念三千法門之出處雖然是法華經迹門方便品之『略開三(三乘)顯一(一乘)』段之十如實相之經文,但義分限於本門(其義乃來到法華經之本門始成立)」〈1269. 十章抄P3〉,指出「十如實相」乃一念三千之重要構成要素。

 

*十信

別教及圓教菩薩五十二位之修行位內,最初之十信位之事。為別教之外凡位,圓教之內凡位,亦云十信心.十心。於『1258. 四教略名目』說云「十信。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四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戒心。八捨心。九回向心。十願心」。

(1)信心。信佛性常住之理之位。

(2)念心。憶念信心而不忘之位。

(3)精進。一意專心努力之位。

(4)心。智慧對佛性之理思維之位。

(5)定心。定心於佛性之理之位。

(6)不退心。禪定之德不退之位。

(7)戒心。持戒清淨之位。

(8)捨心。捨欲心而護法之位。

(9)回向心。回向佛心之位。

(10)願心。隨順「十方佛土之願」之位。

再者,別教和圓教雖皆以十信為首,但五十二位之位階並不相稱,圓教之十信相當於別教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又別教之十信位為伏界內之見思惑之伏忍位,而圓教之十信位則是斷見思.塵沙兩惑而得六根清淨之位。

 

*十住

別教菩薩應修行的五十二個階段中,第十一位至第二十位之位階之事。讓心安住於真實之空理,故稱住。若依『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則十住如下。

(1)發心住。成就前位之「十信」而欲廣求智慧之位。

(2)治地心住。常修空觀而讓心保持清淨之位。

(3)修行心住。修行數多善法之位。

(4)生貴心住。深深理解諸法之因緣假和合.無我之理,而本性清淨之位。

(5)方便心住。修無量之善根來作為空觀之方便之位。

(6)正心住。空觀之智慧成就之位。

(7)不退心住。証得空理而不退之位。

(8)童真心住。不起邪見,不破菩提心之位。

(9)法王子心住。深深体得佛之教義,而於未來受佛位之位。

(10)灌頂心住。觀空.無相而得無生智之位。

在別教「十住」為內凡位,斷見思惑而証空理故,作爲「入空之位」。於圓教之五十二位,則十住相當於別教之十地,為最初之聖位。

 

*十行

別教菩薩五十二個修行位階中,第二十一位至第三十位之十個位階之事。在十信.十住自利滿足後行他利之位,亦云十行心。十行如下。

(1)歡喜行。悟一切諸法之空理而不惑於邪見之位。

(2)饒益行。常教化利益眾生之位。

(3)無瞋恨行。常忍而不恨人之位。亦稱無違逆行。

(4)無盡行。不為苦惱所敗地精進而欲救濟眾生之位。亦稱無屈撓行。

(5)離痴亂行。不為無明所亂之位。亦稱無礙亂行。

(6)善現行。常現生於佛國中之位。

(7)無著行。不執著於空有二見之位。

(8)尊重行。成就難得之善根之位。亦稱難得行。

(9)善法行。說法而授人之位。

(10)真實行。悟中道真實之理法之位。

關於十行位,天台在『四教義』卷九稱此為六種性中之性種性(不住於空來分別一切法,並能教化眾生之位),內凡(接近真實之悟之凡夫)之位。

在圓教,因十住相當於別教之十地,所以十行之第一行等於別教之等覺,第二行等於別教之妙覺。記於『1258. 四教略名目』。

 

*十回向

別教菩薩五十二個修行位階中,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之十個位階之事。回向是將自己所修之功德廣回轉於眾生以期自他皆成佛之階段。亦稱十向.十回向心。

(1)救護一切眾生離相回向心。以無相心入六道,並實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而一面救護一切眾生一面離眾生相之位。

(2)不壞回向心。隨順三寶而得堅固的信心,並深深通達諸法而觀得一切法之空理之位。

(3)等一切佛回向心。於三世修行佛法之位。

(4)至一切處回向心。詣一切佛所而恭敬供養諸佛之位。

(5)無盡功德藏回向心。回向無盡之善根而修佛事,並進一步得無數之功德之位。

(6)隨順平等善根回向心。平等地施善根而利益眾生,並觀善惡不二之義之位。

(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心。觀「一切眾生之行為乃善惡不二又一相」之位。

(8 )如相回向心。習得中道之理而照見諸法實相之位。

(9)無縳解脫回向心。深入智慧之門而了知一切諸法之差別和平等兩相,並離一切執著之位。

(10)法界無量回向心。以無量之智慧照見一切世間並於一切法得自在而成就平等正觀之位。

別教之十回向就在「斷無明之聖位」之前,內凡最高位,但圓教之十回向則是已斷二十品之無明之聖位。

 

*十地

將到達佛悟之修行階段分類成十種,云十地。地為梵語之譯,住處或住持.生成之意。謂住於其位,依其位所持之法而生成果之意。十地有諸說,其中別教之十地為菩薩五十二個修行位階中,第四十一位至第五十位之十個位階之事,是斷無明惑而証得中道之理的過程。

(1)歡喜地。初成聖者而証得一分中道之理,而大生歡喜之位。

(2)離垢地。雖入眾生界的煩惱之垢中,卻能離其垢之位。

(3)發光地。發出智慧之光明之位。

(4)焰慧地。燒煩惱薪的智慧之焰增上之位。

(5)難勝地。戰勝難斷的無明惑之位。

(6)現前地。清淨的真如和最勝智現前之位。

(7)遠行地。得中道而念念向上地,而遠出並超過世間和二乘道之位。

(8)不動地。安住於中道之理而不動遙之位。

(9)善慧地。依善巧之慧觀而普說法之位。

(10)法雲地。說法如雲般降無量無邊之法雨,並以真理盡覆一切之位。

以上為別教之十地,而相對於此,圓教則是從最初修一念三千而証得中道實相之理故,所以已在五十二位最初之初住開始斷無明,而於十地滿後成為斷四十品之無明之位。

 

*十軍

亦說為十魔。將惱亂修禪人之煩惱說為魔軍,並將其分成十種類,又云為十軍魔.十種魔軍.十魔。十種之魔軍如下:

1.欲望

2.憂愁

3.飢渴

4.渴愛(愛著五欲)

5.睡眠

6.怖畏(恐懼,害怕)

7.疑悔(懷疑並後悔)

8.瞋恚(憤怒)

9.利養虛稱(求名求利)

10.自高慢人(驕傲自滿而貶低他人)

『弁殿御返事』有「第六天魔王發動十魔之軍勢,與法華經之行者於生死海之海中,展開爭奪同居穢土(娑婆世界)之戰」之文〈1273.9.19 弁殿御返事P1〉,在述說第六天魔王有十軍之麾下。

 

*人法

     人與法之並稱。人者能說之佛,法者所說之教法。又亦以能弘者作為人,所弘之教作為法。見於『1278. 秀句十勝抄』。

 

*二乘作佛

聲聞、緣覺之二乘成佛之事。於『法華經』前半十四品之迹門始揭示之佛說。若從大乘菩薩之立場來看,則二乘乃是「只求自己之完成而不以他人之救濟為目標」的利己主義者,故被呼為小乘,又不以真實之成佛為志向故,被當作敗種、根敗。又二乘欲脫迷苦之世界至悟之境地,而燒盡自身之色身(肉体)且滅失盡心智(云灰身滅智),結果亦滅了至菩提的可能性故,遂不能成佛。至『法華經』迹門,二乘被開會於一佛乘(人開會)而說其成佛之筋道及認可,於此成立了十界互具.一切皆成之義。對上根、中根、下根之三種聲聞以三周說法(法說周、譬說周、因緣周)而各各給與未來成佛之保証。與本門所說之久遠實成共為一念三千義之重要構成要素。

 

*二處三會

      釋尊說『法華經』之二個場所和三個會座之事。二處者,靈鷲山和虛空。三會者,前靈山會(從序品至法師品)、虛空會(從寶塔品至囑累品)和後靈山會(藥王品以下)。說於『南條兵衛七郎殿御書』「而多寶佛及其寶塔一同從大地涌出,帶來此事(法華經之說法)真實之証明,十方世界來集之分身諸佛亦以廣長舌相(到達)大梵天宮,同樣來証明此事乃真實也。此,法華經二處三會之二界八番之一切聽眾皆見聞之事實也」之文〈1264.12.13 南條兵衛七郎殿御書P2〉。

 

*二界八番

      『法華經』序品第一之說法座上列座之三眾(聲聞眾.菩薩眾.雜眾)中第三之雜眾之事。二界為三界中之欲界和色界之事。八番則為欲界天(六欲天).色界天.龍王.緊那羅.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人王民眾。 


*八相作佛

     釋尊為了救結緣深之眾生而在此世所示的八種姿,亦云為八相成道.八相示現。作佛.成道雖為八相之一相,但開悟乃八相之中心,故以此來稱呼。

     1.下天(降都率)。自都率天觀五事(機.國.種姓.父.母)而乘白象降下於此世之事。

     2.託胎(入胎)。從佛母(摩耶夫人)之右脇宿於胎內之事。

     3.出胎(降誕)。自佛母之右脇出之事。

     4.出家。於十九歲感世之無常而離王宮入修行生活之事。

     5.降魔。坐於菩提樹下破魔王之事。

     6.成道。大悟而得無上道之事。

     7.轉法輪。成道後五十年間說所悟之內容而教化眾生之事。

     8.入涅槃(入滅)。於八十歲化緣盡而顯「方便現涅槃」之相之事。

 

三畫

*三大秘法

      宗祖為了末法修行之要諦及目標而說示的三個最重要法門,謂本門之本尊.本門之戒壇.本門之題目。亦呼為「壽量品事之三大事」。宗祖立教開宗以來,一貫以『法華經』作為釋尊本懷之所說,並以依其流布來救日本國為目標,但以文永八年〈公元1271年〉龍口法難為契機而得上行菩薩及不輕菩薩之自覺,同時斷定末法只限逆緣毒鼓之下種益,承此而開示於末法作為妙法修行之要諦的三大秘法。於文永十一年〈公元1274年〉五月頃所撰述的『法華取要抄』雖還沒有使用所謂「三大秘法」之稱呼,然在「問云,如來滅後二千餘年,龍樹、天親、天台、傳教所殘(未弘而留至末法來弘)之秘法何物乎。答曰,本門之本尊、本門之戒壇與本門之題目五字也」之文段中〈1274.5.24前後半年 法華取要抄P12〉已揭示其名目。關於此文之內容,在建治二年〈公元1276年〉七月之『報恩抄』雖有就本尊.題目加以說明,但戒壇則只見到名目。相對於此,年系為弘安四年〈公元1281年〉四月的『三大秘法稟承事』則對戒壇有詳釋,但同書無現存真蹟,古來多有偽撰之說。

     (1)本門之本尊。在佐渡以前之『唱法華題目抄』〈1260.5.28〉雖示「以『法華經』一部或題目定為本尊,又能夠之人,可造釋迦如來、多寶佛之畫像或木像奉立於法華經之左右,又更加能夠之人,可造十方諸佛、普賢菩薩等之畫像或木像」之旨,然於『觀心本尊抄』〈1273.4.25〉及『報恩抄』〈1276.7.21〉則說以「本門之教主釋尊並以上行等四菩薩為脇士」之形作為本尊。宗祖雖是基於『觀心本尊抄』之所說而始圖顯十界互具之曼陀羅本尊,但一般則將其說明為是借『法華經』虛空會之相貌而顯久遠實成之釋尊為本尊。然而,以曼陀羅本尊中央所大書的「南無妙法蓮華經 日蓮(花押)」為中心來拜的時候,則可想知其乃「受持"具備了釋尊之因行果德之二法"的妙法蓮華經之五字七字而成就了觀心」之宗祖之姿,又可想知其正表現出「於"接受了結要付屬"之上行菩薩的自覺上而要在末法弘宣此妙法蓮華經之曼陀羅本尊」之宗祖之姿。對於這樣的解釋,從①弘安元年九月的『本尊問答抄』「問云,末代惡世之凡夫應以何物定為本尊乎。答云,應以法華經之題目為本尊」之明言1278.9. 本尊問答抄P1,及②進入弘安年間急增的「已稟告於法華經之御寶前了」之表現,③更者還有從弘安元年四月到六月可見到的宗祖之花押從バン字向ボロン字來變化等,可以想知此時期宗祖的本尊意識正從釋尊(一尊四士)向『法華經』之題目(曼陀羅本尊)來移行。

      (2)本門之戒壇。如前所述,關於戒壇唯一有具說的『三大秘法稟承事』有「戒壇者,王法冥佛法,佛法合王法(國法和佛法之精神成為一体),王臣一同持本門三秘密之法,將有德王、覺德比丘之古事績移於末法濁惡之世來實現時,頒下勅宣及御教書,尋似靈山淨土之最勝地,可建立【成為法華經修行之道場之】戒壇者歟。可待時耳。云事之戒法者(此)也。非只三國(月氏、漢土、日本)並一閻浮提之人懺悔滅罪之戒法,亦當為大梵天王、帝釋等自天下來並肩一同修行之戒壇也」這樣的記述〈1281.4.8 三大秘法稟承事P4〉。此乃按照『涅槃經』所說的覺德比丘、有德王之先例而敘述的理想,即王法和佛法冥合而依勅宣於最勝之地建立戒壇,但同書有真偽論之事如前述。關於戒壇古來有「事戒壇說」和「理戒壇說」,事戒壇說即是建造建築物作為戒壇,理戒壇說則是認為信.証之宗教的体驗之極地即是戒壇,但綜合宗祖之言說來判斷時,則可以想知還是建造建築物作為戒壇是其本意。然而,對效法不輕菩薩之先例而決定要依逆緣毒鼓之折伏行來對眾生施行下種益之宗祖而言,可以想知這樣的順緣世界徹底是在遙遠的彼方,且是將來才可能實現的信仰之理想世界。

     (3)本門之題目。『法華經』題目之重要性雖很早即主張,但在佐渡流罪時始於『開目抄』〈1272.2〉、『觀心本尊抄』〈1273.4.25〉從①妙法蓮華經之五字七字乃上行所傳之結要付屬之要法並令授與末代幼稚者,②名.体.宗.用.教之五重玄具足之題目也,③同時包含釋尊之因行果德之二法,等之事來揭示本門之題目與「事之一念三千」有著「表裏一体」的關係。又定義內包三大秘法全体之一大秘法,而說示依其受持之一行而成立凡夫成道之旨。又定義三大秘法=順緣,一大秘法=逆緣。如(1)本門之本尊所觸及的,推測弘安元年頃宗祖的本尊意識從釋尊(一尊四士)向『法華經』之題目(曼陀羅本尊)來移行,但可以想知的,伴隨著此移行宗祖做出了所謂「從釋尊脫益的法華一部向上行下種益的法華題目來移行」之明確的選擇。

〔關連語〕

*一大秘法

最大事的秘法,「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五字七字之事。和「一大事之秘法」同義,亦說為一秘。『曾谷入道殿許御書』有「大覺世尊以佛眼鑑知於末法,為令對治此逆謗(五逆、謗法)二罪,留置【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一大秘法」之文〈1275.3.10 曾谷入道殿許御書P10〉,並就一大秘法說明云「爾時大覺世尊(釋尊)演說壽量品,然後於神力品示現十神力(十種之神通力)而付囑於四大菩薩。其所囑之法何物乎,法華經【一部】之中捨廣取略,【更】捨略取要,所謂妙法蓮華經之五字,名体宗用教之五重玄(具備法華經之「名稱」和「体理」和「修行」和「力用」和「教相」之五個深義之妙法蓮華經之五字)也」〈1275.3.10 曾谷入道殿許御書P13〉。雖沒有觸及此妙法蓮華經之一大秘法和所謂三大秘法的關係,但想定為一大秘法=逆緣,三大秘法=順緣,這樣的分別。

*本尊

    1.一般在說作為供養禮拜的對象而安置的主要之尊像。又和脇士及眷屬等作區別而云中尊為本尊,又一堂.一寺雖有許多尊像然以特別重要者作為本尊。

    2.宗祖定『法華經』之本門為佛教的中心,所以說向「本門之本尊」久遠實成之釋尊的歸依。實際上可想定,宗祖於其一生中,以釋尊一体佛和『法華經』二十八品作為自己之本尊來禮拜。又富木常忍等檀越亦有造釋尊像。另一方面,以文永八年〈公元1271年〉之龍口法難和其後之佐渡流罪為契機而立於上行菩薩之自覺的宗祖,全心全意以「自釋尊付屬『法華經』之要法南無妙法蓮華經並於末法弘宣」這樣的意義而書顯十界曼陀羅本尊來授與門下。又御書中建治二年〈公元1276年〉之『報恩抄』「日本乃至一閻浮提皆應一同以本門之教主釋尊為本尊;所謂寶塔內之釋迦佛和多寶佛,又寶塔外之諸佛,並以上行等之四菩薩為脇士也」〈1276.7.21 報恩抄 第四十八節〉這樣明言「釋尊本尊」,但二年後的弘安元年於『1278.9. 本尊問答抄』則「問云,末代惡世之凡夫應以何物定為本尊乎。答云,應以法華經之題目為本尊」〈1278.9. 本尊問答抄P1〉這樣明示「法華經之題目」=曼陀羅本尊。古來稱前者為人本尊,後者為法本尊,然哪個才是宗祖的本意呢,又應如何看待兩者之間的關係呢,古來一直被討論著,但尚未見到解決。然而,如果將其作為一連的現象而從時間順序上來看的話,則也可以看成是:以建治到弘安的交接頃〈建治四年二月二十九日改元為弘安〉為契機,宗祖的本尊意識從「釋尊本尊」向「曼陀羅本尊」來變化。此外在日蓮諸門家,亦可見到「首題本尊」(五字之大曼荼羅)、一尊四士本尊(釋尊和脇士四菩薩)、一塔兩尊四士(虛空會結要付屬之儀相)等諸形態。

*戒壇

         舉行授戒儀式之場所。於日本以天平勝寶七年〈公元755年〉在奈良東大寺建立的戒壇為嚆矢,後於天平寶字五年〈公元761年〉又在下野藥師寺和筑紫觀世音寺建立戒壇,而合稱為「天下三戒壇」,但均為小乘之戒壇

         日本天台宗之開祖.傳教大師最澄〈公元767~822年〉基於『梵網經』而主張大乘菩薩戒之獨立,並努力要在比叡山建立大乘圓頓戒壇,最後終於在最澄沒後的天長三年〈公元826年〉七月朝廷勅下戒壇建立之宣旨,而於翌年五月建立了戒壇院。

          宗祖在建治二年〈公元1276年〉七月之『報恩抄』中雖有述及末法應流布之三大秘法,但沒有示第二.本門戒壇之具体相。

*題目

         『法華經』之題號同時也是肝要之「妙法蓮華經」五字,及於此五字加上南無而唱誦的「南無妙法蓮華經」七字之事。宗祖規定為末法流布之要法的三大秘法之一的「本門之題目」之事。


*三身

法、報、應三身。

第一法身者,所証之理境,指無始無終、非因非果之真理。

第二報身者,体得真理的佛之能証之智慧,又謂体得此智慧之佛身。具備因行和果德。基本上為有始無終之存在。(又報身者,作為菩薩於因位時所立之誓願與所修之因行之報而出現之受樂之佛,亦云為報佛、報身佛、報身如來、受用身、受樂報佛、應身等)

第三應身者,指境智冥合之後,施慈悲於眾生之力用。又謂為了眾生救濟所應現的佛身。有化緣則生,若盡則滅之垂迹之佛也,為有始有終之存在。

於天台教學,主說三身相即,主張以報身為中心之三身即一身。

又,法身指佛本身之法,應身則是於歷史世界應現的佛之現身,前者雖是永遠不滅的存在然欠具体的人格性,後者雖富人格性但不能免於一時性。此兩者統合之形謂報身,說明相對於法身之理体而顯智慧。

又報身,有自己享受內証之法樂的自受用報身,及為初地以上之菩薩說法而令其享受法樂的他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與應身中之勝應身乃同体異名也。


 *三身如來

法、報、應之三身如來作為一佛身之佛德而具備,法身是所証之真理之体現,報身是能証之智慧之体現,應身是慈悲之力用之体現。

 

*三因佛性

  眾生能成佛之三種因子,亦說為三佛性。

  (1)正因佛性。一切眾生本然具備之佛性(法性.真如)。

  (2)緣因佛性。謂隨聞於知識.習學經卷等而以智慧作為助緣之一切善根功德。

  (3)了因佛性。謂顯出潛在的法性.真如之理而現成決了佛果之智慧。

  於『八宗違目抄』有「於法華經自本(本)有三因佛性」之文〈1273. 八宗違目抄P1〉,雖以此作為『法華經』優越性的一個根據,但比起「佛性論」,宗祖是更將成佛論的基本置於「佛種論」上的。

 

*三國四師

     三國者月氏.漢土.日本,四師者云出世於三國而建立.弘通『法華經』之宗旨的釋尊.天台大師智顗.傳教大師最澄.日蓮。

     於『顯佛未來記』可見到「或許安州(安房國)日蓮相承三師(釋尊、天台、傳教)助法華宗流通於末法。所以,三加一(三師加上日蓮),號三國四師」〈1273.5.11 顯佛未來記P7〉,正是在明示自己的法華經信仰之系譜,同時也是在敘述持著上行菩薩之自覺而在末法弘法之正當性。

 

*三學

     佛道修行者必須修學的「戒.定.慧」三個部門。戒為戒律,是止身.口.意三業之惡並防非而修善之事。定為禪定,是靜下身心並將心定於一處而拂去雜念讓心不亂之事。慧為智慧,是在經由定學而靜下來的心上斷煩惱而顯真理之事。成為所謂「由戒助定,由定起慧,由慧成就佛道」的「三學相互」之關係。

     於大乘教,戒為三聚淨戒之菩薩戒,定為四種三昧,慧為心生十界之法門等。而天台大師智顗於一心三觀之觀法攝盡三學,傳教大師最澄則是戒具備三學而以「一乘圓頓之大戒」作為正依

     相對於此,宗祖在『四信五品抄』述云「問,返回最初之問題,入末法,欲修行法華經之初心之行者必具(一定要實踐)圓教之戒、定、慧三學不。答曰,此義為大事,故勘出經文送付貴邊。所謂,佛明確制止滅後五品位之內之初隨喜品和第二品、第三品之人戒、定之二法(戒律和禪定二學),而限專心致志於(智慧)之一學之實踐。並表示慧又不勘,以信代慧若慧之一學之實踐亦又不勘之人,則以信心代替智慧來修行,所以最終信之一字為最重要之物」〈1277.4.10 四信五品抄P4〉,此正是在示「於對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信中,三學具足,並經由信之成就而証得其功德而成道」之旨。

     又,『御義口傳』有「戒定慧三學,壽量品事之三大秘法是也」之文〈1278.1.1 御義口傳 壽        事 第廿五 建立御本尊等之事〉,將三學配當於本門戒壇.本門本尊.本門題目之三大秘法。

 

*三德

1.為大涅槃所具之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謂三德秘密藏。在云作為「包羅萬象的真如」之法身,和作為「悟真理的智慧」之般若,和「離煩惱之束縛並從生死的苦界脫卻」的解脫。為依三因佛性而成就的德,正因佛性之果令得法身之德,了因佛性之果令得般若之德,緣因佛性之果令得解脫之德,此云為「順之三德」。又,轉苦而得法身之德,轉惑而得般若之德,轉業而得解脫之德者,稱為「逆之三德」。

2.佛之智德、斷德、恩德三個德。智德,佛以智慧照原樣地看透一切之德。斷德,斷盡一切煩惱及惑業之德。恩德,施恩惠於眾生之德。

3.宗祖所示作為釋尊之三德之主、師、親三個德。主德,守護眾生之德。師德,教導眾生之德。親德,慈愛眾生之德。『1264.12.13 南條兵衛七郎殿御書』中「即法華經第二卷之譬喻品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雖復教詔而不信受』。此文之心(意),釋迦如來乃此等眾生之親也、師也、主也。對我等眾生來說,阿彌陀佛、藥師佛等雖是主,然非親和師也。對我等來說,一身兼備主、師、親三德恩深之佛唯限釋迦一佛」這樣明示。又『1272.2 開目抄』中有「日蓮對日本國之諸人來說是主、師、父母也」,明示持著上行菩薩之自覺而弘宣妙法之日蓮對日本國之眾生來說是三德具備的存在。

 

*三德秘密藏

云佛教究極之旨歸,佛之大涅槃的境地。「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具足圓滿成就了之「言語道斷 心行所滅」之佛的究竟功德之世界。

〔關連語〕

*旨歸

  亦書為指歸。『摩訶止觀』「大意章」云「旨者自向三德,歸者引他同入三德,故名旨歸。又自入三德名歸,令他入三德名旨,故名旨歸」。

 

*三界

      佛教的世界觀將生死流轉的迷之世界分為上下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

      1.欲界在最下面,以食欲和性欲作為代表的種種欲望盛之世界,於其中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之六趣(六道),又欲界之天云六欲天(四王天.夜摩天.忉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2.色界在欲界之上,是離食欲和性欲之眾生所住之只有物質的世界。雖脫卻欲望之支配,但尚受物質微妙地制約,由四禪天所構成,又可分為十七天或十八天。

      3. 無色界為最上之領域,是超越欲望和物質之制約的純精神的世界。是修四無色定之人所生之所,有四空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個,最高處之非想非非想(天)稱有頂天。

 

*三障四魔

      妨礙佛道修行及善根之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和誘人於惡道並導致死亡之四魔之並稱。詳說於天台大師『摩訶止觀』卷五。

      三障第一之煩惱障者,云貪欲.瞋恚.愚痴等之煩惱之事。第二業障者,云五逆.十惡等之行為之事。第三報障者,云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及誹謗正法之苦報成為佛道之障礙之事。

      四魔第一之煩惱魔者,云身中貪.瞋.痴等之煩惱奪慧命之事。第二陰魔者,云身中之五陰成為失命之因緣之事。第三死魔者,云因死亡而亡命之事。第四天子魔者,云第六天魔王妨礙善根之事。『三澤抄』有「又即使奉值明師及實經而得正法之人,當欲離生死之迷而成佛之時,必會如影之隨身、雨時有雲一樣出現所謂三障四魔(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四魔,煩惱魔、陰魔、死魔、天子魔)之七大事」之文〈1278.2.23 三澤抄P1〉,正是在明示「悟得正法而欲成佛之時,三障四魔必紛然競起」之事。

 

*三千塵點劫 

基於『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之所說,妙樂於『玄義釋籤』卷七所記之語,示大通智勝佛之出世乃久遠之昔之事。化城喻品中說云「我念過去世 無量無邊劫 有佛兩足尊 名大通智勝。如人以力磨 三千大千土 【盡此諸地種 皆悉以為墨 過於千國土 乃下一塵點 如是展轉點 盡此諸塵墨 如是諸國土 點與不點等 復盡抹為塵 一塵為一劫 此諸微塵數 其劫復過是】 彼佛滅度來 如是無量劫」,以「如人以力磨 三千大千土」之三千而稱為三千塵點劫。即是在示過去之大通智勝佛滅度以來至今日已經過三千塵點劫這樣無量無邊的時間了。此大通智勝佛有十六王子,皆成為其之弟子,此佛滅後,於娑婆世界說『法華經』的第十六王子就是釋迦牟尼佛。天台大師於本品之教說示化導之始終,並規定為「三種教相」之第二.「化導之始終不始終之相」而作為『法華經』優秀性之根據。又宗祖亦舉本門之五百塵點劫和迹門之三千塵點劫共作為『法華經』之特說。

〔關連語〕

*五百塵點劫

不可估量的長時間之意,為示『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之釋尊成佛以來經過了久遠的時間之語。和化城喻品第七示作為大通智勝佛之第十六王子之釋尊說『法華經』以來的時間之三千塵點劫作為對比來使用,記於『文句記』卷五。於爾前迹門,釋尊乃作為誕生於印度而始開悟之佛(始成正覺之佛),然在本門壽量品則明示釋尊之成道乃五百塵點劫這樣久遠的過去之事,同時自從是來常說法教化眾生,這樣來示佛永遠的壽命。此可見於該品之經文「我實成佛已來 無量無邊 百千萬億 那由佗劫。譬如五百千萬億 那由佗 阿僧祇 三千大千世界○自從是來 我常在此 娑婆世界 說法教化」。取文中「五百千萬億 那由佗 阿僧祇」之五百而呼為五百塵點劫。對此五百塵點劫從來有「無限常住」和「有限常住」二種解釋。對此,天台大師說四解而解釋為無量,並明「過去常」即「三世常住」。『1274.5.24前後半年 法華取要抄』中有「而此土(娑婆世界)之我等眾生,五百【億】塵點劫以來之教主釋尊之愛子也」,在示娑婆世界之眾生於五百塵點劫之昔自釋尊接受「下種結緣」,與釋尊有著師弟、父子的關係。

 

*三、五之遠化

云三千塵點劫和五百〈億〉塵點劫之久遠之昔以來,釋尊持續化導眾生之事,各說於『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及如來壽量品第十六。可見於『1273.4.25 如來滅後五五百歲始觀心本尊抄』。

 

*三益

     佛教化眾生的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下種益.熟益.脫益。下成佛之種子之事云下種益,調養過去之下種使成熟之事云熟益,然後令得脫佛種之事云脫益。天台大師於『法華玄義』卷十一示爾前諸經和『法華經』之勝劣之三種教相之第二「化道之始終不始終之相」者,乃基於此三益之說不說而分勝劣也,但此迹門化城喻品之三益因第三「師弟之遠近不遠近之相」之開顯而成為本門之三益。在『法華文句』卷一論「因緣釋」中,天台大師依「以本門之久遠作為基點」之「三益論」來明示四種之三益。

『秋元殿御返事』「成為師檀(師弟子)之事乃三世之契、種熟脫之三益」之文中〈1271.1.11 秋元殿御返事P2〉有觸及。

 

*下種

      佛於眾生之心田種下成佛.得道之種子之事,為種.熟.脫三益中之一個。『法華經』之下種有迹門之下種和本門之下種。

      迹門之下種說於『法華玄義』第一上之三種教相之第二.化道之始終不始終之相,為根據化城喻品之說相所說之事,即三千塵點劫之昔身為大通智勝佛之第十六王子之釋迦牟尼佛開始對娑婆世界之眾生下種,並調熟之而至今之迹門之脫益。

 另一方面,本門之下種示於『法華文句』第一上之四節三益,即第一節之「久遠下種.中間成熟.今日度脫」及第二節之「久遠下種.過去熟益.近世脫益(=地涌菩薩)」所說的於五百塵點劫之久遠之昔之下種。此場合,大通時之下種被規定為「中間之成熟」。

基於這樣的久遠.大通之下種義,宗祖主張「爾前無得道」義,即於爾前諸經之得道並非因其經之力,乃依過去『法華經』之下種之力。又根據四節三益,宗祖特別展開所謂「久遠下種及大通結緣者(本已有善)於釋尊在世時皆已得脫益,又在世下種結緣者於正像二千年間亦已度脫盡,其結果於末法皆無過去下種者,全為本未有善之眾生,所以地涌千界之菩薩當會出現而重新下種」之末法下種論。

於『觀心本尊抄』有「在世之本門(釋尊於靈鷲山所說之法華經本門之正宗分之教)與末法之初應弘之流通分之教一同純圓(純粹之圓教)也;但彼脱,此種也(相對於釋尊在世之本門乃對過去接受下種之眾生令其蒙受解脫之利益之時,末法之初乃對未持「過去下種」之眾生下佛種之時也);彼一品二半,此但題目之五字也(所以在世之本門之正宗分說一品二半之教法,流通分之末法之初但宣布題目五字妙法蓮華經之末法下種之要法也)」之文〈1273.4.25 觀心本尊抄 第六章第二節〉,正是在明示於滅後末法以妙法五字下種。

又『曾谷入道殿許御書』有「今既入末法,【於如來】在世結緣【法華經】者【其數】漸漸衰微,權實二機(依爾前權經或法華實教而得佛果之人)皆悉盡矣。於此末世之今,正是彼不輕菩薩出現,令擊毒鼓之時也(擊塗了毒之大鼓,聞之者必死[譬喻必能結斷煩惱]一樣地,強說法華經令聽聞而下佛種之時也)」之文〈1275.3.10 曾谷入道殿許御書P5〉,正是在說,下種之方軌乃以不輕菩薩為典範之逆緣毒鼓義之折伏也。

  

*久遠

從現在看去的遙遠的過去、遙遠的未來,永遠之義。又極遠的過去呼為久遠劫。特別是以『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我成佛已來 甚大久遠」之文所示的釋尊過去五百塵點劫之成道(久遠實成)作為久遠。

 

*久遠元初

本語於所謂五大部、十大部等主要之御書皆看不到,所以直接的說明未詳。

 

*久遠實成

釋尊以五百塵點劫之譬喻所示之「於久遠遂成道之三身具足之佛」之義,為「伽耶始成」、「始成正覺」之相對語。為『法華經』本門如來壽量品第十六「我實成佛已來 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佗劫」之文所示之法門,亦略稱為「久成」。

就如『開目抄』第四章「二乘作佛」文中所云的「於此,以予愚見試思維釋尊一代五十年之說教中,前四十餘年之經經與最後八年所說之法華經之不同,而其不同雖多,對世間之學者所認為的姑且許之,然於我身則法華經迹門之二乘作佛及本門之久遠實成也」,宗祖將「久遠實成」與在迹門所說的「二乘作佛」共視為『法華經』的根本義,同時於「二乘作佛」所示的十界互具之眾生成道,因本門久遠實成之開顯而被付與長壽之基礎而成為真實義。

又就釋尊之久遠實成,天台大師將其作為具備法、報、應三身之「報身佛」之顯本,承受此,宗祖於『觀心本尊抄』第四章「事具十界與受持成佛」第五節「具足與受持與讓與」中云「釋尊於壽量品云『然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這樣來開顯久遠本果之成道;依此,我等己心所住之釋尊乃五百塵點劫之昔成遂成道,於那本時圓滿相即法、報、應三身之無始之古佛也」,這樣相對於『大日經』等諸大乘經所說之法身佛之無始無終來示「三身具足之無始無終之久成釋尊」之優越性,所以久成釋尊乃統一諸佛之本佛。

 

*久遠名字之妙法

     指釋尊(自受用報身如來)於本因妙時之名字即位所証得的妙法蓮華經。為種脫本迹義及本因妙思想中常用的熟語。其意在說「持有救濟末法眾生之德用」的下種之法華經。

 

*久遠名字即

     通常之「久遠」者是指『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所示的明「釋尊五百塵點劫之成道」之「久遠實成」,但今則特別指其「本因時之名字即位」具有「久遠元初」之意義。名字即是天台所立六即位中的第二位,謂「始聞正法而信受」之位。

 

*大涅槃

佛之偉大的涅槃之意。

〔關連語〕

*涅槃

絕對常住的真實之意。和真如、無為等同義。

 

*大般涅槃

1.「般」者完全之意,「涅槃」者煩惱之火消滅之意。得了佛悟之安樂的境地,在大乘教為三德秘密藏、四德波羅蜜之境界。又云釋尊之偉大的入滅。

2.『大般涅槃經』(亦稱為『涅槃經』、『大經』)之事。

〔關連語〕

*四德波羅蜜

     涅槃所具之「常.樂.我.淨」之四個德,略稱四德。「波羅蜜」為到彼岸之意,云           從迷之此岸至悟之彼岸之事。菩薩為了得此涅槃之德而修行,努力要到彼岸。

     ①常波羅蜜,完美無瑕的完全的永遠性。

     ②樂波羅蜜,完美無瑕的完全的安穩。

     ③我波羅蜜,已離小我之大我,完全的主体性。

     ④淨波羅蜜,無煩惱的完全的清淨。

     『摩訶止觀』卷六於論止觀之報時有「寶性論云『常即不生,恒即不老,清淨即不病,不變即不死。法身是淨之德,廣大如法界是我之德,究竟如虛空是樂之德,盡未來際是常之德』,故知,初住之法身即如斯具常樂我淨而無生老死」之文。

  

四畫

*內凡

為佛道修行位階之一,未得真實之悟者云凡夫,此凡夫又分為二個,勝者云內凡,劣者云外凡。於天台所立之六即義,以觀行即作為外凡,相似即作為內凡。

〔關連語〕

*外凡

為佛道修行位階之一,未得真實之悟者云凡夫,此凡夫又分為二個,勝者云內凡,劣者云外凡。於天台教學,化法四教有各各之外凡,藏教為五停心等之三賢,通教為十品大地中之乾惠地,別教為五十二位中之十信,圓教則為六即中之觀行五品位。

 

*心印

      印者印定之義。云佛之大悟之內容,內証三昧之不動之境地。

 

*文底

     文之底,經文之奧底之意,「文上」之相對語。是基於『開目抄』「天台大師摩訶止觀所示之一念三千之法門,但沈於法華經之本門壽量品之文底。龍樹、天親知之,然未拾出,但只我天台智者懷之」一文之用語〈1272.2 開目抄 第二章第一節〉,然是指「文之範圍內」云底呢,還是意指「比字面上的文更一重深的底」呢,解釋不定。後者之解釋在種脫本迹義及本因妙思想中受到重用。

 

*六道

     一切眾生依生前之業因而反覆生死的六種迷的世界,即十界中之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之六界,為四聖之相對語。亦說為六趣,為迷的眾生流轉.輪廻的境界。

     於『法衣書』中有說到「六道中人道以下皆形裸來出生,而天則隨身衣(著衣來出生)也」〈1270. 法衣書P1〉。


*六度

 

*六即

天台大師基於法華圓教之經旨而立的六種修行位階,所謂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之六即也。通過「六」而判從「理即」到「究竟即」之情智功用之初後淺深,又通過「即」來表達迷悟之法体乃無差別不二之義。又謂通過「即」來救不信者的沉淪於卑屈,通過「六」而治不智者之起增上慢。

一 理即

六即之第一位。一念之心雖具三千、三諦之理、但連佛法之名都未曾聽聞之位。

又謂,雖具佛性、真如之理,然卻不知而生死輪迴之位。於三諦圓融之妙法之教未曾遇見而未聞之位。

二 名字即

六即之第二位。聞佛法,信而不疑,三千、三諦之理概念地理解,並了解迷悟之法体不二之位。

又謂,天台大師於『摩訶止觀』所說作為「圓教之行位」之六即中之第二,在說隨從善知識初聞三諦之名,並解了.信順一切法皆佛法之位。為外凡以下,尚未入修道位之下位也。宗祖於『四信五品抄』將『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所說之「現在四信」第一之「一念信解」和「滅後五品」第一之「初隨喜」作為一念三千觀法相應之行位,並述云「予(我)意云,三釋之中,名字即之位最合乎經文歟。之所以這樣說,乃因分別功德品在說佛滅後之五品中第一之初隨喜品時有如下之經文『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若此經文是在說已接近悟之境界之相似即,或已進入修行之階段之觀行即等之上位的話,則『而不毀呰』之言無論如何也不適當歟」〈1277.4.10 四信五品抄P.3〉,而將其配當於六即中之名字即。「本未有善的末法眾生是在受持妙法五字之已下種的名字即之當位來成遂即身成佛的」這樣說明。

再者,「名字即」亦略稱為「名字」。值善知識而始聞佛法之〝名〞,並解了一切法皆佛法,特別末法眾生是在受持下種之妙法五〝字〞之名字即位上來成遂成佛之本懷故,所以〝名字〞者受持佛法之名字—妙法蓮華經之事也。因此在末法能信心受持妙法五字者正是持「妙法蓮華經」之名字之〝名字之人〞也。

三 觀行即

經由實踐修行而觀性德之佛,雖所觀之理和能觀之智相應而努力於言行一致之修行,但仍處於尚在伏見、思二惑的外凡之位。

又謂,天台所說六即之第三位,云聞圓頓之教法而歡喜,並依照教正確地修行之位。為理和解和行一致之位階。定為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之五品之階段,因尚非師之位階故,稱為五品弟子位。

四 相似即

入十信之位而斷盡見思惑、塵沙惑,六根變得清淨而相似於真悟的內凡之位。

又謂,天台所立修行位階六即中之第四位,斷盡三惑中之見思、塵沙二惑,而相似於真悟之位之事。得六根清淨之功德故,亦云為六根清淨位。相當於圓教五十二位中之十信。

五 分真即

三千、三諦之觀很透徹而於分內斷無明惑,並証中道之理而真如、佛性分分地逐漸顯現之位。為初住至等覺之聖者之位。

又謂,天台於『摩訶止觀』卷一所示六即(法華修行之菩薩之六種位)之第五,斷一部分之無明而証得一部分的中道之位。亦云為分証即。如『法華淨土問答抄』「分真即--- 斷四十一品之無明」〈1272.1.17 法華淨土問答抄P.1〉之圖示所示,分真即該當於圓教初住至等覺之四十一位,別教則初住至等覺之十一位。

六 究竟即

斷元品之無明而真如、佛性無餘地顯現的極聖之位,相當於妙覺位。

又謂,天台大師於『摩訶止觀』卷一所說示的關於菩薩修行之位階的六即位之第六,相當於『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所說五十二位之十地、等覺、妙覺。六即之「即」者,謂和佛「相即一如」之意,其相即的樣子有六個階段之淺深故,稱為六即。究竟即為其最終階段,斷盡元品之無明,云智慧圓滿的究極狀態。

宗祖將初心之一念信作為含具六即,而示名字即有即身成佛之得益,並以「在名字即初心上的妙法受持行」作為末法相應之行,這樣來勸說。

『法華淨土問答抄』於「法華宗立六即」〈1272.1.17 法華淨土問答抄P.1〉有六即之圖示。

 

*天台宗

      漢土隋朝之天台大師智顗〈公元538~97年〉所開之宗派,因以『法華經』為依經,所以又稱法華宗.天台法華宗.天台圓宗,略稱台宗.圓宗。教義可大別為教相和觀心二門。

      首先教相門者,基於『法華經』之教旨,將釋尊一代聖教分類為五時八教而示諸經之意義和其位置,並規定釋尊出世之本懷於法華圓教有之。

      然後說萬法之理体和現象之事相無差別,就是所謂現象即真如之實相之圓融三諦之妙理,並說示作為「可体得知見此妙理即一心」之實踐方法的觀心門。具体來說就是基於一心三觀.一念三千之妙觀,立六即.五十二位之修行階段,而示依四種三昧.二十五方便.十境十乘觀法(圓頓止觀)等觀法來速成佛果之旨。

      於漢土天台宗有如下之傳言:在智顗以前之北齊朝代,有惠文因龍樹之『大智度論』及『中論』而感得一心三觀之理,並經由南岳惠思傳於天台智顗。智顗研究.破折南三北七之教義,並著作『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三大部而集天台宗教觀二門之大成。智顗沒後,章安灌頂紹繼第二代之法燈而伸展了教線,但灌頂以後雖有智威.惠威.玄朗之傳承,然受押於玄奘之新譯佛教等,教勢極其衰微。而再興這樣的天台宗者妙樂湛然也,著作了天台三大部之注釋書來宣揚天台義,並攝取華嚴教學而推進了超八醍醐義。湛然之門家濟濟多士,其中道邃和行滿成為了日本天台宗之開祖最澄入唐時相承之師。

      日本則是鑑真最早傳來天台典籍,但天台宗真正渡來,則是傳教大師最澄〈公元767~822年〉入唐從道邃.行滿相承後,於延曆二十四年〈公元805年〉歸國,於比叡山開宗始完成的。又最澄晚年所致力的大乘戒壇的別立運動於沒後七日的弘仁十三年〈公元822年〉六月十一日得到朝廷的勅許,並於天長四年〈公元827年〉五月成就了戒壇的建立。其後,圓仁.圓珍相繼入唐求法,並積極地導入真言密教,此故日本天台宗遂急速地密教化。相對於稱東密的東寺真言宗之密教(弘法所建),此天台密教被呼為台密。如上所展開的日本天台宗,與真言宗共作為平安佛教的中心而存在而繁榮,但其教學非常的唯心.高蹈(超越世俗),和民眾無接點,於是對其覺得不稱心的諸師遂下貶叡山,而興起了鎌倉新佛教的諸宗。宗祖於初期努力想要成為日本天台宗特別是最澄最忠實的後繼者,但以龍口法難為契機,開始將『法華經』本門定為立足點,而與天台宗的立於迹門分道揚鑣。

 

*天台大師智顗

     公元五三八~五九七年,漢土天台宗之開祖,號天台大師.智者大師。湖南省岳州府華容縣人,姓陳氏,字德安,幼名謂王道或光道。十八歲時就湘州果願寺之法緒出家,並於惠曠處習律、學方等經典。又赴衡州南境之大賢山讀誦法華三部經等而修方等懺法,然後於天嘉元年〈公元五六〇年〉二十三歲時訪光州大蘇山而師事南岳大師惠思。在惠思的指導下努力於法華三昧之行法,據傳最後依『法華經』藥王品「諸佛同讚 是真精進 是名真法供養」之一句而豁然大悟並入定,這就是後世所盛傳的「大蘇開悟」。光大二年〈公元五六八年〉三十一歲時至金陵,八年間住在瓦官寺講義諸經論而弘宣禪法,但在太建七年〈公元五七五年〉三十八歲時為了專心致力於佛道修行而隱棲天台山。在天台山待了十一年,途中登華頂峰修單身頭陀行,而構築往後所展開的天台教學之基礎。至德三年〈公元五八五年〉四十八歲時受陳主之命在金陵之光宅寺講義『仁王般若經』,禎明元年〈公元五八七年〉五十歲時在同寺講說『法華文句』。又避陳末戰亂於廬山,後於開皇十一年〈公元五九一年〉五十四歲時授菩薩戒於晉王(後之隋煬帝),而被授與「智者」之號。其後,於當陽縣創建玉泉寺,而於開皇十三年〈公元五九三年〉五十六歲時說『法華玄義』,並於翌年說『摩訶止觀』。於開皇十五年〈公元五九五年〉五十八歲時因晉王之請,赴金陵而撰述『淨名義疏』,然後歸天台山並知死期而口授『觀心論』,同十七年〈公元五九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六十歲時於天台西門之石城寺入滅。

     著書除了既述的天台三大部外,尚有許多現存的『觀音經疏』.『金光明經疏』.『次第禪門』.『六妙門』等。其所說之特徵稱為「教觀雙備」,對「教相」和「觀心」共有詳盡的解說。特別是教門的「五時八教」和觀門的「一念三千」乃天台之獨創,為之後的漢土及日本天台所繼承,又宗祖自身亦將其作為自己信仰体系的基盤。

 

*止觀

      「止」者,止心起之想念而成不動搖之狀態。和「觀」合稱止觀。為天台大師所立之一心三觀.一念三千之修行法之事。

於『摩訶止觀』天台將其定義為「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此「止」者,平息煩惱引起的妄念而將心定於一處之事云「止」;「觀」者,以「煩惱之妄念之烏雲已散去」的智慧之眼正確地看穿世間真實之姿之事云「觀」。『摩訶止觀』云「隨心起念 止觀具足。觀名佛知 止名佛見。於念念中 止觀現前。即是眾生 開佛知見」。

 

*止觀弘決

      十卷。漢土天台宗第六祖妙樂大師湛然撰。正式之名稱為『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亦稱為『摩訶止觀輔行』.『摩訶止觀弘決』.『止觀輔行』.『弘決』。是天台大師所撰之『摩訶止觀』十卷之注釋書,為該書之注釋書中最受重用之書。關於『輔行傳弘決』之名稱,湛然自己記云乃「輔『摩訶止觀』所說之理解,助其傳弘」之意。此『弘決』是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湛然五十五歲時完成的,從開始到完成經歷了十年以上的歲月,所以被評為湛然著作中最重要之書。在日本,最澄始從漢土帶回此書。

 

*五欲

     一、五官的欲望之意,為眼.耳.鼻.舌.身之五官.五根對色.聲.香.味.觸之五境所起之欲望。

  1.色欲,對青.紅等色彩及男女之姿形等之欲望。

  2.聲欲,對樂器之音色及男女之歌詠等之欲望。

  3.香欲,對芳香之欲望。

  4.味欲,對一切飲食美味之欲望。

  5.觸欲,想觸摸男女肌膚及柔軟衣服之欲望。

總之就是世俗性的人之欲望,說於『大智度論』卷十七。亦可見於『一代聖教大意』「此經文之妙五欲者,色、聲、香、味、觸之五欲也。色欲者,對青黛(古時女子用來畫眉的青黑色顏料,代指眉毛)、珂雪(代指白皙的臉龐)、白齒等男女之姿容之愛著。聲欲者,絲竹管絃(指對音樂及聲音之愛著)。香欲者,沉檀芳薰(指對沉香、栴檀香等之芳香之愛著)。味欲者,豬鹿等之味(指對豬、鹿等之美味之愛著)。觸欲者,軟膚等(指對柔軟之肌膚等之愛著)」之文1258.2.14 一代聖教大意P11〉。

     二、指財欲.色欲.飲食欲(對飲食美味的欲望).名欲(對名聲的欲望).睡眠欲(怠惰而耽於睡眠的欲望)等五種欲。


 *五十二位

     大乘菩薩起菩提心開始修行,功次第成就而達至佛果之五十二個位階之事,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之五十位和等覺.妙覺之二位之總稱。可往見十信.十住等各各辭條之解釋。

 

*五十展轉

     「五十展轉」乃根據『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之經文之語,於該品有說云「如是第五十人 展轉聞法華經 隨喜功德 尚無量無邊 阿僧祇 何況最初 於會中聞 而隨喜者 其福復勝 無量無邊 阿僧祇 不可得比」。此經文在示,於佛滅後聞『法華經』而隨喜者,將其傳於他人,此他人又語於他人,如是展轉傳至第五十人,此第五十人之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何況最初聞而隨喜者,其功德莫大也。

     『唱法華題目抄』有「若如此等之釋文,則可知不知義理(不理解教之內容)之名字即之凡夫,聞法華經而起隨喜之心之功德,與法師品所說的聞一偈一句而一念隨喜者之功德及隨喜功德品所說的五十展轉隨喜者之功德是一樣的」之文〈1260.5.28 唱法華題目抄P7〉,正是在示「五十展轉之功德該當於天台所立六即第二之名字即之功德」之旨。

 

五字七字

一往五字 = 妙法蓮華經,七字 = 南無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五字是教法,「南無妙法蓮華經」則是歸依此「妙法蓮華經」受持觀心之表現,可以這樣來區分。但亦可見到「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五字」之表現故,所以總之是末法流布之要法且是觀心之妙法蓮華經(南無妙法蓮華經),這樣來想定其意。

 

*五重玄義(名、体、宗、用、教)

天台大師解釋諸經之經題時所用之法門,亦稱為五重玄、五玄、五章。為釋名、弁体、明宗、論用、判教等五個,略稱為名、体、宗、用、教。天台以此來解釋『法華經』而撰述『法華玄義』,又以此來釋『金光明經』等而著『金光明玄義』等。

第一「釋名」者解釋經題之事,第二「弁体」者窮究一經所詮之理之事,第三「明宗」者揭示一經之宗要之事,第四「論用」者論一經之功德、力用之事,第五「判教」者判釋教相之事。天台以『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結要付囑之文作為五重玄義之依文,而配當「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名,「如來一切自在神力」=用,「如來一切秘要之藏」=体,「如來一切甚深之事」=宗,並以「用名、体、宗、用來判諸經」之事作為教。承此,宗祖於『曾谷入道殿許御書』云「其所囑之法何物乎,法華經【一部】之中捨廣取略,【更】捨略取要,所謂妙法蓮華經之五字,名体宗用教之五重玄也」〈1275.3.10 曾谷入道殿許御書P.13〉,明示接受結要付囑之上行菩薩末法出現而弘通之「妙法蓮華經」五字非單止於經題,而是具備經体及經力等之五重玄之五字也。

 

*五百塵點劫

不可估量的長時間之意,為示『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之釋尊成佛以來經過了久遠的時間之語。和化城喻品第七示作為大通智勝佛之第十六王子之釋尊說『法華經』以來的時間之三千塵點劫作為對比來使用,記於『文句記』卷五。於爾前迹門,釋尊乃作為誕生於印度而始開悟之佛(始成正覺之佛),然在本門壽量品則明示釋尊之成道乃五百塵點劫這樣久遠的過去之事,同時自從是來常說法教化眾生,這樣來示佛永遠的壽命。此可見於該品之經文「我實成佛已來 無量無邊 百千萬億 那由佗劫。譬如五百千萬億 那由佗 阿僧祇 三千大千世界○自從是來 我常在此 娑婆世界 說法教化」。取文中「五百千萬億 那由佗 阿僧祇」之五百而呼為五百塵點劫。對此五百塵點劫從來有「無限常住」和「有限常住」二種解釋。對此,天台大師說四解而解釋為無量,並明「過去常」即「三世常住」。『1274.5.24前後半年 法華取要抄』中有「而此土(娑婆世界)之我等眾生,五百【億】塵點劫以來之教主釋尊之愛子也」,在示娑婆世界之眾生於五百塵點劫之昔自釋尊接受「下種結緣」,與釋尊有著師弟、父子的關係。


五時

      天台智顗將釋尊一代之說教分類為五個時,可見於『天台四教儀』等,分別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等五時。

      第一華嚴時。為釋尊在近伽耶城的菩提樹下成道後,三七日間現盧遮那身而說『華嚴經』之時期。教之內容為於圓教合說別教,是佛對眾生試自己得悟的佛智之適否的時期,故稱為擬宜之時。

第二阿含時。華嚴之教,高故,一般眾生不能理解,於是在波羅奈國之鹿野苑等地,為了誘引眾生十二年間說『長阿含經』等四阿含(小乘教)之時期。又依其說處亦稱為鹿苑時。

第三方等時。其後八年間(一說十六年間)說『阿彌陀經』.『維摩經』.『金光明經』等權大乘經,是彈呵小乘而令慕大乘之時期。教之內容為藏.通.別.圓四教並說。

第四般若時。於鷲峰山.白露池等四處十六會二十二年間(一說十四年間)說諸種之般若經典(權大乘教),而淘汰大乘和小乘乃別物之偏執之時期。教法之內容為含說通.別.圓三教。

第五法華涅槃時。判斷至此之教導已令眾生機根成熟而堪聞釋尊本懷之教,而八年間說實大乘之『法華經』,又於俱尸那城西北跋提河之沙羅林中,在即將入滅之前的一晝夜說法『涅槃經』,為開顯一切眾生皆成佛的真實之教之時期。『法華經』之教說乃純粹的圓教,是開會前四時淺的方便教而顯真實之開顯圓也,而『涅槃經』則是對在『法華經』尚欠漏能力的眾生追說追泯藏.通.別.圓四教(邊追說邊否定而顯圓教),為補說『法華經』之「捃拾教」。

     並將五時對照示於『華嚴經』的太陽順次照高山.幽谷.平地之喻,及精煉牛乳而次地作成酪.生蘇.熟蘇.醍醐之五味之喻,而主張第五之法華涅槃時相當於太陽升至正中,而味則是醍醐味之最高之教也。

     又此五時若約於教的話,則是相生,若約於機的話,則是濃淡,所以是將二乘「精神逐漸被調熟而終歸入一佛乘」的過程,機能性地成為五個階段之事。

 

五時八教

   天台智顗於『法華玄義』卷十及『大本四教義』等所說的天台宗之教判。以說法之時期為觀點來判別釋尊之一代聖教的五時教判(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和依教說之內容來分類的化法四教(藏.通.別.圓),以及依化導之形式方法來分類的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之總稱。但「五時八教」之語未見於天台智顗之著作,於妙樂湛然之釋文始見之。於『富木入道殿御返事(常忍抄)』有「此【涅槃經之】經文正是在顯說法華經壽量品【之佛之久遠常住】也。【本門】壽量品【之久遠常住】譬為木,爾前【經】及【法華經】迹門譬為影,【涅槃經之】經文又有(如是之經文)。所以五時八教【之利益】、【藏通別圓之四教之】當分跨節【之利益】、大【乘】小【乘】之【利】益如影,而【法華經】本門之法門如木」之文〈1279.10.1 富木入道殿御返事(常忍抄) P3〉,在說「五時八教」和「法華經本門」相對時乃劣者也之意。

 

*化法四教

      天台智顗於『四教義』卷一等將釋尊一代聖教依教之內容分成藏.通.別.圓四類。

     1.三藏教。略稱藏教,即小乘教。由經.律.論三藏組成,揭示三界內之生死.因果,只見「空」之一面而不知「不空」,但說「空」理,以依「分析性地觀空」之「析空觀」來入無餘涅槃為目標。以二乘為正機,傍則引導菩薩。

     2.通教。為大乘之初門,三乘共通受之,又通於前面之三藏教和後面之別教.圓教,故稱為通教。雖和藏教一樣闡明三界內之生死.因果,然說示不執著於「空」的了知「不空」的「不但空」之理,並採用觀「諸法全体即空」的「体空觀」。雖是三乘共通,然以菩薩為正機。利根之菩薩非只証空,還進而証中道之理,其中繼悟別教之「但中」之理者謂「別接通」,繼悟圓教之「不但中」之理者謂「圓接通」。

     3.別教。揭示菩薩在界外的歷劫修行之相,雖有說空.假.中三諦,然其中道是在說示將「空.假」作為別物的「但中」之理,又示次第觀空.假.中三諦的次第三觀.隔歷三觀。別教將二乘除外,是特別為了菩薩而說之教。

     4.圓教。為界外之教,而所謂圓者是指一切事物不偏頗地互相融為一体而完備的樣子。於空.假.中三諦則說示在中道內含有空.假的「不但中」之理,又示觀三諦圓融相即的圓融三觀.不次第三觀。圓教如實說示佛之悟,故乃最勝之教,因此是以一切眾生作為救濟的對象。

     以上四教之中,藏通二教,教說也好証果也好皆方便而非真實(教証俱權),別教則是教說方便証果真實(教權証實),而圓教則為教說.証果共真實(教証俱實)。

又此四教配當於「五時」時,

(1)華嚴時,於圓教兼說別教,故為「兼」。

(2)阿含時,但說三藏教,故為「但」。

(3)方等時,對藏.通.別.圓四教之機,具說四教之法,故為「對」。

(4)般若時,於圓教挾帶通別二教而說之,故為「帶」。

(5)法華涅槃時,則為「純圓」,即純圓一實且又不帶方便的無雜之法門。

又爾前圓和法華圓儘管教之自体相同,然作用卻有別,此乃因為相對於爾前圓之兼.對.帶,法華圓乃純圓獨妙故也,所以『法華經』稱為超勝八教(化法四教.化儀四教)之「超八醍醐」之教。

 

*化儀四教

      天台智顗於『法華文句』卷一將釋尊一代之說教依教化之方法分成四種,稱為化儀四教,即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之四教。和化法四教合稱八教。相對於將化法四教(依教之內容來分類)譬喻為「藥之成分」,化儀四教可比作是「藥之調合法」。

    (1)頓教。不使用誘引的手段,從一開始就將佛之悟如實地說於眾生的高度形式的化導方法,相當於華嚴部之教。又可說為成道後立即說示的教法之意。

    (2)漸教。從內容低的向內容高的,漸次誘引眾生的教化形式,相當於阿含.方等.般若諸部之說法。

    (3)秘密教。詳稱秘密不定教。考慮眾生理解力的不同,而在彼此互不察覺的情況下秘密地給與眾生不同利益的化導形式。

    (4)不定教。詳稱顯露不定教。聞同樣教導的眾生,相應各各之能力而有不同的理解,故其得益亦不一定,此種化導形式謂不定教。

     秘密教和不定教在所謂「同聽異聞(即使為同座然理解之程度卻不同)」這一點上是共通的,但在眾生之間「是否知道彼此所聽聞的說法」這一點上則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兩者都是体得的教法不一定,故謂不定教,正確地說,前者為秘密不定教,後者是顯露不定教。

     『法華經』是佛總括統一性的教導而作的闡說,稱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同時又是超越八教立場的至高教義,故稱為「超八」。

 

*不變真如

超越一切生滅變化之相的真如之理,為「隨緣真如」的相對語,亦說為凝然真如。「真如」謂超越生滅染淨的不動之樣。相對於「隨緣真如之智」而配當於「理」。

於『立正觀抄』「夫若尋天台之觀法(觀念之方法),則於大蘇(光州大蘇山)道場三昧開發(修行法華三昧而体得真如)以來,開目而(觀念)妙法的話,則隨緣真如(其乃隨緣而現為萬象之隨緣真如)也;閉目而思妙法的話,則不變真如(其乃不變常住之不變真如)也。此兩種(隨緣和不變)真如只於一言之妙法有之,因此我等唱妙法之時,萬法茲達(通達一切法門),一代修多羅一言含(釋尊一代之說法亦皆收於此一言之妙法)」之文〈1274.2.28頃 立正觀抄P13〉有言及。

 

*分段之生死

     徘徊於迷的世界之凡夫所受之生死。為變易之生死之相對語,合稱二種之生死。

     此種生死有壽命長短及肉体大小等一定的限制,故乃受分段之身而輪迴。是在說三界中之生死.六道中之生死之事。見於『開目抄』「大師(釋迦牟尼佛,敬稱為釋尊)變易(三界之外之精神的生死)猶渡,況分段之生死(三界中之肉身的生死)乎;元品無明之根本(迷之根本之無明惑)猶斷,況衍生之見思枝葉之粗惑乎」之文〈1272.2 開目抄 第一章第五節〉。

 

*元品之無明

最為根源性的無明,極微細的無明之意。天台所立之五十二位,最初的十信除外,於四十二位中斷各各之無明,雖陸續去掉四十一品之無明,然最後一品之去除則須待依妙覺智而得佛果之時,稱其為元品之無明。又亦被呼為無始之無明、最後品之無明。

〔關連語〕

*無明

亦譯為痴、愚痴、黑闇,無知之意。暗於真理,無智慧之事。在天台學為三惑(見思、塵沙、無明)之一個,因其乃對絕對的真理之「中道實相之理」不知之煩惱,故被呼為根本無明。無明乃界外(三界之外)之惑故,需分真即以上之証道才能斷。

*四十二品之無明

圓教菩薩應斷的四十二個無明之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各十品,計四十品之無明,等覺、妙覺各一品,共計四十二品之無明。於『四教略名目』有「爾前之圓-----於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妙斷四十二品之無明」,在說爾前經之圓教從十住至妙覺順次地斷一品一品之無明。相對於此,就『法華經』之圓教於同書有「此教四十二位互具而初後不二也。又超位成佛,三諦相即。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又談六即」,此文在說所謂「若修行至初住(十住之初)則已具妙覺之悟」之圓融不二之斷惑論。相對於天台教學,宗祖於信心妙法之名字即上說示「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成佛。

 

五畫

*外凡

為佛道修行位階之一,未得真實之悟者云凡夫,此凡夫又分為二個,勝者云內凡,劣者云外凡。於天台教學,化法四教有各各之外凡,藏教為五停心等之三賢,通教為十品大地中之乾惠地,別教為五十二位中之十信,圓教則為六即中之觀行五品位。

 

*四有

四種有之意。即有情從託胎結生到下一次結生之間所經歷的四種有之事。

1.生有。託胎結生之剎那名生有,極為短暫唯一念。

2.本有。結生後到死前之間名本有,可以極為短暫而僅止於一念,也可以長至百千億劫。

3.死有。最後命終之剎那名死有,極為短暫唯一念。

4.中有。死有和生有之間之五蘊名中有,亦云中陰。其期間有異說:或云極短只一念,極長七日;或云至七七日(即四十九日);或云壽命不定;或云於中有亦有生死。

『本尊問答抄』有「雖不至於墮地獄,但無論如何也無法離生死之苦,而徘徊於現世和來世之間的中有世界,實在可悲」之文〈1278.9. 本尊問答抄P19〉。

 

*四土 

四種類之佛國土之事。亦云為四種佛土、四種國土、四種淨土。天台大師所說之四土,第一凡聖同居土,凡夫和聖者同居之國土;第二方便有餘土,斷見思惑但未斷塵沙、無明兩惑之人之國土;第三實報無障礙土,斷一品之無明惑而証一分中道之理之菩薩所住之國土;第四常寂光土,具備三德(智德、斷德、恩德)之佛所住之國土。四土於本質上只有唯一之寂光土,但依業力而分別生於四土,於寂光一土之上感見餘之三土。

 

四護

   『寶輕法重事』所引之見於『文句記』卷十之語,是將『法華經』持有之四個義(生.養.成.榮)譬於親之德之語。在云,就如同親產子.養育之.使成長.願其繁榮地守護一樣,『法華經』之教具有令眾生發心.勉勵其努力佛道修行.令得悟.令能救濟眾生之功德。

『寶輕法重事』云「妙法蓮華經第七卷之藥王品云若復有人,以【金、銀等】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大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華經乃至一四句偈(以四個詩句形式之句子所構成的一個偈文),其福最多。天台大師法華文句第十就此文云七寶奉四聖不如持【法華經之】一偈,法是聖師(聖人之師),能生、能養、能成、能榮【眾生】莫過於法,故人輕法重也。又妙樂大師文句記第十卷承此法華文句之釋云如父母必以四護(將法華經持有之「生、養、成、榮」四義以親之「生[生產]、養[養育]、成[使成長]、榮[願其繁榮]」四護來譬喻)護子。今【於佛道】由法發心為「生」,始終隨逐(修行能夠始終繼續)為「養」,令滿極果為「成」,能應法界(應眾生之機根而現姿救濟)為「榮」,雖四不同(四者各有不同之作用)【然皆共同】以法為本」。1277.5.11 寶輕法重事P1〉。

 

*生死

   為梵語サンサーラ之譯,亦譯為輪廻。眾生依業因而在三界六道迷的世界裏,重生又再死地反覆輪廻之事謂「生死」,為脫離輪廻之「解脫」及「涅槃」之相對語。無止境的生死譬為不知底的海而云為「生死海」,又因是苦惱的世界故,亦說為「生死之苦海」。又生死有「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 」二種

   (1) 分段生死,徘徊於迷的世界之凡夫所受之生死,有壽命長短及肉体大小等一定的限制,故乃受分段之身而輪迴,是謂分段生死。乃在說三界中之生死.六道中之生死。

    (2) 變易生死,菩薩及二乘以超越三界輪廻之身体,依其願力自由地改變形体及壽命,而於輪廻之世界受生死之事謂變易生死,亦說為「不思議變易生死」。

 

生養成榮

   以生.養.成.榮四義來示妙法蓮華經之功德之語。『御講聞書』有「天台大師以生養成榮四義來釋法華經之功德」之文〈1280.5.28 御講聞書 藥王品〉,此文之意是在說,天台大師就『法華經』藥王品「若復有人 以七寶滿 三千大千世界 供養於佛 及大菩薩 辟支佛 阿羅漢 是人所得功德 不如受持 此法華經 乃至一四句偈 其福最多」之文,於『法華文句』卷十解釋云,妙法是四聖(佛.菩薩.緣覺.聲聞)之師,具有能生、能養、能成、能榮之功力故。

 

四德波羅蜜

涅槃所具之「常.樂.我.淨」之四個德,略稱四德。「波羅蜜」為到彼岸之意,云從迷之此岸至悟之彼岸之事。菩薩為了得此涅槃之德而修行,努力要到彼岸。

      ①常波羅蜜,完美無瑕的完全的永遠性。

      ②樂波羅蜜,完美無瑕的完全的安穩。

      ③我波羅蜜,已離小我之大我,完全的主体性。

      ④淨波羅蜜,無煩惱的完全的清淨。

     『摩訶止觀』卷六於論止觀之報時有「寶性論云『常即不生,恒即不老,清淨即不病,不變即不死。法身是淨之德,廣大如法界是我之德,究竟如虛空是樂之德,盡未來際是常之德』,故知,初住之法身即如斯具常樂我淨而無生老死」之文。

 

*四德

      1.「常.樂.我.淨」之四德波羅蜜之事。『御義口傳』有「御義口傳云。四面者生老病死也。以此四相莊嚴我等一身之塔也。我等於生老病死奉唱南無妙法蓮華經,吹四德之香也。【四德之香者:】南無者,樂波羅蜜;妙法者,我波羅蜜;蓮華者,淨波羅蜜;經者,常波羅蜜也」之文〈1278.1.1 御義口傳 寶塔品二十箇大事 第三之大事〉。

      2.儒教之四德。通常為孝.悌.忠.信。『上野殿御消息』說云「三世諸佛出世,皆說應報四恩。又三皇、五帝、孔子、老子、顏回等古之賢人皆教應修四德。四德者,一、應孝順父母,二、應忠於主,三、應會友以禮,四、逢【比自己】劣者應有慈悲」〈1275. 上野殿御消息P1〉。

      3.轉輪聖王所具之四德:大富.端正.無疾病.長壽。

      4.唱導說法之四德:音聲.辨說.才能.博識。

 

*四顛倒

      四個邪見解之意,亦云四倒。

     ①外道之四顛倒。常顛倒,無常之物見為永遠;樂顛倒,苦見為樂;我顛倒,無我見為有我;淨顛倒,不淨之物見為清淨。釋尊破此而說無常.苦.空.無我。

     ②二乘之四顛倒。執著於「釋尊為了破外道之四顛倒而說的無常.苦.空.無我」之二乘之妄見。釋尊破此而說涅槃之實相乃「常.樂.我.淨」,即四德.四德波羅蜜。

 

*四十二品之無明

圓教菩薩應斷的四十二個無明之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各十品,計四十品之無明,等覺、妙覺各一品,共計四十二品之無明。於『四教略名目』有「爾前之圓-----於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妙斷四十二品之無明」,在說爾前經之圓教從十住至妙覺順次地斷一品一品之無明。相對於此,就『法華經』之圓教於同書有「此教四十二位互具而初後不二也。又超位成佛,三諦相即。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又談六即」,此文在說所謂「若修行至初住(十住之初)則已具妙覺之悟」之圓融不二之斷惑論。相對於天台教學,宗祖於信心妙法之名字即上說示「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成佛。

 

*生死即涅槃

      生死之迷即涅槃之悟之事。一般來說生死和涅槃雖是相反之事,然以証後之佛智來見,則兩者乃一体不二,這樣云之義也,常被用為同義之「煩惱即菩提」之對句。於『妙法尼御前御返事』有「所以故精靈(亡故之夫君之聖靈),於最後臨終唱南無妙法蓮華經故,【依此功德】一生乃至無始之惡業變成佛種。此正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即身成佛之法門也」之文〈1278.7.14 妙法尼御前御返事P3〉,可以知道妙法五字之受持.唱題乃凡夫即身成佛之基盤此重要義。

 

*本地 

云在『法華經』本門如來壽量品第十六所開顯的「久遠實成之本地佛」。因為此本地佛的開顯,之前所說的佛身全成為其之垂迹。『聖密房御書』中云「久遠實成是一切佛之本地,譬如大海若為久遠實成的話,則真言之千二百餘尊像魚鳥也。若無久遠實成之教,則千二百餘尊將如無根之浮萍,如照不到陽光之夜露一樣」,此正是在記述千二百餘尊之本地乃久遠實成之釋尊也。

 

*本因

本佛之因行之意,迹因(迹佛之因行)及本果(本佛之果德)之相對語。久遠實成之釋尊於菩薩之因位時之智慧、修行、行位之事,此本因不可思議之事云為本因妙。

 

*本佛

本地佛或本門之佛,久遠實成之釋尊之事。迹佛之相對語。

 

*本時

本源之時之意。久遠之昔。於『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在五百塵點劫之譬中所開顯的「久遠成佛之時」乃在說「其本源的時」和「此現實世界」不二也。

 

*本因妙

天台大師『法華玄義』卷七所說之本門十妙中之第一妙,云本佛自行的不可思議義。天台在釋「妙法蓮華經」之「妙」時,於本門立十種之妙(本因、本果、本國土、本感應、本神通、本說法、本眷屬、本涅槃、本壽命、本利益),說明於『法華經』如來壽量品所開顯的久遠本佛之因果乃至利益等之不可思議樣。本因妙示於壽量品「我本行菩薩道 所成壽命 今猶未盡」之一文,「所成壽命」含慧命(悟之智慧喻為生命之語)故,為本時之智妙,「我本行菩薩道」相當於時間上的久遠本時之行妙,「菩薩道」則為本時之位妙,在示依此智、行、位三妙來明本時自行之因。其中,就修菩薩道而得慧命之事,於『法華文句』卷九有「佛修圓因登初住時已得常壽,常壽難盡,已倍上數,況復果耶」,在說登初住位時已得慧妙。本因又為「無始之九界」故,指題目受持者被包攝於久遠實成之釋尊之本果中之狀態,稱此不可思議樣為「本因妙」。

 

*本因妙思想

本因妙者,天台大師『法華玄義』卷七所說之本門十妙中之第一妙,多作為本果妙之相對語。示佛本時之因行(本因),妙也。以『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之「我本行菩薩道 所成壽命 今猶未盡」之文作為依據。

本項之本因妙思想者,將『法華經』壽量品等之一品二半所說之五百塵點劫久遠實成之釋尊定為本果妙脫益之教主,並相對於此,將釋尊之本因妙規定為上行菩薩(此應是依據『1273.8.3 南部六郎三郎殿御返事』中可見到的宗祖將自己等同於釋尊之因行之不輕菩薩這樣的自覺,又從這裏作了逆緣毒鼓下種之選擇,也就是向本因妙接近),而將其之再誕之宗祖作為下種之教主、末法之佛來尊信,並於此「本因下種」與「本果脫益」之間來見法体之勝劣,這樣的一個思想也。

本思想自古以來被作為富士門流教學之主柱,但是可信賴的宗祖遺文不用說,就是日興上人的著作中亦沒有明確的說示,只於偽撰的所謂兩卷血脈之『本因妙抄』、『百六箇抄』中有明示,此意味著本思想可能是照著兩卷血脈之說示來成立的。

〔關連語〕

*種脫本迹論

本論是與本因妙思想相連接的。即釋尊所說之『法華經』是令過去之下種得到脫益,日蓮之『法華經』是對本未有善的末法眾生下種,所以是將久遠實成名字即之本因妙就這樣移過來,而主張本果妙釋尊之脫益是迹,劣,而本因妙日蓮之下種益是本,勝。從本論之內容來看,可說與本因妙思想有著表裏的關係,古來被作為富士門流教學之主柱。然而於可信賴的宗祖遺文並沒有明示這樣的主張,又日興上人的著作中亦找不到,只見到在兩卷血脈之『本因妙抄』、『百六箇抄』中展開此「種脫本迹論」。

 

*本果

本佛之果德之意,迹果(迹佛之果德)及本因(本佛之因行)之相對語。為基於『法華經』壽量品所說之釋尊之久遠實成義之語,所以是在云本佛之真性軌(本佛所証之理,法身)和觀照軌(智慧,報身)和資成軌(教化眾生之活動,應身)。此本果不可思議之事稱為本果妙。

 

*本果妙

天台大師『法華玄義』卷七所說之本門十妙中之第二妙。云本佛之圓因,究竟、成就而証得之不可思議之果德。天台在釋「妙法蓮華經」之「妙」時,於本門立十種之妙(本因、本果、本國土、本感應、本神通、本說法、本眷屬、本涅槃、本壽命、本利益),說明於『法華經』如來壽量品所開顯的久遠本佛之因果乃至利益等之不可思議樣。本果妙依壽量品「如是 我成佛已來 甚大久遠」之一文而開示,其中「我」者為佛之境地之功德分類於三軌時之第一之真性軌(實相之理),成佛之「佛」者覺之義,為第二之觀照軌(明觀實相之智慧),「已來」者乘本有之道而來之義,為第三之資成軌(資助智慧之力用的萬行)。此三軌、三法妙,於五百塵點劫之久遠圓滿成就了,故稱為本果妙。

 

*本國土妙

天台大師『法華玄義』卷七所說之本門十妙中之第三妙。云本佛所住之國土乃四土相即圓融不可思議。天台在釋「妙法蓮華經」之「妙」時,於本門立十種之妙(本因、本果、本國土、本感應、本神通、本說法、本眷屬、本涅槃、本壽命、本利益),說明於『法華經』如來壽量品所開顯的久遠本佛之因果乃至利益等之不可思議義。本國土妙依壽量品「自從是來 我常在此 娑婆世界 說法教化 亦於餘處 百千萬億 那由他 阿僧祇國 導利眾生」之一文而開示,「娑婆世界」者久遠本時之同居土,「餘處」者本時之方便土、實報土、寂光土也。

 

*本門

指『法華經』二十八品中揭示佛身之本地和其果德的後半十四品,為前半十四品之迹門之相對語。在迹門約於諸法實相而說「理之一念三千」,揭示一切眾生成佛的理論上的可能性,相對於此,在本門開顯釋尊久遠實成之本地,並約於本因、本果、本國土之三妙而說「事之一念三千」,而開「以此『事之一念三千』作為佛種」之受持成佛之道。

相對於天台大師述「本迹雖殊,然不思議一也」而立迹門中心的本迹二門不思議一之論,宗祖則觀取本迹兩門決定性的相違,而重視如來壽量品所說的本地之開顯,並作為自己立論的立足點,此應是跟著上記佛種之成立,而以「依本化上行等於末法弘通」作為重要視,並通過將自己的行態疊加於此姿上,而選擇了「讓自己蘇生於『法華經』,同時令『法華經』亦蘇生於自己」之道之結果。

〔關連語〕

*迹門

云鳩摩羅什所譯『法華經』二十八品中,前半之十四品之事。為後半十四品之本門之相對語。天台大師於『法華文句』將『法華經』分為本迹二門,而詳釋文文句句。又將迹門分為三段,以序品第一作為「序分」,方便品第二至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為「正宗分」,法師品第十至安樂行品第十四為「流通分」。

迹門之肝要為「開三顯一」,即開會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而顯真實之一佛乘(即妙法)之事。此一佛乘說後始授成佛之記別於二乘(即二乘作佛)。此二乘(聲聞乘、緣覺乘)有上根、中根、下根三者,對應此三根而在正宗分有「法說周」、「譬說周」、「因緣周」之三周說法。

宗祖,從「方便品所說的『十如實相』乃一念三千之基礎」此一論點,將「十如實相」規定為迹門之中心;又以佛種為中心來見之場合,則重視作為「本門壽量品之五百塵點劫之發迹顯本」之相對應的教說之「化城喻品所說的三千塵點劫之大通智勝佛之十六王子的『法華覆講』」;又依身讀了勸持品所說的「刀杖」之難而從「如來之使」(說於法師品)之自覺引向「末法的法華經之行者」,並更達於「上行菩薩」之自覺。

迹門之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對惡人及女人成佛之現証,即提婆達多和龍女之成佛,亦多所言及。又法華七譬中,迹門就有六個。

 

*本迹二門

『法華經』本門和迹門之總稱。迹門指『法華經』前半之十四品,示所謂「三乘教乃方便,一佛乘教才是真實」之開權顯實,並基於此義而說「二乘作佛」,但其教主無論如何還是印度應現之始成正覺之釋尊。另一方面,本門指同經後半之十四品,於中心之『如來壽量品』揭示於「久遠五百塵點劫之本地」釋尊之成道,其結果爾前.迹門之始成之釋尊遂成了其之垂迹身。

宗祖於『治病大小權實違目』明言「法華經【中】又有二經。所謂迹門與本門也。本迹之相違,如水【與】火、天【與】地之差別也。就例如比爾前【經】與法華經之差別還猶相違」〈1278.6.26 治病大小權實違目P2〉,二門之相違點以「久遠五百塵點劫之本地開顯」為最重要,迹門和爾前諸經一樣都沒有說此點。依此久遠實成之開顯,迹門之「理之一念三千」昇華為本門之「事之一念三千」,其結果決定性地開啟了「凡夫成道」之道,與此同時又明確化了所謂「本化上行菩薩之末法出現和眾生救濟」之真實目地,由此,相對於天台的「迹表本裏」,宗祖採擇了所謂「本面迹裏」的立於本門之姿。

本語可見於『法華經題目抄』「爾前之諸經如長夜之闇,法華經之本迹二門如日月」之文〈1266.1.6 法華經題目抄P7〉。

 

*本面迹裏

  以本門為面並以迹門用於裏之事。『御義口傳』「壽量品二十七箇大事」有「彼,迹表本裏;此,本面迹裏也」之文〈1278.1.1 御義口傳 壽量品二十七箇大事第三之大事〉,「彼」者,指迹化之天台依『法華經』之迹門而立「理之一念三千」故,乃以迹門為表而用本門於裏之「迹表本裏」也;相對於彼,「此」者,宗祖立足於本門久遠本地之開顯而將「事之一念三千」規定為成佛之種子,故云為本面迹裏;是這樣的文意也。想大概是從『觀心本尊抄』「像法之中末(中頃),觀音、藥王示現南岳、天台等而出現,末期又有傳教大師,各個垂迹、示現而弘通法華經,以迹門爲(表),以本門爲裏,百界千如、一念三千盡其義」之文而來的成語。

 

*本尊

  1.一般在說作為供養禮拜的對象而安置的主要之尊像。又和脇士及眷屬等作區別而云中尊為本尊,又一堂.一寺雖有許多尊像然以特別重要者作為本尊。

  2.宗祖定『法華經』之本門為佛教的中心,所以說向「本門之本尊」久遠實成之釋尊的歸依。實際上可想定,宗祖於其一生中,以釋尊一体佛和『法華經』二十八品作為自己之本尊來禮拜。又富木常忍等檀越亦有造釋尊像。另一方面,以文永八年〈公元1271年〉之龍口法難和其後之佐渡流罪為契機而立於上行菩薩之自覺的宗祖,全心全意以「自釋尊付屬『法華經』之要法南無妙法蓮華經並於末法弘宣」這樣的意義而書顯十界曼陀羅本尊來授與門下。又御書中建治二年〈公元1276年〉『報恩抄』「日本乃至一閻浮提皆應一同以本門之教主釋尊為本尊;所謂寶塔內之釋迦佛和多寶佛,又寶塔外之諸佛,並以上行等之四菩薩為脇士也」〈1276.7.21 報恩抄 第四十八節〉這樣明言「釋尊本尊」,但二年後的弘安元年於『1278.9. 本尊問答抄』則「問云,末代惡世之凡夫應以何物定為本尊乎。答云,應以法華經之題目為本尊」〈1278.9. 本尊問答抄P1〉這樣明示「法華經之題目」=曼陀羅本尊。古來稱前者為人本尊,後者為法本尊,然哪個才是宗祖的本意呢,又應如何看待兩者之間的關係呢,古來一直被討論著,但尚未見到解決。然而,如果將其作為一連的現象而從時間順序上來看的話,則也可以看成是:以建治到弘安的交接頃〈建治四年二月二十九日改元為弘安〉為契機,宗祖的本尊意識從「釋尊本尊」向「曼陀羅本尊」來變化。此外在日蓮諸門家,亦可見到「首題本尊」(五字之大曼荼羅)、一尊四士本尊(釋尊和脇士四菩薩)、一塔兩尊四士(虛空會結要付屬之儀相)等諸形態。

 

*本有

1.本來的存在。本來就具有之物。

2.先天就有之物。佛性乃生來具有。

3.四有(中有.生有.本有.死有)之一個,謂從生到死之間。

『八宗違目抄』所引法華文句卷十之文「【法華】文句十云『正因佛性〈法身【佛】之性也〉,通亘本當(本來通三世並具於眾生)。緣【因】了【因】佛性之種子【亦】本有。非適今也(非今始生也)』」〈1273. 八宗違目抄P1〉之「本有」1.之意也。

 

六畫

*印

      1.佛之悟之內容稱為「法印」。

      2.密教之印相.印契,即以手指作種種形,來表示佛.菩薩等諸尊之內証。有六種拳.十二合掌.十八契印等。

 

*印契

      印為標幟之意,契為契約不改之意。以手指作形並組合之,來象徵.標示諸佛之內証及誓願,特為真言密教所重視。亦說為印相.密印.印。可見於『撰時抄』「然事相之『身密之印契』和『口密之真言』則欠缺」之文〈1275. 撰時抄 第七節〉。

 

*旨歸

  亦書為指歸。『摩訶止觀』「大意章」云「旨者自向三德,歸者引他同入三德,故名旨歸。又自入三德名歸,令他入三德名旨,故名旨歸」。

 

*因果俱時

謂因和果同時具足而無前後之別之義,為因果異時之相對語。於『當体義抄』有「此釋文之意,至理無名,聖人觀照各各之理而萬物付名時,因果俱時(因果同時具備)不思議之一法有之,名之為妙法蓮華。此妙法蓮華之一法圓滿具足十界三千諸法(十界、十如、三世間之三千諸法)而無欠減,因此修行之者,佛因佛果之功德同時得之。聖人以此法為師而修行覺道故,妙因妙果俱時(同時)感得,故成妙覺果滿之如來也」之文,被作為說明「妙法蓮華經」之法体之用語。在說修行佛因.佛果俱時具備之妙法蓮華而成道之樣。

 

*因華果台

因華者,將九界之因行譬為蓮之花;果台者,將佛界之果德比作蓮華之台。以蓮華之花和台同時成長(俱時增長)之姿來說明因果俱時之一心之妙法蓮華經。言於『當体義抄』「故傳教大師守護國界章之中卷云『眾生一心之妙法蓮華者,因華果台(因之華和果之蓮台)俱時增長之當体蓮華也』」之文。

 

*如來

     梵語「多陀阿伽度」之譯,亦譯為「如去」。佛的十號之一,自「真如」來,又向「真如」去者之意。即佛陀之事,以所謂無上尊貴的存在之意,亦稱為無上上。

 

*自受用報身如來

→自受用報身。自己享受内証的法樂之姿謂自受用報身。與報身同義的「受用身」分為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二者,自受用報身即其中之自受用身。『真言天台勝劣事』有「故云大日法身者,尚不及法華經之自受用報身也(指法華本門之教主久遠實成之釋尊)」之文〈1270. 真言天台勝劣事P4〉,文中之「法華經之自受用報身」是用來指法華經本門之教主久遠實成之釋尊。

 

七畫

*妙

     () 非常出色的.優勝的之意。不可思議之意。天台智顗的『法華玄義』說『法華經』之要義於經題「妙法蓮華經」有之,並用名.体.宗.用.教之五重玄義來釋之,且特別費了大半篇幅於「妙」字之解釋,將其分類成相待妙.絕待妙.本迹十妙及百二十重妙等來說明其義。宗祖亦在重用此『玄義』之所說的同時,對作為滅後末法應流布的法華經,選擇了結要付囑之妙法五字(即妙法蓮華經),並勸說依此五字之受持.唱題的成佛。今若總結見於御書的「妙」字之意義,則有如下三點。

     1.開會。能開。『法華經題目抄』有「申妙之事,云開之事也。即使於世間積財寶之藏,然無鑰的話,則開門之事也難。不能開的話,則不能見藏之內之財」之文〈1266.1.6 法華經題目抄P7〉,即是在說,開所謂『法華經』之秘密之奧藏來開會爾前諸經之鑰匙於「妙」字有之。若按能開.所開來區分的話,則當然是能開之義也。

     2.具足。圓滿。『法華經題目抄』有「妙者天竺云薩,漢土(譯為)妙。妙者具之義也,具者圓滿(具一切無欠減)之義也」之文〈1266.1.6 法華經題目抄P8〉,即是在示「佛之因行.果德等一切義,妙字具足」之旨。依此成立了「十界互具」而完成了所謂「事之一念三千」之佛種,並開啟了滅後末法的成佛之道。

     3.蘇生。變毒為藥。『法華經題目抄』有「妙者蘇生之義也;蘇生者甦醒之義也。譬如黃鵠(鶴)之子死去時,母鶴若泣鳴子安,則死去之子還活;鴆鳥入水則魚蚌悉死(因鴆鳥有毒),但若用犀之角碰一下,則死去者皆甦醒過來一樣;又如同於爾前之經經被責難佛種焦死之二乘、闡提、女人等,若持法華經之妙之一字,則(死去)之佛種亦還生一樣。天台云闡提有心猶可作佛 二乘滅智心不可生 法華能治復稱為妙。妙樂承此云諸經但名大不名妙者,第一個原因是有心易治無心難治,難治能治所以稱妙』」之文1266.1.6 法華經題目抄P12〉,正是在揭示「於爾前經不被認可成佛的二乘.女人.惡人等依1.開會及2.具足之義而敗種再生」之旨。若將此應用於個人,則成為將三毒煩惱變為菩提的「變毒為藥」義,並成為凡夫之「即身成佛」義。

     () 妙覺之略。

 

*妙覺

     (1) 不可思議且絕妙的佛之無上之悟。記於『撰時抄』「眾流集而成大海,微塵集則成須彌山。日蓮開始信法華經之事,於日本國雖如一渧、一微塵,然法華經二人、三人、十人、百千萬億人次第傳唱的話,則最終當可成妙覺之佛之須彌山及大涅槃之大海」之文〈1275. 撰時抄 第二十八節〉。

     (2) 菩薩修行位階第五十二位之最高位。斷盡一切煩惱,悟之智慧具現於圓滿之位,相當於六即位之究竟極。但是,別教之妙覺僅斷十二品之無明,故只相當於圓教之十行位之第二行。

 

*妙樂大師湛然

     公元七一一~七八二年,漢土唐朝天台宗第六祖,被稱為中興之祖。常州晉陵縣荊溪人,姓戚氏。亦被呼為妙樂大師.荊溪大師.記主法師。生於儒家,但於二十歲時師事玄朗而學天台教學,並於天寶七年〈公元七四八年〉三十八歲時出家。後赴會稽於曇一處學律,並在吳郡開元寺講天台『摩訶止觀』。師玄朗沒後,住於妙樂寺及國清寺,並對華嚴.法相.禪宣揚天台學。於建中三年七十二歲時在佛隴寺示寂。

     著書除了『玄義釋籤』十卷.『文句記』十卷.『止觀弘決』十卷之三大部注釋書外,還有許多其他之注解書,又有純粹記述教義之『金剛錍論』一卷。又門人有道邃.行滿.元皓.智度等,傳教大師最澄相當於孫弟子。

     其教學之特徵為攝取了華嚴教學的真如隨緣.不變說等智顗教學見不到的學說。

 

*妙法蓮華經

    1.經典,共八卷二十八品,漢土後秦之鳩摩羅什於弘始八年〈公元406年〉譯出。略稱為法華經.妙法華經。梵語云薩達磨芬陀梨伽蘇多覽,意思為如白蓮一樣的優勝之法。

二十八品如下:

     序品第一.方便品第二.譬喻品第三.信解品第四.藥草喻品第五.授記品第六.化城喻品第七.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法師品第十.見寶塔品第十一.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勸持品第十三.安樂行品第十四.從地涌出品第十五.如來壽量品第十六.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隨喜功德品第十八.法師功德品第十九.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囑累品第二十二.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陀羅尼品第二十六.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本經為釋尊成道四十二年後,經八年所說之經典,最初之說處在靈鷲山,從「序品第一」到「見寶塔品第十一」之「接諸大眾 皆在虛空」止,其次從「見寶塔品第十一」之「以大音聲 普告四眾」到「囑累品第二十二」終,為在虛空之多寶塔中所說,最後從「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到經末,又回到靈鷲山說法,故稱此為「二處三會」。關於全体之科段(注釋經論時,依其說意將本文區分為大小之段落之事謂科段)在天台大師之『法華文句』中有詳說,在此約略介紹一下。首先總一經立三段,由序品第一之「序分」,及方便品第二至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前半之「正宗分」,和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後半至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之「流通分」等三段所組成。其次別立二經六段,即總一經又分為前半十四品之「迹門」和後半十四品之「本門」之二經。首先迹門,序品第一為「序分」,方便品第二至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為「正宗分」,法師品第十至安樂行品第十四為「流通分」;本門,從地涌出品第十五前半為「序分」,從地涌出品第十五後半至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前半之一品二半為「正宗分」,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後半至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為「流通分」;合計六段所構成。序品第一為一經全体之序,同時也是迹門三段中之「序分」。

迹門「正宗分」明所謂「開三乘顯一佛乘」之「開三顯一」之理,為開拓「一切眾生皆成」之道之重要部,又分為方便品第二之「十如是」之「略開三顯一」,和其以下之「廣開三顯一」。於「廣開三顯一」對上.中.下根之聲聞說「開三顯一.開權顯實」之「理」和「譬喻」和「因緣」之「三周說法」,而令各各領解,並給與成佛之記別。

進入迹門「流通分」,於法師品第十和見寶塔品第十一共說弘經之功德,提婆達多品第十二以提婆和龍女之成道來示惡人成佛和女人成佛而勸經之流通,勸持品第十三說菩薩們弘經之誓,又於安樂行品第十四示淺行初心之行者弘經之方軌而結束迹門。

來到本門,自「從地涌出品第十五」開頭至諸菩薩問地涌菩薩之來處.來緣.師主等之前半為「序分」〈即自開頭至「爾時諸佛 各告侍者---有菩薩摩訶薩 名曰彌勒---已問斯事 佛今答之 汝等自當 因是得聞」止之前半〉。

其後之「從地涌出品第十五」後半〈即從「爾時釋迦牟尼佛 告彌勒菩薩 善哉善哉 阿逸多 乃能問佛 如是大事」至品末為後半〉和「如來壽量品第十六」及「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前半〈即從開頭至「佛名聞十方 廣饒益眾生 一切具善根 以助無上心」止為前半〉之「一品二半」為本門之「正宗分」,說開近顯遠之理而開顯久遠之本佛,為本經之最重要部。又分為廣.略二部分,於「從地涌出品第十五」後半說地涌菩薩乃釋尊成道以來之眷屬之部分為「略開近顯遠」,於其後之「如來壽量品第十六」破始成正覺而明久遠實成,又在「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前半說菩薩大眾領解佛之說法而受授記之部分為「廣開近顯遠」。

最後,「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後半以後之十一品半乃為了於佛滅後流通『法華經』之「流通分」。其中,「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後半至「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之三品半乃在說弘經之功德而來勸流通之功德流通,「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至最後之「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乃付法於菩薩大眾而來勸流通之付囑流通。特別是,於「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說釋尊之因行之不輕菩薩之姿而示逆緣毒鼓之行軌,在次之「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釋尊結『法華經』於四句之要法而付囑於地涌菩薩,委囑滅後之弘經。

天台大師重視迹門三段,置教學及行法之基盤於迹門方便品,構築五時八教判,而唱『法華經』之獨勝,其觀法則主張一念三千之理觀。

宗祖雖繼承了天台之科段,然注重本門三段,而將其教學的基礎專心置於壽量品。同時着眼於二處三會之全体構成,並基於虛空會十二品〈見寶塔品~囑累品〉而指出『法華經』乃是為了滅後之末法,又依壽量品之開迹顯本而獲得師弟之本地,並於其前後之八品〈從地涌出品~囑累品〉確信了「依本化上行」之末法弘宣,而勸說作為一念三千之事觀的妙法受持.唱題。

再者,本經在說教時使用了各式各樣的譬喻,古來對其文學性有極高的評價。特別是,譬喻品的三車火宅之譬,信解品的窮子之譬,藥草喻品的三草二木之譬,化城喻品的化城之譬,五百弟子品的繫珠之譬,安樂行品的頂珠之譬,壽量品的良醫之譬,被通稱為法華七喻。

2.表『法華經』之教義。於『法華玄義』就妙法蓮華經之經題之「妙」字開出相待.絕待二妙及迹門.本門各十妙,「法」字開出三法妙(心法.佛法.眾生法之三法乃妙也),「蓮華」二字開出當体.譬喻,「經」字開出有翻.無翻各五義等,詳說『法華經』教義之廣大甚深。

3. 『法華經』之題目,且又是末法適時之要法「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五字七字之事。在『法華經』壽量品被喻為是為了治癒服了毒藥而失本心之孩子所留置的良藥在神力品為了救濟末法之眾生而說「上行菩薩等地涌菩薩之別付囑」之儀式。宗祖主張所謂「依受持.信行妙法蓮華經之五字而成佛」之題目受持之信仰,並為了令流布於日本國而努力。

 

*序王

指付於『法華玄義』之序文中,天台大師之序文。由灌頂(即章安大師)命名,而灌頂自己之序則稱為私序王。王(讀去聲)者起、初之意,序起眾文之始,故云序王。於序王有天台就妙法蓮華經之題號所作的解釋,和作為其結論的灌頂之釋。可見於『1277.4.10 四信五品抄』等。

 

*佛種

  為了成佛之種子,亦說為佛種子。雖通常是指眾生之佛性,但『御書』中多使用為從佛.菩薩所下之成佛之因子的意思。『法華經』方便品有「諸佛兩足尊 知法常無性 佛種從緣起 是故說一乘」之文,正是在說,佛種乃生滅變化之有為法。『曾谷入道殿許御書』有「又末法惡世之眾生,遇此之大士而下佛種之事,就例如水精之向月而生水,孔雀之聞雷聲而懷妊一樣」之文〈1275.3.10 曾谷入道殿許御書P15〉,正是在示滅後之末法眾生由地涌菩薩來下佛種之旨。又『觀心本尊抄』有「一念三千之佛種」之文〈1273.4.25 觀心本尊抄 第四章第四節〉,正是在明示法華本門之「事之一念三千」之極理乃佛種也,而依「南無妙法蓮華經」之受持信行可納受此佛種之旨。

 

*即身成佛

眾生不改父母所生之肉身而成佛之事謂即身成佛,與一生成佛同義。『法華文句』卷八下有「佛受疾者,獲果速也。(中略)胎經(菩薩處胎經)云,魔梵釋女皆不捨身不受身,悉於現身得成佛」,承此妙樂『文句記』卷八之四有「若非即身成佛,此龍女之成佛及胎經之偈云何可通耶」。又關於『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所說之八歲龍女成佛之事,最澄之『法華秀句』卷下.即身成佛化導勝八可見到「能化所化俱無歷劫,【以】妙法經力即身成佛」之文。從此等之釋可以知道「即身成佛」義乃天台家依『法華經』之義所立的主要之法門。於爾前經說「即身成佛」之場合,通教乃在說第八地以上之菩薩之「即身成佛」,別教則為初地以上、圓教則為初住以上之菩薩之「即身成佛」,但天台教學則揭示自十信相似即或觀行即,乃至名字即之凡夫之「即身成佛」義。宗祖雖一方面依此天台教學,但一方面則說示依『法華經』本門所說之佛種妙法五字之受持的「即身成佛」。

 

*体內

  天台教學云所謂佛悟之法体(諸法實相之理)之內為「体內」,並云被攝入其中之法為体內之法。另一方面,此法体之外,稱「体外」,又稱被取出於外之法為体外之法。若約於教法而言的話,則以釋尊証得的純圓妙法之『法華經』作為体內,相對於此,為了導入於此純圓之教而暫且說的方便之教為体外。

  体內又分為「体內之權(被開會於諸法實相之理而成了「實相理」和「圓融一体」之權法)」和「体內之實(「諸法實相之理」本身)」。

  天台所立之三方便中,法用方便和能通方便相當於体外之方便,秘妙方便則相當於体內之方便。

  『諸宗問答抄』有「因此,開會法華經体外之影之三乘入於体內之本之「權之本体」(体內之方便教之本体),則被云為本之体內(法華經体內)之權(方便教),決非成為体內之圓【、体內之實】也。應以此心來辨別會意法華經之体內体外之權(方便)實(真實)之法門也」之記述〈1272. 諸宗問答抄P7〉。此是在示,為体外之權的三乘教法,即使被開會而成為体內之權,然也決不是体內之圓實之法,体內之實但限法華一佛乘之教法。

 

*体外

  於天台教學,指從諸法實相之法体內被取出於外之物,為法体內之意之「体內」之相對語。約於教法之場合,以純圓妙法之『法華經』作為体內,而為了導入於此純圓之教而暫且說的方便之教法,且尚未依『法華經』來開會之方便稱為「体外」。体外之方便來到『法華經』而被開會,就成為「体內之方便」。

記述於『諸宗問答抄』「此体內之權取出於体外,暫且『於一佛乘 分別說三(真實之一佛乘之教,以方便分說為三乘)』時,付給方便之權教圓教之名,而被說為【方便之】三乘中之圓教,當然和真實之法華經之圓教不一樣也」之文中〈1272. 諸宗問答抄P6〉。

 

*体內之實

    佛悟之諸法實相之理之法体內云「体內」,而其中之實教就是「体內之實」。為体內之權之相對語,和体內之圓同義。具体而言,就是釋尊出世之本懷唯一純圓之『法華經』。

記述於『十章抄』「又設即使是心得開會之法門之念佛,也還是体內之權(法華經体內之權教),不及体內之實(尚不及体內之實教之法華經)」之文中〈1269. 十章抄P6〉。

 

*体內之權

謂被開會於佛所証得之實相.真如之体內之權教為「体內之權」,是体內之實、体外之權之相對語。於『十章抄』有「又設即使是心得開會之法門之念佛,也還是体內之權(法華經体內之權教),不及体內之實(尚不及体內之實教之法華經)」之文〈1269. 十章抄P6〉,正是在明示,爾前權教即使被開會於法華實教之中,也還是体內之權,尚不及於体內之實之法華一佛乘。

 

戒壇

   舉行授戒儀式之場所。於日本以天平勝寶七年〈公元755年〉在奈良東大寺建立的戒壇為嚆矢,後於天平寶字五年〈公元761年〉又在下野藥師寺和筑紫觀世音寺建立戒壇,而合稱為「天下三戒壇」,但均為小乘之戒壇。

   日本天台宗之開祖傳教大師最澄〈公元767~822年〉基於梵網經而主張大乘菩薩戒之獨立,並努力要在比叡山建立大乘圓頓戒壇,最後終於在最澄沒後的天長三年〈公元826年〉七月朝廷勅下戒壇建立之宣旨,而於翌年五月建立了戒壇院。

     又宗祖在建治二年〈公元1276年〉七月之『報恩抄』中雖有述及末法應流布之三大秘法,但沒有示第二.本門戒壇之具体相。

 

*戒定慧

   佛道修行的三個眼目,總稱為三學。

於『開目抄』「因此教禮、樂等,是為了使易接受渡來之内典之戒定慧;教王臣之道是為了定尊卑;教父母之恩是為了使知孝之高;教師匠之德是為了使知歸依之重要」之文〈1272.2 開目抄 第一章第二節〉,將「戒定慧」記為與佛教之總体同意思。

 

*劫國名號

   佛對弟子授成佛之記別之際必揭示的「劫」「國」「名號」之三件事。「劫」為成佛之際之劫名和其壽命之數,「國」為佛國土之名,名號則指佛名。『聖密房御書』有「法華經雖無印、真言,但有所謂二乘作佛、【成佛之時之】劫國名號、久遠實成之模範之事相」之文〈1274.4~11. 聖密房御書P3〉。

 

八畫

*念珠

     即數珠。心念三寶時所用,故稱念珠。記於『妙法比丘尼御返事』「對所賴之彌陀念佛,聞日蓮云乃無間地獄之業,或又聞云真言乃亡國之法,或聞云持齋乃天魔之所為,邊數念珠邊拼命忍耐,邊搖鈴邊搖頸起邪念,邊持戒邊抱惡心」之文〈1278.9.6 妙法比丘尼御返事P15〉。

 

*法印

      1.佛之教之印。真理之旗印,有三法印.四法印等。妙法之印。『法華經』譬喻品云「我此法印 為欲利益 世間故說」之法印者,指「實相之印」。

      2.於密教指印相之事。

      3.僧位之一,為朝廷賜給僧侶之位中最高之位,即法印大和尚位,相當於僧正。

 

*法界

     梵語達磨駄都之譯。法,諸法之意;界,分界之意;即諸法有各各之自体,而分界不同。於大乘佛教,法界意味著宗教的根源,並將法的世界.全宇宙的存在見為法=真理的顯現,而作為與真如.法身同義。

 天台宗認為法界有真如面和世界面二面,而說作為差別相之世界的地獄到佛之十界。

 『守護國家論』中「天台大師【法華】玄義【第】八云『手【雖】不執【經】卷【然】常讀是經,口【雖】無言【語】聲【音然】遍誦眾典,佛【雖】不說法【然】恒聞梵音(清淨之佛音),心【雖】不思惟【然】普照(廣照見)法界」之文之「法界」乃「法的世界」之意〈1259. 守護國家論P38〉。

 

*法華經

     法華經是宗祖及其信仰体系最重要的大乘經典。有三個譯本,①西晉之竺法護於太康七年〈公元286年〉譯出之『正法華經』十卷,②後秦之鳩摩羅什於弘始八年〈公元406年〉譯出之『妙法蓮華經』八卷二十八品,③隋之闍那崛多.笈多於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共譯之『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二十七品。此等諸本中,在漢土.日本,羅什之譯本流布最廣,若說到『法華經』,則多指羅什譯之『妙法蓮華經』。御書中若說及『法華經』同樣亦意味著一部八卷二十八品之『妙法蓮華經』,但指『法華經』之要法「妙法蓮華經」之題目之場合亦多。

     關於在釋尊一代聖教中『法華經』之位置,漢土及日本一樣自古以來即有種種教判之主張,而其定位亦又紛歧。這樣的情況中,漢土之天台大師撰『法華玄義』十卷而立五時八教判,示所謂「『法華經』乃諸經中第一」之明確的主張。又作成『法華文句』十卷,對『法華經』之經文施與因緣.約教.本迹.觀心之四釋,並揭示於『法華經』有「釋尊出世之本懷」之事。更進一步基於『法華經』之說相,講說『摩訶止觀』十卷,來說一心三觀.一念三千之理,而勸進作為實踐原理的圓頓止觀。在日本,聖德太子將『法華經』和『勝鬘經』.『維摩經』共定為鎮護國家之經典而受到廣泛地信奉,太子自身亦作成『法華義疏』而將法華思想置於其政治理念之根底。平安時代最澄在比叡山建立天台法華宗而宣揚法華教學,特別是努力於大乘戒壇之建立而期令法華之佛性開顯之理想能具現於社會面。又,出現於鎌倉時代的宗祖在繼承如上的天台及最澄之法華教學的同時,又置重點於『法華經』本門而樹立了獨自的教學大系,並為了令末法救濟之要法「南無妙法蓮華經」能入一切眾生之口而死身弘法。

 

*陀羅尼

     梵語之音寫,譯為總持.能持.能遮。將一切事物深記於心而不忘之力,一種記憶術。能持許多善法故,稱能持;遮許多惡法令其不生故,稱能遮。後來因為此陀羅尼之形式類似誦呪,故被混同,而稱有守護口唱者之力的所謂呪及真言之章句為陀羅尼。一般來說,長句者謂陀羅尼,幾句之短者謂真言,一字二字者謂種子。見於『1269. 三種教相』所引『法華文句』卷十之文中。

 

*具足

    (1) 無欠缺,完全具備之意。

    (2) 三具足,五具足,指供於御本尊前之樒.香.灯明,樒一香一灯明一謂三具足,樒二香一灯明二謂五具足。

(3) 具足戒之略。

『如來滅後五五百歲始觀心本尊抄』以(1)之意記云「末代凡夫出生信法華經,乃人界具足佛界故也」〈1273.4.25 如來滅後五五百歲始觀心本尊抄 第三章第三節〉。這樣的具足義,正是宗祖的凡夫成佛論之重要構成要素的「十界互具」.「一念三千」及「妙字具足義」之基盤理論。

 

*事之一念三千

基於『法華經』如來壽量品所說之久遠本地之開顯而成立之一念三千謂「事之一念三千」。是說於『法華經』迹門之「理之一念三千」之相對語。

於『開目抄』有如下之說明:「法華經迹門方便品說一念三千法門,基於此法門而許二乘作佛之義故,爾前經二種之失(消除)一個;然未發迹顯本故,也就沒顯真實之一念三千(沒有成就一念三千真實之意義),所以好不容易才許的二乘作佛也就未(確定);如水中之見月,似無根之草之浮於波上。而至本門壽量品,破始成正覺,明久遠實成之本地身,則破爾前迹門四教(藏教、通教、別教、圓教)之果。破四教之果(四教之佛果成了無實体之虛妄之果德),則破四教之因(至此佛果之修行之道筋之九界之因行亦被否定)矣。這樣打破爾前、迹門之十界之因果,顯說基於久遠之本地之本門十界(習神力品之「於時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之因果,此即本因本果之法門也。九界具無始(永遠)之佛界,佛界備無始(永遠)之九界,於此成就眞之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一念三千」〈1272.2 開目抄 第五章第三節〉。此是在說:「於迹門方便品說十如實相,基於此,成立了十界眾生理具之一念三千,而說二乘作佛,但尚未開顯久遠之本地故,乃不完全之一念三千。而來到本門壽量品因揭示了釋尊之本因.本果.本國土而成立了真實的事之一念三千」之意也。此之「事」,就是將本佛之因果及國土以「事」來表現者也

又『觀心本尊抄』有「像法之中末(中頃),觀音、藥王示現南岳、天台等而出現【像法之末期藥王又示現傳教大師而出現】,來弘通法華經,以迹門爲(表),以本門爲裏,百界千如、一念三千盡其義。但論理具(「眾生之一念具備三千世間」之道理),而對於實際上末代凡夫之劣心具備佛界這樣的事具,及為了實現此事具之事行之南無妙法蓮華經五字並本門之本尊,未廣(弘通)之」之文〈1273.4.25 觀心本尊抄 第八章第一節〉,此即是在說:「南岳、天台、傳教只弘理具之一念三千,而不弘事行之一念三千之妙法」,此場合之「事行」者,含唱題行.折伏行等之義之事行也。

 

*事行

     現實之具体的修行之意,理行之相對語。基於『法華經』本門之教說〈事〉的「下種之妙法」稱為「事行之南無妙法蓮華經」。又,事行亦含有所謂唱誦妙法之意。

於『觀心本尊抄』有「但論理具(「眾生之一念具備三千世間」之道理),而對於實際上末代凡夫之劣心具備佛界這樣的事具,及為了實現此事具之事行之南無妙法蓮華經五字並本門之本尊,未廣(弘通)之」之敘述〈1273.4.25 觀心本尊抄 第八章第一節〉,此即是在指出「於像法時代弘經之南岳、天台立足於『法華經』迹門而說理具之妙法,但關於事行之南無妙法蓮華經和本門之本尊則並未興行」。相對於此,宗祖立足於『法華經』本門而強調「引導末法眾生於成道」的下種之妙法,並書顯「圖顯其法体」的曼荼羅本尊,又為了讓娑婆世界成為常寂光土,身讀了『法華經』而專心致志於折伏行。

 

*事

     相對的且是差別的現象之意,為「普遍的真理」及「平等的本体之理」的相對語。又「事」為事相.事法之意,依因緣而生之「有為無常」的現象界云為「事」,而相對的,「理」為理性.理法之意,在云超越因緣生滅之「無為常住」的真如世界。

     在御書中,「事」被用於多樣的場合,所以是象徵宗祖之信仰大系的重要語,其主要者如下:

     ①『法華經』所說之「事」。『開目抄』等所引用的『法華經』方便品之「一大事因緣」之「事」者,促使眾生受持妙法並導向於成佛之「佛之力用」〈用〉之意。又『觀心本尊抄』等所引之『法華經』神力品之「如來一切甚深之事」之「事」者,意思為於佛的久遠本地之本因.本果〈宗〉。

     ②宗祖將自己「立於『法華經』本門」而立之教義及修行之大系以「事.事行」來表現,並將天台「立於『法華經』迹門」而立之教行規定為「理.理具」,所以兩者是相對的。具体來說,就是立足於「根據『法華經』本門所說之本因.本果.本國土之三妙合論」之事之一念三千,而主張依所謂內包事之一念三千之妙法五字之受持.唱題之事行來成就「凡夫之即身成佛」。記於『1278.6.26 治病大小權實違目P6』「一念三千之觀法有二。一理【之一念三千】,二事【之一念三千】也。天台、傳教等之時,理也。今【日蓮之時】事也。觀念【之修行】既勝故,大難又色勝。彼,迹門之一念三千;此,本門之一念三千也。【兩者】遙如天地之殊,故御臨終之時應有御心【得】」,及『1273.4.25 觀心本尊抄 第八章第一節』「但論理具(「眾生之一念具備三千世間」之道理),而對於實際上末代凡夫之劣心具備佛界這樣的事具,及為了實現此事具之事行之南無妙法蓮華經五字並本門之本尊,未廣(弘通)之」。

     ③密教所說的事相。東密及台密稱『大日經』所說的「印契和真言」為「事」。又所謂「理同事勝」之「事」。見於『1274.4~11. 聖密房御書P3』「又其云『真言事勝者,乃因法華經無印及真言』,此言是在論天竺之大日經和法華經之勝劣呢,還是在論漢土已翻成漢文之法華經和大日經之勝劣呢」。

     ④云『法華經』所說之「二乘作佛」.「劫國名號」.「久遠實成」為「事」.「事法」,此乃宗祖對③之理同事勝判之反論所述說的『法華經』勝諸經之「事」。見於『1274.4~11. 聖密房御書P3』「法華經雖無印、真言,但有所謂二乘作佛、【成佛之時之】劫國名號、久遠實成之模範之事【相】」。

 

*性德

一切眾生於本性上全都有善惡及迷悟之性質謂性德。 亦云為性得,為修德、修得之相對語。

 

*所開

「開會(開「權」會入「實」的意思)」時處於被開會的一方,即被開會者,「能開」的相對語。本來「開會」是打破二者之差別而和會於平等之義,開會之後無差別,但宗祖在此立「能開」和「所開」之別。『十章抄』有「法華經,能開(法華經乃開會之法);念佛,所開也(念佛乃被開會之法也)。所以法華經之行者即使一生都沒有唱南無阿彌陀佛,也同樣具備南無阿彌陀佛及十方諸佛之功德」〈1269. 十章抄P5〉,相對於能開之『法華經』將念佛作為所開,並示在此場合念佛之功德全具備於『法華經』。

〔關連語〕

*能開

謂能夠「開會(開「權」會入「實」的意思)」之義,「所開」的相對語。『十章抄』云「法華經,能開(法華經乃開會之法);念佛,所開也(念佛乃被開會之法也)」〈1269. 十章抄P5〉。

*開會

打開相對的兩者之差別而和會之並平等對待之事。表天台所立五時教判之第五.法華涅槃部之性格之語。直接的話,則為示『法華經』和其他經典應有的關係之語,為開顯會融.開顯會歸之略,開權而會入實之意。即在云,開釋尊作為方便而說的四十餘年之爾前經之三乘各別之權執,而令會入釋尊之本懷的法華一佛乘之真實。所以相待妙、絕待妙二妙之中,開會相當於絕待妙,但於其中又被分為能開(体內之實)和所開(体內之權)。

開會有1.法開會.人開會、2.四一開會、3. 迹門.本門之開會、4.相對種.就類種之開會等。

1. 法開會.人開會者,於爾前經雖有說「教法的圓融平等」之法開會,然不許聲聞.緣覺二乘之成佛,故不存在人開會。相對於此,『法華經』說示二乘作佛故,具足人法之兩開會。

2. 四一開會者,以『法華經』方便品就教.行.人.理之四法所說示之開會,天台大師在『法華文句』卷四釋方便品之文時所說之義。爾前經於教(教法).行(修行).人(修行者).理(法理)四法各說三乘之差別,但在『法華經』揭示一佛乘之義,並示「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之開會。

3. 迹門之開會者,爾前權教和法華實教相對,而於施.開.廢之三重開顯法華一乘並將權教會入。又在本門同樣於施.開.廢之三重開顯久遠本佛而將諸佛統一.會入壽量本佛。

4. 相對種.就類種之開會者,於『始聞佛乘意』有「問,法華三昧是何意呢。答,夫末代凡夫修行法華經之法門也,有就類種之開會和相對種之開會二者」〈1278.2.28 始聞佛乘意P1〉,就類種之開會是在說「將低頭舉手等小善開會於佛之絕對大善」,是基於同類性而言之事,相對於此,相對種之開會則是「將煩惱、業、苦之三道開顯會融於相對.敵對之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之義。

於天台教學將重要義之開會廣泛地適用於世間法。基於這樣的開會理論而立「十界互具」之義,更成立了「一念三千」法門。

 

*受持即受戒

受持『法華經』即是受戒律。『法華經』未說具体性的戒律,但依開會之思想,以爾前諸經所說的五戒、十戒等戒律作為『法華經』之戒,而主張所謂「依具備其戒力之『法華經』之信受.持經而成佛」之義。記於『上行所傳三大秘法口決』。

 

九畫

*相即

兩個事物無差別地融合在一起而成為一体。

 

*相待妙

『法華玄義』卷二上所說之語。和他者比較,相對於粗而立「妙」之義,謂「相待妙」,是「絕待妙」之相對語。為天台大師釋「妙法蓮華經」之經題中,就「妙」之一字所說之義,『法華經』和其他諸經相對比較而証明只有『法華經』是一乘圓妙之教。

〔關連語〕

*絕待妙

謂一個經教中包括其他之諸經教,超越彼此之一切比較相對,而為圓妙之經教之義,相待妙之相對語。天台大師在『法華玄義』卷二上對妙法蓮華經「妙」之字立「相待」和「絕待」二義,規定相待於粗而顯妙之事為「相待妙」,超絕彼此之相待而自然妙也之事為「絕待妙」。即相對於「大小相對」及「權實相對」之相待妙,一切法即佛法也,乃超越自他及中邊等之分別之「不可思議玄妙」,稱此為「絕待妙」。

於『一代聖教大意』有「(法華經)有二妙。天台之法華玄義云此經唯論二妙。二妙者,一相待妙,二絕待妙。相待妙之意,前四時(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之一代聖教和法華經相對,稱此四時為爾前而嫌之,爾前云當分(爾前之諸經乃應眾生之機根,作為方便而說的「當分之教」),法華謂跨節(而法華經乃佛直接說出自己之真實的所謂「跨節之教」)。另一方面,絕待妙之意,不嫌爾前之諸經,釋尊一代之聖教即法華經也,這樣來開會之事云絕待妙」之文〈1258.2.14 一代聖教大意P27〉,正是在示「絕待妙」和開粗顯妙之「開會」乃同義之旨。

宗祖依「待絕兩妙之說否」來判教法之勝劣,以此作為一種教判而重視絶待妙。於『開目抄』中有「爾前經所說之圓教雖同於法華經所說之相待妙,然與法華經所說之絶待妙相對時猶惡也;爾前之圓教,結局進入藏、通、別三教之範疇故,猶惡道也」之文〈1272.2 開目抄 第十四章第七節〉,正是在揭示「法華之圓乃絶待妙故,獨善也」之事。

 

*南岳大師

     →南岳大師惠思。~公元577年,六十四歲寂。漢土天台宗第二祖(初祖為龍樹菩薩),天台大師智顗之師匠,為漢土南北朝時代佛教思想的代表之一。天台宗古來傳言,天台智顗之一心三觀乃相傳自南岳大師。

 

*南無妙法蓮華經 

歸依、歸命「妙法蓮華經」之事。「妙法蓮華經」,『法華經』之題目也。相當於宗祖為了末法成佛之修行之目的所示的「三大秘法」中之「本門之題目」,又亦可表現為釋尊為了末法之眾生所留置之一大秘法。從「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五字」之表記來看,「南無妙法蓮華經」和「妙法蓮華經」多被重複使用,可以明白於「教法」和「行法」共一体化之處有真實義。即,「教法之題目」以因果、寶珠、良藥、佛種、要法等來表現時成為「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五字」,「行法之題目」以信行、受持、唱題、色讀等來表現時成為「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七字」,「教」「觀」相即之題目,以「即觀之教」、「即教之觀」來表現時成為「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五字七字」。建長五年〈公元一二五三年〉三月及四月之「立教開宗」,宗祖共始唱「南無妙法蓮華經」,此乃因『法華經』之題目乃諸經之肝心、諸佛之眼目也,所以依「但信無疑」之唱題可免惡道。龍口法難後不久,宗祖立於上行菩薩之自覺,基於此於『開目抄』、『本尊抄』等明示「南無妙法蓮華經乃上行所傳之結要付屬之法,並被授與末代之幼稚者」之旨;又主說五重玄義具足之妙法蓮華經之意義;及南無妙法蓮華經乃本因本果具足之法,包裹凡夫成道之要諦之一念三千義於其中,且與一念三千為表裏一体之法;然後提示「末法眾生依於身口意三業受持此南無妙法蓮華經,則妙法蓮華經所具足的釋尊之因果功德自然被讓與而可得佛果」這樣的成道之筋道;又以「對謗法之逆機之末法眾生弘通南無妙法蓮華經之題目,施與逆緣毒鼓之下種益,而實現順逆平等之成佛」作為目標;更進一步主張依題目受持之成佛並非只限定於個人,基於依正不二之一念三千,將廣及草木國土之成佛,於此實現了真實之「立正安國」。

 

*施.開.廢

為了將方便權教之三乘教開顯會入法華真實之一乘教,又為了開法華迹門而顯本門,天台大師所立的施.開.廢三義之事。說於『法華玄義』序王及同卷七下。天台在釋『法華經』之經題時,於「妙法蓮華經」之蓮華立「當体蓮華(妙法之蓮華)」和「譬喻蓮華(草花之蓮華)」二義,並為了說明當体蓮華,以草花之蓮華之「蓮」譬於法華實教及本門,以「華」譬於方便權教及迹門,於本迹二門各設蓮華之三喻來示其之開顯。

首先迹門之三喻者,以「為蓮故華」喻於「為實施權(=施)」,以「華開蓮現」喻於「開權顯實(=開)」,以「華落蓮成」喻於「廢權立實(=廢)」。

其次本門之三喻者,以「為蓮故華」配釋於「從本垂迹(=施)」,以「華開蓮現」配釋於「開迹顯本(=開)」,以「華落蓮成」配釋於「廢迹立本(=廢)」。記於『1278. 秀句十勝抄』等。

〔關連語〕

*為實施權

  見於『法華玄義』卷一上。為了培養能信解實教之機根而說權教之意。天台大師在解釋「妙法蓮華經」之題號之際,將蓮華二字約說於「當体」和「譬喻」之二個蓮華,並就其內之「譬喻蓮華」於本迹二門各立「施開廢」三義,合起來共說有六義,稱為「本迹之六譬」。「為實施權」為迹門譬喻中之第一個。具体而言的話,「實」是『法華經』,「權」是爾前諸經。可見於『當体義抄』。

*從本垂迹

本地之佛為了眾生救濟而現種種身之事。天台宗以『法華經』本門之釋尊作為本地。

*開迹顯本

為『法華經』本門之開顯,和「開近顯遠」、「發迹顯本」同義。依『法華經』本門如來壽量品第十六「然我實成佛已來 久遠若斯 但以方便 教化眾生 令入佛道 作如是說」之文,本語是在說,釋尊開所謂「始成正覺」之迹之姿,而顯久遠五百塵點劫之本地之事。

*開近顯遠

為法華經本門所說之開顯.開會之法門。近表近成(始成正覺),遠表遠壽(久遠實成),是將釋尊於印度應誕修行而始成佛之「始成正覺說」作為方便,而揭示釋尊自久遠五百塵點劫之昔以來已經是佛之「久遠實成說」。開釋尊作為迹佛之迹而顯本佛義,並揭示於三世教化眾生,故亦稱為「開迹顯本」。依天台之『法華文句』卷九,此「開近顯遠」有廣略二門。「略」者,指『從地涌出品第十五』「我從久遠來 教化是等眾」之文所暗示的久遠之壽量〈云略開近顯遠〉;「廣」者,指依『如來壽量品第十六』「我實成佛已來 無量無邊 百千萬億 那由佗劫」之文等,廣明確佛之久遠實成之事〈云廣開近顯遠〉。

於『法華取要抄』有「問曰,那本門十四品之(意)如何。答曰,於本門有二(意)。一, 涌出品前半,「釋尊略示久遠之成道」之略開近顯遠,為令法華以前之前四味(四十餘年之說法)並法華經迹門之在世之諸眾得脫也。二,自涌出品之「動執生疑」(聽了釋尊之略開近顯遠之彌勒述其疑惑並願釋尊為滅後未來而詳演說令開解)之一半(後半品)並壽量品、分別功德品之前半品,以上一品二半名廣開近顯遠(明確詳述釋尊五百塵點之久遠之成道),則一向為滅後之人人而說法也」之文〈1274.5.24前後半年 法華取要抄P8〉,正是在明示相對於「略開近顯遠」是為了在世脫益之眾生而說,「廣開近顯遠」則確切地是為了滅後末法之眾生而說示。

 

十畫

*迹因

迹佛之因行之意,爾前迹門所說之佛道修行之事。本因之相對語。

 

*迹佛

  垂迹之佛,本佛之相對語。

  (1)『法華經』迹門之佛及爾前諸經之佛之事。云在『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說出「久遠實成」以前之始成正覺之釋尊。

  (2)十方分身諸佛之事。因在『法華經』本門揭示了釋尊之「久遠實成」,娑婆世界以外之十方諸佛成了久成釋尊分身而出現的垂迹之佛。於『觀心本尊抄』述云「十方世界來集之釋尊之分身諸佛處大地上,表其乃釋尊垂迹之佛,又諸佛之國土乃娑婆世界垂迹之土故也」〈1273.4.25 觀心本尊抄 第五章第三節〉。

  (3)於三身分為(本体)之三身和功用)之三身,以体之三身為本佛,以用之三身為迹佛。

 

*迹果 

『法華經』迹門之佛果之事。云始成正覺之佛果。本果之相對語。

 

*迹門

云鳩摩羅什所譯『法華經』二十八品中,前半之十四品之事。為後半十四品之本門之相對語。天台大師於『法華文句』將『法華經』分為本迹二門,而詳釋文文句句。又將迹門分為三段,以序品第一作為「序分」,方便品第二至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為「正宗分」,法師品第十至安樂行品第十四為「流通分」。

迹門之肝要為「開三顯一」,即開會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而顯真實之一佛乘(即妙法)之事。此一佛乘說後始授成佛之記別於二乘(即二乘作佛)。此二乘(聲聞乘、緣覺乘)有上根、中根、下根三者,對應此三根而在正宗分有「法說周」、「譬說周」、「因緣周」之三周說法。

宗祖,從「方便品所說的『十如實相』乃一念三千之基礎」此一論點,將「十如實相」規定為迹門之中心;又以佛種為中心來見之場合,則重視作為「本門壽量品之五百塵點劫之發迹顯本」之相對應的教說之「化城喻品所說的三千塵點劫之大通智勝佛之十六王子的『法華覆講』」;又依身讀了勸持品所說的「刀杖」之難而從「如來之使」(說於法師品)之自覺引向「末法的法華經之行者」,並更達於「上行菩薩」之自覺。

迹門之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對惡人及女人成佛之現証,即提婆達多和龍女之成佛,亦多所言及。又法華七譬中,迹門就有六個。

〔關連語〕

*開三顯一

為『法華經』迹門所說的開顯,與「開權顯實」同義。謂,基於開會之法門,釋尊開四十餘年之諸經作為方便而說的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差別性的教義,而令歸入平等真實的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的「法華一佛乘」。是基於『法華經』方便品第二「諸佛以方便力 於一佛乘 分別說三」「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及法師品第十「此經開方便門 示真實相」等之文之法門,但於此有廣略二門。若依天台大師之判,則從『法華經』方便品第二開頭至「是等聞此法 則生大歡喜」之半品云「略開三顯一」,從接下來之「爾時世尊 告舍利弗」至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之七品半名「廣開三顯一」。依此「廣開三顯一」所示之法說、譬說、因緣之三周說法,聽聞座之聲聞全都能夠受成佛之授記了,而實現.確認了「二乘作佛」。『十章抄』有「一念三千法門之出處雖然是法華經迹門方便品之『略開三(三乘)顯一(一乘)』段之十如實相之經文,但義分限於本門(其義乃來到法華經之本門始成立)」〈1269. 十章抄P3〉,在示一念三千之立所,從形式上來說乃略開三顯一之十如是。

*十如實相

『法華經』方便品所說之「十如是」乃一切事物真實之姿(即諸法實相),「十如實相」就是在表此義之語。於「方便品」有說「佛所成就 第一希有 難解之法 唯佛與佛 乃能究盡 諸法實相。所謂諸法 如是相 如是性 如是体 如是力 如是作 如是因 如是緣 如是果 如是報 如是本末究竟等」。『十章抄』有「一念三千法門之出處雖然是法華經迹門方便品之『略開三(三乘)顯一(一乘)』段之十如實相之經文,但義分限於本門(其義乃來到法華經之本門始成立)」〈1269. 十章抄P3〉,指出「十如實相」乃一念三千之重要構成要素。

 

*迹表本裏

  以『法華經』迹門為主並陳出於表面,同時將本門置於裏面而說法之事。在云,以迹門所說之「二乘作佛」及「理之一念三千」之法義為中心而解釋『法華經』並弘通之南岳、天台等之立場。亦說為迹面本裏。為基於『觀心本尊抄』「像法之中末(中頃),觀音、藥王示現南岳、天台等而出現,末期又有傳教大師,各個垂迹、示現而弘通法華經,以迹門爲(表),以本門爲裏,百界千如、一念三千盡其義1273.4.25 觀心本尊抄 第八章第一節〉之記述之語。

 

*能開 

謂能夠「開會(開「權」會入「實」的意思)」之義,「所開」的相對語。『十章抄』云「法華經,能開(法華經乃開會之法);念佛,所開也(念佛乃被開會之法也)」〈1269. 十章抄P5〉。

 

*涅槃

絕對常住的真實之意。和真如、無為等同義。

〔關連語〕

*大涅槃

佛之偉大的涅槃之意。

*大般涅槃

1.「般」者完全之意,「涅槃」者煩惱之火消滅之意。得了佛悟之安樂的境地,在大乘教為三德秘密藏、四德波羅蜜之境界。又云釋尊之偉大的入滅。

2.『大般涅槃經』(亦稱為『涅槃經』、『大經』)之事。

 

十一畫

*寂照

   真理之本体云寂,真理之智慧之作用云照。與「止觀」同義。摩訶止觀卷一有「法性寂然名止 寂而常照名觀。雖言初後無二無別 是名圓頓止觀」之語。「寂然之心與法性成為一個」云寂云止,「其結果所起之智慧如實映照下界」云照云觀。

 

*從本垂迹

本地之佛為了眾生救濟而現種種身之事。天台宗以『法華經』本門之釋尊作為本地。

 

現在四信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所說的初心之行者的一個修行位階。相對於同品所說的約於佛滅後之弟子的五品(滅後五品),「現在四信」乃約於在世之弟子而說的。『法華文句』卷十有說明:

   1.一念信解。聽聞『法華經』壽量品之久遠佛壽,僅是稍微起信解之心之位。

   2.略解言趣。大略理解經所說之真意,能向他人解說之位。

   3.廣為他說。廣為他人說法之位。

   4.深信觀成。起深信心並能成就觀行之位。

『四信五品抄』有「其中,分別功德品所說之初心者之修行位階之四信(約於在世之弟子,亦云「現在之四信」,為一、一念信解,二、略解言趣,三、廣為他說,四、深信觀成[成就觀行])五品(約於佛滅後之弟子,亦云「滅後之五品」,為一、隨喜品,二、讀誦品,三、說法品,四、兼行六度[六波羅蜜]品,五、正行六度品),乃修行法華經本門之際之大要肝要,為佛在世及滅後之法華經之行者之龜鏡(明鏡)也」之文〈1277.4.10 四信五品抄P2〉,正是在教示,「現在之四信」和「滅後之五品」,對修行法華之人而言,共為非常重要之教說也。

 

*教彌實位彌下 教彌權位彌高

妙樂之『止觀弘決』卷六有「教彌實位彌下 教彌權位彌高」之語,為『摩訶止觀』卷六「前教所以高其位者方便之說,圓教位下真實之說」之文之解釋,乃在教示「教法之真實性和修行此教法之位階是成反比例的」。

『四信五品抄』有「關於此第五十人之位-----第五十人初隨喜之外也,名字即也(即第五十人乃觀行即之下之名字即之位也)。妙樂大師「教(越)實,位彌下」之釋,此意也(即當教彌實之際,第五十人當成為觀行即之下之名字即之低位也)。比起四味三教,圓教攝機(法華經以前所說之諸經,圓教比藏、通、別三教更救濟下根之眾生);比起爾前圓教,法華經攝機(法華經比法華經以前之圓教更救濟下根之眾生);比起迹門,本門盡機也(又法華經之中,比起迹門本門更導一切眾生於成佛也)。教彌實,位彌下六字可留心思案之」之文〈1277.4.10 四信五品抄P3〉,定末法『法華經』修行之位於一念信解.初隨喜之「名字即」。

 

*章安大師

   →章安大師灌頂,公元561~632年。隋.唐時代漢土天台宗第二祖,或說第五祖,天台智顗之弟子。姓吳氏,字法雲。臨海章安(位於浙江台州府臨海縣東南)之人,故被稱為章安大師.章安尊者。七歲時就攝靜寺惠拯出家,陳至德元年〈公元583年〉頃師事智顗,其後隨侍在側而於陳禎明元年〈公元587年〉在金陵光宅寺筆錄.編集了『法華文句』,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在江陵玉泉寺筆錄.編集了『法華玄義』,然後翌年又筆錄.編集了『摩訶止觀』。據說以此天台三大部為首,記集了智顗之遺教百餘卷。師沒後,盡力於天台山和晉王煬廣之關係,後於國清寺完成『涅槃經疏』等。晚年在會稽之稱心精舍講『法華經』。

 

*理之一念三千

     立足於『法華經』本門之宗祖,將天台大師基於『法華經』迹門方便品之十如實相等而於『摩訶止觀』卷五說示之「一念三千」規定為「理」〈理論上、可能性上〉,故稱其為「理之一念三千」,為「事之一念三千」之相對語。

     又,相對於此「理之一念三千」,在『法華經』本門壽量品揭示了釋尊之久遠成道,而成立了基於久遠本地之因.果.國三妙之「事之一念三千」,而於眾生受持包有此「事之一念三千」之妙法蓮華經五字時,「事之一念三千」自然讓與,而始完成凡夫成佛之筋道。

     於『四條金吾殿御返事』有「天台大師、傳教大師等僅僅只是弘法華經迹門理之一念三千之法門,猶遭南三北七之十師及南都六宗之怨嫉而值諸難」之敘述〈1273.5.2 四條金吾殿御返事P1〉。

 

*理具

     作為眾生本來就有的本性而生來具備之意,亦說為理造.体具.性具.性德。主要在說,眾生之一念本然具備三千諸法,稱此為理具之一念三千。

於『觀心本尊抄』有「〔南岳.天台等〕但論理具(「眾生之一念具備三千世間」之道理),而對於實際上末代凡夫之劣心具備佛界這樣的事具,及為了實現此事具之事行之南無妙法蓮華經五字並本門之本尊,未廣(弘通)之」之敘述〈1273.4.25 觀心本尊抄 第八章第一節〉,文中,「理具」被用來與「事行」相對。

 

*常樂我淨

  1.涅槃所具之四德.四德波羅蜜之事。

  2.凡夫喜愛的四顛倒之事。

〔關連語〕

*四德波羅蜜

     涅槃所具之「常.樂.我.淨」之四個德,略稱四德。「波羅蜜」為到彼岸之意,云從迷之此岸至悟之彼岸之事。菩薩為了得此涅槃之德而修行,努力要到彼岸。

     ①常波羅蜜,完美無瑕的完全的永遠性。

     ②樂波羅蜜,完美無瑕的完全的安穩。

     ③我波羅蜜,已離小我之大我,完全的主体性。

     ④淨波羅蜜,無煩惱的完全的清淨。

     『摩訶止觀』卷六於論止觀之報時有「寶性論云『常即不生,恒即不老,清淨即不病,不變即不死。法身是淨之德,廣大如法界是我之德,究竟如虛空是樂之德,盡未來際是常之德』,故知,初住之法身即如斯具常樂我淨而無生老死」之文。

*四顛倒

           四個邪見解之意,亦云四倒。

     ①外道之四顛倒。常顛倒,無常之物見為永遠;樂顛倒,苦見為樂;我顛倒,無我見為有我;淨顛倒,不淨之物見為清淨。釋尊破此而說無常.苦.空.無我。

           ②二乘之四顛倒。執著於「釋尊為了破外道之四顛倒而說的無常.苦.空.無我」之二乘之妄見。釋尊破此而說涅槃之實相乃「常.樂.我.淨」,即四德.四德波羅蜜。

 

十二畫

*無作

無造作、無行為之意。即無作為之事。就照本來之姿,無人為的造作之意,有作之相對語。使用為所謂超越現象之常住不變的存在之意。

 

*無明

亦譯為痴、愚痴、黑闇,無知之意。暗於真理,無智慧之事。在天台學為三惑(見思、塵沙、無明)之一個,因其乃對絕對的真理之「中道實相之理」不知之煩惱,故被呼為根本無明。無明乃界外(三界之外)之惑故,需分真即以上之証道才能斷。

 

*無作三身

法華圓教之三身佛之事。說於傳教大師最澄之「守護國界章」卷下:「有為之報佛(報身佛)夢裏之權果,無作之三身覺前之實佛」。此場合,在『法華經』如來壽量品所開顯的久遠實成之釋尊乃法、報、應三身具備之佛,且不單只是所謂以修行作為因而成就之意之佛身,又是所謂不加人為本來自然是佛之義,所以徹底是作為相對於爾前諸經所說的權教三身之「實教三身」、「圓教三身」之同義詞來使用的。

本語,在漢土天台並未說,日本天台於上代亦未提起,但到了中古之天台家則盛受注目,而規定『法華經』迹門之佛為轉迷開悟之始覺、有作之佛,而本門之佛為久遠之本覺、無作之佛,且更進一步主張:理解了久遠乃無造作之本來原樣之時,則十界依正之凡夫及草木國土亦當位不改地,就那樣為無作本有之覺体。又進一步認為:事佛之釋尊乃虛佛,理佛之凡夫才是實佛也,這樣的凡夫本佛義才是無作三身之內容。但中古天台家之見解乃謬誤之認知也。

 

*無始之古佛

於久遠之過去世開悟,現在亦在說法之佛。為壽量品五百塵點劫之譬喻所說之久遠實成之釋尊之事,亦云為無始之本佛。

 

開會

打開相對的兩者之差別而和會之並平等對待之事。表天台所立五時教判之第五.法華涅槃部之性格之語。直接的話,則為示『法華經』和其他經典應有的關係之語,為開顯會融.開顯會歸之略,開權而會入實之意。即在云,開釋尊作為方便而說的四十餘年之爾前經之三乘各別之權執,而令會入釋尊之本懷的法華一佛乘之真實。所以相待妙、絕待妙二妙之中,開會相當於絕待妙,但於其中又被分為能開(体內之實)和所開(体內之權)。

開會有1.法開會.人開會、2.四一開會、3. 迹門.本門之開會、4.相對種.就類種之開會等。

1. 法開會.人開會者,於爾前經雖有說「教法的圓融平等」之法開會,然不許聲聞.緣覺二乘之成佛,故不存在人開會。相對於此,『法華經』說示二乘作佛故,具足人法之兩開會。

2. 四一開會者,以『法華經』方便品就教.行.人.理之四法所說示之開會,天台大師在『法華文句』卷四釋方便品之文時所說之義。爾前經於教(教法).行(修行).人(修行者).理(法理)四法各說三乘之差別,但在『法華經』揭示一佛乘之義,並示「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之開會。

3. 迹門之開會者,爾前權教和法華實教相對,而於施.開.廢之三重開顯法華一乘並將權教會入。又在本門同樣於施.開.廢之三重開顯久遠本佛而將諸佛統一.會入壽量本佛。

4. 相對種.就類種之開會者,於『始聞佛乘意』有「問,法華三昧是何意呢。答,夫末代凡夫修行法華經之法門也,有就類種之開會和相對種之開會二者」〈1278.2.28 始聞佛乘意P1〉,就類種之開會是在說「將低頭舉手等小善開會於佛之絕對大善」,是基於同類性而言之事,相對於此,相對種之開會則是「將煩惱、業、苦之三道開顯會融於相對.敵對之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之義。

於天台教學將重要義之開會廣泛地適用於世間法。基於這樣的開會理論而立「十界互具」之義,更成立了「一念三千」法門。

〔關連語〕

*体內

  天台教學云所謂佛悟之法体(諸法實相之理)之內為「体內」,並云被攝入其中之法為体內之法。另一方面,此法体之外,稱「体外」,又稱被取出於外之法為体外之法。若約於教法而言的話,則以釋尊証得的純圓妙法之『法華經』作為体內,相對於此,為了導入於此純圓之教而暫且說的方便之教為体外。

  体內又分為「体內之權(被開會於諸法實相之理而成了「實相理」和「圓融一体」之權法)」和「体內之實(「諸法實相之理」本身)」。

  天台所立之三方便中,法用方便和能通方便相當於体外之方便,秘妙方便則相當於体內之方便。

  『諸宗問答抄』有「因此,開會法華經体外之影之三乘入於体內之本之「權之本体」(体內之方便教之本体),則被云為本之体內(法華經体內)之(方便教),決非成為体內之圓【、体內之實】也。應以此心來辨別會意法華經之体內体外之(方便)(真實)之法門也」之記述〈1272. 諸宗問答抄P7〉。此是在示,為体外之權的三乘教法,即使被開會而成為体內之權,然也決不是体內之圓實之法,体內之實但限法華一佛乘之教法。

*体外

  於天台教學,指從諸法實相之法体內被取出於外之物,為法体內之意之「体內」之相對語。約於教法之場合,以純圓妙法之『法華經』作為体內,而為了導入於此純圓之教而暫且說的方便之教法,且尚未依『法華經』來開會之方便稱為「体外」。体外之方便來到『法華經』而被開會,就成為「体內之方便」。

記述於『諸宗問答抄』「此体內之權取出於体外,暫且『於一佛乘 分別說三(真實之一佛乘之教,以方便分說為三乘)』時,付給方便之權教圓教之名,而被說為【方便之】三乘中之圓教,當然和真實之法華經之圓教不一樣也」之文中〈1272. 諸宗問答抄P6〉。

*体內之實

  佛悟之諸法實相之理之法体內云「体內」,而其中之實教就是「体內之實」。為体內之權之相對語,和体內之圓同義。具体而言,就是釋尊出世之本懷唯一純圓之『法華經』。

記述於『十章抄』「又設即使是心得開會之法門之念佛,也還是体內之權(法華經体內之權教),不及体內之實(尚不及体內之實教之法華經)」之文中〈1269. 十章抄P6〉。

*体內之權

謂被開會於佛所証得之實相.真如之体內之權教為「体內之權」,是体內之實、体外之權之相對語。於『十章抄』有「又設即使是心得開會之法門之念佛,也還是体內之權(法華經体內之權教),不及体內之實(尚不及体內之實教之法華經)」之文〈1269. 十章抄P6〉,正是在明示,爾前權教即使被開會於法華實教之中,也還是体內之權,尚不及於体內之實之法華一佛乘。

 

開顯

為『法華經』之主意,基於開會之法門,打開並去除方便而顯示真實。在『法華經』迹門說開權顯實.開三顯一之法門,對爾前經之三乘權教開顯一佛乘之真實義。又在本門示開迹顯本.開近顯遠之法門,對始成正覺開顯久遠實成。天台教學於此之開顯立施.開.廢三義,於迹門說示「為實權」.「權顯實」.「權立實」,於本門則說示「從本垂迹」.「迹顯本」.「迹立本」。可見於『1273.4.25 如來滅後五五百歲始觀心本尊抄』等。

〔關連語〕

*施.開.廢

為了將方便權教之三乘教開顯會入法華真實之一乘教,又為了開法華迹門而顯本門,天台大師所立的施.開.廢三義之事。說於『法華玄義』序王及同卷七下。天台在釋『法華經』之經題時,於「妙法蓮華經」之蓮華立「當体蓮華(妙法之蓮華)」和「譬喻蓮華(草花之蓮華)」二義,並為了說明當体蓮華,以草花之蓮華之「蓮」譬於法華實教及本門,以「華」譬於方便權教及迹門,於本迹二門各設蓮華之三喻來示其之開顯。

首先迹門之三喻者,以「為蓮故華」喻於「為實施權(=施)」,以「華開蓮現」喻於「開權顯實(=開)」,以「華落蓮成」喻於「廢權立實(=廢)」。

其次本門之三喻者,以「為蓮故華」配釋於「從本垂迹(=施)」,以「華開蓮現」配釋於「開迹顯本(=開)」,以「華落蓮成」配釋於「廢迹立本(=廢)」。記於『1278. 秀句十勝抄』等。

 

開三顯一

為『法華經』迹門所說的開顯,與「開權顯實」同義。謂,基於開會之法門,釋尊開四十餘年之諸經作為方便而說的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差別性的教義,而令歸入平等真實的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的「法華一佛乘」。是基於『法華經』方便品第二「諸佛以方便力 於一佛乘 分別說三」「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及法師品第十「此經開方便門 示真實相」等之文之法門,但於此有廣略二門。若依天台大師之判,則從『法華經』方便品第二開頭至「是等聞此法 則生大歡喜」之半品云「略開三顯一」,從接下來之「爾時世尊 告舍利弗」至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之七品半名「廣開三顯一」。依此「廣開三顯一」所示之法說、譬說、因緣之三周說法,聽聞座之聲聞全都能夠受成佛之授記了,而實現.確認了「二乘作佛」。『十章抄』有「一念三千法門之出處雖然是法華經迹門方便品之『略開三(三乘)顯一(一乘)』段之十如實相之經文,但義分限於本門(其義乃來到法華經之本門始成立)」〈1269. 十章抄P3〉,在示一念三千之立所,從形式上來說乃略開三顯一之十如是。

 

*開迹顯本

為『法華經』本門之開顯,和「開近顯遠」、「發迹顯本」同義。依『法華經』本門如來壽量品第十六「然我實成佛已來 久遠若斯 但以方便 教化眾生 令入佛道 作如是說」之文,本語是在說,釋尊開所謂「始成正覺」之迹之姿,而顯久遠五百塵點劫之本地之事。

 

*開近顯遠

為法華經本門所說之開顯.開會之法門。近表近成(始成正覺),遠表遠壽(久遠實成),是將釋尊於印度應誕修行而始成佛之「始成正覺說」作為方便,而揭示釋尊自久遠五百塵點劫之昔以來已經是佛之「久遠實成說」。開釋尊作為迹佛之迹而顯本佛義,並揭示於三世教化眾生,故亦稱為「開迹顯本」。依天台之『法華文句』卷九,此「開近顯遠」有廣略二門。「略」者,指『從地涌出品第十五』「我從久遠來 教化是等眾」之文所暗示的久遠之壽量〈云略開近顯遠〉;「廣」者,指依『如來壽量品第十六』「我實成佛已來 無量無邊 百千萬億 那由佗劫」之文等,廣明確佛之久遠實成之事〈云廣開近顯遠〉。

於『法華取要抄』有「問曰,那本門十四品之心(意)如何。答曰,於本門有二心(意)。一, 涌出品前半,「釋尊略示久遠之成道」之略開近顯遠,為令法華以前之前四味(四十餘年之說法)並法華經迹門之在世之諸眾得脫也。二,自涌出品之「動執生疑」(聽了釋尊之略開近顯遠之彌勒述其疑惑並願釋尊為滅後未來而詳演說令開解)之一半(後半品)並壽量品、分別功德品之前半品,以上一品二半名廣開近顯遠(明確詳述釋尊五百塵點之久遠之成道),則一向為滅後之人人而說法也」之文〈1274.5.24前後半年 法華取要抄P8〉,正是在明示相對於「略開近顯遠」是為了在世脫益之眾生而說,「廣開近顯遠」則確切地是為了滅後末法之眾生而說示。

 

*為實施權

     見於『法華玄義』卷一上。為了培養能信解實教之機根而說權教之意。天台大師在解釋「妙法蓮華經」之題號之際,將蓮華二字約說於「當体」和「譬喻」之二個蓮華,並就其內之「譬喻蓮華」於本迹二門各立「施開廢」三義,合起來共說有六義,稱為「本迹之六譬」。「為實施權」為迹門譬喻中之第一個。具体而言的話,「實」是『法華經』,「權」是爾前諸經。可見於『當体義抄』。

 

*絕待妙

謂一個經教中包括其他之諸經教,超越彼此之一切比較相對,而為圓妙之經教之義,相待妙之相對語。天台大師在『法華玄義』卷二上對妙法蓮華經「妙」之字立「相待」和「絕待」二義,規定相待於粗而顯妙之事為「相待妙」,超絕彼此之相待而自然妙也之事為「絕待妙」。即相對於「大小相對」及「權實相對」之相待妙,一切法即佛法也,乃超越自他及中邊等之分別之「不可思議玄妙」,稱此為「絕待妙」。

於『一代聖教大意』有「此經(法華經)有二妙。天台之法華玄義云『此經唯論二妙』。二妙者,一相待妙,二絕待妙。相待妙之意,前四時(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之一代聖教和法華經相對,稱此四時為爾前而嫌之,爾前云當分(爾前之諸經乃應眾生之機根,作為方便而說的「當分之教」),法華謂跨節(而法華經乃佛直接說出自己之真實的所謂「跨節之教」)。另一方面,絕待妙之意,不嫌爾前之諸經,釋尊一代之聖教即法華經也,這樣來開會之事云絕待妙」之文〈1258.2.14 一代聖教大意P27〉,正是在示「絕待妙」和開粗顯妙之「開會」乃同義之旨。

宗祖依「待絕兩妙之說否」來判教法之勝劣,以此作為一種教判而重視絶待妙。於『開目抄』中有「爾前經所說之圓教雖同於法華經所說之相待妙,然與法華經所說之絶待妙相對時猶惡也;爾前之圓教,結局進入藏、通、別三教之範疇故,猶惡道也」之文〈1272.2 開目抄 第十四章第七節〉,正是在揭示「法華之圓乃絶待妙故,獨善也」之事。

〔關連語〕

*相待妙

『法華玄義』卷二上所說之語。和他者比較,相對於粗而立「妙」之義,謂「相待妙」,是「絕待妙」之相對語。為天台大師釋「妙法蓮華經」之經題中,就「妙」之一字所說之義,『法華經』和其他諸經比較相對而証明只有『法華經』是一乘圓妙之教。

 

*等覺

1.正覺。佛之悟。

2.佛之異稱。依據所謂「等正覺」之意,即証得真理的佛之悟無論哪個佛都是一樣的。

3.修行已滿,智慧及功德成為和佛相等的菩薩之最高位,相當於菩薩五十二位之修行位之第五十一位。亦稱一生補處.金剛心.有上士。又完成長期的修行,此後將得妙覺之佛果,以這樣的位階亦稱為鄰極。

『上野殿母尼御前御返事』所述「抑云法華經之御經,是一代聖教中無可相似之御經也,而【於方便品】「唯佛與佛」這樣說,是唯佛與佛方知而等覺以下乃至凡夫不能知之事也」〈1280.10.24 上野殿母尼御前御返事P1〉之「等覺」為3.之意。

 

*菩提

     為梵語,譯為覺、智、知、道。

     1.佛之悟之智慧。斷盡煩惱而得正覺之智。

     2.斷煩惱而至涅槃之事。悟之境地。

     3.至涅槃.悟之道。佛道.覺道之意。

     4.於世俗云死後之冥福。

 

*菩薩處胎經

五卷又或七卷。具名謂「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亦略稱為『處胎經』、『胎經』。漢土後秦之竺佛念譯出。由三十八品構成,佛以入涅槃前後為舞台說空思想之經。其主要部分為,佛以神通力入母胎,十個月間於胎中對諸菩薩說空、六道、女人成佛等,付屬於彌勒菩薩。末尾說有佛舍利之分配及造塔,並言及以迦葉為上首來結集遺法之事。

 

十三畫

*圓教

圓融圓滿而完全的教之意。漢土佛教在立諸經之教相判釋時,將究極之教名為圓教。於天台所立之圓教有爾前經之圓教和法華之圓教,相對於爾前之圓是帶權教的未開顯之圓教,將法華之圓作為說示人法兩開顯的純粹圓教。宗祖依據這樣的天台義,於『一代聖教大意』述云「其次圓教,此圓教有二。一者爾前之圓(法華經以前之諸經所說之圓教),二者法華涅槃之圓(法華、涅槃兩經所說之圓教)」〈1258.2.14 一代聖教大意P12〉,而退郤不說「人開會」的爾前之圓。

 

*滅後五品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為了分別「修行法華經之初心行者」之功德而說的四信五品中,關於滅後之弟子之五品。

     第一隨喜品。聞『法華經』壽量品而起歡喜心之位。

     第二讀誦品。受持.讀誦『法華經』之位。

     第三說法品。受持『法華經』並為他人解說其經意之位。

     第四兼行六度品。將信解移到實踐,並行六波羅蜜之位。

     第五正行六度品。專心行六波羅蜜並實踐壽量品之深意之位。

     宗祖將四信第一之「一念信解」和五品第一之「初隨喜品」配當於「名字即」位,並作為合乎所謂末法之時之行位來尊重。

 

*鳩摩羅什

僧名,公元三四四~四〇九年,略稱羅什,意譯為童壽。漢土後秦時代的譯經家,龜茲國之人。父鳩摩羅炎是印度代代相國家系出身之人,出家而赴龜茲國,因受景仰而取了國王之妹耆婆,並生下羅什。羅什七歲出家,九歲時在母親的陪伴下至槃頭達多處學小乘,然後又從莎車之須利耶蘇摩受得大乘。其後遊歷諸國鑽研佛法,歸國後講義諸經,並博得聲名。於公元三八二年,漢土前秦建元十八年,前秦王苻堅攻打龜茲時,將其迎入漢土,但因歸國途中前秦被滅,遂在將軍呂光父子的保護下暫留涼州。十餘年後於後秦弘始三年〈公元四〇一年〉為後秦王姚興迎入長安,奉為國師,在西明閣.逍遙園.長安大寺等從事譯經。羅什入長安的消息不久即傳遍全漢土,仰慕其學識,眾多的學僧來集而列席譯經之場,就這樣譯經之場變成了講經之場。譯出之經典數有三十五部二九四卷,或稱七十四部三八四卷,代表性之譯作有『法華經』.『大品般若經』.『維摩經』.『阿彌陀經』.『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等。門下據云有三千餘人,特別道融.僧叡.僧肇.道生稱為關中四傑,曇影.惠觀.道恒.曇濟稱為四英,合謂什門八俊。

『大田殿女房御返事』有「羅什(譯大論),舌不燒(火葬時舌不燒,不妄語之証據也);不空(譯菩提心論),舌燒矣。妄語燒實語不燒之事顯然也。從月支渡經論至漢土之人,一百七十六人也。其中但計羅什一人,不入私言於教主釋尊之經文之人也。一百七十五人中,在羅什之前後出現的一百六十四人,因羅什出色之智慧而得以得知道理。又由於羅什的來漢土,前後一百六十四人錯誤的解釋才能得到訂正,新譯之十一人之錯誤也方得以改正。又此等之人,此後譯經變得很上手,也都是託羅什之故。此非私義,感通傳【記述羅什之事】云「絕後光前」。光前(光照前代)者,指後漢至後秦之譯者。絕後(後代不會再有如此偉大之人)者,指羅什以後。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皆蒙受羅什之智慧,譯經才能變得稍微上手」之文〈1280.7.2 大田殿女房御返事P4〉,觸及羅什生前立不妄語之大願,死後如其所言舌不燒的故事,借以指出其譯業之正確性。又,其譯文在正確性的同時又內容優雅文体簡潔,因此直到後世都作為名文來重用。

 

*傳教大師

     →最澄。公元767~822年。日本天台宗之開祖,稱傳教大師.根本大師.叡山大師.山家大師等。俗姓三津首,幼名廣野。近江國(滋賀縣)滋賀郡之人,生於後漢孝獻帝末裔歸化之家。十二歲在近江的國分寺行表身邊出家,其後國家考試合格而於寶龜二年〈公元780年〉十二月得度,改名為最澄,並主習華嚴。延曆四年〈公元785年〉在東大寺戒壇院受小乘戒,但為了求靜寂之地而入比叡山,並作成「願文」、結草庵而獨自勤學諸經論。在這過程中經由華嚴宗法藏之著作而知道天台智顗其人,並寫得鑑真將來之天台三大部等而努力研究。又於延曆七年〈公元788年〉七月建立了一乘止觀院(根本中堂),並安奉自刻之等身藥師如來像,其後又在比叡山上建立諸堂。因其學德得到桓武天皇的外護,而於延曆二十一年〈公元802年〉招南都七大寺之高僧十四名於高雄山寺修法華十講,並於延曆二十三年入唐。在唐九個月隨道邃.行滿習天台及戒.禪並自順曉受密教而歸國,翌年延曆二十五年一月得止觀業.遮那業設置之認可,並依勅許開立日本天台宗。但是,一個多月後桓武天皇駕崩,而新即位的嵯峨天皇卻篤信甫從唐土歸朝的真言宗之空海。其結果,最澄在其晚年努力於自宗內部的維護,並和法相宗之德一展開佛性論爭,更和南都僧綱展開大乘戒別立論爭。弘仁十三年〈公元822年〉二月任傳燈大法師位,而於六月四日入寂。同六月七日大乘戒得到勅許,天長四年〈公元827年〉建立了戒壇院,貞觀八年〈公元866年〉受贈法印大和尚位,並賜「傳教大師」之諡號。弟子有義真.圓澄.光定.圓仁.仁忠等,著書有『守護國界章』.『法華秀句』.『山家學生式』.『顯戒論』等。

以天台沙門而出發的宗祖稱自己為「根本大師門人」而深敬慕最澄,認為乃法華經行者之先達而將其列為三國四師之一人;又視論証「真言等諸宗應依憑天台宗」的最澄之著作『依憑天台集』為重要之書,並對最澄的「三一權實論爭」及「大乘戒別立運動」給予高度的評價。

 

當体蓮華 

說於『法華玄義』卷七之語,謂妙法蓮華經之「蓮華」不是對「妙法」之譬喻,乃「妙法」之當体之名稱也。以草蓮華之因果作為譬喻用的「譬喻蓮華」之相對語。謂,「蓮華」者法華三昧之當体之名也,修法華三昧(法華經的修行)而得之佛果及佛國土之名稱也。轉為,森羅萬法之當体直接觀念為妙法蓮華經,謂當体蓮華。亦云為難解之蓮華、法華三昧之蓮華、法之蓮華,為利根之眾生証得之義。於『1272.2.11 生死一大事血脈抄』有述云「妙,死;法,生也。此生死之二法,十界之當体也,又此云當体蓮華也」。

〔關連語〕

*譬喻蓮華

說於『法華玄義』卷七之語,作為妙法之譬喻而用的「華草之蓮華」之事。為「當体蓮華」之相對語。

卷七中說明蓮華用來作為妙法的譬喻之理由:華(因)和果實(果)同時形成,且雖處泥中然不染其色,而綻放出清淨的花朵。

又示蓮華之六譬:「為蓮故華」喻「為實施權(=施)」,「華開蓮現」喻「開權顯實(=開)」,「華落蓮成」喻「廢權立實(=廢)」(以上迹門之施、開、廢)。「華必有蓮」喻「迹含於本(=施)」,「華開蓮現」喻「開迹顯本(=開)」,「華落蓮成」喻「廢迹立本(=廢)」(以上本門之施、開、廢)。

『當体義抄』云「問,法華經何品何文確實有詳細說明當体及譬喻之蓮華乎。答,若約法華迹門之三周之聲聞而論之者(的話),法說周之方便一品皆是說當体蓮華也,譬說周之譬喻品和因緣周之化城喻品則說譬喻蓮華也」〈1273. 當体義抄P12〉,這樣配當於三周說法。其義,若以聲聞之機根而言,當体蓮華是對利根者,譬喻蓮華是對鈍根者而說的。

 

*煩惱即菩提

其義在說煩惱和菩提有「相即不二」的關係,煩惱就那樣成為悟之緣。本來被說為妨礙悟之成就的煩惱,其本体無非就是「真實不變之真如」,所以和悟並非對立。又煩惱其性是空,故觀煩惱之性而直達之事亦說為菩提。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無明即法性等共為表現「相對種開會之絕待妙」之語,亦是示「成立凡夫即身成佛之重要的圓教教理之基盤」的語句。

天台大師於『法華玄義』卷五下,將煩惱和菩提的「相即關係」用水和冰來比喻。於『妙法尼御前御返事』有「所以故精靈亡故之夫君之聖靈),於最後臨終唱南無妙法蓮華經故,【依此功德】一生乃至無始之惡業變成佛種。此正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即身成佛之法門也」之文〈1278.7.14 妙法尼御前御返事P3〉,正是在揭示臨終之唱題成佛。

〔關連語〕

*菩提

     為梵語,譯為覺、智、知、道。

     1.佛之悟之智慧。斷盡煩惱而得之正覺之智。

     2.斷煩惱而至涅槃之事。悟之境地。

     3.至涅槃.悟之道。佛道.覺道之意。

     4.於世俗云死後之冥福。

*煩惱

     心不好的作用。苦惱身心的一切精神作用之總稱。貪.瞋.痴三毒為最根元性的煩惱,此外有根本煩惱.枝末煩惱.十煩惱等種種之說。天台教學將一切煩惱分類為見思惑(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等三惑。

 

十四畫

*實相

     一切事象的真實之姿。真實之本性。真正的姿。本來之原義在謂「構成佛悟之內容的本然之真實」之意,雖是含有涅槃.無為.一如.實性等多義之語,但鳩摩羅什基於龍樹之說在譯『法華經』時令其含有空義故,所以本語乃在說「諸法之實相」,此意成為大乘佛教之旗印。

     1276.初頃 減劫御書』所引『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之文說云「諸所說法 隨其義趣 皆與實相 不相違背」。

 

*夢中之權果 

修方便權教而得之佛果,無真實之果德,故喻為「夢中偶發之事」之語。

 

*種脫本迹論

本論是通過本因妙思想來連接的。即釋尊所說之『法華經』是令過去之下種得到脫益,日蓮之『法華經』是對本未有善的末法眾生下種,所以將久遠實成名字即之本因妙就這樣移過來,而主張本果妙釋尊之脫益是迹,劣,而本因妙日蓮之下種益是本,勝。從本論之內容來看,可說與本因妙思想有著表裏的關係,古來被作為富士門流教學之主柱。然而於可信賴的宗祖遺文並沒有明示這樣的主張,又日興上人的著作中亦找不到,只見到在兩卷血脈之『本因妙抄』、『百六箇抄』中展開此「種脫本迹論」。  

 

*種熟脫

  將眾生結緣佛法到成佛的過程分為下種成熟解脫三個階段,以佛所施之利益之意而稱其為下種益.熟益.脫益之三益。

  第一「下種益」者,佛對眾生下可成佛之種子之事,指結緣佛法之最初。

  第二「熟益」者,過去所下之佛種子徐徐成長而齊備信仰能力之中間階段。

  第三「脫益」者,佛種成長終了,最後到達成佛之境地。

  此三益為『法華經』獨自之法門,有迹門之三益和本門之三益二意。

  (1) 迹門之種熟脫。說於『法華玄義』卷十一之三種教相第二之「化導之始終不始終之相」中。為『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之說相,以三千塵點劫之大通智勝佛『法華經』之說法和十六王子之大通覆講作為下種,以中間之五味調熟,以今番之頓漸五味得脫。

  (2) 門之種熟脫。說於『法華文句』卷十一因緣釋之說明部分。以『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所揭示的久遠五百塵點劫定為下種,以中間之三千塵點劫之大通佛及爾前迹門作為熟益,至本門壽量品而得脫。

  這樣,於過去接受了下種者云本已有善,若按照宗祖的說法,則本已有善的眾生在佛滅後的正法像法時代已盡了,末法之眾生乃於過去未接受下種之本未有善之眾生也。所以於末法眾生重新下妙法蓮華經之佛種,並於此下種之當位令得成佛之脫益,這正是末法獨自之三益應有的狀態,宗祖如此主張。

 

十五畫

數珠

   亦云念珠。一串數珠之珠數通常為一百零八個,表斷盡一百零八個煩惱。珠之材質有菩提子金剛子木患子.連子等草木之實及黑檀.紫檀等木,亦有水精.瑪瑙.珊瑚.真珠等。於印度,釋尊在世當時之佛教教團並不用數珠,而是婆羅門教徒在使用,但其後為佛教所攝取。在漢土則於隋唐之頃為了計算稱名之數而受到使用。日本則是從奈良時代〈公元710794年〉已在使用。可見於『種種御振舞御書』「十三日正午頃到達依智,而進入本間六郎左衛門之館舍。立刻要來酒,讓警護之兵士們飲用,不久各各就分別告歸,垂頭合手而云『此度或許不知貴殿是何許人,只是聽說貴殿是誹謗我等所賴以信仰的阿彌陀佛之人而憎惡,但昨夜親眼拜見令我等雙手合十之事後,覺得實在是太尊貴了,決定捨棄以往之念佛』,而從打火袋取出數珠(念珠)拋棄者有之,又立今後不再稱念佛之誓狀者有之」之文〈1276.春頃 種種御振舞御書P10〉。

 

*輪廻

   即輪回。梵語サンサーラ之譯,音寫為僧娑洛。眾生在三界六道迷的世界裏,像車輪一樣沒有止境地回轉,反覆生死之事謂輪廻。原本是印度古來的一個觀念,即生者會反覆生死,亦說為輪廻轉生流轉。見於『藥王品得意抄』【女人】有三從。三從者,云三個隨從之事也,一幼從父母、二嫁從夫、三老從子。有此三障故,【女人】於世間不能自在。【又】若以內典論之,則有五障。五障者,一、六道輪回之間,不能如男子一樣作大梵天王;二、不能作帝釋;三、不能作魔王;四、不能作轉輪聖王;五、常留六道,不能出三界而成佛〈超日明三昧經之文也〉」之文1265. 藥王品得意抄P6〉。

 

*摩訶止觀

   十卷或又分卷上卷下共二十卷。亦稱為「天台止觀」.「止觀」.「止」。漢土隋朝之天台大師所說,弟子章安灌頂記。隋文帝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天台大師五十七歲時在荊州玉泉寺講說,聽講之章安再三再四反覆修治而完成。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總稱為天台三大部。『法華玄義』是用五重玄來解說『法華經』經題之玄旨,和解釋『法華經』之文文句句之『法華文句』共為講說『法華經』之教相之書,與此相對的,『摩訶止觀』是在說示為了体得前兩書所顯說的『法華經』之根本真理而須要的實踐方法一心三觀一念三千之觀法之書。本書最前面有章安之序,其後之正說則由(1)大意(2)釋名(3)体相(4)攝法(5)偏圓(6)方便(7)正修(8)果報(9)起教(10)旨歸等十章所構成。但自正觀章(即正修章)所立之十境之第八增上慢境以下及(8)果報(9)起教(10)旨歸之三章則未述說。

 

十六畫

*諸法實相

     1.「諸法之實相」之意。謂一切存在之原本的真實之姿,即存在之物全都保有真實究極之姿。

     2.「諸法即實相」之意。作為現象的一切存在即真實在之表現,即一切之存在就是真實之姿。

天台智顗以因緣所生之諸法「空.假.中」三諦圓融具足之姿作為實相,並基於『法華經』方便品所說的「十如實相」而說給所謂「十界十如之三千諸法於眾生之一念無欠缺而圓融相即」之一念三千義,並具体地示其觀法。又述說法華圓教之實相之体於人法之絕對開會有之。

宗祖基於天台之實相義將「一念三千」從『法華經』本門之立場再加以解釋,並將一念三千包於妙法蓮華經五字之內,而對末法眾生來提示「依其受持而成佛」之道。

 

*隨緣真如

     指絕對不變的真如應種種緣而示各種各樣的差別相之事。為真如二相(不變.隨緣)之一個,相對於「不變真如之理」而配當於「智」。

於『立正觀抄』「傳教大師之血脈云『夫一言之妙法者【真如法性之事也】,開兩眼而見五塵之境(令人起煩惱而污染其心之色、聲、香、味、觸之五塵之境)時,應為隨緣真如(真如乃隨諸緣而現之姿);閉兩眼而住無念(達無想無念之境地)時,當為不變真如(真如之常住不動之姿)。故聞此一言,萬法茲達;一代修多羅,一言含』」之文〈1274.2.28頃 立正觀抄P10〉有述及。

 

十七畫

 

十八畫

*題目

  『法華經』之題號同時也是肝要之「妙法蓮華經」五字,及於此五字加上南無而唱誦的「南無妙法蓮華經」七字之事。宗祖規定為末法流布之要法的三大秘法之一的「本門之題目」之事。

 

十九畫

 

二十畫

*覺前之實佛

傳教大師最澄之「守護國界章」卷下中有「有為之報佛夢裏之權果,無作之三身覺前之實佛」,為「夢裏(中)之權果」之相對語,為說明無作三身之語。「覺前」為「夢裏」之相對語故,所以是「於現實(覺うつつ)現前」之意,乃在示「法華本門之佛之常住性」之語,但在多用本句之中古天台文獻中,則將其作為「覺悟(覺さとる)前之實佛」之意,而作為是在表現「在迷之凡夫為本佛、實佛」之語。

〔關連語〕

*權果

權教所說的暫時之佛果,實果之相對語。為應眾生之機根所說的方便之果位。

*夢中之權果

修方便權教而得之佛果,無真實之果德,故喻為「夢中偶發之事」之語。

 

*譬喻蓮華

說於『法華玄義』卷七之語,作為妙法之譬喻而用的「華草之蓮華」之事。為「當体蓮華」之相對語。

卷七中說明蓮華用來作為妙法的譬喻之理由:華(因)和果實(果)同時形成,且雖處泥中然不染其色,而綻放出清淨的花朵。

又示蓮華之六譬:「為蓮故華」喻「為實施權(=施)」,「華開蓮現」喻「開權顯實(=開)」,「華落蓮成」喻「廢權立實(=廢)」(以上迹門之施、開、廢)。「華必有蓮」喻「迹含於本(=施)」,「華開蓮現」喻「開迹顯本(=開)」,「華落蓮成」喻「廢迹立本(=廢)」(以上本門之施、開、廢)。

『當体義抄』云「問,法華經何品何文確實有詳細說明當体及譬喻之蓮華乎。答,若約法華迹門之三周之聲聞而論之者(的話),法說周之方便一品皆是說當体蓮華也,譬說周之譬喻品和因緣周之化城喻品則說譬喻蓮華也」〈1273. 當体義抄P12〉,這樣配當於三周說法。其義,若以聲聞之機根而言,當体蓮華是對利根者,譬喻蓮華是對鈍根者而說的。

 

二十一畫

 

二十二畫

*權果

權教所說的暫時之佛果,實果之相對語。為應眾生之機根所說的方便之果位。

 

二十三畫

*變易之生死

菩薩及二乘以超越三界輪廻之身体,依其願力自由地改變形体及壽命,而於輪廻之世界受生死之事謂變易之生死,亦說為「不思議變易生死」。為分段之生死之相對語,合稱二種之生死。見於『開目抄』「大師(釋迦牟尼佛,敬稱為釋尊)變易(三界之外之精神的生死)猶渡,況分段之生死(三界中之肉身的生死)乎;元品無明之根本(迷之根本之無明惑)猶斷,況衍生之見思枝葉之粗惑乎」之文〈1272.2 開目抄 第一章第五節〉。

 

二十四畫

 

二十五畫

*觀心

教相之相對語,為觀察自己的己心之事。特為天台宗所重視,而主說一心三觀、一念三千等。觀法的對象中,自己的心可說是最近在眼前且簡便的,同時心也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又亦是迷之根源,故強調觀自己的心的觀心之實踐修行。

宗祖亦於『觀心本尊抄』中述云「觀心者,觀我己心見【本具之】十法界,是云觀心也」,心之十界中,特別佛界之具足是焦點,而於最終「釋尊因行果德之二法具足於妙法蓮華經五字,我等若受持此五字,則彼之因果功德自然讓與」這樣結論,經由妙法蓮華經五字之受持.信行而成立了觀心,而提示成道之實踐形態。

 

*觀行五品

天台大師所定行位之六即中第三之觀行即之位,並將其區分為五品,亦稱為五品弟子位。依『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之說示,將『法華經』修行者之位分為如下之五階段:

1.隨喜品,聽聞而起隨喜之心。

2.讀誦品,自己受持讀誦。

3.說法品,為他人說法

4.兼行六度品,於前三品兼行六度。

5.正行六度品,正確地行六度。

此觀行五品被稱作「滅後五品」,和「現在四信」共規定為法華修行之大要,而關於各各之初位之「隨喜品」和「一念信解」,宗祖於『四信五品抄』中有「天台、妙樂二聖賢定此二處(即一念信解和初隨喜品)之位有三釋。所謂,或相當於相似十信鐵輪之位(五十二位最初之十信位,相當於六即之第四之相似即之位),或相當於觀行五品之初品之位(未斷見思二惑之五品之最初之位,相當於六即之第三之觀行即之位),或相當於名字即之位(聞法華經而起信心之六即之第二之名字即之位)也」之文〈1277.4.10 四信五品抄P.2〉,並於最終選取「名字即位」之成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