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
本抄開頭即揭『釋籤』六「總在一念,別分色心」之文,然後從「總在一念」之文來說明「一念三千法門」。首先,眾生善惡未染之最初之一念〈第八識〉乃萬法之總体,故云為「總在一念」,此我等最初之一念具足十界三千而云為「一念三千」。更心得「一念」與「三千」乃無差別之一法,而云此為「理事体一」、「修性不二」之法門也。
後段則基於此「一念三千法門」而展開「爾前圓與法華圓之不同」、「一文不通之唱題之功德」、「不輕之逆緣正意」、「迷悟不二」等之論述。
[年系]
正嘉二年。『境妙庵目錄、『日諦目錄』年系為建治二年,但根據不明。文中無特定年系之資料。今姑且採用『日明目錄』、『高祖遺文錄』、『縮冊遺文』、『定本』、『新定』之正嘉二年。
[對告]
不明。
[寫本]
『本滿寺御書上』〈本滿寺發行〉一三四頁。
總 在 一 念 抄 正嘉二年 三七歲
【妙樂大師】釋籤六云「總【者】在一念,別【者】分色心」。問云,「總在一念」者,其何者耶。答云,雖難完全思定於一,然且存一義的話,則可定為眾生最初之一念也。止心倩按的話,則我等最初之一念云「無沒(於生死不失其体)無記(無法決定是善是惡)」,非定於善,亦非定於惡,為闇闇(混濁)湛湛(清澈)之念也,是云第八識(阿賴耶識,為一切存在之根本)。此第八識,萬法之總体,又備諸法總在(諸法皆具備於此一念),故云是為總在一念。但,是為八識之事之一念也(此為第八識最初之一念故,云事之一念也)。
雖說此【事之】一念動搖而向一切境界,但尚未分別所緣之境界【之善惡、違順間】,是云第七識。此第七識又動搖,對具体的善惡之境界而可悅者喜,可愁者愁,而結【最初之】善惡之業【果】,是云第六識。此六識之業感(於第六識通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作善惡之業,依其業感)而獲得來生之色報也。譬如最初之一念湛湛如水【一動也不動】,接著動搖而向一切境界者,就如水雖為風所吹動,然尚不能區別是波是泡一樣。又動搖而對善惡之境界可喜者喜,可愁者愁者,就如【被風吹動
總 在 一 念 抄
一
總 在 一 念 抄
二
之】水顯為波濤而高高上昇一樣。其次獲得來生之色報者,就如波濤被吹打到岸上,而成為大小之泡沫一樣。泡消則如我等還死一樣。【此譬喻】應好好思惟。云波也好云泡也好,一水之所為(所變)也。此是譬喻也。若對照於法(眾生)的話,則【我等】最初之一念展轉而形成【未來之】色報(身体之果報)。是以,心之全体展轉而成身体,心和身決非各別也。就譬如水之全体是寒而成為大小之冰一樣。所以,云地獄之身,成為洞然猛火(熾烈地續燃之火)中之盛焰也好,乃至云佛界之体,成爲色相莊嚴之身也好,只(全是)此一心之所作也。依之,起惡則感三惡【道】之身,發菩提心則感佛菩薩之身也。是以,一心受閉於業感之冰,而以十界來顯現也。故十界之源,其体一而只此一心也。一物有之間,地獄界具餘之九界,乃至佛界又具餘之九界。如是十界互具而成十界即百界。此百界之一界各各有十如是,故百界成千如是也。此千如是具於眾生世間,亦具於五陰世間,亦具於國土世間故,千如是即成三千也。此三千世間之法門,具足於我等最初之一念,全無欠減,此一念即成【我等之】色身故,此身乃完全三千具足(具足三千諸法)之体也。是云一念三千之法門也。
依之,雖為地獄界亦非特別可恐,雖為佛界亦非特別尊貴,皆具於此一身而事理圓融(「差別之萬象」之「事」與「平等之真理」之「理」乃圓融相即[各各保持各各之立場及個性而又互相融合]而一個也)。住於全無餘念不動寂靜之一念。上所云之法門,觀是(上所云之法門)云實相觀也。【此外之】餘念,【乃對六境(色、聲、香、味、觸、法[成為意識之對象之一切物])而起之】動念也;動念,無明也;無明,迷也。住此觀(安住於此實相觀)則照此身即本有之三千,云佛也。是以妙樂大師云「當知身土【乃】一念三千,故成道時(釋尊成道之久遠之時)稱(相稱)此【一念三千之】本理,【釋尊之正報之】一身一念遍【滿】於法界【其所居之土成寂光土】」。若不堪此觀之人,可移於餘觀(唯識觀)而觀最初一念之起心。起心者,【不動】寂靜之一念【對六境】動而迷之初心也。此【初】動【之一】念,全三諦也(具備空假中三諦之理)。三諦者(即),心之体,中【諦】也;所起之念(所動之一念),假【諦】也;於【此一】念,自性無(無固定之性分),空【諦】也。【如斯於一心】此三觀成就時,【迷之】動念即成【寂靜之】不動念也。【像這樣】「觀是(此)無明即明」,云「唯識觀」也。縱雖是成就唯識觀,然終成實相觀之人也。故【止觀】義例〈妙樂釋〉云「【實相、唯識兩觀】本末相映,事理不二」。本者實相觀,末者唯識觀,事者唯識觀,理者實相觀也。此不思議觀成就時,流轉生死【之迷】一時斷壞而登【妙覺之】果位也。云是為事理体一之不思議之「總在一念」也。
總 在 一 念 抄
三
總 在 一 念 抄
四
顯此性具(心性本來具足三千諸法)而觀音【菩薩】顯三十三身,照此理具而妙音現三十四身者也。若不然,則佛之分身、薩埵(菩薩)之化身,無由現之。又不得此理時,【真言之】胎金兩部之千二百餘尊,大日【如來】之等流身(現為人天及龍鬼等之姿)、變化身【之法門】將更難以得意。是等法門,「性具之一念」之肝要【之法門】也。可秘藏可秘藏。此一念三千,天台【大師摩訶止觀第五】釋云「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則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三世間乘以十如是即成三十種世間),則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世間】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則)已,介爾有心(但只要有心雖極微弱)即具三千」。介爾者,妙樂【大師】釋云「謂細念也」。意云微小也【一點點也】。所以應意得者,以次第云時,一心為本,十界為末也。是思議之法門也(此為容易明白之說明也)。【然而】以不思議云時,一心之全体成十界三千故,一心或三千非可別別取之物也,表裏亦無之(亦無表裏之分)。一心即三千,三千即一心也。就譬如未覺之人思冰之外有水,但能仔細心得之人,【知】冰即水也。故應心得一念與三千無差別,乃一法也。因此天台【於止觀】釋云「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無縱之次第,亦無橫之並存),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之】所識(非思慮所及),非言【之】所言(非言詞所可言說),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意在於茲」。故一念非一念,即三千也;三千非三千,即一念也。依之,【云為】事理体一(「差別之萬象」之「事」與「平等之真理」之「理」乃不二一体也,又經由「起念之事」而觀之「唯識觀」與「觀法性」之「理之實相觀」乃一体也)、修性不二(因修行而能得之物與法之本性乃一体不二也,故離修行就沒有本性,離本性就沒有修行)之法門也。此一念三千之不思議【之理】乃國土世間具三千故,所以草木瓦石亦皆具本有之三千【諸法】而為圓滿之覺体也。因此,即我等亦具三千故而為本有之佛体也。因而無間地獄之眾生亦具三千,與妙覺之如來一体而無差別也。是以,提婆三逆之炎忽蒙天王如來之記,連地獄尚爾也,何況餘之九界耶。連心智都滅之二乘尚成佛,何況餘之八界耶。
故十界之草木等亦一一為「本有之三千」之佛体,云惡心惡法而可捨之物無之,云善心善法而可取之物亦無之。故今經(法華經)說顯此理故,題為妙法蓮華經也。妙法者,十界之草木等【皆】具三千【諸法】,無一法可捨故【而稱之】也。蓮華者,悟此理之人,必與佛等處蓮華台,以蓮華莊嚴身,以蓮華裝飾國土故而稱之也。應知,此身即三世諸佛之体也。若不得此理者,不名佛種。故妙樂釋云「若非正境,縱無妄偽,亦不成【佛】種」。爰知,法華以前之諸經交說權法故,即使歷經塵劫來受持,
總 在 一 念 抄
五
總 在 一 念 抄
六
亦不能成佛種,未說顯佛智故也。未說佛智故,未說惡人女人之成佛。故天台釋云「他經但記(授記)菩薩不記二乘,但記善不記惡,但記男不記女,但記人天不記畜,今經皆記也」。妙樂釋云「縱有經云諸經之王,不云『已今當說』最為第一。兼但對帶(華嚴時於圓教兼說別教故,云「兼」;阿含時但說藏教[小乘]故,云「但」;方等時對藏通別圓四教之機詳說四教之法故,云「對」;般若時帶通別二教而說圓教故,云「帶」。而第五時之法華經則為「純圓一實而不帶方便」之無雜之法門也),其義(其理由)可知」。如此釋,則爾前諸經,乃方便而非成佛之直因也。問云,法華以前之諸經中有云圓教而說殊勝之法門者,何強簡(嫌)之為爾前諸經不成佛種子耶。答云,雖言是說圓教,然彼圓【教】不說失種子之聲聞、緣覺及惡人、女人之成佛故,非圓教之至極。非究竟故,不舉佛意,故又非佛智,因此非成佛之種子也。依之,諸經相對於法華皆簡也。爰以,妙樂大師云「細人(意指爾前圓教)粗人(意指藏通別之三教)二俱犯過,從過邊說俱名粗人」。所以餘經不名妙法蓮華經也。
問云,一文不通之愚人唱南無妙法蓮華經,有何之益呢。答,文盲而不能覺悟一字之人,致信而唱的話,則身口意三業中先成就口業之功德。若【口業之】功德成就,則佛之種子收於胸中,【遲早要開花】而必成出離【生死之迷】之人也。此經超過諸經之事,連誹謗此之人都尚說為【結】逆緣【而能於胸中植佛種】,不輕輕毀(輕毀不輕菩薩)之眾是也。何況致信心之順緣之人耶【遲早必定成佛也】。故傳教大師云「信謗彼此
決定(皆必)成佛」。
問云,成佛之時之三身者,其義如何。答,我身三千圓融(三千諸法具足而圓融者),法身也;成極知此理之智慧之身,云報身也;究竟此理,而現八萬四千之相好【乃】至虎狼野干(狐)之身而利益眾生,云應身也。法華經說此三身云「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相,應身;性,報身;体,法身也。此三身自無始以來具足於我等【凡夫之身】而無欠減。雖如此,然【凡夫】為迷之雲所掩蓋而不見此。云悟之佛者,知此理之法華經之行者也。此三身,昔迷故而不覺不知,今度聞佛之說法始近覺,這樣說者云迹門也。此三身之理,我等凡夫本來具足而一分也不迷,三世常住而無所不遍,這樣說者云本門也。若爾,則本【門】迹【門】只久近之異(只是「今始覺而成佛」與「本來是佛」之不同),而其法体全不異。是以天台釋云「本迹雖殊,【其法体】不思議一」。
悟者只云悟知此理体也。就譬如開庫藏之戶而得財寶一樣,不從外來。一心之迷雲若晴的話,則三世常住之三身三諦之法体【現前】也。就如鏡若塵積則形不現,若
總 在 一 念 抄
七
總 在 一 念 抄
八
明亮則萬像浮一樣。塵去之事因人之磨,像浮之事若非磨則不成。若爾,則轉迷覺悟乃因行者之所作。三千、三諦、三身之理体,全非人之所作,只是本有也。又修行迷(捨迷)之事,雖說是人之作也,但不見(無法知)【此】迷之去處。此就如於百年之闇室點火,【雖因此變得明亮了,然】全不見闇之去所。是為「轉迷覺悟,返流盡源(溯流而返回到源頭;為「流轉、還滅」二門中,表還滅門之語)」也。無明即明(法性),唯名迷悟(這樣言者只是為了區別迷和悟);無明【與】法性,其体全(全然是)一也。啊,不勝惶恐。請不可心得為各別之事。若心得為迷悟異体的話,則成佛之道成遼遠之事,就宛如從一須彌【山】至另一須彌【山】一樣。迷於自本(本來)不二之理体故,云眾生;悟此,云佛也。請好好心得此大旨,不可有失錯也。【此乃】我等生死之一大事也,出離【迷】之素懷也。豈入寶山而讓手空徒然乎,縱後悔千萬亦毫無益。閻魔之責、獄卒之杖全然不選人,只打罪人。若生於人間而不去其難處(不捨此迷),則縱歷經百千萬劫,也不聞佛法之名字,當昇沈於三界而成六道流浪之身。不聞出離【生死之苦】之要法,可悲可悲。蒙獄卒阿防羅剎之責,可恐可恐。
日 蓮 花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