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5日 星期二

普 賢 品 六 箇 大 事





普 賢 品 六 箇 大 事

 - 第一  普賢菩薩之事
文句十云「勸發者戀法之辭也」矣。
御義口傳云。勸發者:勸,化也;發,自行也。普者諸法實相,迹門不變真如之理也;賢者智慧之義,本門隨緣真如之智也。所以來到經末戀法本迹二門。所詮:今日蓮等之類奉唱南無妙法蓮華經者,普賢菩薩之守護也。

 - 第二  若法華經 行閻浮提之事
御義口傳云。此法華經行閻浮提,依普賢菩薩威神之力也。此經之廣宣流布,普賢菩薩之當守護也。

 - 第三  八萬四千天女之事
御義口傳云。八萬四千之塵勞門也。是即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也。七寶冠者頭上七穴也。今日蓮等之類奉唱南無妙法蓮華經者是也。

 - 第四  是人命終 為千佛授手之事
御義口傳云。法華不信之人,命終時當墮在地獄;經云「若人不信 毀謗此經 即斷一切 世間佛種 其人命終 入阿鼻獄」矣。法華經之行者命終當成佛;「是人命終 為千佛授手」之文是也。千佛者千如之法門也。謗法之人,獄卒來迎;法華經之行者,千佛當來迎。今日蓮等之類奉唱南無妙法蓮華經者,千佛來迎無疑者也。

 - 第五  閻浮提內 廣令流布之事
御義口傳云。此內字嫌東西北三方之文也。廣令流布者,云法華經當計流布於南閻浮提之經文也。此內字可案之。今日蓮等之類,南無妙法蓮華經奉唱者可深思之也。

 - 第六  此人不久 當詣道埸之事
御義口傳云。此人者法華經之行者也。奉持法華經處云當詣道埸也;非【指】去此行彼(離此赴彼之意)也;道埸者云十界眾生之住所也。今日蓮等之類,奉唱南無妙法蓮華經者之住所,山谷曠野皆寂光土也;此云道埸也。「此因無易(無改之意)故,云直至」之釋可思之。此品之時有最上第一之相傳。釋尊八箇年之法華經留八字讓與末代之眾生,八字者「當起遠迎 當如敬佛」之文也。迄此文,經終也。當字,未來也。當起遠迎者,云必如佛般敬法華經之行者之經文也。法師品云「於此經卷 敬視如佛」。八年御說法之開口,南無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之「諸佛智慧」;終,「當起遠迎 當如敬佛」之八字也。但以此八字做為法華一部之要路。因此文句十云「從『當起遠迎 當如敬佛』,述其結信者之功德也」矣。法華一部,以信之一字為本。
(問)云。於今法華經序品首置「如」字(如是我聞),於終之普賢品置「去」字(作禮而去);羅什三藏之心地表何事之法門耶。答云。今經之法体以實相和久遠二義為正体也。始之「如」字表實相,終之「去」字表久遠也。其故:實相,理也;久遠,事也。理,空之義也;空,如之義也;依之,「如」相配理空也;釋云「『如』名不異,即空之義也」矣。久遠,事也;其故,本門壽量之心以「事圓之三千」為正意也。「去」,(相當於)久遠也。「去」,開之義;「如」,合之義也。開,分別心也;合,無分別意也。此開合(眾生之意)佛配當時:合,佛界;開,眾生也。序品之始,顯「如」字,乃顯生佛不二之義也;迹門,不二之分也,不變真如故也;此如是我聞之「如」,習「不變真如」之如也。空假中三諦,「如」是空諦,「是」是中諦,「我聞」是假諦。迹門,以空為面,故「不二之上」之而二也。所以而二之義顯時,分別列出同聞眾也。那麼,本門之終之「去」乃「隨緣真如」又「而二之分」也,所以置「去」字也。作禮而去之「去」,約束為「隨緣真如」之如也。本門乃「而二之上」之不二也。「而二不二,常同常別,古今法爾」之釋可思之。此「去」字,習彼「五千起去」之去也;其故,五千者相傳為五住之煩惱間,云五住之煩惱(禮拜)己心之佛而去之義也。如去二字,生死之二法也。傳教云「去乃無來之如來,無去之圓去
等」。如之字,「一切法是心」之義也;去之字,「只(唯之意)心是一切法」之義也。一切法是心,迹門之不變真如也;(唯之意)心是一切法,本門之隨緣真如也。因此縮法界於一心乃如之義也,開【一心為】法界乃去之義也。三諦、三觀之口決相承,同意也。
一義云:如,實也;去,相也。實,心王;相,心數也。又:諸法,去也;實相,如也。今經一部之始終習諸法實相四字是也。釋云「今經以何為体,以諸法實相為体」矣。今一重深入,若配當於日蓮之修行,如者如說修行之如也。其故,宣結要五字之付囑時,寶塔品事起,「聲徹下方」,云「近令有在遠令有在」,以有在二字(見寶塔品「佛欲以此 妙法華經 付囑有在」)宣本化迹化之付囑也。因此習為本門之密(序分之意)也。那麼二佛並座,分身諸佛集,而顯說是好良藥之妙法蓮華經,釋尊現十種神力而結於四句(如來神力品「如來一切所有之法 如來一切自在神力 如來一切密要之藏 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等四句),付囑上行菩薩,其付囑者妙法之首題(即南無妙法蓮華經)也。總別之付囑,塔中(神力品之別付囑,只付囑本化之地涌菩薩)塔外(囑累品之總付囑,本化迹化之菩薩共付囑)可思之。依之,涌出、壽量(涌出品、壽量品)事顯,神力、囑累(神力品、囑累品)事竟也。此妙法等五字,末法白法隱沒時,有上行菩薩御出世,於五種修行中略四種,但受持之一行可成佛,經文親在之(就在眼前),夫神力品云「於我滅度後 應受持斯經 是人於佛道 決定無有疑」,此文明白也,因此此文習為佛之回向之文也。所以受持此經之心地乃如說修行之如也。於此「如之心地」受持妙法等五字,奉唱南無妙法蓮華經,則忽無明煩惱之病悉去,而妙覺極果膚(光潔明亮)之事顯故,遂以去字終結也;所以上說「受持佛語」(上下文為「受持佛語 作禮而去」)。煩惱惡覺之魔王亦為諸法實相之光所照而令達觀一心一念遍於法界,因而還禮己心之佛,故說作禮而去也。「彼彼三千互遍亦爾」之釋可思之。可秘可秘。唯授一人之相承也,不可口外。因此,此去字,以「不去而去」之去來相傳,為至極也。   


日興門流正信會,將日蓮正宗回歸至日興門流之清淨之教,為了救濟現宗門(由詐稱法主之阿部日顯師和其後繼者早瀨日如師所帶領的教團)之法華講員和創價學會員,以及寄心於錯誤之信仰的人們,而日夜精進。「為了眾生全体之幸福,努力流布日蓮大聖人之正確之教」,此正是我們日興門流正信會的責任和祈願。(譯自正信會官網之說明)

           [略本]
             (廣本可參考2014.11.1之日蓮正宗之源流)

由此可知,日興上人乃大聖人血脈付法之弟子也。
其後日興上人於「大石原」之地興建寺院、僧坊作為日興門流的根本道場,號為「多寶富士大日蓮華山大石寺」,待他日廣宣流布之時,再依照遺命公稱為本門寺。如此,好不容易地,七百多年來,大聖人之妙法才得以令法久住、弘通流布。而於公元一九一二年(日本大正元年)第五十七世法主日正上人時,正式將宗名定為「日蓮正宗」。這就是今日「日蓮正宗總本山大石寺」的由來。
但不幸的,公元一九七九年(日本昭和五十四年)七月二十二日,大聖人血脈相承第六十六世法主日達上人御遷化之後,提不出任何相承之証據的阿部日顯師,不遜地居於猊座,宛如七百多年前之日向。不僅如此,阿部師為了利用創價學會的政治力和經濟力來鞏固自己之地位,竟勾結創價學會一同彈壓活動家僧侶。本來對創價學會之錯誤最須強烈加以糾正的,應該就是日蓮正宗總本山大石寺了,但阿部師卻自己進前來閉日蓮正宗之所有僧俗之口,猶如謗法之叡山第三之座主慈覺,本應守城之人卻成了破城者,遂使得創價學會的謗法更為變本加厲起來。此等之種種不禁讓我們覺得,大聖人之尊靈是否還在大石寺呢。然而慶幸的,翌年的公元一九八○年,守護大聖人之正法正義的活動家僧侶們結成了「正信會」,為了大聖人之妙法得以令法久住、弘通流布,對未反省的創價學會和擁護犯錯的創價學會的阿部師進行更強烈的批難,就猶如七百多年前的日興門流[註]。
今我我正信會之僧俗,在我我正是日蓮正宗之僧侶也、信徒也之自負下,直至「日蓮正宗」恢復本來之日蓮正宗之信仰之前,都將繼續努力活動下去。

註: 日達上人於昭和五十四年一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在大石寺舉行的「第二回日蓮正宗全国檀徒総会」上致辭時,對指摘、導正創價學會之非的活動家僧侶們有如下的稱讚、感謝之辭:    
「僧侶們對學會指摘其錯誤,而今團結於此和各位共同組成檀徒,這種當護日蓮正宗之誠意,本人由衷地認為,誠然就是為了廣宣流布日蓮正宗之根本精神』之深厚之赤誠也」。

  日興門流正信會,將日蓮正宗回歸至日興門流之清淨之教,為了救濟現宗門(由詐稱法主之阿部日顯師和其後繼者早瀨日如師所帶領的教團)之法華講員和創價學會員,以及寄心於錯誤之信仰的人們,而日夜精進。「為了眾生全体之幸福,努力流布日蓮大聖人之正確之教」,此正是我們日興門流正信會的責任和祈願。(譯自正信會官網之說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