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條 金 吾 殿 御 回 信(梵音聲書)[一] 文永九年 五一歲
昔漢土謂齊桓公之王喜好紫色的衣服故,宮中皆用紫色。而謂楚莊王之王,討厭女人的腰粗,宮女皆為了瘦腰而多有餓死者。所以最上位者一人所好之事,儘管不是萬民的本意,但也會隨也。就譬如大風之吹動草木,大海之引進眾流一樣。草木逆風,有不折斷者乎。小河不注入大海的話,則究竟要流往何處才好呢。謂國王者,於前世,比萬人(喻人數之眾)更堅固地受持大戒故,天地及諸神許給其位,並依大戒之功德而定其可住之國土。所以一個國土中沒有二人三人為王的。而且地王、天王、海王、山王等悉來守護此人故,其國中諸民如何能背其大王乎。又此王縱使犯惡逆,如果只有一、二、三度,則不罰此王。但若其作為不能合乎諸天之御心,則首先會現天變地夭來諫此王,而仍不反省的話,則於過分惡逆時,諸天善神等將捨離其國土。或者亦有此大王持戒之功德盡而國土滅亡之事。又逆罪多重的話,亦有因鄰國之攻而國被破之事。這樣,就善就惡,國土及國民必當隨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