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
本書在說『法華經』乃釋尊一代聖教中最勝之事。即前半從「教相面」依天台之「五時八教判」來明示此事。首先細說「化法四教」之「藏通別圓」,最後說圓教有爾前圓與法華涅槃圓,然爾前圓二乘不成佛故,非真之圓教。次從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之五時,示所謂『無量義經』「四十餘年
未顯真實」後所說的法華、涅槃經乃勝爾前諸經。但於本書之末文有「法然上人雖一向是念佛之行者,然於所謂選擇集之著作,念佛之教所嫌捨之雜行、難行道中,亦有將法華經及大日經等除外之處」,將『大日經』與『法華經』置於同位,可以窺知此時之教判近於台密之五教教判。
後半則從「觀心門」之「一念三千成道論」來論法華經之最勝。即於爾前經雖亦有大略說惡人、女人、二乘之成佛之經,然其始終是「歷劫修行改轉」之成佛,而非「十界互具、當位即妙不改本位、一念三千」之即身成佛,且只有『法華經』說此法門故,所以勝也。於此應注意的是,在「問曰,妙法說為一念三千者,是什麼樣的事呢」之設問之說明段,有引用中古天台文獻中可見到的「八舌之鑰口傳」。
書中在敘述「五時」中,舉山門寺門對方等時、般若時之不同之看法,又述說「秘藏之大事之義」之自說,可顯示此時期宗祖修學之範圍及傾向。
最後對來自淨土教之「法華經乃難行道,經雖然勝,但不適合末代之凡夫」之問難加以反論。但是此反論若相對於後來之「1259. 守護國家論」等,則乃消極的「與」之論述也。
再者,認為同年系之「1258. 四教略名目」應是本書之樣板。
[書名]
『日目本』有日目筆之表題「一代聖教大意」,『縮冊遺文』、『定本』、『新定』依之。
[年系]
『日目本』無年次之記載。『日朝本』末尾有「正嘉二年二月十四日」之年次之記載,以降無異說。
[對告]
不明。
[寫本]
「門下寫本」用千葉縣保田妙本寺藏日目寫本〈二十五紙完,第一紙兩面書寫〉。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正嘉二年二月一四日 三七歲
四教者,一、三藏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也。
始之三藏教者,阿含經之意也。此經明地獄、惡鬼、畜生、修羅、人、天等六道,而不說此六道外之事,但明此六道內之因果道理。僅就正報之有情界,將此六道合併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聖而明十界之名;然關於依報之非情界,因被限於六道,只言明六界。此教因不說六道以外,因此亦不云我等所住之三界之外有所謂淨土之出生處。又雖然云佛於過去、現在、未來之三世(縱也)次第次第出現,但不云其之時時,橫有十方世界,而於其處有佛。三藏者,一、經藏(亦云定藏),二、侓藏(亦云戒藏),三、論藏(亦云慧藏)。此乃將經、侓、論三藏配當於佛說法之順序,而將三學說為定、戒、慧。此外亦有依修行之順序說為戒、定、慧三學的,或依法門之順序說為慧、定、戒三學的。戒藏者,五戒、八戒、十善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也。定藏者,味禪(禪亦名定)、淨禪、無漏禪也。慧藏者,苦、空、無常、無我之佛之智慧也。若云戒、定、慧三學之勝劣,則只持戒學者,於三界中最下之欲界之人界及天界受生為凡夫。而只修三學中之定學之人,即使不持戒,依修定學之功德力,自然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一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二
能夠具戒學。又,修定學中第一之味禪及第二之淨禪者,生於三界中之色界及無色界。再者,修最勝之第三之無漏禪者,成為聲聞及緣覺,斷盡見惑及思惑而灰身滅智(滅却身、心之意),不再生於三界。又慧學依觀「苦、空、無常、無我(自己的身心基本上是「苦」的,非我之物是「空」的,會變移是「無常」的,非永久性的主体是「無我」的)」之我等色心,而自然具足前之戒學和定學,而亦成為聲聞及緣覺。所以定學比戒學勝,慧學比定學勝。而此三藏教之本意是戒學故,因此於總結阿含經之遺教經說戒也。如前所提及的,三藏教於依報之世界明六界,而雖於正報之世界明十界,然隨從依報之一方,而名為明六界之經也;又雖然於正報明十界,但是因為緣覺、菩薩及佛之悟也都沒有超過聲聞故,但呼為聲聞教;因此乃佛也好、菩薩也好、緣覺也好皆以灰身滅智作為最高之悟之教也。
聲聞有七賢七聖之位,其內七賢之位乃凡夫也。
|--- 一、五停心
|---- 三 賢------|--- 二、別想念處
云智也 | |--- 三、總想念處
七賢-------| |--- 一、軟法
| |--- 二、頂法
|---- 四善根-----|--- 三、忍法
|--- 四、世第一法
其次,四善根第一之軟法者-智慧之火若蒸煩惱之薪則煙冒也,故云軟法(軟法者,軟,火之前兆之暖意,若將煩惱之薪靠近智慧之火,則就像蒸薪而出煙一樣,是產生「有漏之善根」之位也)。
第二之頂法者-登山頂見四方如無雲(意指無遮攔之物,能夠放眼四方)。譬委(委細)知世間出世間(世間及佛法)之因果道理,無闇事也。始自五停心至於此頂法,稱為退位,若值惡緣則終墮惡道;然而此頂法之善根不失習(可是此頂法之位之善根不為所滅)。
第三之忍法者-入此位(看到苦、集、滅、道之四諦之理而領會之位也)之人,永不墮惡道。
第四之世第一法者-至於此位(持煩惱之凡夫中最高之位也),賢人也。但今可成聖人(鄰接聖位,前進的話當成為聖人)。
|--- 隨信行-鈍根
|---- 一、見道二---- |--- 隨法行-利根
云正也 | |--- 一、信解-鈍根
七聖三----- |---- 二、修道三---- |--- 二、見得-利根
| |--- 三、身証-亘利鈍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五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六
〈阿羅漢〉
|---- 三、無學道二---- |--- 慧解脫-鈍根
|--- 俱解脫-利根
斷見思之煩惱者云聖。此聖人有見道、修道、無學道三個位。見道者斷盡見思(見惑、思惑)內之見惑之位也,盡此見惑之人云初果之聖者。此位之人,生於欲界之人界及天界,永不墮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之四惡趣。天台大師云「破見惑故,離四惡趣」。然此人未斷思惑故,於身尚有貪、瞋、癡之心。貪欲故帶(娶)妻,但是不犯他人妻。雖有瞋恚然不殺物(有生命的東西);此位之人以鋤耕地的話,地中之虫自然離四寸。又愚癡故,不知我身乃初果之聖者。婆沙論云「初果之聖者,一夜犯妻八十一度」〈取意〉。又天台大師解釋云「初果(初果之聖人)耕地,虫離四寸,道共力(乃憑藉著斷見惑而得無漏之智慧之道共戒之力)也。第四果之聖者阿羅漢,云無學(指一切皆已學習完畢,沒有什麼可以再學的了)亦云不生。永斷盡見思【而無生於三界六道之因緣故】,於三界六道盡此生後不再來出生,無見思之煩惱故也」。又三藏教不明三界六道以外之處,故不知有其他之生處(菩薩出生之淨土等之世界),又不知自身有見思以外之煩惱。又生因無,但云灰身滅智,而習可成如虛空一樣身、心皆消失(只以「斷見思惑的話,則無生於三界之因,言灰身滅智,身、心皆無,而成為虛空」作為理想)。「若無法華經的話,則永不成佛(故於爾前經從未許二乘成佛,因法華經之教,二乘始能成佛)」這樣云者,二乘是也。此三藏教修行之時節(期間):聲聞,三生〈鈍根〉,六十劫〈利根〉;又一類最上利根之聲聞,有一生內登阿羅漢之位者;緣覺,四生〈鈍根〉,百劫〈利根〉;菩薩,為了濟度眾生一向處於凡夫之位,對於見思之煩惱只伏而不斷,且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盡誓願智、無上菩提誓願証),修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六波羅蜜),經三阿僧祇劫、百大劫而成三藏教之劣應身之佛,成此佛時始斷盡見思之煩惱也。見惑者:一、身見(亦云我見),自己的身体內有所謂我這個固定的實体,周圍諸物為我之所有,這種錯誤的見解;二、邊見(亦云斷見、常見),就作為實体之我,或看作常住,或認為完全沒有,這種極端偏頗的見解;三、邪見(亦云撥無見),無視因果之道理之見解;四、見取見(亦云劣謂勝見),將身見、邊見、邪見當作是正確的,這種錯誤的見解;五、戒禁取見(亦云非因計因,非道計道見),將錯誤的戒律及禁戒當作是正確的方法,這種錯誤的見解。見惑雖有八十八個煩惱,但此五個其之根本也。思惑者:一、貪(貪之心),二、瞋(瞋之心),三、癡(愚癡之心),四、慢(自滿之心)。思惑雖有八十一個煩惱,但此四個其之根本也。像這樣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七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八
的三藏教之教,可在阿含經四十卷、婆沙論二百卷、正理論、顯宗論、俱舍論裏看到,特別是所謂俱舍宗這個宗對此有詳細之說明。又諸大乘經中,方等部之經典及涅槃經等,此法門雖有少少說之,但於華嚴經、般若經、法華經則無此法門。
其次通教,是大乘教之始。通教亦有戒、定、慧三學。此教所說之大旨亦不出三界六道。不過有少數利根之菩薩聞此教之法門而推知三界六道以外之法。聲聞、緣覺、菩薩皆共同學習同一法門,共同斷見思之煩惱;雖然如此,但聲聞及緣覺入灰身滅智之境界者有之,而不入者亦有之。此教之修行有如下之十地之位。
|--- 一、乾慧地 --- 三 賢 \
--- 賢人
|--- 二、性 地 --- 四善根 /
|--- 三、八人地 \ --- 〈見道之位)聖人
---------------- 斷見惑
|--- 四、見 地 /
-------------- 初果聖人
十 地 ------- |--- 五、薄 地 \
|--- 六、離欲地 ------------------ 斷思惑
|--- 七、已弁地 / --- 阿羅漢 ----- 斷盡見思
|--- 八、辟支佛地 ---------------------------- 盡見思
|--- 九、菩薩地
|--- 十、佛 地 ----------------------------- 斷盡見思
此通教之法門並不限定於某特定的經典,而是散在方等部及般若部之般若經、般若心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大無量壽經、金剛般若經等之經中。此通教修行之時節(期間),乃經所謂「動踰塵劫」這樣的長時間來修習成佛。又有一類稱「疾成」之邊(不過亦有憑藉短期間之修行而成佛的少數之菩薩)。如上所述,藏、通二教不談六道凡夫本有之佛性;而在談:依各個教法之實踐,按各個教法之目標,而成為聲聞、緣覺、菩薩、佛。
次之別教亦說戒、定、慧三學。此教只以菩薩為對象,不含聲聞及緣覺。三學之中,菩薩戒者,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也。五戒、八戒、十善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及梵網經之五十八戒(十重禁戒和四十八輕戒)、瓔珞經之十無盡戒、華嚴經之十種戒、涅槃經之自行之五支戒和護他之十戒、大論之十戒,是等皆菩薩之三聚淨戒內之攝律儀戒也。攝善法戒者,以一切善無漏地實踐為戒,攝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九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一〇
八萬四千法門。饒益有情戒者,以利益一切眾生為戒,具体地說就是四弘誓願也。三學之中,定者,觀(觀禪者,觀照之義,觀除欲望,而明確地觀察對象的一種禪定)、練(練禪者,鍛練之義,鍛練淨化前述之觀禪之境地的一種禪定)、薰(薰禪者,薰熟之義,更努力精進而開自在之境地的一種禪定)、修(修禪者,修治之義,得自由自在之境地而令功德增長的一種禪定)之四種禪定也。其次三學之中,慧者,心生十界(十界全部自心生起)之法門也。別教之修行,立五十二位。第一、十信,第二、十住,第三、十行,第四、十回向,第五、十地,合計五十位,再加上等覺、妙覺,以上共五十二位。
|--- 十 信 ------------ 退 位
凡夫菩薩未斷見思
|--- 十 住 \
|--- 十 行 ---- 不退位
五十二位--------------|--- 十回向 / ---- 斷見思、塵沙之菩薩
|--- 十 地 \
----- 斷無明之菩薩
|--- 等 覺 /
|--- 妙 覺 ------- 斷盡無明之佛
別教,大乘之教也,明示如上之戒、定、慧三學。別教之三學之中,戒學和前之藏、通二教不同,是盡未來際之戒,金剛法戒(經未來永劫都不會破的金剛寶戒)也。此教之菩薩不恐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而寧稱聲聞、緣覺之二乘為三惡道而恐之;亦即,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不斷佛種子,而二乘道斷佛種子之故也。馬鳴菩薩的大莊嚴論云「雖恆處地獄不障大菩提(菩薩之修行),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求菩提之修行)障」。依據別教之教,真實之惡道者,三無為之火阬(小乘教所說之三無為之境界,此境界乃斷見思之煩惱而身心共歸於無故,就宛如入火坑一樣)也;又真實之惡人者,二乘也;因此云即使造惡業,也不可持二乘之戒。故大般若經云「若菩薩設殑伽沙劫(恒河沙劫)受妙五欲,於菩薩戒猶不名犯(破戒),若起一念二乘之心即名為犯」。此經文之妙五欲者,色、聲、香、味、觸之五欲也。色欲者,對青黛(古時女子用來畫眉的青黑色顏料,代指眉毛)、珂雪(代指白皙的臉龐)、白齒等男女之姿容之愛著。聲欲者,絲竹管絃(指對音樂及聲音之愛著)。香欲者,沉檀芳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一一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一二
薰(指對沉香、栴檀香等之芳香之愛著)。味欲者,豬鹿等之味(指對豬、鹿等之美味之愛著)。觸欲者,軟膚等(指對柔軟之肌膚等之愛著)。云對此五欲,即使殑伽沙劫執著,也不能破菩薩戒;然若一念起二乘之心,則破菩薩戒之文也。太賢之梵網經古迹記云「雖貪所污(雖貪欲沾滿全身),大心不盡(然大菩提心不盡),無「無餘之犯」(不犯灰身滅智而入無餘涅槃之罪),故名無犯(故不破戒)」。趣(趨向)二乘戒云菩薩之破戒也。所以華嚴、般若、方等之諸部之爾前之大乘經,總地來說皆強烈地嫌棄二乘。別教之三學中之定學和慧學在此略過。梵網經云「戒謂為平地(戒如平地),定謂為室宅(定如住居),智慧為灯明(智慧如灯明)」。此大乘之菩薩戒,不嫌人、畜、黃門(去勢者)、二形(具男女兩性者)之四種,但平等地授予同一種菩薩戒。此教之意,所有之眾生於五十二位之一一之位,皆需經多俱低劫之極長的時間的修行才能好不容易地成佛,所以沒有一個人於一生中成佛的,也沒有以一行而成佛之事。所有之菩薩皆是積一切之修行而成佛的,就如同積微塵而成須彌山一樣。華嚴部、方等部、般若部之梵網經及瓔珞經等之諸經,此旨分明也。雖是這樣的大乘菩薩戒,但唯不許二乘界之受此戒。妙樂大師釋云「遍尋法華以前諸教,實無二乘作佛之文」。
其次圓教,此圓教有二。一者爾前之圓(法華經以前之諸經所說之圓教),二者法華涅槃之圓(法華、涅槃兩經所說之圓教)。爾前之圓立五十二位之階位,亦有戒、定、慧三學。此爾前之圓者,例如華嚴經之「法界唯心」之法門,又云「出發心時便成正覺」,可以見到是「圓滿修多羅(圓滿之經)」。淨名經云「無我(一切諸法無所謂我這個實体)無造(又無依因緣之造作)無受者(雖然因此不受善惡之業報),善惡之業不敗亡(但善惡之業之自体不滅失)」,般若經云「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觀無量壽經云「韋提希應時即得無生法忍(韋提希夫人觀極樂世界而得悟)」,梵網經云「眾生受佛戒,位同大覺位,即入諸佛位,真是諸佛子」。此皆爾前圓之証文也。此圓教亦立五十二位,名稱雖同於別教之五十二位,但義(其內容)卻大不同。其故,別教之五十二位有上下淺深之次第,然圓教之五十二位是每一位都互具其他之位,所以無淺深、無勝劣之別。因此凡夫即使不經五十二位亦能成佛,亦能往生。雖不斷煩惱然不障成佛,即便只持一善一戒也能成佛。雖然此等之教法有開會之法門,但只少少說之。例如在淨名經,開會凡夫而認定成佛,開會煩惱亦是佛種、惡法亦是佛法,但不開會聲聞、緣覺二乘而許其成佛。般若經中,開會二乘所學之四諦及十二因緣之法門同於大乘,但不開會二乘之人和惡人之成佛。觀無量壽經之「凡夫一毫之煩惱不斷而往生極樂」這樣說者,皆爾前圓教之意也。關於法華經之圓教當於後書之。以上,四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一三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一四
教之說明也。
其次五時。
五時者,第一華嚴經之時,結經是梵網經,四教之中說別教和圓教。第二阿含經之時,結經是遺教經,四教之中但說三藏教之小乘之法門。第三方等部之時,寶積經、觀無量壽經等說時不知(不一定)之諸大乘經也,結經是瓔絡經,藏、通、別、圓四教皆說。第四般若經之時,結經是仁王經,只說通教、別教及圓教之後三教,而不說三藏教。最初之華嚴經是佛開悟後之三七日間(二十一天)之說法。阿含經是其後十二年間之說法。方等經和般若經是此後三十年間之說法。以上從華嚴至般若四十二年也。雖然同為天台宗,比叡山說方等經說時不定、說處亦不定,般若經則是經三十年之說法;而三井之園城寺說方等經是十六年,般若經是十四年之說法。某秘藏之大事之義則相傳方等和般若共計說時三十年,但先說方等,後說般若。釋尊十九出家三十成道之事可見於大智度論,佛一代說法五十年之事可見於涅槃經,又法華經以前說法四十二年之事可見於無量義經。而法華經說法八箇年之事,若將涅槃經「一代聖教五十年」之文和無量義經「法華經以前之說法四十二年」之文合起來思考的話,則為八箇年也。由以上之事,可定釋尊十九出家,三十成道,五十年轉法輪,八十入滅。其中法華經以前四十二年之說教,皆是為了引導眾生進入法華經而說的方便之教也。其故,無量義經云「我先道場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顯真實(以方便力說種種之法門來引導機根不同之人人,所以此四十餘年之間我尚未說顯真實之法門)○初說四諦〈阿含經也〉○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若(大品般若經)、華嚴海空(華嚴經)」。我云,若依佛說法之順序,則為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若依法門淺深之次第來列的話,則當為阿含、方等、般若、華嚴、法華涅槃,而於法華經及涅槃經裏就是這樣說的。所謂華嚴宗之宗,是智儼法師、法藏法師、澄觀法師等之人師依華嚴經而立之宗。俱舍宗、成實宗、律宗是法寶法師、普光法師、道宣等之人師依阿含經而立之宗。所謂法相宗之宗,是玄奘三藏、慈恩法師等依方等部之內之上生經、下生經、成佛經、深密經、解深密經、瑜伽論、唯識論等之經論而立之宗。所謂三論宗之宗,是吉藏大師依般若經、百論、中論、十二門論、大論等之經論所立之宗。華嚴宗主張華嚴和法華、涅槃同為圓教,其餘諸經皆劣。法相宗云,深密、解深密經和華嚴、般若、法華、涅槃是同樣程度的經典。三論宗云,般若經和華嚴、法華、涅槃是同樣程度的經典,但法相宗之依經之諸小乘經則是劣之經典也。此等皆依法華經以前之諸經而立之宗也,以爾前之圓為極(最勝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一五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一六
之教)而立之宗也。雖有宗宗之人人之諍論,然依經經來判勝劣時,誠然是法華經當勝也。又不依佛之金言而以人師之釋來論勝劣之事是不可以的。
所謂第五之法華時,有作為開經的無量義經一卷,法華經八卷,和作為結經的普賢經一卷。前書舉藏、通、別、圓之四教及華嚴、阿含、方等、般若之四時之經論之事,乃是為了說明此法華經也。習法華經而不知其之前所說的諸經,則無法真正得到法華經之意。於爾前諸經,即使只學某一經而對其餘之經都不理解,也不會有困擾。故天台大師於法華玄義教示云「若弘餘經,不明教相(一代聖教之勝劣),於義(教義)無傷。若弘法華,不明教相者,文義有欠(不能得到真正的文義)」。法華經云「雖示種種道(佛雖說種種之教),其實為佛乘(全是為了將眾生導入一佛乘之教)」。種種道者,爾前之一切諸經也。「為佛乘」者,「為了說法華經而說一切之經」之經文也。
問,如爾前之諸經,或為菩薩,或為人天,或為聲聞、緣覺,隨機(相應眾生之機根)而法門不同利益也不同。那麼此經(法華經)是為何人也。答,此經之事若不相傳則難知。法華經是為了惡人善人、有智無智、有戒無戒、男子女人、四眾八部,總之是為了十界之眾生而說之經典也。所謂惡人,提婆達多、妙莊嚴王、阿闍世王;善人,韋提希夫人等之人天之人。有智,舍利弗;無智,須利槃特。有戒,聲聞、菩薩;無戒,龍、畜也。女人,龍女也。總之,十界眾生覺圓之一法(法華圓教之一佛乘之法)也。不知此事之學者,謂法華經非為了我等之凡夫,此恐有違佛意。法華經法師品云「一切菩薩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皆依此經」。此文之菩薩者,九界之眾生也,云「善人、惡人、女人、男子,三藏教之聲聞、緣覺、菩薩,通教之三乘,別教之菩薩,爾前之圓教之菩薩,皆若不有此經之力則不能成佛」之經文也。又此法華經法師品云「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若不能得見聞、讀誦、書持、供養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此文顯然是在說「權教之菩薩之三祇百劫(藏教之菩薩修行之期間)、動踰塵劫(通教之菩薩修行之期間)、無量阿僧祇劫(別教之菩薩修行之期間)之間之六度萬行(六波羅蜜之修行)、四弘誓願,若此經不至(不入此法華經之教)則不有菩薩之行(不成真實之菩薩之修行),亦不有修善根(真正之善根)之事」之文也。又若無菩薩之行(真實之菩薩之修行)則這樣的權教不成佛之事顯然也。
天台、妙樂兩大師有如下勸進末代之凡夫信仰法華經之文。天台大師之法華文句云「好堅(樹名)處地,牙已百圍(兩臂合抱的長度)。頻伽(鳥名)在殼(在卵殼中),聲勝眾鳥」。此文,釋法華經之五十展轉之第五十之功德之文也。佛殷勤地說給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一七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一八
五十展轉之事,比起權教之多劫修行又大聖之功德,此經之須臾結緣之愚人之隨喜之功德是百千萬億勝之事,可見於經文,而天台大師以譬來顯給此意。謂好堅樹之樹木,一日長高百圍。謂頻伽鳥之鳥,即使幼小,然鳴聲勝諸大小之鳥之聲。權教修行之久長,以諸草木之緩慢生長來譬喻;而法華經之修行之速疾成佛之事,譬喻為好堅樹之一日長高百圍。又權教之大小之聖人譬如諸鳥,而受持法華經之愚癡之凡夫譬如蛋中之頻伽鳥,其鳴聲勝眾鳥。妙樂大師於文句記中再加以解釋云「恐人謬解者,不測初心功德之大,而推功上位(認定功德乃上位之聖者之事)蔑此初心,故今示彼(初心)之行淺功深以顯經(法華經)力」。此文是在告誡:末代之愚者,「法華經雖是深奧且尊之教,但不相稱像我等之下機者」這樣說,而舉法下機(高舉法而低思機根),而捨棄法華經之人。又妙樂大師對末代捨棄此法之事嘆云「聞此圓頓(圓滿頓足之法華經之教)而不崇重者,良由近代習大乘者雜濫(不辨方便與真實而混同)故也。況像末(像法時代及末法時代)情澆(機根劣)信心寡薄,圓頓教法溢藏盈函(溢滿經藏,充滿經箱),【然】不暫思惟,便至瞑目,徒生徒死,一何痛哉。有人云『聞而不行與汝何預(若聞法而不修行則沒有任何利益)』。此未深知久遠之益(法華經所說的久遠本法之利益)。如善住天子經,文殊告舍利弗『聞法生謗墮於地獄,勝於供養恒沙佛者。雖墮地獄,從地獄出,還得聞法』。此以供佛【但】不聞法者而為校量(來做比較)。聞而生謗尚為遠種(久遠成佛之種),況聞【而】思惟、勤修習耶」。又文句記十云「一句染神(法華經之經文即使只是一句滲入魂魄),咸資彼岸(也都能有益於到達悟之彼岸)。思惟修習,永用舟航(若能思惟修行,則必能成為航向悟之彼岸之船)。隨喜、見聞,恒為主伴(恒為赴悟之岸之友)。若取若捨,經耳成緣(聽了法華經,不管是信或不信,一旦聽了就成為佛道之緣)。或順或違,終因斯脫(最後皆因法華經之力而共成佛)」,我云,「若取若捨、或順或違」之文銘於肝(要留於心底,絕對不可忘)也。
法華翻經後記(釋僧肇記)云「什〈羅什三藏也〉對姚興王曰『予昔在天竺國時,遍遊五竺尋討大乘,從大師須梨耶蘇摩,餐受理味,摩頂囑累此經(法華經)言,佛日(佛譬喻為太陽)西隱遺光照東北,兹典(法華經)有緣東北諸國,汝慎傳弘』」。我云,以天竺而言,此日本,東北之州也。慧心之一乘要決云「日本一州圓機純熟(日本一國普遍是圓教之機根),朝野遠近同歸一乘,緇素(僧侶俗人)貴踐(貴者踐者)悉期成佛。唯一師等若不信受為權為實(但有一部分之人師等,其不信受法華經之情形,是作為方便之不信呢,還是真實的不信呢,則有辨別的必要)。為權者可貴(若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一九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二〇
是作為為了弘通法華經之方便而不信的話,則可尊敬)。淨名經云『覺知眾魔事(惡事)而不隨其行,以善力方便(善方便之智慧)隨意而度(隨人們之意樂而引導之)』。為實者(若是真實之不信)可憐。此經(法華經)云『當來世惡人,聞佛說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墮惡道』」。
關於妙法蓮華經。
妙,天台大師法華玄義云「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議也」,又云「發秘密之奧藏(開佛秘密之奧藏)稱之為妙」,又云「妙者,最勝修多羅(經典)甘露之門,故言妙也」。法,玄義云「所言法者,十界十如權實(權實不二之諸法實相)之法也」,又云「示權實之正軌(權教和實教之關係之正確之規範),故號為法」。蓮華,玄義云「蓮華者,譬權實(方便和真實)之法也」,又云「指久遠本果(佛久遠之成道)喻之以蓮,會不二圓道(權實不二之圓實之妙道)譬之以華」。經,玄義云「聲為佛事(告知佛之教),稱之為經」。我云,法華經以前之諸經,小乘之三藏教,說:若迷心生則為六界(地獄至天界),若迷心滅則為四界(聲聞至佛界)也。通教以如是(又如是)。爾前之別圓二教,說:從心生十界也。小乘之意,六道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之苦樂,眾生之心生,所以心若滅,則六道因果亦無也。大乘之心(意),心生十界。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色、受、想、行、識),一切世間中無法(指一切之有情非情)而不造」。造種種五陰者,十界之五陰(十界之色心)也。因此,心亦造出佛界、心法,心顯為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之佛,【華嚴經】這樣教導也。華嚴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之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於法華經以前之經典,上品(最重)之十惡,地獄之引業(墮地獄之因);中品之十惡,餓鬼之引業;下品(最輕)之十惡,畜生之引業(生於畜生界之因);五常(仁、義、禮、智、信),修羅之引業;三歸(歸依佛、法、僧三寶)五戒,人之引業;三歸十善【戒】,六欲天之引業;有漏坐禪(未斷煩惱之初心坐禪),色界、無色界之引業;於五戒、八戒、十戒、十善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之上觀苦、空、無常、無我,聲聞、緣覺之引業;於五戒、八戒乃至三聚淨戒之上發六度四弘(六波羅蜜和四弘誓願)之菩提心,菩薩也,又佛界之引業也。藏通二教沒有關於佛性之說述,只說菩薩之發心云佛性。別圓二教雖有說於眾生有佛性,但別教之意,不認可於二乘有佛性。爾前之圓教和別教一樣,不許可於二乘有佛性。如是,法華經以前之教皆麁法(粗雜低劣之法)也。
與其相對的,今之妙法者,說十界互具故,十界全部具備佛界故,稱此為妙法。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二一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二二
所謂十界互具,就是於十界之內,每一界皆具其他之九界,而十界互具的話,就成百法界。法華玄義卷二云「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即有百法界」。法華經者無別事,十界之因果已明於法華經以前之諸經,而今法華經只是說定十界之因果互具。法華經以前之諸經,說菩薩可成佛,但聲聞不成佛故,菩薩喜而聲聞嘆,而不思及其以下之人天等之成佛之經亦有之。或說「二乘以斷見思惑而出六道之苦為念,菩薩以特意不斷煩惱而生六道來利益眾生為念」之經有之。或見「菩薩頓悟成佛」之經典,或見「菩薩多俱低劫修行」之經典。又即使說凡夫極樂往生之旨,卻認為這不是為了菩薩及聲聞,而不知「他人之不成佛就是自己之不成佛,他人之成佛就是自己之成佛,凡夫之往生就是自己之往生,聖人見思惑之斷滅就是我等凡夫見思惑之斷滅」這樣的「十界互具」之教,如斯過了四十二年也。而今來到法華經談十界互具時,於聲聞自度自調之身具菩薩界故,雖不修六度萬行,不經多俱低劫之修行之聲聞,因「諸菩薩苦勞修行之無量無邊之難行道」之功德,聲聞具有故,意想不到的聲聞云菩薩。而責人之獄卒、慳貪之凡夫亦云菩薩。佛又居因位(因行之位)而攝於菩薩界,故一方面是妙覺之佛,一方面又是等覺之菩薩。藥草喻品說聲聞之事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又我等凡夫雖不行六度,然為六度滿足之菩薩也,此事無量義經云「雖未得修行六波羅蜜,六波羅蜜自然在前」。又我等凡夫雖一戒不受,但云持戒者之事,於法華經見寶塔品這樣說「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即歡喜,諸佛亦然,如是之人,諸佛所歎,是則勇猛,是則精進,是名持戒,行頭陀者,則為疾得,無上佛道」。
問云,於諸經亦有說惡人成佛之事,華嚴經調達(提婆達多)之授記(授記於未來成佛),普超經(普超三昧經)闍王(阿闍世王)之授記,大集經婆籔天子之授記。又女人成佛之事,於菩薩處胎經有說女人之成佛。畜生成佛之事,於阿含經有說鳩之未來成佛。二乘之成佛,可見於方等陀羅尼經及首楞嚴經等。關於菩薩之成佛,可見於華嚴經等。煩惱具縛之凡夫之往生,於觀無量壽經明示九品最下之下品下生,而說犯五逆及十惡等者亦可往生彌陀之淨土。又女人之轉女身之事,大無量壽經之四十八願之中之第三十五願,說稱彌陀名號之女人轉身而成男人,往生淨土。此等之成佛及往生,和法華經之二乘、龍女、提婆及菩薩之授記成佛有何不同呢,又設即使有不同,於諸經見到的成佛應該不會是假的吧,如何。答云,予所習傳之法門,的確可顯於此問題之回答之中。若聽聞了回答,則法華經勝諸經,又於諸經能不能成佛之事亦當可判明,然而此乃秘藏之大事故,不能顯露地書記。
問曰,妙法說為一念三千者,是什麼樣的事呢。答云,天台大師証得此一念三千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二三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二四
之法門後,雖寫了法華玄義十卷、法華文句十卷、覺意三昧、小止觀、淨名經疏、四念處、次第禪門等諸多之書,然不談此一念三千之義,但只有十界、百界、千如之法門。御年五十七之夏四月頃,於荊州稱玉泉寺之所,說給御弟子名章安大師之人聽者,摩訶止觀十卷也。其中,開始之四卷猶惜給一念三千,但只有六即及四種三昧等之法門,從第五卷立十境十乘開始,始書顯一念三千之法門。妙樂大師對末代之人勸進此大事,言「並以三千而為指南(於摩訶止觀說一念三千,作為觀法之指南)○請尋讀者心無異緣(學習本書之人,絕不可認為於他處亦有天台大師之真實義)」。天台大師之玄義、文句、止觀之三大部三十卷,加上妙樂大師對此三大部之解釋之玄義釋籤、文句記、止觀弘決之三十卷,共六十卷三千丁,雖明示許多之法門,但就以意得摩訶止觀第五卷之開頭之二、三行所說之一念三千之法門為重要也。此文這樣說「夫一心(眾生之一念之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相乘則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眾生、五陰、國土之三世間與十如是相乘即是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我等剎那之一念心)」。妙樂承此文,解釋云「當知身土一念三千(十界眾生之身及此身所置之國土,乃一念所具之三千諸法也),故成道時(釋尊久遠成道之時)稱(相稱)此本理,一身一念遍於法界(釋尊正報之一身一念遍滿法界,其所居之土成寂光土)」。
日本之傳教大師,建立比叡山之時,根本中堂整地之際,從地中挖出一個八舌之鑰。為了求法入唐時,帶去此鑰,值遇天台大師以來第七代之道邃和尚,為妙樂大師之御弟子,傳授天台法門。傳教大師天機秀發之人故,道邃和尚悅,而開天台大師所造之十五經藏讓傳教看,但十四經藏開而一藏不開。其時傳教大師云,師,請開此一經藏,道邃和尚云,此一藏無鑰可開,天台大師自己再出世才可開。其時傳教大師以從日本隨身帶來之鑰開此經藏,此經藏一開,從經藏之中,光充滿室內。尋其光之本,則從摩訶止觀第五之一念三千之文放光也。誠尊貴之事也。其時道邃和尚還禮拜傳教大師,言「天台大師之後身」。結果,天台大師所釋之經藏全部傳到日本也。天台大師御自筆之觀音經、章安大師自筆之摩訶止觀,今收在比叡山之根本中堂。
| --- 一 自性---- 自力---- 迦毘羅外道
四性計--------- |--- 二 他性---- 他力---- 漚樓僧伽外道
|--- 三 共性---- 共力---- 勒娑婆外道
|--- 四 無因性---- 無因力---- 自然外道
外道有三。第一,佛法以外之外道,有九十五種。第二,學佛法成之外道(雖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二五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二六
學佛法,然不得正見之外道),小乘之教也。第三,附佛法之外道(雖歸依佛法卻脫離佛法之外道),不知妙法之權大乘之教也。今法華經雖言自力,然不單只是自力,「具十界之一切眾生」之自故。我身本來就具「自【身】之佛界」,又於我身具一切眾生之「他之佛界」。因此,即使今成佛,也非以自力成新佛。同樣的,他力亦非只是他力,他佛我等凡夫自具故(他佛亦具於我等凡夫之身故),又他佛現同如我等之自也(又他佛現如同我等之凡夫之身也)。共力和無因力略之。法華經以前之諸經不明十界互具,為了成佛必厭九界,因九界不具佛界故也。因此「必滅惡、斷煩惱而後成佛」這樣談,因不云「凡夫身具佛」故也。因此說「拋除人、天及惡人之身而成佛」。妙樂大師名此為厭離斷九(厭離九界而斷之)之佛。結果,信爾前之經之人人,見佛所現之九界之姿,但認為是佛不思議之神通力,而不知佛身本來就具有九界之故。因此,以實探之(若從真實的法華經之教回顧法華經以前之諸經的話),但只有權者之佛(佛所示的權且現姿之眾生之成佛之相),而無真實的凡夫可成佛之事也。即使斷煩惱、捨九界之身而願成佛,然真實之教是沒有離九界之佛故,所以所謂凡夫淨土往生之事,實際上是不成立的。又,沒有離人界之菩薩界。但法華經之佛於爾前諸經,現十界之各種各樣之姿,而分別被稱作所化(受教化之眾生)、能化(教化眾生之佛)、惡人、善人或外道也。而實際之惡人、善人、外道、凡夫深信方便之權為真實之教而去修行,待來到法華經始覺知其乃方便,實未斷見、思、無明等惑,亦無法往生也。關於一念三千,將另外詳書。
此經(法華經)有二妙。天台之法華玄義云「此經唯論二妙」。二妙者,一相待妙,二絕待妙。相待妙之意,前四時(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之一代聖教和法華經相對,稱此四時為爾前而嫌之,爾前云當分(爾前之諸經乃應眾生之機根,作為方便而說的「當分之教」),法華謂跨節(而法華經乃佛直接說出自己之真實的所謂「跨節之教」)。另一方面,絕待妙之意,不嫌爾前之諸經,釋尊一代之聖教即法華經也,這樣來開會之事云絕待妙。又【此絕待妙開會之】法華經有二個事。一所開,二能開也。法華經方便品,示佛出世之目的之「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之文,或同品之「皆已成佛道」之文,又法華經一部八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三百八十四字,一一之字皆是妙之文字,此能開之妙(此等皆是在說開會之妙法之文)也。不知這樣的能開之用,即使再怎麼學法華經,所談也只是爾前經之利益也(意指不能得到法華經本來的絕佳之利益)。法華經開會阿含經之文,方便品云「我此九部法(小乘九部之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意指小乘九部法只是入大乘之教之入門,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二七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二八
大乘才是根本也)」。開會華嚴經之文,如來壽量品之「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等之文。開會般若經之文,安樂行品之十八空之文。開會「觀無量壽經等之往生安樂世界」之文,藥王菩薩本事品之「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等之文。開會「以散亂心所修之善行」之文,方便品之「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之文。開會一切眾生之文,譬喻品之「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之文。開會外典之文,法師功德品之「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之文。開會往生兜率天之文,開會人、天之文,繁雜故,就不述了。
不心得此法華經之開會之教之人,見經文說讀此經者或「生於人天」(提婆達多品),或「生於兜率天及忉利天等」(菩賢菩薩勸發品),或「往生安養淨土」(藥王菩薩本事品),會說「在穢土(娑婆世界)修行法華經,則經雖勝,然若行者不到不退轉之地,則將於穢土生死流轉,而久期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之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出世之彌勒佛之時),這當中或生為人、畜等隔生間(並反覆生死間),自苦無限」,或會說法華經乃自力之修行,是難行道。此恐怕是不知爾前、法華之二途(爾前經和法華經之明顯之不同),非只迷於自身之痴闇,亦是閉一切眾生之佛眼之人也。勸兜率天之事,大部分在小乘經,少部分於大乘經亦有勸進;勸西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事,大部分在大乘經;此等皆所開之文也。法華經之意,兜率天即十方佛土中(兜率天和十方佛土一也),西方即十方佛土中,人、天【之世界】即十方佛土中。法華經【說十界互具,說善惡相即故】,對惡人既說十界之惡,又示惡人具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而救惡人之極惡。談女人即十界,【此等乃相即一個故】則十界皆女人【而許其成佛】。所以發法華圓實之菩提心之人,不為業力引入迷之九界也。是知道這樣之教故吧,法然上人雖一向是念佛之行者,然於所謂選擇集之著作,念佛之教所嫌捨之雜行、難行道中,亦有將法華經及大日經等除外之處,詳細當可見選擇集。又慧心之往生要集亦同樣的有將法華經除外。即使法然上人、慧心僧都有書法華經為雜行、難行道,不適合末代之機(末代眾生之機根),但日蓮也全然不會採用;違背釋尊一代聖教之法義,亦違背三世十方之佛陀之誠言故也。更何況法然上人及慧心僧都並沒有這樣認為。而後之門弟們,「法華經乃難行道,經雖然勝,但不適合末代之機,若誹謗也許有罪,但往生彌陀淨土之後可再悟法華經」這樣云。日蓮之心完全察知此事乃謬見之事也;還是這樣言之日蓮之想法是錯誤的呢;可好好地尋問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二九
一 代 聖 教 大 意 三〇
於智者。
正嘉二年二月十四日 日 蓮 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